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上海 21页

  • 126.00 KB
  • 2022-07-20 发布

高考文言上海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991三、(共25分)(-)下面两段文字,描写同一个人物。对照阅读,完成30-34题。(10分)左忠毅公逸事方苞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三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左忠毅公传戴名世光斗为督学,可法以童子试(取得秀才资格的考试)见光斗,光斗奇之,曰∫子异人也,他日名位当在吾上。”因召之读书邸第,而时时馈遗其父母资用。亠日,光斗夜归,风寒雨雪,入可法室,见可法隐几假寐,二童子侍立于旁。光斗解衣覆之,勿令觉,其怜爱之如此。26030。“文方成草”句中“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分)()(A)将要(B)正当(C)方法(D)刚,才31。“为掩户”句中省略一个虚词,这个虚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以(B)之(C)于(D)诸32。下列各项中的带点词与“即面署第一”句中“面”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_(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D)李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33。同是描写左光斗解下自己的衣服拔在酣睡的史可法身上,但写法有所不同。认真比较,引用原文,填写下列表格。(3分)地点情景动作方文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戴文解衣覆之34。同样表现左光斗对史可法赏识的句子,方文是,戴文是——————————;方文从____的角度写,戴文从____的角度写。(4分)(二)下列两题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分别是:(4分)35,(2分)()①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③成然之(《促织》)!④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36。(2分)①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②几以捕系死(《〈指南录〉后序》)③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21\n④窃以为君市义(《冯谖客孟尝君》)⑤元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⑥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辞》)(A)②⑥(B)t③⑤(C)①④(D)④③(三)阅读下文,回答37-38题。(11分)阳子(即杨朱,战国初哲学家)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ニ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币不爱哉?”11637.联系上下文,解释或翻译下列带点的词句:(8分)(1)宿于逆旅(1分)(2)恶者贵(2分)(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2分)(4)安往而不爱哉(3分)38。上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最符合它的寓意的一项是:(3分)()(A)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B)恃才而骄傲必会败事,贤德而谦虚就能成事。(C)骄傲使人吃亏,谦虚使人得益。(D)恃才而骄傲被人轻视,贤德而谦虚受人欢迎。三、本题共25分。-|30。D31.(1分)B32。(1分)D33.(3分)依次为:邸第(或可法室);隐几假寐,二童子侍立于旁(无“二童子”句不给分);解貂覆生(每格1分)34.(4分)他日继吾志事;他日名位当在吾上;国事(或事业);职位(每格1分)35(2分)B36.(2分)C37.(8分):(1)旅馆(1分);(2)长得丑的女人得到尊重(写“宠爱”也行)(2分);(3)自以为善(或自以为做了好事)(2分);(4)到哪里去会不受人喜爱呢(或不论到什么地打去都会受人喜爱×3分)38‘(3分)D1992三、(共25分)(—)阅读《屈原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完成25-28题。(8分)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申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9225。上文空格里的原句是。26。解释加点的字。①间:②穷:27。把“靡不毕见”翻译成白话文28。分别引用原文中的一句话说明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目的。原因:____目的:(二)阅读下列句子,完成29-32题。(5分)29。溺者人水,拯之者亦人水。人水则同,所以人水者则异。21\n加点词“所以”的意思是。30。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在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其“景”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与此句相同,这一个句子是3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与加点字“日’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日不知夜,月不知昼(B)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C)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D)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32.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三)阅读下文,完成33-40题。(12分)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①中空。BB聱聱②,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日:“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日:“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囊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美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狞麟③,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免于处女④,乌在其为智也?”233|注:①橐:袋(此处指质地较坚硬的袋)。!②醪醪聱聱:拟声词。③扰龙伐蛟,登龟狞麟:驯龙服蛟,捉龟捕麟。④惊脱兔于处女:为老鼠由静到动的突变而吃惊。!3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t①既止复作土_____—————|②以声致人34。最符合“莫措其手”原意的一项是()(A)没办法动手ˉ(B)没机会动手(C)来不及动手(D)想不到动手35,上文中与“使童子烛之”中“烛”字用法相同的两个字是____。|36。上文中方框内应填人的最确切的虚词是()(A)乃(B)而(C)以(D)辄37。与“卒见使于一鼠”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徒见欺(B)府吏见丁宁-!(C)百姓之不见保(D)而自令见放为38。