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 M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作文的标准兴华中学语文组\n一三五七九我们向大家推荐\n一一手好字一个好中心一个好开头一个好结尾\n一手好字“十分”重要\n2、中心是通过严谨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写无准备的文体,如无十成的把握,最好是写规范的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以稳见长,稳中求胜。一个好中心小处入手严谨规范1、“小处入手”集中兵力“以小见大”,深化主题,紧扣题旨。\n元代乔梦符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好的开头要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明代谢榛云:“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简洁、精美、紧扣主题,诚信如春天的一缕阳光,温暖舒适,令人敞开胸怀;诚信如夏天的一阵凉风,拂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诚信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诚信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一个好开头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全国高考作文“诚信”话题\n一个好结尾结尾,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收笔处和落脚点,是全文的归宿。任何虎头蛇尾、有头没尾的文章,都很难引起读者的审美情感,很难获取高分。文章结尾的要求:简洁、精美\n好的结尾种类很多,我们向同学们推荐两种最容易掌握、最容易得分的类型:一个好结尾一、名言警句式二、卒章显志式\n一个好结尾一、名言警句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挽留雨。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竞争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2005年山东卷满分作文结尾\n一个好结尾卒章显志式结尾可分为两大类:1、点题式结尾2、归纳式结尾二、卒章显志式\n一个好结尾1、点题式结尾行文至最后,收束文章时,一般的要考虑“点题”,因为你的文章题目,你的文章中心在此时都需要强化,而精警巧妙的点题就像雾里看花,月下看美人,眼里朦胧,心中了然。二、卒章显志式2、归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一般应用于正文中有分项说明或多角度论述的文章,这种结尾是对前文的一个系统化总结,对于帮助读者整体理解文章能起到积极的导引作用。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诚信”漂流记》结尾没有诚信,快乐不会长久;没有诚信,地位不能巩固;没有诚信,竞争必然失败。——归纳式结尾《诚信不可抛》结尾:“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这一结尾,收束全文,点明主旨,要言不烦,干净利落.——点题式结尾\n作文要一气呵成,开头结尾与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的。上面的几种开头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方式,切忌生搬硬套。总结\n三个好事例三处点明中心\n在中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洞”是常见的毛病,议论文中,主要表现为缺少具体而充实的事实事理论据。议论文要求“有理有据”,所谓“据”就是要有事例说明。一篇议论文缺如果少事例,就会显得空洞而没有说服力。三个好事例\n(1)切题(2)典型(3)新颖三个好事例材料事例的基本要求:切题、典型、新颖\n一个大事例:从字数上看一般在300字左右,从内容上看,最好是正面事例。三个好事例一个小事例:从字数上看一般在200字左右,从内容上看,可以是正面或反面事例。一组排比小事例:字数150字,一组排比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是递进事例。\n在大事例和小事例后面,要紧跟说理论证,所谓“有据有理”。说理论证有因果法、假设法、条件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对应试作文来说,我们主要掌握两种方法:(1)因果分析法。(2)假设分析法。三个好事例\n(2)假设分析法。假如彭大元帅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而乐”的美德,他就不可能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冒着丢官甚至杀头的危险在庐山会议上,义无反顾地送上了他的“万言书”。三个好事例事例:彭德怀写万言书,为民请命,丢掉官职,在所不惜。为民担忧,百姓称颂。(1)因果分析法。因为彭元帅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而乐”的美德,一生为之努力奋斗,追求不懈,所以他通过调查研究,写出了名垂史册的“万言书”。他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称颂,被人民所怀念。\n一组排比小事例:在那迎风舒展的国旗里,我们读懂了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读懂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肝胆,读懂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用心品读国旗》三个好事例\n三处点明中心在这样几个位置点题(5-7次):①文章第一段的开头或结尾,或文章第二段开头,这里一般是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地方;②a、中间每个大段落的第一句话,要点明本段的中心;b、引用完论据后可以发表议论,扣住话题;③文章最后一段,或倒数第二段的结尾,这些地方一般是总结全文的地方,可以用精当的语言总结扣题。在什么位置点题?\n五个段落九百字七个精品句\n五个段落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大家最犯难的时刻。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非常生硬。\n五个段落根据所给材料,依次按照“引、评、议、联、结”的顺序展开。第一步:“引”——引用所供材料。引述时要注意概括,并抓住关键语句。第二步:“评”——,通过评析原材料,由此及彼,延伸过渡。第三步:“议”——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结合古今中外经典素材。第四步:“联”——即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论证,联系社会生活、时政新闻。第五步:“结”—即结论,回应开篇,点明主题。一、层进法。\n五个段落二、分类法(造句+扩展)例: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在“因,即为什么”中选三个角度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n五个段落议论文的结构除了首、尾两节,其余都称为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一般分为3—5段,以三段为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五个段落”。