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50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理性认识高考制度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摘要:高考制度是人才筛选的重要制度之一,备受世人关注。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成果来看,高考对促进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人才选用有着积极推进的作用。但同时,高考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也在社会公平和教育竞争中日益凸显出来。使得我们不得不对高考重新审视,一方面积极推进高考改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素质教育,加强改革立法。本文对高考的制度进行认识,并且介绍改革的重要性,以此推进稳步的改革发展措施。 关键词:高考;高考制度;高考改革 高考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影响最大的选拔考试。其制度更是具有特殊性,很难特定的视角去从评价与审视。高考改革也涉及到社会的多方面因素,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工程。近年来,人们对高考革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希望通过高考的改革来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或者通过高考改革来解决教育中所面临的矛盾、问题。然而,高考制度中许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社会矛盾、教育竞争的放大表现而已。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高考制度保持理性的认识,并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以使高考制度改革顺利的进行。 一、认识高考制度 (一)高考制度背景5\n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制度。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收入、地位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高考的历史要追述到1300多年前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既有传统科举制度的所保留的思维和价值,又有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制度。 1949年以前,中国各高校的考试时间安排由学校自己决定,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性多次报考。但十年文革期间,随着高考的取消,中国人受到高等教育的数量不足1%,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直到文革结束,高考制度才正式恢复,并延续至今。 (二)高考制度的利与弊 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总体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目前逐渐增加了各种附属的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能力的依据,但几乎形同虚设。一考定终身这种现象还是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各界质疑。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很可能就会因为考场上突发的一点小状况而失去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可能;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也可能因为考场的超常发挥而得到高等学府的通行证。这与高考公平、公正的理念背道而驰。但是深究高考弊端本质,并不是高考本身问题,而是综合我国国情的复杂社会问题。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要说高考制度存在的都是弊病的话,那也不能一直沿用至今。从历年参加高考人数上来看,一直都持续攀升,说明高考制度还是有其可行性,也普遍被大众所认可。虽然,自主招生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但是从不少高校的实行结果来看,自主招生的评判标准很难拿捏。走后门等歪风将彻底打破高考制度公平的初衷。 二、高考改革的重要性 (一)高考改革的基本准则5\n 本着公平公正的核心原则,无论是设计制度还是命题内容都不应存在民族或区域的差别性对待,在各种复杂因素之间找到平衡点。引导高中多元教学,增加大学入学方式的自主权,让学生有多种方式反映自身的能力和真实水平。制定公平性制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选择机会,全方位发展。旨在科学高效的落实高考制度的规范原则,从根本上提高选拔人才的实际水平。 (二)高考面临的困境 高中课程随着高考而确立,出现高考考什么,课堂上老师讲什么的现象。且科目种类繁多,学生压力过大,一些消极影响随之而生。都是大一统的评判标准,忽略德育、体育,只抓智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略学生的个性技能发展。考试评判方式单一,录取方式单一,作为统一衡量学生能力的评判标准具有局限性。 并且高考学习中过多的应试考试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高考后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荡然无存,甚至现在很多人都戏言“高三是一个人知识的巅峰阶段”,以此反应高考的应试弊端。 三、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一)高考改革策略的推进 首先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5\n的规范目标。将目标付诸实践,积极稳健的推行。2013年1月发布的《教育部2013工作要点》,提出要努力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开展高中学业水平的综合素质培养。遵循公平、公正、高效、科学、多样的可行性原则,注意整体规划与实际相结合。从综合测试平台的建立、专业类别优化科目组合、综合评价制度的完善三方面着手。 (二)统筹兼顾高考改革 统筹近期兼顾长远:高考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既要有立足长远的统筹规划,又要有着眼于当下的眼前问题。从符合长远规划策略中,选择先行的部分,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切记过于急躁,欲速则不达,要注意速度和火候的把握,最终才能平稳达至目标。 统筹公平与兼顾效率:公平与效率是高考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德智体美综合评判,最能选拔全方位人才,也是高考制度效率的体现。但,这种方法却难免有失公平。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应不断完善与兼顾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性相结合。 统筹统一兼顾多样:统一高考制度是,招生考试的必然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考制度也逐渐创新,朝着多样化发展。例如,分省命题就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代表例子,同样自主招生也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特色教育。在保持招生公平、透明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入学的灵活性、多元性,在统一与多样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度,相信我国的高考制度很快就会步入一个积极的、稳定的轨道。 (三)改革中实践能力的创新完善 完善制度,试点先行。不少重大的改革策略都会推行试点先行。不仅可以验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可以为制度的调整完善提供空间,为人们接受新制度做好预防调适。5\n 设定目标,逐步推进。本质上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进步。高考改革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存在着太多的不稳定性和矛盾因素,进而导致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偏离初衷。因此,必须要设定具体的目标及完善策略,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确保每一环节的可行性,才能逐步推进。 结语:高考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却又势在必行。高考改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汲取大众的智慧。我们要积极推进高考改革,让高考改革制度惠及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与时俱进,为社会公平选拔创新型人才贡献出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柳博.我国高考制度变迁及改革路径分析.[J].教育研究.2010(06);12-13 [2]张志勇.转变非理性教育思维推进教育改革新突破.[J]教育研究.2011(02);35-36 作者简介: 1.黑晓宏,男,1980.11,回族,籍贯:宁夏,学历:研究生,职称:中教二级,主要研究方向:高考改革 2.杨丽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