把“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翻译成白话文。39。上文中与“鸟在其为智也”相照应的一句是。40。最符合上文寓意的一项是()(A)人虽聪明,但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主宰一切(B)人虽聪明,但有时也会被假象所迷惑(C)人虽聪明,但要警惕诡计多端的小人(D)人虽聪明,但也会有失误的时候Ⅱ三、本题共25分。(—)(8分)21\n25.(1分)信而见疑26.(2分,每项1分)①离间②困厄;处境艰难27‘(3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28.(2分,每项l分)盖自怨生也以刺世事(二)(5分)29.(1分)(的)原因30.(l分)赢粮而景从31。(1分)D32.(2分)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叫做聪明;否定对的,肯定错的,叫做愚#。(三)(12分)33.(2分,每项1分)①已经②招引34.〈1分)C3S.(i分)穴、君(只写一个不给分)36.(1分)A37。(2分)B38.(2分)没有死却装死,以装死的样子来求得逃脱39。(1分)吾闻有生,莫智于人(只写“莫智于人”也给分)40.(2分)A1993三、(共幻分)(一)阅读《训俭示康》中的一段文字,完成33-37题。(10分)平生衣取蔽寒,食取无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千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本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著鲜〔甲〕’,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乙〕’,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14133.解释加点的字。①干:_____②鲜:34。从下列虚词中选择适当的两个词填人〔甲〕(乙〕处。焉矣乎耳也答【甲)____〔乙}____35。下列各项与“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B)使吏召诸民当偿者|(C)虽有稿暴,不复挺者(D)而诸侯敢救者-36。将“与其不逊也宁固”翻译成白话文。37。文中最能说明“但顺吾性而已”中“吾性”含义的一句话是(二)按照要求,完成38-40题。(6分)3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中的“命”字词性相同的是()(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B)临终遗命,有“元仕异代”之言。(C)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日《琵琶行》。(D)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39。与“吾与点也”句中“与”字词惟相同的一句是()(A)吾王庶几无疾病与(B)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C)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40。解释带点的词语。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三)阅读下文,完成41-45题。(9分)21\n汉滨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口:“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也,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耶?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t21而万人以于,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206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注:[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2]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41。解释加点的字。①桓帝延熹中幸竟陵。幸:____②有老父独耕不辍。辍:42。把“使问日”翻译成白话文(要补出被省略的词语)。-43。“不达斯语”中“斯语”指代的内容是(用原句回答)44。把“役天下以奉天子邪?”翻译成白话文。45。最符合上文第二段文字意思的一项是()(A)称赞张温深人民间、倾听下情的作风。(B)赞扬“老父”轻视功名利禄的高士风度。(C)斥责皇帝放荡游乐、使人民劳累的过错。(D)阐明天子应该自奉俭朴、抚爱百姓的道理。三、本题共25分。(—)(10分)每题2分。33.(每字1分)①求;②少34.(每字1分)[甲]矣[乙]也35.C36.与其骄纵,无宁固陋(与其骄奢,不如简朴等)37,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二)(6分)每题2分。38。B39。D,10。①有零(有余、多一点)1分;②熟悉的朋友(亲友),知道(熟悉)的人等l分。(三)(9分)41.(2分)每处l分。①皇帝驾临②停止42.(2分)张温派人问老父(他)(漏“张温”、“人”、“老父”,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43.(1分)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44.(2分)驱使天下的人来奉养皇帝吗?(意思对即可〉45。(2分)C1994六、阅读《〈指南录〉后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34一38题。(10分)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古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15421\n3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间__(2)迥____35。与“隐忍以行”中的“以”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至丹以刘卿为计,始速祸焉(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C)各各竦立以听(D)而此山独以钟名,何也36←下列加点的词与“草行露宿”中“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B)常以身翼蔽沛公(C)族奏者秦也,非天下也(D)烟斜雾横,焚椒兰也37。把“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翻译成白话文。一38。文天祥既然说“分当引决”,为什么又“隐忍以行”?(先用原文的一句话回答,然后把它译成白话文)(1)原句:(2)译文:____________七、阅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39-41题(6分)水皆缥碧,__生堕__。(乙),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9。上文空格里的原句是(甲)(乙)4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缥碧:_____(2)奔:_41.把“直视无碍”翻译成白话文。|八、阅读下文,完成42一每题。(9分)曹南院知镇戎军[1]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任。其下忧之,言于玮日∫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⒓]远来,必去疲。我不欲乘人之急,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遂弃牛羊而还Θ徐谓其下日∫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共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291注[1]曹南院知镇戎军:曹指曹玮;南院,官名,是南院宣徽使的略称;知镇戎军,出任镇戎军的主管长官。