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 MB
  • 2022-07-20 发布

北京高考化学07-12高考真题解析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华夏教育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I35.5Br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7.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映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D.酸性:H3AsO4>H2SO4>H3PO4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氮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2H++2e一=HCOOH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5.(13分)直接排放含S,的烟气会形成胶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形成硫酸型胶雨的反应:(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₃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₃2﹣):,n(HSO₃﹣)91:91:11:91PH8.27.26.2①上表判断Na₂SO₃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满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掀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26.(12分)用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1)已知:Ⅰ反应A中,4mol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Ⅱ·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③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若”)_______________。(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______.②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I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⑧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27.(15分)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实验Ⅰ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Ⅱ2mL银氮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a.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①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②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8.(17分)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PMnMA的合成路线如下:己知芳吞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1)B为芳香烃。①由B生成对孟烷的反应类型是②(CH3),CHCI与A生成B的化学方程武是③A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展是(2)1.08g的C与饱和溴水完全反应生成3.45g白色沉淀。E不能使Br2的CC14溶液褪色.①F的官能团是②C的结构简式是⑧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B可使酸性高锰放钾溶液褪色b.C不存在醛类同分异构体c.D的酸性比E弱d.E的沸点高于对孟烷(4)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1.G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客观题答案;BBACADC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ABCD垃圾废易拉罐废塑料瓶废荧光灯管不可再生废纸垃圾分类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和II中正极均被保护B.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C.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D.I和II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O2xCO2+H2O10.25℃、101kPa下:①2Na(s)+O2(g)=Na2O(s)△H=-414kJmol-1②2Na(s)+O2(g)=Na2O2(s)△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12.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25.(12分)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K(t1)K(t2)F2+H22HF1.8×10361.9×1032Cl2+H22HCl9.7×10124.2×1011Br2+H22HBr5.6×1079.3×106I2+H22HI4334⑴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⑵HX的电子式是。⑶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⑷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⑸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⑹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选填字母)。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26.(14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⑴溶液A的溶质是。⑵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⑶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⑷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42-[c(SO42-)>c(Ca2+)]。精制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②过程I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③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II中除去的离子有。④经过程III处理,要求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则处理10m3盐水b,至多添加10%Na2SO3溶液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7.(15分)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⑴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⑵C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性。⑶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⑷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⑸合并⑷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8.(17分)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已知:I.RCHO+R’CH2CHO+H2O(R、R’表示烃基或氢)II.醛与二元醇(如:乙二醇)可生成环状缩醛:⑴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⑵A与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⑶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C的结构式是。⑷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①~③合成。a.①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b.②的反应类型是。c.③的化学方程式是。⑸PV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构简式是。⑹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6.B解析:废易拉罐、废塑料瓶都属于可回收物,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废纸属于可燃垃圾,选B。7.C解析: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溴水与苯酚溶液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与己二烯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甲苯可萃取溴水中的溴,B正确;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C错;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二肽时可能有如下四种情况:①二个甘氨酸之间;②二个丙氨酸之间;③甘氨酸中的氨基与丙氨酸中的羧基之间;④甘氨酸中的羧基与丙氨酸中的氨基之间。