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9.45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绝密★启用前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化学(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7.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A.Fe2O3B.Cu2OC.HgSD.Cu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4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B.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1.2NAC.2gH2分别与足量的Cl2和N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D.1molFe(OH)3与含3molHI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所含I−的数目为3NA9.苯乙烯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和B.苯乙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C.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D.苯乙烯的二氯代物有14种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和W可形成化合物M;常温下M的水溶液的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的水溶液与Y的单质反应能置换出W2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Y>HWC.简单离子半径:r(Z+)c(Na+)>c(CH3COOH)D.图丁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随起始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αA(H2)=αB(H2)26.(15分)二氯化二硫(S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橡胶硫化剂,改变生橡胶受热发粘、遇冷变硬的性质。查阅资料可知S2Cl2具有下列性质:物理性质毒性色态挥发性熔点沸点剧毒金黄色液体易挥发-76℃138℃化学性质①300℃以上完全分解;②S2Cl2+Cl22SCl2③遇高热或与明火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④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1)制取少量S2Cl2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①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③实验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2)少量S2Cl2泄漏时应喷水雾减慢其挥发(或扩散),并产生酸性悬浊液,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①W溶液可以是________(填标号)。a.H2O2溶液b.KMnO4溶液(硫酸酸化)c.氯水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用含V、m的式子表示)。27.(14分)工业上常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还含少量Fe2O3、Al2O3、MgO、CaO等杂质)制备钴的氧化物,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加入盐酸进行“酸浸”时,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任写一种)。(2)“酸浸”后加入Na2SO3,钴的存在形式为Co2+,写出产生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a中加入NaClO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沉淀A的成分为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5)已知:Ksp(CaF2)=5.3×10−9,Ksp(MgF2)=5.2×10−12,若向溶液c中加入NaF溶液,当Mg2+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Mg2+)=1.0×10−5mol·L−1,此时溶液中c(Ca2+)最大等于________mol·L−1。(6)在空气中煅烧CoC2O4生成钴的某种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12.05g,CO2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NO2与SO2能发生反应:NO2+SO2SO3+NO,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相关实验探究。(1)硝酸厂向大气中排放NO2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减少SO2的排放,将含SO2的烟气通过洗涤剂X,充分吸收后再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SO2,同时又可得到化肥。上述洗涤剂X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a.Ca(OH)2b.K2CO3c.Na2SO3d.NH3·H2O(3)实验中,尾气可以用碱溶液吸收。NaOH溶液吸收NO2时,发生的反应为2NO2+2OH−===NO+NO+H2O,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化学键的类型)。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2NO(g)+O2(g)2NO2(g) ΔH=-113.0kJ·mol−1\n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则NO2(g)+SO2(g)SO3(g)+NO(g) ΔH=________。(5)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如果要将图中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A点对应实验中,SO2(g)的起始浓度为c0mol·L−1,经过t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_mol·L−1·min−1;③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TC______TD(填“>”“=”或“<”)。35.【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铝和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基态S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Si所在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一种与SiCl4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lCl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3.5,178℃开始升华,易溶于水、四氯化碳等,熔融时生成可挥发的二聚物(Al2Cl6),结构如图所示:①二聚物中A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键的形成角度分析1键和2键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LiAlH4是一种特殊的还原剂,可将羧酸直接还原成醇。CH3COOHCH2CH2OH①AlH的VSEPR模型名称是________。②CH3COOH分子中π键和σ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中键角α________(填“>”、“=”或“<”)键角β。(4)铝和氮可形成一种具有四面体结构单元的高温结构陶瓷,其晶胞如图所示:①晶胞中Al的配位数是________,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②晶胞中的原子可用x、y、z组成的三数组来表达它在晶胞中的位置,该数组称为该原子的原子坐标,如晶胞中N原子①的原子坐标为(,,),试写出晶胞中Al原子的原子坐标_______________。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N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ⅰ.RCH2BrR—HC=CH—R'ⅱ.R—HC=CH—R'ⅲ.R—HC=CH—R'(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香烃基等)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B的名称是 ,物质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物质C的结构简式是 。\n(3)由H生成M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包含顺反异构),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面积比为1∶1∶1∶2∶2∶3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条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存在顺反异构,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5)写出用乙烯和乙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n绝密★启用前化学答案(三)7.【答案】C【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的“朱”为朱砂,朱砂是硫化汞,化学式为HgS,HgS的天然矿石为大红色,答案选C。8.