[2]蕃军:对外族军队的称呼,即文中的~虏兵”。42。解释加点的词。(1)牛羊无用,徒縻军-縻:___(2)人气亦阑阑:____|43。从文中找出与“缓”“憩”含义相近的字。-(1)缓驱而行缓:___(2)远行之人若小憩憩____4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虏方苦疲甚(B)颇失部伍(C)耻学于师(D)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45。把“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翻译成白话文。21\n46,曹玮用什么计谋“一战大破虏师”?答六、本题共10分。34.(1)间隙,空子(1分)(2)远(1分)35.C(1分)36.B(1分)37,困窘饥饿、没有依靠,(敌人)悬赏追缉又紧。(三个难点:穷,无聊,追购。各1分,共3分)38.(1)将以有为也。(l分)(2)(忍导不死)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2分〉七、本题共6分。39.(甲)干丈见底(1分)(乙)游鱼细石(1分)—干40。(1)青绿色(或“缥,淡青色;碧,青绿色”)(1分)(2)奔马(1分)41。一眼看去,毫无遮碍。(2分)八、本题共9分。42.(1)束缚,牵累(1分)(2)尽(1分)43.(1)徐(1分)(2)歇(1分)44.B(1分)45.得知曹玮贪牛羊之利而部队散乱(2分)46.以“利牛羊而师不整”引诱敌人劳师远袭。(1分)诱使敌军“小葱”而使其“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1分)1995(三)填空题(10分)11。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①不以规矩,。(《孟子·离娄上》)②言必信,。(《论语·子路》)③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④,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12。课文《饮酒》中表现诗人自己形象的诗句是!(四)阅读《阿房宫赋》中的一段文字,完成33-35题(8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囊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奋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客,尽态极妍,绶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著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全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623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荧荧(2)乍土(3)收藏(4)逦迤 ̄34。把“金块珠砾”译成现代汉语:____35,以上这段文字主要揭示了(五)按照要求,完成36-38题(8分)21\n36。在各句后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的序号(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E)介词结构后置(1)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答:__(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答:__(3)吾属今为之虏矣3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抢:(2)曲终收拨当心画当心:38。下列各句||处,分别填人最确切的一项(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凵。()(A)也(B)矣(C)焉(D)乎(2)岳阳楼上有一名联:“四面归眼底,万家到心头”。()(A)湖山苦乐(B)河山忧乐(C)河山苦乐(D)湖山忧乐(六)阅读下文,完成39-43题(9分)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共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昔蛛蟊(蜘蛛)作网,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乌。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乌也。17839。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尽之矣尽:(2)汤之德及禽兽矣及:(3)非徒网鸟也网:40。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解其三面(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C)其皆出于此乎(D)始访其遗踪41,下列最符合“吾取其犯命者”句意的一项是()(A)我只捕捉那些犯了死罪的(B)我只获取那些不要命的(C)我只捕捉那些违犯天命的(D)我只捕取那些逃命的42,把“非桀其孰为此”译成现代汉语:43。上文说明了的道理。(三)(10分)11.(3分)①不能成方圆(不成方圆,何以成方圆)②行必果③霜叶红于二月花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对1句得1分,对3句得满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12,(2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1句得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四)(8分)33(4分)(1)明亮的样子(或微光闪烁的样子)(2)突然、骤然(3)指金玉珍宝等物(或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4)连续不断(或到处都有)34.(2分)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碎石、碎瓦)21\n35.(2分)秦始皇(秦王朝)官庭生活的奢靡(挥霍浪费)、腐朽(生活堕落)(奢靡、腐朽各1分)(五)(8分)36.(3分)(1)E(2)D(3)B37.(2分)(l)碰撞、头撞地,(2)对着(琵琶)中心,在(琵琶)中部38.(3分)(1)C(1分)(2)D(2分)……(六)(9分)39。(3分)(1)把(使)…捕完、捉光(2)到、施及(3)用网捕捉40,(1分)C41.(1分)C42.(2分)不是夏桀谁能做出这种事情呢?43.(2分)广施仁德,天下归心(人们就会归附)(德政[因]、归心[果]各1分。语意与此相当即给分)1996(四)阅读下文,完成31-33题(8分)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戌,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十盆。123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欲居之以为利居_____(2)径造庐访成造: ̄(3)少年固强之固:(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32。与“不敢与较”句式相同的一项是ˉ()(A)师者,所以传遭受业解惑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吾属今为之虏矣(D)将以有为也ˉ33。把“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译成现代汉语。译文:_______________(五)按照要求,完成34-37题(8分)|“,“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山东”是指35。