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7.00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专题辅导专题六十七:课标地区阅读讲稿(三)论述类第六模块:现代文阅读\n论述文主要特征一、议论性较强二、观点鲜明三、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n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关键要素: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立论和驳论。立论的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因果论证、喻证法、类比法等。驳论的方法有:反驳论点法、反驳论据法、反驳论证法、归谬法等。(07广一模《“国学”谈》)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n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训练思路1)强化限时阅读的意识,进行速读训练。2)不要把现代文阅读训练仅仅看成是解题训练,而应加强整体阅读意识,通过分析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并在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训练。3)加强整体的宏观的把握,要从怎样读文本,怎样读题干,怎样确定答题思路,怎样组织答题语言,怎样检查答题结果的全视角度来解题。\n1、确定文本内容的类型,平时的阅读中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史学、教育、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等各种类型的文本都有所接触,才不会临阵犯憷。2.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不论文本是立论或驳论或证明或评论等文章,都要搞清其中心论点、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想要证明什么,或想阐明什么,或想评论什么;他是怎样论证或阐明的,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方法。3.要研读题干,出题人要求解答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与文章的哪个角度,哪个段落,哪些句子有联系。\n研习题干示例:07高考: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本题有两问,共三个“得分点”,但不少考生却只回答了第一问“怎样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第二问“怎样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丢了一个“得分点”。而第一个问,共有两个“得分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怎么做”、“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要怎么做”不少考生只是笼统作答,没有就“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和“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分别”作答,因此在这两个“得分点”上又打了折扣,丢了分。这种丢三落四、不能满足题目要求的答案情况,是造成阅读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n4、整理答题的思路: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述的角度是什么关系,我应该怎样把它们接上轨才符合答题的要求;我需要引用文章的哪些材料,我需要对原材料作什么抽象、概括、引申或转述的工作。5、组织答题语言:题干对答题语言有什么特殊要求,该分几点答(往往要参考该题的赋分),是否对准了答题的点,需要什么关键词,表述是否完备并简洁。\n三、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必考论述文)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n1(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章中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a.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b.体现作者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c.重点代词的指代内容;d.有深层含义的含蓄的词语。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辨别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此类题,常常用偷换概念或扩大外延的方式。(金卷6页第12题B项)\n2(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n理解重要句子,一看位置: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首(首括句)或段尾(总结句);要抓住带有结论性或概括性强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往往是那些具有挈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二辨关系: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三析修辞。从分析修辞入手来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有时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四论作用。重要句子往往体现文章的结构或行文线索(形式),对文章主旨的表达和作者情感倾向(内容)的把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五抓关键。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再深刻、再深奥的内涵也得凭借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往往能够快速而又准确的把握住重要句子的含义。(2007广东高考选择1题、茂名一模论述文《语文是盐》)\n此类题,命题时常常设置干扰项:1、转述时故意漏掉关键副词,把未然说成已然,把推测说成必然等。(金卷7页13题A项)2、转述时颠倒逻辑关系(因果、递进、承接、条件等)。(金卷7页13题C项)3、干扰项的其它设置方式: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等。\n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要信息是指: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知识;对重要概念、知识的阐释;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态度和文章主旨的语句等。解题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题干,提炼要点:可直接摘取文中现成的词语或短句;可采用“对比”、“求同”、“求异”法分析出有效信息,再概括、提炼、整合出所需的信息来。要顺利解答此题,阅读时,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有层次意识。\n2(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在现代文阅读的备考训练中,抛开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将阅读完全等同于解题训练,是违背阅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无论是哪种文体、哪种文本的阅读,都应该学会如何去把握文章思路。