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0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⑴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⑵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高考考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我国国家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的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A.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近年来,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据此回答2一3题:2.据统计,青少年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体。网络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成为公认的三大害,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对网吧的清理整顿措施。这说明A.国家法制建设进入了信息时代B.立法机关为网吧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C.国家直接参与网吧经营管理D.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作为我国公民,既可自由上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又要执行政府决定,杜绝买卖外国加密软件。这说明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统一的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应紧密结合起来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国旅游已越来越普遍。不少国家为了方便中国游客,写有带中文的标牌。但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示“请不要随地吐痰”,“请勿大声喧哗”等,这告诫我们①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②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尊重人格国格③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④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2002年以来,河南省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了旁听席。目前,先后有全国、省、市、县5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审理,为法院提出10多条建议,支持法院审执30多件大案、难案,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据此完成5—6题:5.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旁听席,开门纳谏、接受监督的举措A.反映了我国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B.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C.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将依法治国原则真正落到实处D.说明了法律监督机关在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6.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旁听席,开门纳谏、接受监督,表明A.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D.人民法院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法定义务厦门特大走私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涉及包括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内的腐败分子及犯罪分子百余人,走私货物价值和偷逃税款上千亿元人民币。中央加大查处力度,犯罪分子已受到党纪、政纪以及法律的惩处。根据这一事实,回答7-8题:7.中央此举表明了①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②依法治国就是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分子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⑴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⑵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高考考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我国国家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的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A.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近年来,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据此回答2一3题:2.据统计,青少年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体。网络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成为公认的三大害,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对网吧的清理整顿措施。这说明A.国家法制建设进入了信息时代B.立法机关为网吧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C.国家直接参与网吧经营管理D.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作为我国公民,既可自由上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又要执行政府决定,杜绝买卖外国加密软件。这说明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统一的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应紧密结合起来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国旅游已越来越普遍。不少国家为了方便中国游客,写有带中文的标牌。但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示“请不要随地吐痰”,“请勿大声喧哗”等,这告诫我们①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②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尊重人格国格③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④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2002年以来,河南省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了旁听席。目前,先后有全国、省、市、县5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审理,为法院提出10多条建议,支持法院审执30多件大案、难案,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据此完成5—6题:5.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旁听席,开门纳谏、接受监督的举措A.反映了我国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B.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C.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将依法治国原则真正落到实处D.说明了法律监督机关在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6.修武县人民法院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立旁听席,开门纳谏、接受监督,表明A.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D.人民法院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法定义务厦门特大走私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走私犯罪案件,涉及包括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内的腐败分子及犯罪分子百余人,走私货物价值和偷逃税款上千亿元人民币。中央加大查处力度,犯罪分子已受到党纪、政纪以及法律的惩处。根据这一事实,回答7-8题:7.中央此举表明了①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②依法治国就是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分子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③我党严惩腐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决心④司法机关严格执法,保护了国家安全和荣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上述事例提醒我们①严惩腐败,才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②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是打击腐败犯罪分子的重要途径④要建立健全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河南农民为了3角钱的上厕所钱打官司,南京农民状告物价局调整轮船票价未召开听证会等等诸如此类诉讼,大众谓之“公益诉讼”。据此回答9—10题:9.公益诉讼的原告打官司不图私利,为社会公益,且风险很大,因为被告往往是垄断性大企业或者国家机关。有的即使打赢官司,在经济上也得不偿失。但近年来,各地不断涌现为公益事业而诉讼的普通公民。为公共利益而诉讼的公民A.正确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依法维护了个人利益C.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D.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0.公益诉讼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可喜的信号,那就是A.公民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B.人们开始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
C.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提高D.公民已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总结法院工作时说:“目前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有些环节上和制度设计上,还不能完全实现合议庭和独任法官严格依法独立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法院内部人员非法干涉审判案件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法院在履行宪法赋予的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职责时,还不时地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或者个人的不正当干涉。”据此回答11一12题:11.下列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②最高人民法院是由省、自治区一级组成的法院③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④最高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上述材料主要表明了A.人民法院在独立行使审判权时受到了干涉B.人民法院的体制不完备,要彻底改革C.人民法院的一审二审都是终审判决D.人民法院的领导体制是上级监督下级在甘肃省镇原县,原县长王某屡屡严重干扰法院工作.动辄以政府名义出面“协调”,被称“协调县长”。据此回答13—14题:13.造成法院判决在该县“执行难”的局面,这一行为A.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职权的干涉B.表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受行政机关制约和监督C.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虽然损害了国家利益,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14.王某身为县长,故意违法干扰法院执行工作,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一事实表明A.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B.行政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C.司法机关必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杜绝权利的滥用河南周口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实行“人大代表监督公诉制度”,提起公诉的46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起诉准确率达100%。