“成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戍卒”是指(人名)“楚人”是指(人名)3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这首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A)秋社(B)中秋(C)七夕(D)重阳37。对下列句子“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②真州逐之城门外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又试之鸡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我欲因之梦吴越⑧吾欲之南海(A)②⑤⑦/①③④/⑥⑧(B)②⑥⑧/③④/①⑤⑦(C)①④⑤/②⑥⑦/③③(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六)阅读下文,完成38-41题(9分)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曰:饨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21\n吁!尽老李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成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1423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谒医视之谒:(2)买诸市诸:(3)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病:______3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C)其一犬坐于前(D)予分当引决△l40。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现代汉语。译文t_____——-41.从令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四)(8分)31。①储存②到③坚决(坚持)④但(只)(每小题1分)|32。D(2分)33,(2分,重点为“好事”∫少年”、定语后置)(五)(8分)贸.崤山以东(2分,“崤”字写错扣l分)35.陈胜、项羽(每空l分)36.C(2分)37.A(2分)(六)(9分)38,①请(拜访)②之于③害(每小题1分)39.B(2分)40.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2分,重点是“尤”∵故”)41。①卖药者以老芋冒充伏神(或“以假乱真”)(1分)②买药者的无知(或“子之懵也”)(1分)1997(三)阅读下文,完成29-31题(8分)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糸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递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递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回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亨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34929。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1)为巡船所物色物色七(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 ̄|(3)至高邮,制府檄下檄:(4)死回付之度外矣度七 ̄30。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成现代汉语!译文21\n31。本段连用了很多“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四)按照要求,完成32-34题(8分)32.阅读朱弃《送春》,按要求回答问题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棉衣)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1)将下列四句分别填人abcd方框内,它们的顺序是(填序号)→→→→①弱柳沙头絮未飞②羡君才到便成归③把酒送春无别语④小桃山下花初见(2)这首诗用“□□□”和“□□□”写出了春天的□□.33。下列四组加点词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盘盘焉/森然欲搏人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生乎吾前/拜夫人于堂上D.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于是辞相印不拜34。下列称谓中,全属于谦称的一项是()(A).孤足下不才(B)。愚仆小子(C)妾寡人臣(D)孤厥竖子阅读下文,完成35--38题(9分)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18135。解释加点词语(1)子与我衣与:(2)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爱:(3)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必定:(4)若夫欲利人之心利:36。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ˉ(c)春之弥繁,侵之愈急(D)多于市人之言语37。“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说的道理还是行不通呀(B)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C)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D)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ˉ38。本文表现了戎夷的精神。29.(4分)(1)搜寻(l分)(2)通“凌”,欺凌(1分)(3)公文,通缉公文(1分)21\n(4)考虑,心思(1分)30.(2分)悲痛的″k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当时遭受痛苦的情景,该是多么痛苦的啊!或:一个人遭受痛苦之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更加悲痛。31.(2分)反复(1分),答“排比”也算对。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1分),或:表现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胸思想感情。32。(4分)(1)④①③②(2分)(2)“花初见”、“絮未飞Ⅱ(1分),短暂(1分)。33。(2分)D34。(2分)Cˉ35.(4分)(1)给、给予(1分)(2)吝惜、珍惜(1分)(3)必然(一定)安定(治理好)(1分),错1个不给分(4)有利于(1分)。36。(1分)A37。(2分)C38。(2分)心忧天下(心系天下、心怀天下、利于天下)(1分),舍己为人(利于他人、利于弟子)(1分)1998(四)阅读下文,回答21——24题(13分)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姓、狸牲,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拄无所食,饥而率。来氏日市肉啖之。狸牲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牲以去。狸姓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牲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牲奋掷而出。202[注]狸牲:野猫。21.