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0 KB
  • 2022-07-20 发布

备战高考:高考作文新趋势:回归材料作文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备战高考:高考作文新趋势:回归材料作文;备战高考:高考作文新趋势:回归材料作文2007年高考的脚步逼近。作为历年最受人们关注的作文命题自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命题类型制约着作文的写作。从1999年以来,高考话题作文“独领风骚”;随着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逐渐暴露出弊病而需要有所限定的趋势,“材料作文”重新浮出水面,2006年全国18套作文题,有3套是材料作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两套题都是材料作文,对全国分省命题具有非常明显的引导作用。当然,在“减少限制,增加开放”的大趋势下,“材料作文”再一次出现在高考卷中,决不会像以前一样限制太死,会适当吸收话题作文“三自”(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的优势。所以,我们将这类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命题要求的表述一般为:“\n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目前,新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还不稳定,写作特点还不明显。所以,在应考训练中,最好严格按照原来材料作文的方式进行写作。平时从严要求,考试时才能从容取胜。一、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区别(一)作文类型与命题要求(二)作文类型与作文体裁话题作文记叙类文章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论说类文章\n注意:材料作文一般不宜写成记叙类文章,故用虚线相连。(三)关键词:话题、主题、材料1。话题:话题作文:命题人已确定材料作文:从材料中概括2。主题:话题作文:主题从话题中来材料作文:主题从材料中来3。材料:(1)命题人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n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中找出有见地的观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紧缩”,考生作文时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在材料控制范围内写作,而且这种范围是越小越好掌握。(2)考生写作时对材料的处理方式不同话题作文:“可用可不用”。材料作文:“非用不可”(引子型、论据型)。二、材料作文的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就是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材料作文审题最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下面以2007广东调研试题为例说一说材料作文的审题过程。\n【作文题】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审题立意】第一步,划一划——划出关键词语和句子这是材料作文有效写作的前提。反复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把握其大意,并要在能够帮助理解题意的关键词语上作标记,这样可以保留重要信息,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n上面这则材料可以划出来的词语有: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忍痛放弃、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死在了野草丛中第二步,缩一缩——概括材料大意此道程序是有效写作的飞跃。题干材料少则一二十字,多则几百字。如2006年山东卷以一首题为“星星”的诗作为作文材料,总共不到50字,而2005年上海卷却有将近400字。无论长短,如能将原材料加以浓缩,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文大意,就向确立写作重点靠拢了一大步。这一步可以借助找到的重要词语组合连接,这过程也是认识上升飞跃的过程,概括得愈简洁、愈完整、愈准确,愈说明写已经很好地把握了材料作文的主旨。因为如果对材料理解的不深不透,对材料的取舍、概括也就会不准不全。事实上,概括的过程实际也是学生自我检测对原材料是否已经吃透大意、烂熟于心的过程。上面这则材料可以压缩为: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又放弃目标,什么也不做,最终一事无成,死在了野草丛中。\n第三步,炼一炼——提炼材料主旨此为有效写作的关键,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对原材料作了精读、紧缩以后接着做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炼出中心论点,这要求学生能依据材料进行阐发、联想、引申。主题是内在的,不是游离于材料之外的东西,不是随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也不是单纯地“主观意念”的产物。主题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材料的内涵及本质的正确开掘。实际作文中,比较大的问题是:一方面,有些同学“原地打转”只写“蜗牛”,不能拓展开去;另一方面,又有同学“另起炉灶”,抛开材料,越写越远,比如写:动物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这些立意不是偏离就是过宽,没能“切题”;再者,在审题中片面理解材料,若即若离。如:懂得放弃、死的价值。\n根据这则材料提炼出来的较好的立意是:人贵自知,点滴做起。三、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模式材料作文一般都宜于写成议论文,所以这里提供几种议论类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模式。1。引子型材料作文模式一:引——提——议——(联)——结(论点必须由题干材料引出)引:概括引述材料。要求简明概括,30个字左右。提:提出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必须是从命题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议:围绕中心论点选择典型论据进行论证分析。\n联:有些题干材料含意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那就需要联系实际作简要论述。结: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升华,最好在点一下命题材料。这个模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安全模式”,只要照着这个思路写下去,就会八九不离十。2。引子型材料作文模式二:引——提——分——解(论点必须由题干材料引出)引:概括引述材料。要求简明概括,30个字左右。提:提出问题。提出需要论述、分析的问题。分:分析前述问题产生的原因。\n解:解决问题,提出中心论点。此模式与“模式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不同,主体部分的议论方式不同。3。论据型材料作文模式:提——议——结(题干材料必须作为论据)此模式与一般论证性议论文的模式相同,即提出论点——论证分析——总结升华,与模式一不同的在于,开头并不引述题干材料,而是把题干材料作为论据。此模式使用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1)题干材料不一定适合作论据,论据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2)题干材料作为论据,被淹没在主体部分大量的文字中,在高考阅卷非常迅速的情况下,不易被老师找到,容易被误判为“脱离材料”。四、优秀作文点评\n我们选择一篇根据上述“蜗牛”材料运用“模式一”写成的材料作文,进行简要评析。人贵自知,点滴做起①一只雄心勃勃的蜗牛,最初好高骛远,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惭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引:引述材料(简明、概括)]②从寓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做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当的志向,然后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成功。[提:提出论点(明确、干净)]③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n的确,人贵有自知之明。试想,倘若一个人不能自知,目空一切,心比天高,又岂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奢谈成功了。古代邹忌注重自省自知,认为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倘若当时搞个什么类似评选“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活动,他是断然不会去自讨没趣的,可以说他是能自知的智者。[议:自知之明]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蜗牛吧,倘若它当初选择爬上一棵大树看清晨第一缕阳光,或者选择爬到一条小溪边,与小虾、水蛭联欢,又岂会令计划胎死腹中?自知固然重要,实干更不能忽视。即使能自知,却又自卑自惭,像蜗牛一样再也不思进取,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范晔说:“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其实,我们的社会不乏立志适当、通过努力最终走向成功的人。掏粪工人时传祥,他觉得自己既然做不成参天大树,便甘心做一棵碧绿的小草,不怕脏、不怕累,脚踏实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普通战士雷锋,觉得自己不能做一台发动机,便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们默默地奉献着,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议:点滴做起]⑤\n我们高三学生正值人生的重要时期,更应有自知之明,立下切合自己实际的志向,而后朝着自己所定的目标,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这样,胜利的女神终究会向我们微笑的。由此看来,“自知”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自知”之后,不轻视小目标,脚踏实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并不怎么“惊天动地”的人生理想。如果在“自知”之后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就会像寓言中的蜗牛一样,“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联:联系实际]⑥人可以甘于平凡,但不应像蜗牛那样甘于平庸。努力吧!既然不能“惊天动地”,为何不脚踏实地?力所能及的人生目标加上坚持不懈的奋斗,就一定会使我们走向成功。[结:再扣材料]总评:这是一篇非常规范的材料作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来自题干材料,且角度选择恰当。全文分别在①④⑤⑥\n自然段共四个地方引用题干材料,并且引用的方式灵活,或概括叙述,或点击关键词语。在论证过程当中,既有事例论证,也有道理论证;引用事例比较典型,并且对事例作了充分的分析,使之与观点高度一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