三年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聘请了103名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担任“公诉监督员”,监督员每年对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在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过程中进行监督,有效地促进了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据此回答15一16题: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15.周口市检察机关实施“人大代表监督公诉制度”说明检察机关和人大之间是A.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检察机关领导人大B.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检察机关对人大负责,人大对检察机关有监督权C.上下级关系,检察机关是上级,人大是下级D.合作关系,两者都是国家机关,应共同协作16.检察机关起诉准确率达100%,无一错案说明①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②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杜绝了司法腐败④依法治国的本质就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江西医学院院长助理陈某,驾车肇事,致2人死亡、3人重伤。经江西省交警总队事故勘查,认定陈某负全部责任,陈某也当场签字认同。案件发生后,上级领导出于“爱才”批示:“这样的人才要慎重处理。”接着江西省政法委破例开会讨论,要求省交警总队重新认定责任。据此回答17一18题:17.对领导介入和干预交通肇事案的正确评价是①依法治国必须崇尚法律权威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③我国司法机关享有独立的审判权④依法治国必须切实奠定群众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中国古代有“刑不上大夫”,现在却出现了“刑不上人才”。这告诫我们:在现实生活中A.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要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任何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D.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基础和前提“禁放鞭炮”是许多城市的立法,然而近几年的春节却遭遇尴尬,许多市民大放特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9—20题:19.追求幸福快乐是每个人的权利,但鞭炮燃放者也不能只顾自己的高兴而置噪音扰民、火灾隐患于不顾,置法律于不顾。这说明①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②权利和义务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③任何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统一的④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0.前几年由于执法力度较大,鞭炮几近“销声匿迹”,由于近年来的执法松弛,因而出现了“死灰复燃”。由此可见A.依法治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C.公民应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守法风尚D.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是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保证某市城市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市容的整洁,对部分街两侧居民私自搭建的棚户,进行强制性拆除,居民一纸诉状将该主管部门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过程中,该主管部门称他们的行为具有政策根据。那就是市政府明文规定:城市主管部门有权利对私自搭建的房屋进行拆除。据此回答21-22题。2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主管部门在A.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B.行使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C.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D.行使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22.对上述事件的正确认识是A自动拆除违章建筑是公民应尽的义务B.私自搭建成的房屋也是公民的个人财产,理应受到国家的保护C.城市主管部门强制拆除居民建筑是依法治国的要求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D.公民与行政机关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报载两则农民为干部作鉴定的报道:一则是湖北新临请农民给驻村干部鉴定打分;另一则是江苏金坛市在干部考核中,鉴定表发放到村民组,由农民打分作鉴定,农民评定的结果直接与每个干部的奖惩挂钩,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据此回答23一24题:23.上述举措①体现了我国政权的性质②反映了我国民主建设上的进步③说明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④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4.上述材料中农民的行为A.是杜绝干部腐败的根本措施B.是民主意识增强的表现C.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表现D.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5、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产生的这三部法律分别于2004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据此回答25-26题:25.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这三部法律表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B.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承担了大量的立法工作,行使立法权C.我国国家机关实行依法治国原则D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障26.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5、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三项法律文件说明A.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颁布法律权B.国家主席参与制定法律、颁布法律C.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必须经国家主席批准方可生效D.国家主席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二、非选择题(共48分)27.据报道,某地28户农民到法院状告镇政府侵权,要求法院撤销镇政府多收农民土地承包费的不合理的行政决定。法院经调查审理,认定镇政府侵权成立,依法裁定镇政府撤销错误的决定,返还不合理收费。镇政府表示服从法院裁定,但要求农民尽快上交法定的农业税款。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⑴农民的上诉和法院的判决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8分)⑵怎样正确对待镇政府关于农民尽快上交法定农业税款的要求?(8分)28.近年来,国家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和民众行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存在有些地方由于行政执法、法院办案的情况不能尽如人意,困而出现部分群众对法律不太相信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三方面: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法规,不能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少数司法人员办案不公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三是不少正确判决,由于执法不力,很难得到兑现,使民众丧失了对法律的信心。结合材料,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从国家机关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部分群众对法律不太相信的现象。(16分)29.2003年10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协,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自1954年我国颁布首部正式的社会主义宪法以来,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多次对宪法加以修订。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有史以来我国最为完备的新宪法,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回答:⑴我国曾多次修订宪法,修改宪法的权力属于什么机关?(8分)⑵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宪法进行修订,体现什么哲学道理?(8分)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选择题:26×2=5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非选择题:3×16=48分27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______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月_____日(请把答案写在矩形框内,并在规定的题号位置作答,不得擅自改动题号)(请把答案写在矩形框内,并在规定的题号位置作答,不得擅自改动题号)改错笔记选择题号5789162325知识缺陷1.对人民负责原则:eg整顿网吧2.公民义务:国家安全=主权领土+国家机密+社会秩序(eg走私——败坏市场经济秩序)国家荣誉=尊严+名誉+荣誉(eg走私∈名誉)3.反腐措施=内因+外因4.公民政治权利:eg公益诉讼∈监督权5.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关系≠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统一+分离=中国+美国)能力缺陷主观题答法:1.主体定位:找主语2.思维定位:How≠Why3.答题的层次性=原理+材料=正面+反面8\n高三政治同步单元检测第二课:国家制度(下)一、选择题:5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BDCDCDACC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DBDAADDAACBBA二、非选择题:48分27答:⑴①农民状告镇政府,表明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我国民主程度的提高。(4分)②人民法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4分)⑵镇政府要求农民尽快上交法定的农业税款是正确的。(2分)①根据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农民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3分)②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3分)28答:⑴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立法代表民意,避免立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4分)⑵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执法符合民意。杜绝权力的滥用,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真正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4分)⑶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确保司法维护民权,杜绝司法腐败现象。(4分)⑷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充分运用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确保法律有效实施。(4分)29答:⑴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拥有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8分)⑵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宪法进行修订,正体现了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8分)参考答案(请把答案写在矩形框内,并在规定的题号位置作答,不得擅自改动题号)(请把答案写在矩形框内,并在规定的题号位置作答,不得擅自改动题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