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18 KB
  • 2022-07-20 发布

最高考2014高考模拟试卷汇编泰州期末物理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八)物  理2012.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3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学量B.金属热电阻是一种可以将电学量转换为热学量的传感器C.干簧管是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D.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细杆a、b水平平行且等高放置,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细圆环套在两根细杆上静止,两杆之间的距离为r.则每根杆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A.mgB.mgC.mgD.mg3.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则在相应的状态下(  )A.电源的输出功率Pa>PbB.电源内电压Ua内>Ub内C.电源连接的外电路电阻Ra>RbD.电源的效率ηa<ηb4.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线圈与灵敏电流计组成回路,当条形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改变磁体插入和拔出的方式或线圈的绕向,如甲、乙、丙三图所示,则(  )\nA.乙图中磁铁的下方是S极B.丙图中线圈的绕制方向从上往下看为顺时针方向C.感应电流在磁体插入最深时达到最大D.磁体插入线圈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对磁体做负功,磁体从线圈中拔出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对磁体做正功5.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将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60km/h则由3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其最大速度为(  )A.160km/hB.320km/hC.480km/hD.400km/h6.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mA、mB两个物块,B物块用细线固定在转盘中心处,两个物块的大小均可不计.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且没有拉力.当转盘的角速度逐渐增大,直到A、B发生相对滑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mA>mB,A、B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前就发生相对滑动B.只要mA>mB,A、B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后才发生相对滑动C.只要μ1>μ2,A、B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前就发生相对滑动D.只要μ1>μ2,A、B两个物体一定在绳子有拉力后才发生相对滑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某物体在x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t图象,乙图表示该物体在y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t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在0~8s内,物体的位移为40mC.t=8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为5m/sD.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增大\n8.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夹角的圆轨道卫星,它的运转周期是24小时,卫星的绕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关于这个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和同步卫星一样B.此卫星的运转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一样C.此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如果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取合适的值,可以让卫星出现在北京的上空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1,连接一理想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n2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副线圈接有灯泡L和光敏电阻R(光照加强时,R的阻值会变小),则(  )A.只使Q向上滑动,电流表读数变小B.只使Q向上滑动,灯泡变亮C.只加强光照,电流表读数变大D.只加强光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小10.如图所示,地面光滑,P为倾角为θ的光滑斜劈,其斜面上固定着一个挡板,挡板上连接着一个弹簧.物块A靠在弹簧上,但与弹簧不相连,整个装置原来保持静止.现在用一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F作用于P,在A离开斜面前(  )A.力F较小时A相对于斜面静止,F增加到某一值,A开始相对于斜面向上滑行B.力F从零开始增加时,A相对斜面就开始向上滑行C.力F较小时A和弹簧相连,F增加到某一值,A离开弹簧沿斜面向上滑行D.在物体离开弹簧前,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1.真空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小球可沿与电荷连线平行的绝缘杆无摩擦地滑行.现将小球从A点无初速释放,小球运动到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B点是AC的中点,则(  )A.A点和C点的电势一定相等\nB.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大C.从A点到B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从A点到B点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2分)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12.(8分)为了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b是可以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但斜槽并不光滑).第一次实验时,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右端,滑槽的末端与桌面的右端M对齐,让滑块a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OP距离x1;第二次实验时,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左端,测出滑槽的末端N与桌面的右端M的距离为L,让滑块a再次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OP′距离x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1)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文字和字母表示):____________.(2)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滑槽的末端N与桌面的右端M的距离为L时,刻度尺与两点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L=________cm.(3)写出滑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μ=____________. (4)斜槽不光滑,对测定动摩擦因数的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13.