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咸无所好———但饥辄嗥———食已与与如也—————急从束氏假狸性以去———22.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C)令两人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垢虏帅失信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鼠度其无他技译文:24.上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5一30题(17分)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①诸山,乃荒取中一丘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憎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病②21\n跃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③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思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436[注]①永、柳:永州、柳州。②疮病:伤痕。③鸠:同“纠”,聚集。25.“癸亥仲秋望前一日”一句中的“种秋”是指农历———月。“金陵之摄山”中的“金陵”是指现在的———(地名)。(2分)26.“子厚”即———的字,《江雪》是他的名篇,写出该诗的第三、四句。(3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7.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3分)盍记之故曲尽其形容———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28.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一句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春华秋实(B)袖手旁观(C)穷形尽相(D)夏雨雨人29.把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3分)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译文:30.作者欣赏雁山的两点,一是雁山具有的特点,二是这一特点符合作者的心境。(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四)(13分)21.(4分)都(1分)只要(1分)完(1分)借(1分)22.(2分7)D23.(3分)老鼠估汁它(狸狂)没有别的本领(重点词“度”、“他”、“技”)X.(4分)长期养尊处优(或缺乏锻炼),必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两点要义各2分,不成句扣1分)(五)(17分)25.(2分)八(月)或秋天的第二个(月)(1分)南京(1分)26.(3分)柳宗元(1分)孤舟蓑笠翁(1分)独钓寒江雪(1分)27.(3分)何不(1分)形体容貌(1分)全(1分)28.(2分)C29.(3分)(所以)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士人开凿所站辱(重点词“终”、“辱”、“于”)30.(4分完其太古之容色(2分)严恭静正(2分)1999(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好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21\n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辨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浍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烩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烩。”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29020.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貌髯而伟()姓名不著()则吾薪()易售尝荷薪至演剧所(21.下面两个“若”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2分)若()为丞相若()真,膏吾斧矣22.与“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范增数目项王B.云青青今欲雨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D.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答:———23.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肩今为之虏矣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沛公安在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答:———24.本文叙述了两件事,表现了“髯樵”性格的两个侧面,一是——,二是——。(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16分)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日:“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兵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阔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52325.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子()之十三篇皆中规矩绳墨(王徒()好其言北威()齐、晋21\n26.下面两个“使”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2分)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27.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填入括号内(2分)可试()以妇人乎.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卒以为将译文:29.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写两种)(2分)30.孙武拒绝吴王赦免宠姬的理由是:□□□□□□□□□□。(用文中词句回答)(3分)(四)(14分)20.(4分)伟岸;高大;魁梧(1分)明显;显露;出名,著名(1分)柴;柴火(1分)场所(1分)21.(2分)你(1分)假如(1分)22.(2分)D23.(2分)C24.(4分)不见利忘义(不计小利)(2分)性刚疾恶(2分)’(五)(16分)‘25.(4分)你(或先生)(1分)规矩;法皮(1分)白白地;但,仅(1分)称咸;威服;威慑(1分)26。(2分)派(1分)使者(1分)27.(2分)之(或兵法)28.(3分)终于任命他为将军(重点词“卒”“以〔之]为”“将”)29.(2分)本纪(1分)世家(1分)30.(3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2000(五)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4分)修(欧阳修)始在?州,号口口,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耕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艇夷陵时,无以自遗,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国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不扰,故所至民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致事弛废而民受其乐。