D正确;选C。8.A解析:题给装置I、II都是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首先被腐蚀,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被保护;A对;I中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B错;II中正极反应式为:2H++-2e-=H2↑,C错;I中没有Fe2+,D错;选A。9.B解析:HgS溶解度极小,A对;B中产物为N2和CO2,B错;明矾净水是Al3+水解生成了吸附性较强的Al(OH)3胶体,C正确;烃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D正确;选B。10.D解析:在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A错;由钠守恒可知,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错;Na与足量O2反应的产物是Na2O2,C错;热化学方程式①×2-②可得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D正确;选D。11.C解析:在Na2CO3和NaHCO3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NaHCO3,A项成立;B项得到的固体产物是NaCl,Na2CO3和NaHCO3转化为NaCl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B项成立;同理,Na2CO3和NaHCO3转化为BaCO3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也不同,D项成立;C项中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CO2和水蒸气,C项明显错误;选C。12.D解析:b曲线的起始斜率明显大于a曲线,说明b对应的反应速率较大,温度较高,A、B错;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降低,C错;等量的CH3COCH3,转化率相同时,产物CH3COCH2COH(CH3)2的物质的量相同,D正确;选D。25.⑴放热⑵H:X:⑶HF、HCl、HBr、HI⑷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⑸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⑹ad解析: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F、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故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的原因是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得一个电子或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时,即可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越易进行,F、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减弱造成的。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6.⑴NaOH⑵2Cl-+2H2OH2↑+Cl2↑+2OH―⑶Cl2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HCl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⑷①Mg(OH)2②2NH4++3Cl2+8OH―N2↑+6Cl-+8H2O③SO42-、Ca2+④1.76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产物为NaOH和H2,阳极产物是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H2↑+Cl2↑+2OH―,据此可以确定溶液A的溶质是NaOH;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的作用是促使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向左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根据粗盐水和淡盐水的化学成分,代入题给精制盐水的流程进行分析,可知过程I是将Mg2+转化为Mg(OH)2沉淀除去,即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Mg(OH)2;将NH4+转化为N2的氧化剂是Cl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H4++3Cl2+8OH―N2↑+6Cl-+8H2O;过程II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将溶液中的Ca2+和SO42-分别转化为CaCO3和BaSO4沉淀除去;NaClO与Na2S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Na2SO3NaCl+Na2SO4,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则处理10m3盐水b时至少需要10%Na2SO3溶液,若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为5mg/L,则还需添加10%Na2SO3溶液50g÷10%=0.5kg,因此至多添加10%Na2SO3溶液的质量为1.26kg+0.5kg=1.76kg。27.⑴Cu+2H2SO4CuSO4+SO2↑+2H2O⑵H2SO4还原⑶2NO+O22NO2⑷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NaHSO3溶液②甲:SO42-+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⑸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SO2的制取、性质及BaSO3、BaSO4的性质知识等,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检验、推断等基本技能,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等。由题给实验目的和实验可知,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CuSO4+SO2↑+2H2O;A中白雾可能含有SO3或H2SO4,因B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BaSO4,不是BaSO3;同理,C中的白色沉淀也是BaSO4,并因此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则是硝酸还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红棕色的NO2之故,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甲同学为排除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Cu与浓硫酸反应前,可先通一会儿N2;乙同学为除去白雾或SO2中的SO3,可在A、B间增加一个盛放浓硫酸或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出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都是BaSO4,由于甲同学没有排除白雾的干扰,故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乙同学没有排除空气的干扰,其生成Ba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SO2+O2+2H2O2BaSO4↓+4H+;合并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时,B中无沉淀生成,C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28.⑴乙醛⑵+CH3CHO+H2O⑶⑷a.稀NaOH加热b.加成(还原)反应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c.2CH3(CH2)3OH+O22CH3(CH2)2CHO+2H2O⑸CH3COOCH=CH2⑹+nNaOH+nCH3COONa解析:根据A的分子式和A转化为B的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I和A的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确定A为乙醛,B为;由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可以确定C中仍具有C=C,被还原的基团应是—CHO,由此即可确定C的结构式(见答案);根据D的分子式C11H12O2,可以确定其不饱和度为6,结合生成D的反应条件,可确定D为,进而确定M为乙酸;由PVB的结构简式和题给信息II可确定其单体之一是CH3(CH2)2CHO,即N为CH3(CH2)2CHO;另一高分子化合物PVA为,进而推出PVAc的单体为CH3COOCH=CH2;由A和N的结构简式,结合题给信息I即可推出E为,CH3CH=CHCHO,F为CH3(CH2)3OH。由此即可按题设要求回答有关问题了,具体见答案。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技巧分析首先整体分析:一卷:2010年化学一卷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难度也不是很大。二卷: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的信息点,旨在考查铝元素的性质;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最后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最后的押题,是最有区分度的一题。