(10分)为了测量某电流表A的内阻(量程为50mA,内阻约10Ω),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图甲A.直流电压表V(0~3V,内阻约6kΩ)B.定值电阻R1(5.0Ω 1A)C.定值电阻R2(50.0Ω 0.1A)D.滑动变阻器R(0~5Ω 2A)E.直流电源E(4V,内阻很小)F.导线、电键若干(1)\n就如图甲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处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2)实验中为减小测量误差,使用了定值电阻R0,R0应选用________(填“R1”或“R2”);(3)实物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如图乙)图乙(4)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7组对应的数据(见下表):次数1234567U/V0.801.181.681.781.982.362.70I/mA14.020.024.030.034.040.046.0请在图丙所示坐标中描点作出UI图线.由图象可知,此电流表的电阻为________Ω.图丙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5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B在前,A在后,A正以6m/s的速度向右运动,B静止;当A、B之间距离为18m时,在A、B之间建立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为恒力,此后B物体加速,经过4s,物体B的速度达到3m/s,此时撤去A、B之间的相互作用,A、B继续运动,又经4s,A恰好追上B,在这一过程中,求:(1)在A物体追上B物体前,B运动的位移;(2)在两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A和B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3)物体A和B的质量之比.\n15.(15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1m,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4Ω的小灯泡L连接,在CDFE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CE长为2m,CDFE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t=0时,一金属棒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t=4s时金属棒刚好进入磁场;在金属棒从ab位置运动到EF位置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没有发生变化,金属棒的电阻不计.求:(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2)恒力F的大小;(3)金属棒的质量.(16分)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直轨道倾角为60°,两圆轨道光滑且半径相同,均为R,与斜面直轨道相切连接,切点分别为B和C;BC间的距离为s=3R,圆O1轨道的最高点跟斜面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圆形轨道的出入口错开,今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A以初速度v0沿斜面滑下,运动到B点后进入圆形轨道,恰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接着再沿斜面下滑进入另一圆形轨道运动,已知小球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2)小球的初速度v0;(3)小球到达第二个圆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17.(18分)如图所示,在坐标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10-4T.现有比荷为=2×1011C/kg的正离子,以速度v=4×106m/s从S点射入磁场,在图示平面内运动.如果正离子从S点以垂直于SS′方向射入匀强磁场,经磁场区域后到达S′,S与S′关于轴OO′对称.现让正离子从S点以同样的速率射入磁场,方向与垂直SS′方向的夹角为37°,且偏向右侧.(sin37°=0.6,cos37°=0.8)求:(1)求正离子射出磁场时与S点的距离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2)正离子进入磁场后,某时刻在空间再附加一个同方向的匀强磁场,可以使离子在磁场中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所附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3)如果仍要该正离子到达S′,可在原磁场中POP′矩形区域内附加另一个匀强磁场,以减弱原磁场对粒子的偏转,已知OP=OP′=0.08m,求附加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4)若大量正离子以相同的速率从S点射入磁场,方向在与SS′垂直至右偏α=37°角的范围内,如果这些正离子仍都能到达S′,在保持附加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改变附加磁场的边界,若所加附加磁场的区域最小,请画出附加场边界的大致形状.\n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八)(泰州)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 2.B 3.C 4.B 5.B 6.D 7.AC 8.AD 9.BC 10.BC 11.AC12.(1)MO的高度h(2分) (2)11.90(11.88~11.92)(2分)(3)(2分) (4)没有(2分)13.(1)左(2分) (2)R2(2分)(3)连图(2分)任何一条线错误均不给分(4)画图(2分) 9.0(8.5~9.9)(2分)    14.解:物体B先加速后匀速运动(1)xB=t1+vBt2=×4+3×4=18m(4分)(2)aB==m/s2(2分)A物体先减速,再匀速A减速运动的位移:x1=v0t1-aAt=6×4-aA×42=24-8aA(1分)A匀速运动的位移:x2=(v0-aAt1)×t2=24-16aA(1分)xA=xB+18(2分)48-24aA=18+18aA=0.5m/s2(2分)(3)由牛顿第三定律F1=-F2质量之比===(3分)15.解:(1)E=S=1V(3分)I==0.25A(2分)(2)F=BId=0.5N(5分)(3)E=Bdv,得v=0.5m/s(2分)v=at a=得m=4kg(3分)16.解:(1)a=gsinθ-μgcosθ=g(4分)(2)斜面轨道AB长S1=Rctg30°=R(1分)小球由A经B处到圆O1轨道的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n-μmgcos60°S1=mv2-mv(2分)由于小球恰能到达圆轨道最高点,故v=(2分)解得v0=(1分)(3)小球由A到圆O2轨道最高点的高度差h=4.5R(1分)小球由A到第二个圆形轨道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60°(S1+S)=mv-mv(2分)设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受轨道压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FN+mg=m(1分)解得FN=6mg(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B处圆形轨道最高点对轨道压力为6mg(1分)17.解:(1)由对称性,射出磁场时到S点距离x,圆心角θqvB=m r==0.2m(2分)x=2rcosα=0.32m(1分)t=T=×=×10-7s=2.9π×10-8s=9.2×10-8s(3分)(2)离子进入磁场后,做完整的圆周运动,R最大时,合磁场磁感应强度最小.所附加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也最小(如图1)(2分)当Rm=时,B合min=5×10-4T(1分)附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min=4×10-4T(1分)(3)粒子在原磁场轨道圆心O1,附加场中轨道圆心O2,半径为R;由对称性知O2必定在OO′轴上,AO1O2在一直线上(如图2)由几何关系O1E=r-rcos37°=r=0.04m=OP/2(1分)所以R=2r=0.4m(3分)qvB2=B2=0.5×10-4T=5×10-5T附加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大小ΔB=B-B2=5×10-5T(1分)(4)磁场边界如图3阴影部分的边界(只要顶点和底部两个点正确就给分)(3分)图1\n  图2  图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