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屡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37319.修始在滁州,号,晚更号六一居士(2分)20.写出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3分)文章止于润身()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21\n其平居教他子弟()21.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3分)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谐无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欧阳修为官从政的原则和(2分)(六)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2分)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有三矣。”桓公曰:“美哉寿也!”与之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桓公曰:“善哉祝乎!寡人闻之矣,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叟盍复之。”邦人奉筋再拜曰:“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贤者在侧,谏者得入。”桓公不说曰:“此一言者,非夫前二言之祝,叟其革之矣。”邦人潸然而涕下,曰:“愿君熟思之,此一言者,夫前二言之上也。臣闻子得罪于父,可因姑姊妹而谢也,父乃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使左右而谢也。君乃赦之。昔者桀得罪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君得罪于臣也,至今未有为谢者。”桓公曰:“善哉!寡人赖宗庙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遇叟于此。”扶而载之,自抑以归,荐之于庙而断政焉。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非独管伸也,亦遇之于是。41924.写出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叟其革之矣()自御以归()25.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微斯人,吾谁与归大王来何操甚矣,汝之不惠不拘于时,学于余答:__________26.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今以钟馨置于水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刿)问:“何以战?”答:___________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金玉之贱,人民是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n28.“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14分)19.(2分)醉翁20.(3分)只,仅(1分)罪(或:案件)(1分)平时(1分)21.(3分)夫常求其生(1分)犹失之死(1分)而世常求其死也(1分)22.(4分)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2分)(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2分)23.(2分)宽(1分)简(1分)(六)(12分)24.(2分)改换(1分)驾车(1分)25.(2分)C26.(2分)D27.(4分)把金玉看得低贱(重点:宾语前置)(1分),把人民当作宝贝(重点:宾语前置)(1分)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重点词“使”“恶”“下”)(2分)28.(2分)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行罪于群臣百姓20013.第(五)题今年面目全新,给出的是一组名句,要求翻译、分类及理解阐释。考查重点是实际应用能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阅读的每个句子都含义深远,富有教育意义,但因缺乏上下文语境,可能会带来理解的难度。因此这次选人的都是较为浅近的文言名句,可读性较强。虽然离开了教科书,考生只要具备一定的迁移和应用能力,不至于十分困难,还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尤须一提的是第22题,要求在指定的三个名句中选择一句“谈谈体会”,体现了从理解到应用的过程,显然比翻译要求更高。考生不但要真正理解句意,还要结合社会或个人进行适当的阐释。这是文言文学以致用的积极尝试,其意义应予以充分肯定。所限定的字数是对语言表达的简洁明确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五)阅读下列古代名句,解答第20—22题。(12分)①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②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③②今日乌合,明日兽散。④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⑤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间者自满。⑥古之善为国者,信赏而必罚,道德而齐礼。⑦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⑧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己。⑨举宜错(同“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⑩友直,友谅(诚实),友多闻,益矣。⑾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21\n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译文:21.上列古代名句中的9句,它们的内容可分为三类。请在方框内填上类别,在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关的句子序号。(4分)关于口口的,有①⑤⑾关于口口的,有②⑥⑨关于交友的,有———一———一22.从下列名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对这一名句的体会。(80字左右)(5分)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贵人而贱己(六)阅读下文,解答第23—26题。(15分)射说元好问晋侯筋客于柳溪,命其于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失堕,再而贯马斗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7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毂②,教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竞罢酒。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376[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②毂:拉弓。②走:自称谦词。