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历史讲座重要知识点1安息都护府管辖2北宋在行政上限制地方权力3孙中山寻找新途径背景4经济计划全面展开的条件5近年各国有利于全球化的政策6西周分封最北边,秦最西边郡县7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8列强一战后殖民政策9《欧盟条约》目标10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11甘地真正提出独立是在12巴黎和会争议焦点13中东战争:美苏深入、维和部队选择题:(强调一句话;关键词,逻辑对应)1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就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C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D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1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C中美关系好转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10/10\n2文艺复兴时期,有人文主义者指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知识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必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3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款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度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是A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的工具B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经济竞争C帮助日本发展生产,供应朝鲜战争所需军事物资D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4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5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的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6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与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10/10\n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必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7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他的看法A是冷战思维的表现B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C带有美国人意识形态的色彩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8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而他们被揭穿在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9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要允许“试”C要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01997年4月世贸组织总干事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当其他人再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绝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10/10\n他以上言论强调的是A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需要中国B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才能完全融入世界市场C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D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11《萍洲可谈》记载,张乘任崇阳县县令时,“尝逢村氓(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乘的做法实际上是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2苏联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第三天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战争B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C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13道光帝对签订《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在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嗜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即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道光的外交思想属于A近代国家思想B屈辱外交思想C传统夷夏思想D殖民外交思想14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事实上是A确立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国际格局B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C建立战后新的同盟关系D承认美国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15有学者认为:“10/10\n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各自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两极格局曾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非选择题:(天津模式)1材料: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情况。归纳材料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答案:广泛,资产阶级要求,西方与本国结合;促进民资的发展。(提取信息,逻辑对应)2材料唐代儒学较多地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希腊、和道教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有的则源于印度、及中亚歌舞元素。依据材料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0/10\n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4材料天津开埠通商后,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举例说明新式工业、采掘业、和新式交通。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材料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赠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依据材料,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专题模式1维护和平正义: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2,法西斯扩张,威胁人类生存;华盛顿,《二十六国宣言》,全部力量,单独媾和;胜利保证;抗美援朝背景、结果;联合国维和:初期受美国操纵,中东维和2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星火燎原;“两步走”道路,《新民主主义论》,七届二中全会,实践:抗战、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社初级阶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0/10\n,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生产力、国力、生活,复兴;革命中心三次转移:江西瑞金—陕北延安—西柏坡—北平;前三次大事件:井冈山、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毛泽东思想;三大战役、解放战争胜利;民主革命胜利,重心转移城市;转移原因:左倾,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国民党进攻延安,战略放弃;三大战役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成功3法德关系普奥干涉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征服普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一战德国战败;二战双方积怨加深;两国历史长期纷争,互有胜败,损失伤亡,主要原因争夺欧洲霸权与复仇;二战后新认识,和解原因:互有胜负、利益平衡;共同利益《巴黎条约》促进一体化共同发展说明敌对争夺两败俱伤,相互合作共同利益4中国近代化问题;解读《海国图志》:同文馆:《变法通议》:内在联系:共同点;(注意课本图、表、材料)评价:5汽车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汽车进入家庭原因条件:与和谐发展的关系:6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在群众基础方面的变化:变化原因:危机,先进政党,人民思想意识;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所表达的心声:民族危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生命代价,抵抗侵略决心;结果: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国际地位;7中华民族复兴:半殖民地、半封建过程;辛亥革命意义;三民主义10/10\n的根本缺陷;发展新三民主义原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内涵:反帝反封建的事业没有完成,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统一强大的中国;最后实现: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民族独立解放;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步繁荣富强;8社会公平:文艺复兴主张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禁锢;启蒙运动要求理性主义,否定专制、宗教压迫,保障:权力制衡,法制;《共产党宣言》观点:为大多数无产者谋求解放,实现手段:团结,斗争,夺权;影响: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广泛;邓小平理论阐明的观点:深入改革,生产力,分配机制,两极分化,共同富裕;9历史上的霸权主义:英国18世纪中期夺得世界殖民霸权影响(两方面);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夺取欧洲霸权结果(两方面);二十世纪初美日争夺太平洋地区霸权后果;二战后两极格局,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影响:(苏联,世界,全球化)启示:威胁和平、经济发展;紧张动荡,战争,必遭到世界人民共同反对,没有好结果。中国政府一贯态度是不称霸,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0改革与社会稳定问题:光荣革命,不流血政变,和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商鞅变法,威胁旧贵族利益,多数人支持,秦国强大;维新变法,威胁既得利益,得不到多数人支持,改革失败;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中央、地方利益兼顾,长期稳定戈尔巴乔夫改革急功近利,盲目引进西方民主,造成社会混乱、解体;中国改革开放,关注生产力,人民生活,得到广泛支持;启示:任何成功的改革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国计民生、长治久安。国情,慎重行事;10/10\n11金融与社会经济问题:柜坊、“交子”出现的原因;欧洲股票、证券交易兴起的作用;资产阶级、欧洲经济、联系加强、工业资金;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采取的措施:改革开放后深圳股票交易影响:资金、观念;“试一试”启示: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12(人物)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匈奴秦长城蒙恬;西汉丝绸之路;突厥天可汗安息都护府西域;蒙古元宣慰司;康熙漠西蒙古噶尔丹乌兰布通昭莫多巩固西北边疆;建国后《共同纲领》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宪法确认,新疆第一个团结平等共同发展13经济增长模式西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新经济、第三产业;日本战后科技教育外向型;中国:引进,特区,开发区;西方社会影响:社会矛盾尖锐;社会改革矛盾缓和;福利国家;日本:独立意识、大国地位;中国:生产力、改革深化、竞争力;14合作对话利益双赢《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强调合作;军事政治合作举例;杜鲁门主义遏制,冷战风险、紧张;说明:相互合作互惠,争夺对抗两害,和平与发展主流,共同利益;15战争与和平问题两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的处置不同主体:第一次主体是国家,第二次是国家与个人;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处置、剥夺德国,引起德国民众对协约国家的仇恨,法西斯上台机遇,二战重要原因;纽伦堡、东京审判,震慑战争狂妄分子,致力于铲除法西斯土壤,战后民主化;有利战后和平与发展16美日关系10/10\n一战后日本力量提升;《九国公约》对日制约;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日制裁原因;美国战后对日态度前后发生变化:从占领、审判、剥夺到扶植控制、社会改革;原因:利用日本….说明:美日关系几经变化,从敌对争夺、制裁压迫到战略伙伴,外交政策服从….1972年日本与中国建交的原因:美、中国、自身;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