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题技巧 7页

  • 33.50 KB
  • 2022-07-19 发布

高考答题技巧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答题技巧:一、生物:猜题有技巧,答题有模式叶须文介绍,理科综合试卷里,生物部分分值最少,为90分。因此,在该科上不应花费太多时间,应在35分钟以内完成。正常情况下,5道选择题应在10分钟内完成,实验题和遗传题各花12分钟左右。选择题巧排错误项  答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全部的限定性条件,如提高“人的呼吸”,则应同时考虑“人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状况,要思考周全。  做选择时,考生可将“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如考生能肯定地选出正确答案,就采取“直选法”答题。如干扰项较多时,不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范围。一旦考生初步排除后仍难以选择最终答案,还应注意,多数情况下,说法绝对的选项有可能是错误选项。实验题写步骤可套模式  实验题的答题上,通常会考学生书写实验步骤。此时学生的书写一定要分段描述,同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  一般的实验步骤书写分为三块内容。首先应该描述“取材、分组、编号”。在描述“取材”时,考生一定要取材一致。如要使用小白鼠做实验材料,描述就应该为“取性别、年龄、长势一致的小白鼠X只”\n。在描述分组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将实验材料平均分组。如将所取的X只小鼠平均分成X个小组,每组小鼠数量一致。此外,对所分的小组考生也须进行编号,这样方便后面描述时简单易懂。  第二块内容为实验处理,此时考生书写一定要设计对照式处理。第三块为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结果。考生在描写现象时一定要仔细,多用书本语言,尽量避免口语,对专业名词的书写要准确。  实验题的答题上,如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步骤,前两部分实际是送分部分,只要考生明白了实验目的,并选取了正确的实验材料,按这样的模式书写也能得到一部分过程分。  遗传题要注意逻辑顺序  遗传题解答过程中,考生首先要推断遗传方式或者变异的类型。如果是考遗传的方式,考生首先要判断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如果是核遗传,则要判断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如果是常染色体,则须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性染色体则应判断是X还是Y,如果是X,也要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如果题目是考变异方式,考生则首先应判断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如是可遗传变异,则需要判断主要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变异或者基因重组。   叙述中,考生不要怕麻烦,应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表述。同时,还要注意前后叙述的因果关系,同时语言保持逻辑性,切不可跳过关键步骤进行表述。这样不仅不便阅卷老师给分,也容易跳过得分点。 二、数学必须抓住五个抢分点如何在2014年备考中快速提高成绩?怎样提高高考复习效率?\n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整理了2014年高考倒计时100天数学抓住抢分点的方法,希望为大家提供服务。1.单调性问题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是导数的一个主要应用,解决单调性、参数的范围等问题,需要解导函数不等式,这类问题常常涉及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或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的求解。由于函数的表达式常常含有参数,所以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要注意对参数的分类讨论和函数的定义域。2.极值问题求函数y=f(x)的极值时,要特别注意f‘(x0)=0只是函数在x=x0有极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当f‘(x0)=0且在xx0时,f‘(x0)异号,才是函数y=f(x)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此外,当函数在x=x0处没有导数时,在x=x0处也可能有极值,例如函数f(x)=|x|在x=0时没有导数,但是,在x=0处,函数f(x)=|x|有极小值。还要注意的是,函数在x=x0有极值,必须是x=x0是方程f‘(x)=0的根,但不是二重根(或2k重根),此外,在确定极值点时,要注意,由f‘(x)=0所求的驻点是否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主题二、高考前注意事项高三、吃透课本的四大步骤     “学海无涯苦作舟”\n。这句话似乎用在高三考生的身上更为合适。每个高三的考生都要面对数不清的复习资料。当这些复习资料硬生生地逼到面前的时候,一时间竟让人有些手足无措。而家长们想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时候,也往往会赠送孩子们参考书,却没想到这样一来,更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事实上,高三这个阶段,考生的复习资料种类繁多,不仅仅只有参考书、习题集才被称作复习资料。一般来说,复习资料从种类上大致可以分为:课本、《考试说明》、参考书、笔记、高考真题等五大类。那么这些林林总总的复习资料是否有先后主次之分,考生在使用复习资料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下将和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课本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依托  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每天疲于应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忙碌而焦虑地完成一张又一张的习题。却忽略了对课本的关注。他们殊不知,课本上的内容是高考命题和进行高考复习的依托,不管考试的试题如何灵活多变,也无论试题难度究竟多大,其考查内容都来自课本。  1、吃透课本的四大步骤    既然说课本是一切考题的根本,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考题都是以课本上的某个知识点为核心衍生而来的,吃透课本就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解题的脉络从而快速解题。那么,究竟该怎样吃透课本呢?  ① 研究目录。\n通过目录,考生可以把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② 具体章节一字不落。在看各部分章节的时候务必要保证一字不落。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同时,要把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以区分不同的理解难度。  ③ 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这也是需要考生经常做的事情。  ④ 最后冲刺阶段要再次回归目录,形成整体感,做题的时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盲区,抓紧补习。  其实,不断回归课本说起来容易,但是真做起来却不简单。这还需要考生不断地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把课本完全吃透。  2、研读课本应避免两大问题   研读课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新鲜感和跳跃式阅读。关于缺乏新鲜感这一问题,考生可以在课本上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把一些考题简单地标记在课本上,这样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  另外,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能跳跃式阅读,即遇到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就一字不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知识盲区。一旦考到了被忽略的内容,就会让人措手不及。所以,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研读课本,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依据   \n一般来说,高考《考试说明》将在每年的三月份发放。对于《考试说明》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将其置之一旁,甚至高考结束之后都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内容。而事实上,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考试说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本。   1、《考试说明》究竟有多么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编这本册子的人都是谁?《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那么,换句话说,倘若考生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的要求范围之内,那么即使考生的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而倘若考生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考生在高考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考试说明》实际上起到了提前告知的作用,它将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提前告诉给考生和教师,让所有的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同时对题目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阅读《考试说明》需注意   在阅读《考试说明》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① 仔细研读。这个时候,不仅需要考生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考生拿出课本,把《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  ② 了解《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n一般来说,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媒体都会请各学科的名师对《考试说明》较前一年的变化进行解读。考生了解了《考试说明》中存在的变化,也就洞悉了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在复习的时候也将更有侧重。  ③ 认真对待题型示例。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2014/4/15整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