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2-07-20 发布

高考政治 文化辨析题 高考专用 新人教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文化类辨析题第一单元1、辩题:和谐文化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1)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文化是一种优秀的道德文化,对良好风尚以及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此得出和谐文化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却是错误的。(4分)(2)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分)(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因此,简单地认为和谐文化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是不科学的。(4分)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正确的。(4分)②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选择,是错误的。(3分)③人们应当提高识别先进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3分)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非不可选择。(1分)第二单元1、辨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1)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商品、资源在全球的流动,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不可避免地推动了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4分)(2)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世界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基本前提。文化的一体化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不符合世界的多样性特征。(4分)(3)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过程。鼓吹文化一体化的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2分)(4)题中观点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体化等同,而与文化多样性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1分)2、辨析题: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所以只有靠发展科学科技去传承和发展文化。【答案】(l)题中“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错误的。文字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教育和科技都能够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学术研究、实验、理论创新,创造新文化,推动文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使文化继承的方式发生改变,促进文化继承。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3)可见,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3、辨题:大众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原因。【答案】(l)大众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它能够快捷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等;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一些落后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2)落后文化能够存在和传播的原因还有:我国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等。(3)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因此,题中观点是不科学的。4.(11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否则气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4分)(2)由于各国、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着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尊重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4分)(3)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它们是统一的,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主心骨,我们不应该把两者对立起来。(2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5、(11分)辨题: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吹响文化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就必须只发展本民族的文化。(1)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全球化要求加强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借鉴。(3分)(2)文化是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和优点;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又是世界的,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4分)(3)我们应立足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精华,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分)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6、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答:1)、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求。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提倡多样化,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同时,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主旋律,否则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共同的思想准则。7、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就要弘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的多样性。\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答:1)、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必须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人们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各国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8.只要实行文化上的对外开放,就能实现文化创新,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既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因此,必须实行文化的开放,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4分)(2)中华文化的创新必须在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3分)(3)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分)(4)因此,题目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背景: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广泛而密集的信息网络、高覆盖率的发射系统,使其成为社会的舆论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传播中心。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9.辨题:大众传媒是低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根源。(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3分)(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2分)大众传媒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是“喜”和“忧”两方面,而不只是低俗、落后文化的传播渠道,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这个渠道传播了先进文化。(2分)(3)我国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带来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等,才是低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真正的根源。(3分)(4)上述观点没有看到大众传媒的双重性,更没有看到低俗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真正根源,是不科学的。(1分)10、辨题: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增加民族节日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说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不科学的。(4分)(2)要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增加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本民族文化的韵味。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其它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4分)(3)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还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所以题目的观点又是片面的。(3分)11.(11分)当今日本有很多人很热爱源于中国的汉字毛笔书法艺术。20年前,有位9岁神童的书法作品非常优秀,曾名扬全日本。20年后,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专门去拜访这位“神童”,却发现他一直在临摹中国王羲之的帖,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但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了。\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辨题:模仿,是继承传统和面向世界的途径,但不是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不应当只是模仿。继承传统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当是在继承中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书法艺术等文化创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的古雅,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时代精神。(4分)P53面向世界不应当只是模仿。面向世界,是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书法艺术等文化创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它包含了外来文化的因素,而是在于它能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此而焕发新的活力。(4分)P54模仿不是文化创新之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实践。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P52第三单元1、辨题: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完全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答案】(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这个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所以使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2)但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唯一原因。中华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外,还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才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除此之外中华文化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也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所以,题目的观点不准确。2、辨析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答案】(l)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结果,又是立足实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新发展的结果。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还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3、辨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4、背景材料: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荣辱观的核心。辨题:爱国主义是永恒的。(11分)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2分)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鼓舞和动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分)从这个角度说,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1分)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1分)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2分)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题。(2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辨题的说法是不科学的。(1分)\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四单元1、辨题: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如果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道德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是正确的。②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分)③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是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智力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④因此,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做到既要有良好的知识文化内涵,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2分).背景材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尤为重要。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2、辨题:加强自身修养,就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1)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已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4分),(2)加强自身修养,包括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而不只是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惠想道德目标,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4分)(3)在加强自身修养过程中,不但要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还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3分)3.(11分)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1分)(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2分)(3)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及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使得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杜绝。(3分)(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消除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但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拒绝污染,对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则坚决抵制,依法取缔。(3分)近年来,文化逐渐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20年,最为人关注的是“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草根文化的兴盛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三国”、“论语”等通俗化学术文化的异军突起。4、辨题:大众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1)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超级女声”等文化产品以其灵活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内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大众文化产品,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4分)(2)由于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会出现荒诞、庸俗内容的大众文化产品。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4分)(3)辨题把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等同起来是不科学的。(2分)\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背景材料:《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多样化”与“主旋律”客观上是一对矛盾。多样化本身就包含着对指导思想的冲击。5、辨题:在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确保“主旋律”是不可能的答:(1)当前,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文化生活多种多样。(2分)(2)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2分)(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2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1分)没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从而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1分)但是,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从而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1分)。(4)可见,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6、加强自身修养,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答:1)、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崇高的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它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会,有利于促进知识文化修养。2)、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要加强自身修养,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3)、加强自身修养,还必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4)、加强自身修养,还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亿万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影响。7、我国文化的多样性趋势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与之相对应,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多种文化并存。没有内容形式上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2)、但是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有主心骨。我国的社会主义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如果指导思想多元化,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的思想准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