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的“纲”,“纲举”则“目张”,思路把握住了,任何题目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正基于此,高考的题目,也常常在“把握思路”这一点上设题,尤其是最近两年。例1、“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07年广东卷必考阅读中的第14题。)例2、“14、本文第三段和第六段都谈到了敬畏感的问题,他们的角度一样吗?请说明理由。”(《金卷》7页)例3、07广一模《国学谈》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n07高考题学生答案示例1“不重复。第二段只是笼统的概述艺术的科学性,而第四段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阐述,举例说明艺术存在科学性,是对第二段的补充。”学生答案示例2不重复。本文第二段是单独论述“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第四段从”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入手,进一步进行论述。学生答案示例3“不重复。第二段阐述的是艺术离不开科学,没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强调的是艺术需要科学的辅助;第四段引用例子进一步表明艺术创作的内容表现了科学性,艺术与科学是分工不同,殊途同归的,二者互相补充。”答题中的错漏主要是由于没能正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造成的。\n【参考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n14、①观点:国学不应取消。(1分)依据:东方文明古国都有“国学”。(1分)②观点:国学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1分)依据:中国国学的立论基础与西方不同。(1分)③观点:“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1分)依据:把“国学”局限于儒学,无疑是价值观的倒退;多了解本国的传统学术有必要。(1分)\n问题:本段由9句话组成。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表示。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②→观点句,③到⑨→论据(总分关系)练习1\n对下面这段文字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正确的一种()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观点句,③到⑨→论据(总分关系)③④⑤“经济学上”理论论据⑥⑦⑧⑨“在世界历史上”事实论据并列关系练习2\n方法导引1.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n练习3作者认为把铜奔马更名为“飞廉铜马”更属不妥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列举。“首先””其次“”至于”“但是””可见”参考答案:理由有四:①《三才图会》有冗杂虚构的毛病,其说法不足信;②关于”飞廉”,注家说法不一,古人并无定论;③武威铜马是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一样,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④《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n方法导引:⒉辨明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关联词B、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C、顺序词D、范围词E、过渡词\n问题:作者认为“吞”“啃”“品”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答案:层递(层进、递进)关系。“吞”是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意思相符即可)“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练习4\n方法导引:⒊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n结构思路练习分析方法小结⒈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⒉辨明标志性词语(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⒊寻找关键语句(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n2(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中观点。07广东高考15题 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查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和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乱抄原文语句,不懂归纳概括,概述遗漏要点是常见的毛病。\n2007年广一模《国学谈》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4分)学生是答案示例:◆不可把国学局限于儒学。◆不能将国学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0分。其原因是:答非所问答案:①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②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或大肆炒作,搞“伪国学”。\n◆“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中观点”练习:简要概括此自然段的内容。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苏东坡]气魄极大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倪云林]具有独特的风格[王绂]高超技艺[徐渭]所画极为精绝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风格独特(多样),技法高超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n概括要点注意事项回答问题要切中肯綮,尽量避免出现“失分点”。学生的照抄原文堆砌的答题方法,实际上是阅读能力不高的反映。07年广东评卷场在评改现代文阅读卷的时候,增设了“扣分”项。也就是将考生答案中不属于答案的文字视为“失分点”,对这些“失分点”采取倒扣分的处理。如:“考生归纳的点数如果超过四点,即使意思都答对或者覆盖到,也不能给满分,应酌情扣1~2分。”\n客观题解读示范\n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节选)①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②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制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n③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鸟形、兽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是不可靠的。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如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④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以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地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⑤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n11、下面有关文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中的“由后以例前”的意思是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B、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是因为这些简单的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D、从彩陶上的花纹可以看出,这是使用柔软性笔书写的,这就是当时的象形文字。