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4 KB
  • 2022-07-20 发布

[练习]推敲高考例题错解揣摩高考解题策略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波东方外国语学校范安坤一、例题的错解与分析(以2005年全国卷I第36题为例)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而图及地形剖而图。据此回答下列问(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2)根据所给信息,说叨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索。第(1)题回答比较差的案例:①(关于AA'剖面的地形特征描述)[1]地势人致较平坦,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相并较人。[2]由海拔高向海拔低递减,地势较为平坦。[3]AA‘地为山地,河床侵蚀为V型,东西落差大。[4]显示了以髙山、高原为主的高海拔地区。[5]平原、丘陵相间分布。[6]A高,A'低。⑺AA,海拔较高,从高到低到高,海拔300—800M之间。⑻西高东低,两边高屮间低。[9]A处海拔高为800M左右,而A'海拔相对较低,而中间地带地形较为平坦。110]河流上游,河床左方海拔地形崎岖,坡度大。②(关于BB'剖而的地形特征描述)[1]地形西北、东南地势高,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2]以盆地为主的地形。⑶河流左方地形崎岖,右方较平坦。⑷为低山丘陵,河床侵蚀为U型。⑸河订低,两边高,海拔250——750MZ间。[6]地势起伏大,河床较低。\n⑺地形比较崎岖不平,海拔都比较高。凶整体东西高,中间冇河床较低,H.河床东西地形趋向和缓。①(关于cc'剖而的地形特征描述)[1]该地海拔低,地势低平,起伏小,为沿平原,河流位于海拔200M左右处。⑵地形较平坦。⑶显示了以平原、三角洲为主的地区。⑷地势平坦,较低海拔20—500MZ间。[5]中间平缓,两边偏高,整体较和缓。②(关于整体地形特征描述)[1]上游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这200M以内,河床低,两边高。[2]小区域属于低山丘陵,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地貌分布不均匀。[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两侧有山地丘陵,中部河谷地貌⑸地势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与山地相间分仏河床抬升,地形形态多样。[6]该小区域地形复杂,且崎岖不平,但海拔相对不高。[7]酋北、东南高,中间低,南低北高,地形分布略有起伏。分析:1、地理基本概念不清。地形特征一般应从二个方面加以描述,一是从地形类型角度,二是从地势特征角度。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由于受地形剖面图功能的思维定势影响,多从地势变化角度加以描述,导致产生较高的失分率。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全面阅读图例、纵坐标、横坐标的刻度值、剖面线的走势等。(参考答案:AA'剖而显示的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而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而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流谷地。该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屮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笫(2)题回答比较差的案例:(说明土地利用的潜力)[1]土地利用肥力较高,单位而积土地利用潜力人。[2]应大量开发土地,大量植树造林,增加水利,扩建道路,土地的大量开发可使粮食产量增加,改善人们牛活水平,树木的增加可使土地防止沙化,空气流通更捷,水利与道路能使交通更加便利,做到这么多,该小区的经济就会逐渐上升。[3]海拔过高,应使土地大量平定,大面积的开耕土地,良好的利用土地,合理的开耕,适当的管理,使小区域土地得到良好的利用。[4]潜力:水资源丰富,地形各有特色,人口少,自然资源丰富。[5]本地区地质肥沃,草类茂盛,适合发展种植业。(开发利用屮应注意的问题)[1]防止大水灌溉,加强防洪拮施。[2]对河流进行曲直,加固堤坝。[3]防止沙化、盐碱化。[4]提高开发者的索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外向型经济,走集约化道路。\n[5]在河边的农田尽量少用化学农约、化肥,以免对河流造成污染。[6]防止河床下降。分析:1、对土地利用潜力理解出错。土地利用的潜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这些土地已经被利用,潜力体现在提高生产力和进一步优化,趋向合理优质高效的过程,另一种是原本未被利用,现在可以开发利用的过程。所以这道题回答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从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交通和能源建设、未利用土地开发上多个角度加以回答。2、对区域的特征掌握不够扎实。对于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缺乏清晰的认识,学生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现象,把北方地区的内容套到了南方地区。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现象的能力不够强,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参考答案: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开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第(3)题回答比较差的实例:[1]有广阔的市场。[2]地势平坦,水利工程量小,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势有利于修建水库。[3]河流贯穿该区域,有利于水源的流通;河流肓接通向要村庄,有利于水能的利用;地势的有利因索可以利用水源进行发电;该河流弯曲,可在洪灾时节节进行封闭,避免洪灾的发生;该河通向大海,增强了水源的口动调节。[4]中间地势高,利用水流势能,建立水利工程发电;调节气候,进行灌溉附近农山,离村落近,便于居民用水,河流弯转,延长利用枯水期蓄水。[5]交通运输方便,背斜易开采。⑹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冇效实现资源自给,发展灌溉农业;引起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相对较小;拉动本地区其它产业的优化结构的调正,促进发展。[7]位于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光热条件好,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源丰富。[8]河岸线漫长,水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用水不多;降水丰富,水能洁净,污染少,利于开发;可发展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气候敌适应,环境好。分析:1、地理原理掌握不够扎实。从水能开发的角度来说明有利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包括足够的水量、落差和建坝条件),二是社会经济条件。2、对题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是学生常见的错误。3、探究能力欠缺。很多学生只回答了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而忽略了开发的条件。(参考答案:降水较多,有足够的汇水而积,河流有较大的落差,有峡谷,利于筑坝。)二、解题策略1、总体策略:①读懂题意:高考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n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冇的放矢。①看清图示:近儿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和关的。因此学牛应该対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农中所农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冇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②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彩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③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屮的重要环节。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更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情况,因此,考主在复习迎考屮,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2、选择题的解题步骤(一)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忖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跟,如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最主要、最佳等。(二)先易后难,先把容易做的题目做好。(三)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來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此即所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是否成功,主要还是决定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鉴别、评价能力。如果对知识学得不深不透,思维过程未能由浅入深,知识不能向纵深发展,也就难以运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四)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吋,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n(五)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就易选出正确的答案。3、主观题四步解答法在解答问答题时,无论题目大小,-般按照四个步骤进行。即:仔细审题、回忆地图、准备提纲、精确冋答,这就是“主观题四步解答法”。(~)仔细审题所谓审题,实际上是应用Izl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见题后,先要仔细看懂题目,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再思考可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也即是理清答题的思路。(二)冋忆地图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按照正确思路,逐步在脑海中回忆、再现与题意相应的地图,再将正确分析岀的内容落实在地图上。人多数学生对这一步骤往往不加重视,究其原因,是由于平时忽视了知识与地图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屮能经常给学牛储备一些必要的地图知识,使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能迅速再现和应的地图,从而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三)准备提纲在完成审题与忆图之示,对于问题应当如何解答已经有了头绪,这时就可以写出简略的提纲,以克服想到什么就答什么的缺乏逻辑的现象。可以从总体上捉高得分率。(四)精确回答答题时以提纲为依据,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开头要开门见山,最后要冇结论。卜-面以问答题“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例加以说明。第一步:审题答题思路:自然地理特征包括:\nA、本区位于江南丘陵中部地区B、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C、位于朝江水系D、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是红壤E、水资源丰富第二步:忆图在脑海屮出现了与木题有关的地图:屮国地形图、气候图、水系、植被分布图第三步:列提纲(1)地形(2)气候(3)水文(4)植被、土壤(5)资源第四步:精答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