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晋侯觞客于柳溪()再而贯马耳之左()而的又为一()以卒贤主人之欢()2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①顾尝学焉/顾谓所私曰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将若车轮焉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D.⑦②用法意思均不同答: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何谓得之于心7译文: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译文:26.“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21\n(用自己的话回答);所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4分)五11分)20.‘3分)法律,是用来禁止百姓做坏事使他们走向善行远离罪行的。21..(4分)学习(1分)治国(1分?星6t9(2分)22,(5分)理解正确,重在体会,语言通顺。(六)(15分)23.(4分)觞;以酒款待(1分)再:第二次(1分)的:箭靶(1分)卒:成全、完成(1分)24.(2分)D25.(5分)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2分)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1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2分)26.(4分)(1)晋侯子婿驰时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射而“有道”.但道晋侯拒绝。(所叙三点为2分,缺一点扣1分)(2)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引前两句1分,引后两句1分)2002(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l-23题。(8分)甲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乙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22520.乙文中的“少陵”是指(人名)。(1分)21。甲文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其理由是:_。(1分)22。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4分)答:23。这两则古代诗话告诉我们,写诗作文要善于向各类人学习,甲文所指对象是,乙文所指对象是。(2分)(六)阅读下文,完戍第2A=27题。(17分)绍圣初,予(苏辙)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乎生素友无复相闻者。谷(巢谷,字元修,四川眉山人)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瘁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共老且病,止之曰:“21\n君意则善,然自此至蟾(今海南省傍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子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子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善,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413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不旬日必见()已而道平生()25。“不自意全”这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己没有料到还能保全性命B.自己没有把心意完全表示出来C.自己在路上没有注意安全D。自己的意图全都没有实现答2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译文: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译文:27。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世人态度:作者意图:巢谷态度:作者意图:(六)24。回避:顾忌十天继而;不久!-25。A26。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重点词:“亦”“奇”)(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重点词:“盖”“焉”“何以”“发”)27.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必须写出两句)讽刺世态炎凉(意思对即可)欲徒步访吾兄弟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意思对即可)2003春(五)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10分)  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询于吴人曰:“雪梅画梅有谱,在乎?”吴人误听以为画眉也,对曰:“21\n然,有之。西湖李四娘画眉标新出异,为谱十种,三吴所共赏也。”  仲房大喜,即往西湖寻访李四娘,沿门遍叩,三日不见。忽见湖上竹门自启,有媪出迎,曰:“妾在是矣。”及入,问之,笑曰:“妾乃官媒李四娘,有求媒者即与话媒,不知梅也。”  仲房丧志归家,岁云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拗崛,清白简傲,横斜倾倒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幅,曰:“得之矣。”  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270  20.文中画线句中“丧志”一词的意思是___,主人公龙仲房所以“丧志”,其原因是____。(4分)  21.文中主人公龙仲房后来说:“得之矣。”作者在文章中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4分)22.下列诗句中,与本文所说明的艺术创作规律最为贴近的一项是____(2分)A.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C.意匠如神变化出,笔端有力任纵横。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17分)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生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亦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孳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眈眈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也。4352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1)投亲不值()(2)而猫已跃伏窗隅()(3)可厌乃尔()(4)亡何,猫又来()(5)曳尾徐步()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2)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25.写出与“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意思相同的一句成语或俗语。(不能用文中句子)(2分)26为什么焦奇能缚虎却不能缚猫?为什么怀才者、用才者都要知道这个道理?(4分)2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