【答案】B【解析】白磷属于正四面体构型,4个磷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1molP4含6molP-P,1mol甲烷含4molC-H,故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4NA的白磷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不相等,A错误;10g浓度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乙醇4.6g,含水5.4g,4.6g乙醇中含0.6molH,5.4g水中含0.6molH,共含氢原子为1.2NA,B正确;H2和N2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转移电子数少于2NA,C错误;Fe3+能氧化I−而生成I2,D错误。9.【答案】D【解析】选项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除了和,还有很多,如等,错误;选项B,苯乙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错误;选项C,苯环和碳碳双键间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故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错误;选项D,苯乙烯分子中含有5种氢原子,按照定一移二的方法,其二氯代物有14种,正确。10.【答案】A【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位于第二周期,X应为O;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Z为Na,Z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则W为Cl,结合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可知Y为F,即:X、Y、Z、W分别为:O、F、Na、Cl,结合原子结构特点和元素性质解答。A.M的水溶液为氯化钠,与Y的单质F2反应,氟气与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先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得不到氯气,故A错误;B.F、Cl位于同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即:HY>HW,故B正确;C.钠离子与阳离子电子层相同,钠离子质子数多,离子半径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r(Z+)c(Na+)>c(CH3COOH),C项正确。FeS、CuS的Ksp等于对应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横、纵坐标的乘积,显然Ksp(FeS)>Ksp(CuS),A项错误;稀释相同倍数,乙酸溶液的pH比甲酸溶液的pH变化小,故酸性:甲酸>乙酸,B项错误;增大,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故转化率αA(H2)<αB(H2),D项错误。26.【答案】(1)①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②F C B ③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D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并将B中残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④滴入浓盐酸的速率(或B中通入氯气的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2)防止S2Cl2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3)①ac ②×100%或%或%或%【解析】(1)①根据仪器构造可判断仪器m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则装置F中试剂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②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氯气必须是干燥纯净的,利用F除去氯化氢,利用C干燥氯气,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F→C→B→E→D。③氯气有毒,所以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D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同时也将B中残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④由于氯气过量会生成SCl2,且S2Cl2300℃以上完全分解,所以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滴入浓盐酸的速率。(2)由于S2Cl2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所以泄漏时应喷水雾减慢其挥发,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3)①三种物质均可以把SO2氧化为硫酸,进而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但酸性高锰酸钾也能氧化氯化氢,所以W溶液可以是双氧水或氯水,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答案选ac;②mg固体是硫酸钡,根据硫原子守恒可知SO2的物质的量是mol,所以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100%=×100%。\n27.【答案】(1)将水钴矿石粉碎;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盐酸浓度;提高酸浸温度等(任写一种)(2)2Co3++SO+H2O===2Co2++SO+2H+(3)将溶液中Fe2+氧化成Fe3+(4)Fe(OH)3、Al(OH)3 过滤(5)0.01(或0.0102)(6)3CoC2O4+2O2Co3O4+6CO2【解析】(1)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水钴矿用盐酸酸浸,提高酸浸速率的方法有:将水钴矿石粉碎;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盐酸浓度;提高酸浸温度等。(2)酸浸时,Co2O3转化为Co3+,酸浸后,加入Na2SO3,Co3+转化为Co2+,钴元素化合价降低,则S元素化合价升高,Na2SO3转化为Na2SO4,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Co3++SO+H2O===2Co2++SO+2H+。(3)NaClO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溶液a中加入NaClO,可将溶液中Fe2+氧化成Fe3+。(4)溶液b中阳离子有Co2+、Fe3+、Al3+、Mg2+、Ca2+,加入NaHCO3,Fe3+、Al3+与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分别转化为Fe(OH)3、Al(OH)3,故沉淀A的成分为Fe(OH)3、Al(OH)3。溶液c经操作2得到沉淀B和溶液d,故操作2为过滤。(5)根据MgF2的Ksp(MgF2)=c(Mg2+)·c2(F−),当Mg2+恰好沉淀完全时,c(F−)==mol·L−1=×10−4mol·L−1,根据CaF2的Ksp(CaF2)=c(Ca2+)·c2(F−),c(Ca2+)==mol·L−1=0.01mol·L−1。(6)根据CoC2O4的组成,n(Co)=n(CO2)=×mol=0.15mol,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12.05g,则固体中n(O)=(12.05-0.15×59)/16mol=0.2mol,n(Co)∶n(O)=0.15∶0.2=3∶4,故钴的氧化物为Co3O4,故煅烧Co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3CoC2O4+2O2Co3O4+6CO2。28.【答案】(1)酸雨、光化学烟雾 (2)bd(3)共价键 SO2+2OH-===SO+H2O(4)-41.8kJ·mol−1(5)①降低温度 ② ③=【解析】(1)硝酸厂向大气中排放NO2造成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光化学烟雾等。(2)SO2是酸性氧化物,由于同时又可得到化肥,因此洗涤剂应该是碳酸钾或氨水。(3)发生的反应为2NO2+2OH−===NO+NO+H2O,反应中生成亚硝酸根、硝酸根和水,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H2O。(4)①2NO(g)+O2(g)2NO2(g) ΔH=-113.0kJ·mol−1;②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利用盖斯定律由(②-①)×1/2得到NO2(g)+SO2(g)SO3(g)+NO(g) ΔH=-41.8kJ·mol−1。(5)NO2(g)+SO2(g)SO3(g)+NO(g) ΔH=-41.8kJ·mol−1,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则①如果将图中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点的平衡状态,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②A点平衡转化率为50%,n0(NO2)∶n0(SO2)=0.4,SO2(g)的起始浓度为c0mol·L−1,NO2起始浓度为0.4c0mol·L−1,反应的二氧化氮浓度为0.4c0mol·L−1×50%=0.2c0mol·L−1,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v(NO2)==mol·L−1·min−1。③NO2(g)+SO2(g)SO3(g)+NO(g) ΔH=-41.8kJ·mol−1,反应为放热反应,C点n0(NO2)∶n0(SO2)=1.0,SO2(g)的起始浓度为c0mol·L-1,NO2起始浓度c(NO2)=c0mol·L−1,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C点二氧化氮转化率为50%,平衡常数KC=1,D点二氧化氮转化率40%,n0(NO2)∶n0(SO2)=1.5,SO2(g)的起始浓度为c0mol·L−1,NO2起始浓度c(NO2)=1.5c0mol·L−1,则平衡常数KD=1,平衡常数相同说明反应温度相同,TC=TD。35.【答案】(1)①3s23p2 ②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