主体部分的三段,每段属于一个分论点,三段就是三个分论点,即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证中心论点。“五个段落”有时候也可稍作变通,必要时我们写到6—7段,但是如果分段太多,就会显得笔力分散。\n七个精品句细细品读高考满分佳作,你会发现,有一种光芒最为耀眼——那就是精品句子!一篇优秀作文中应写出六、七个精品句子\n七个精品句一、生动美丽的比喻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广东考生《语言是沟通的钥匙》)\n七个精品句二、气势恢宏的排比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威灵顿将军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的豪言壮语。(云南一考生《那时花开)\n七个精品句三、启人心智的哲理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我:有时在自己挖破手指也攀援不出的洞穴中,别人垂下的枯藤或许就是你的救命草。握住它吧!(河南一考生《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n九百字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但是,在实际评卷中,刚刚写到800字是不够的,评卷老师会默认为你的作文“材料不够丰富”,而暗扣印象分。我们认为高考作文一般写到850——900字是最合理的。字太少,容易被暗扣分;字太多,时间上划不来,何况在紧张的评卷中,老师也不太喜欢“老太婆的裹脚”。\n破茧成蝶王爽腊梅若不是经受住漫长春秋的奇葩竞艳,忍耐过冰霜风雪的磨砺洗礼,怎能开出那冬日里的一缕芬芳?小溪若不是流淌过凹凸不平的岩石之巅,奔涌过郁郁葱葱的森林之沼,怎能见识那浩瀚无垠的深海之蓝?“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啊!人生正如这春蚕,不经历痛苦的磨炼,漫长的等待,怎会有那画茧成蝶一刻的美丽与成就呢?借助对自然景物的联想,引出文章主题,阐发对人生的思考。\n彩虹就是成就在风雨过后的。只有经历苦难,蓄势待发,才能有成功的光临。十几年的训练,每天都是枯燥乏味的。一刻都不能松懈,对于刘翔来说,每一道栏杆都是一道屏障,其后隐藏着无限风光与万千繁华,可要想逾越它又是何其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因为他坚信这些磨砺都是他人生之中必不可少的。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化蝶的喜悦,因此他成功了,他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收获了鲜花与掌声。成就了自己的梦,更成就了全国人民的渴望。试想,倘若他没能坚持下去,怎会有那领奖台上献给全体华人的笑容呢?\n漫漫黑夜定是痛苦的,但信仰光明就一定会有黎明的降临。命运给了邰丽华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无声的世界呈现在她的面前。难过,自卑被她驱逐出心灵,代之以坚毅乐观的心态去承受。终于她用明净的眸子回望命运,修长的手臂勾勒出一幅高洁的人性之美,镁光灯下的优美舞姿化蝶飞过一切抱怨的哀鸿,赢得的却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试问,无声的苦闷有谁能懂,茧里的挣扎几人能知?但坚定乐观的她用别人看去残缺的生命,演绎了一幕近乎完美的人生。\n或许有人在世之时没有体味过化茧成蝶的一瞬,但正如美国作家索尔兹伯所说:“时间的磨洗会让真正有成就的种子从莠草中脱颖而出。”历史会给那些人蝶变的精彩。历史的车轮印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滚滚向前,镌刻下楚大夫的忧国忧民;辛稼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倾尽毕生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在时间的淘洗中他们的人格愈发耀眼,终以化蝶的姿态飞进每个人的心中。\n独是一种境界袁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有人说“独”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寂寞;有人说“独”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悲怆。我说,“独”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李太白之《月下独酌》一轮明月,一壶美酒,一片花丛,一袭白衣,是你,悠闲地在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怕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美酒当前,有明月对饮,有花丛送香,何欲何求?我知道你曾经信心十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现实的利刃刺痛了你的眼睛,现实中的君王打着“惜才”的招牌,用你只不过是写一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莺歌艳曲,你醒悟了,离开了勾心斗角的官场,回到了属于你的大自然,你明白了独得含义,独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自在。\n二、陶潜之《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你,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鸟儿依恋着旧时的森林,鱼儿思恋着属于它的那片池塘,经过了那麽多年的风风雨雨,你累了,于是唱着《归去来兮辞》返回庐山脚下的故里,所有的花和草,树和溪流在山谷里举行空前的盛典,掩盖你来时的路。你放牧,你耕作,你带月荷锄归;你采菊,你醉酒,你登高赋新诗。你从这种生活中得到了安逸,“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你觉得刚好;“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你觉得自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你觉得这就足够了。没有官场的繁文缛节,勾心斗角,你觉得活得轻松,活得有滋味,你明白了“独”的含义,“独”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恬淡。\n三、后记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中悟到“独”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李清照在历经辗转磨难中悟到“独”是“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怅惘;文天祥在被捕之后英勇不屈,临行前悟到了“独”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烈。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个人品性的最高诠释。找一点时间静一静,让清风吹动你的心田,让细雨洗尽你身上的灰尘,在独中塑造更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