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 M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地理高考题目\n【2004年北京高考题】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A.山东-四川-西藏-江苏B.河北-新疆-青海-广东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安徽-重庆-湖南-河南B\n【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题】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分别是A内蒙古、江苏B广西、黑龙江C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a242.41.557.5b156.742.318.2B\n图5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5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图5及相关信息,回答第9题。9、图5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n(2008年北京卷)13.(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n(2008年北京卷)13.(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n(2008年北京卷)13.(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n(2008年北京卷)13.(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4)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7分)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碱化;下游水资源短缺。\n【2003年江苏高考题】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4—7题。1、 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A\n【2003年江苏高考题】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4—7题。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C\n【2003年江苏高考题】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4—7题。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A\n【2003年江苏高考题】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4—7题。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D\n【2004年江苏高考题】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0—12题10.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11.西部大开发首先要()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12.“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B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