- 21.50 KB
- 2022-07-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出现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及设问的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方法:首先,对信息把握要完整、全面。其次,把握信息要准确,分析是直接信息还是间接信息,是有效信息还是非有效信息。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题的质量和速度。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考生在获取相关的信息后,根据试题创设的新情境,在已有知识储备中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合适的知识,并运用到解答问题中去。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另一方面,并非是完全可以照搬已有知识储备,而根据试题所设置的新的情境、提出的新的问题要求考生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筛选出已存储的、相关的知识,将它重现和再认,并根据题目的具体的要求将之运用在特殊的要求中。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指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问题。它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三,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述,意义完整。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其次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讨论问题,体现创新思维。1.再认或再现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记忆能力。在考试中,考生的记忆能力表现为能按照题目的要求把大脑贮存的有关知识提取出来(再现知识),并用题目所给内容进行核对(再认知识),作简单的是非判断。记忆能力属低层次的能力要求,却是形成高层次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个基础不扎实将会从根本上妨碍考生整体能力的养成。2.理解所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内容及其意义。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理解能力。它主要是指在再认或再现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的转换、解释和推理的能力。一般包括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已知的知识,或将已知的知识的一种表述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表述形式。3.比较事物的异同。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比较能力。在考试中,比较能力直接地表现为将两个或更多的事物放在一起,指出它们的异同,但这些事物都是考生熟知的。比较是一种科学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是一切具有可比性的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比较。可比较现象,也可比较本质,而且它往往是同记忆、理解、应用等能力要求结合在一起的。4.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释有关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n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分析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它属于高层次的能力。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每一种观点作为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1)历史的观点适用于观察和分析一切历史现象和属于历史范畴的社会现象,作为方法就是在分析事物时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状,还要看到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地位及其作用,并作出评价。(2)阶级的观点适用于一切带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作为方法就是在分析事物时要透过现象看其阶级本质。(3)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是最高层次的观点和方法,它有丰富的内涵和最广泛的适用范围。目前在政治科高考中经常使用的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和方法。5.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判断政治是非、理论是非,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批判思维的能力。在考试中,考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首先表现为运用某一理论体系对具体问题所作的是非判断是否正确、适度,其次表现为对具体问题的错误所作的剖析和评价是否准确、恰当。6.对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认识和评价。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综合评价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能确切地根据题目的要求把具体知识综合成有机整体,把握住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认识事物,对题目所给的实际问题予以适当的评论。考生在运用综合评价能力来评论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时,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政治科高考中这种能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能力,一般在分析说明题中得到体现。7.恰当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这种能力简单地说是表述能力。在考试中,考生的表述能力表现为必须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使观点与材料有机地统一。它是考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外在(语言文字)表现,体现在对主观性命题的文字答案之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当前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出现了轻视知识目标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的知识不肯作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这当然有多种原因。首先,由于受社会家庭等的负面影响,学生怕学、厌学的情绪越来越突出,学习的主动性差,没有钻研精神,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次,教育自身的原因。目前,小学和初中的新课改已经结束,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深度都有大幅度的下降,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较以前低了很多,很多地方政治不需要中考,或者是开卷考试,对学生没有很高的知识目标要求,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把握能力较低,不能完整表述和理解已学过的基础知识。面对学生的认知现状,教师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课知识目标的实现。综上应认识到,我们必须要重视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知识目标的实现,反对轻视知识目标的教学。\n我们重视高中政治新课程知识目标的实现,并不是要求教师继续单纯地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思路,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师一方面要能根据教学要求主和学生的实际,明确每课要实现的知识目标,做到胸有成竹,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中的知识性内容,从而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目标,提高知识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政治课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过程是实现知识目标的主要手段,政治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充分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就会对知识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实现高中政治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统一。1.将知识目标具体化、条理化,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实际生活中,当作事情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后,我们会更有动力、更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去达成目标任务。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对每课教学的知识目标要做到胸有成竹,准确地把握,并且要意识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有哪些,每个知识目标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过的“先学后教”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中知识目标越具体明确,学生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效果就越好。2.将知识目标融入生活,学生在体验中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要实现知识目标必须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是暂时的,遗忘率很高,而且无法充分使用。学生对充分理解的知识不易被遗忘。尤其是,学生看到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相关时,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记忆知识,从而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我会开玩笑地说他们是“实用主义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的紧密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知识目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中一些典型的生活事例和实际思想,了解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先了解高中生的生活消费情况,选取一些典型的消费现象在课堂上请学生自己进行点评分析,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教材所讲的内容,较好地接受正确的消费原则。又如,在学习《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我首先做了一个关于高中生当前课后阅读情况的调查,同时又结合自己中学生时代受到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的切身感受,在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从中理解到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进而还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3.结合知识目标,建构情境,巧设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高中政治新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通过教师建构情境,巧设活动的引导,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将知识目标问题化,精心建构情境、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交流、合作和探究,在做中学,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使预设的知识得以理解和掌握,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始于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产生。例如,在讲到《经济生活》“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原因”时,我设计了“假如我是公司总裁”的活动,建构了情境:某公司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技术落后,产品销路不畅,缺乏竞争力,再加上受到当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面临困境,如果你来当公司总裁,怎样来拯救这个公司?达成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公司获得成功的途径和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围绕问题扮演角色,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了这样的成功教学,我又在后来讲授“投资和理财”\n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学生设置成不同身份的人,有推销债券的,卖保险的等等,由投资理财经理人为投资人设计一份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方案,还有评估组进行评估。投资问题也是学生比较有兴趣,活动一开始学生就积极投入角色中,各抒己见,在讨论中他们逐渐地认识了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并初步树立理财观念。这样既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又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总之,高中政治新课程仍旧要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教师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对书本知识进行合理的处理,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知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