E、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nA、文中的“由后以例前”的意思是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②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制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nB、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④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以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n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是因为这些简单的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nD、从彩陶上的花纹可以看出,这是使用柔软性笔书写的,这就是当时的象形文字。③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鸟形、兽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是不可靠的。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如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nE、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②……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制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n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总结技巧总结:心存考点,整体把握,答案在文中,一读二找三比四排除\n一、整体把握原则二、阅读习惯:①速读第一遍,理结构和思路(关注题目、首尾句、中心句、观点句);②看题目,全文读第二遍;③细读题目,不在审题上节省时间。\n三、技巧点拨1、做好四个“比较”:⒈题干与原文的比较⒉题干与选项的比较⒊选项与选项的比较⒋选项与原文的比较\n技巧点拨2:清楚干扰项的设置方式:1.过于绝对2.以偏概全3.混淆时间4.模糊范围5.无中生有6.偷换概念\n13.读书但不要眷恋书,被书所束缚。思想、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眷恋书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生存的智慧。(意思对即可,内容4分,语言表述1分)(一)14.要点:对书籍要有多种选择;具有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态度;关注百姓民生;把书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意思对即可,内容4分,语言表述1分)\n(二)13.答:男装流行飘逸长衫,崇尚扎巾。(1分)女装袖子宽大,衣带飘飘。(1分)体现出不拘礼教,追求自由,不拘小节,不做作的精神实质。(2分)14.①中国传统服饰历史悠久,起源很早。②中国的服饰有别于西洋服装,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都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③不同朝代的中国服饰,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及民族心理和趣味。(共6分,每点2分)\n(三)13.因为涉及快乐经济学研究的相关学科对快乐的测量虽自有方法,但总有不足或弱点。而目前还未能做到把几种学科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研究。14.①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由此,经济社会的种种活动则是实现幸福快乐的手段,经济增长也应该是以快乐为核心价值。(2分)②假期“黄金周”制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保持促进人的快乐同时增长,这样的做法脱离了“终极目的”,其经济增长已不具备“快乐”价值,当然无意义,取消是应该的。(2分)\n(五)3.【分析综合】(4分)作者在与尼泊尔佛教领袖的谈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慈悲情怀是洞见艺术真谛的首要条件。“艺术研究”的真谛就是关怀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精神问题。4.【分析综合】(6分)慈悲情怀指对他人,对自身,对整个人类的人文关怀精神;忧患意识指解决人类精神领域的问题,使人能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艺术责任感。作者的这两个条件是针对当前社会追逐浮华、喧嚣浮躁的时代风气提出来的.目的是希望研究艺术的学人能沉下心来,不为时尚所惑,不断地发现真理,接近真理。\n(七)3、必答点2分: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选答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1、笔法细腻;2、人物造型秀丽丰满;3、色彩明艳;4、形式内容丰富多姿;5、它完美地将色彩与情调、民间绘画与国画风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4、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准确,能自圆其说,均可得分。要有自己的观点,对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持积极态度。\n(1)杨柳青年画是民俗之瑰宝,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工艺。如今,年画作为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已经登上艺术的殿堂。(2)柳青年画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富有夸张的表现力、祥和欢乐的环境气氛、惹人逗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适合人们欣赏习惯的章法结构等,都形成了杨柳青年画艺术形式中独有的特色。它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的统一,手法上的装饰性、象征性,构成了一种百观不厌的艺术魅力。许多具有高度思想性的艺术作品,至今能引发着人们的情怀。这一切对我们今日民族艺术发展和历史现实的考证,都具有珍贵的参考研究价值。(3)当然,对传统的艺术作品有时也需要做一些改进,才能被人们更广泛的接受\n(十)3、答;对民众进行思想的引导(1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强烈关切,他们希望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有意义的通用符号,在一个社会内诱发、引导和塑造表达的倾向(3分)。4、答;意在说明知识分子却给予这一纯粹的娱乐现象不同的解读(2分)。启蒙知识分子以启蒙思想投射到娱乐事件之中,企图对大众娱乐事件进行启蒙思想的解读,由此引导民众的视野(2分)。但是对于一般大众来说,面对这种争论可能会非常困惑不解。从“超女”风暴与知识分子的反应,论证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瓦解了启蒙,从而论证启蒙在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变得非常尴尬(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