接下来试题及解析: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解析:本题相对简单,A项错,金属腐蚀的防护的措施之一,即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因此钢管被保护必须接在电源的负极上。B项,正确。C项错,钢管是铁与碳的合金,而铁与铜构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被腐蚀。D项错,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2e-=Fe2+,本题技巧在于:要熟练掌握以下规律:电解池中,阴极金属被保护(即与电源负极相连),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且铁失电子变成2价铁离子。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腐蚀品B.——易燃液体 C.——遇湿易燃物品  D.——氧化剂解析:本题考查危险品的分类,属于记忆内容。技巧在于碳原子小于4的烃为气态,因此B项容易选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1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乳酸()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解析:本题在于学生对于葡萄糖、油质和蛋白质的了解。首先: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C项错。顺-2-丁烯和反-2-丁烯加氢后都是正丁烷,B项错。正确答案为A,虽然在的结构中,并没有直接给出酯基,但我们知道这是由一种单体缩聚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假如学生直接从酯基的写法来判断,容易造成错选。因此,此题最好用排除法来解。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D.为确认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首先制取气体的实验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气体制备、除杂净化、验证性质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显然①是气体制备,②为验证性质,③为尾气处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的存在,而处理SO2通常用碱液吸收,因此B项、C项正确。答案则从AD中选择,由于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A项正确,D为不合理选项,确认生成只需看溶液是否变蓝,“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实为多此一举。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0.1/L溶液的pH>1:CHCOO-+H+B.“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g)(红棕色)N2O4(g)(无色),△H<0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3Fe2++2NO↑+4H2O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H2OHCO3—+OH—解析:A项正确,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这也是0.1/L溶液的pH>1的原因。B项,降温,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进行,生成无色的N2O4,正确。C项,铁溶于稀硝酸,溶液若变黄,则生成Fe3+而非Fe2+,D项正确,考查的是CO32—的水解,注意细节:水解反应用“”连接。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解析:根据沉淀最终能转化为铜蓝,可以判断CuS比PbS的溶解度更小,A项错;根据CuS中硫元素的价态为-2价可得知其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C项错误,原因ZnS是难容物质,不能用S2-表示,CuSO4与ZnS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项正确。12.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解析:一般说来,如果选择题中涉及到计算,这样的选项可以最后考虑。首先看D选项,因为丙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是甲中反应物起始浓度的2倍,因此反应速率丙大于甲,乙居中,但甲和丙的转化率是相等的,且丙中反应的H2和CO2是甲中的2倍;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础上多加了H2,平衡向右移动了,因此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甲中CO2的转化率,这样初断定ABD项正确,C错误。再通过平衡常数来计算转化率和平衡时c(CO2),进一步确认。总之,选择题是考试得分的关键,做好选择题有利于提高整个卷面的分数。下面我们分析非选择题。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实验过程:Ⅰ.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1)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由Ⅰ、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____________。(2)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1)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2)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3)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关键词X是化合物,再根据关键的信息:X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且焰色反应无黄色,排除了X为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硅酸镁铝和磷酸铝的可能,化合物X一定是碱式碳酸镁铝,这样(1)~(4)题迎刃而解,答题细节在于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式的书写要规范。比较难的是确定X的化学式,这需要借助于计算来完成。根据化学物X中n(C):n(Al):n(Mg)=1:1:3,结合元素化合价即可得出答案。26.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第一步反应是反应(选题“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转移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解析;此题中(2)的①的难度最低,不做详解,②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将图1和图2的热化学方程式直接相加即可。(3)问可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来解题,(相当于1mol甲醇)作还原剂,失去6mol电子,这样得到6mol电子需要1.2mol硝酸做氧化剂(注:1mol硝酸变成N2需要得到5mol电子),因此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6。比较难的是(1)问,难在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或者找不对答题的角度。过程Ⅰ的目的是将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氨氮废水,然后将氨赶出,因此加NaOH溶液应该发生如下反应:。所以答对①问的关键词在“将氨赶出”,因此判断是生成。假如学生判断加NaOH溶液后,影响了的电离,那么就南辕北辙了。②问主要是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题。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NH3+H2O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2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Ⅳ………(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本题相对简单的是(1)~(3)和(6)问,属于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学生只要判断出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前三个问自然顺理成章得出答案。比较难的事(4)(5)两问。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需要在装置D中完成,此时C中有溴生成。完成该反应必须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然后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通过有碘生成来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此问学生应该失分在表述不准确不到位或者缺少操作步骤,如打开活塞或关闭活塞。(5)问需要学生明确实验步骤Ⅱ、Ⅲ的作用,其实在于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28.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扁桃酸)酸催化化学物M已知:Ⅰ、\Ⅱ、(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5)扁桃酸由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6)F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7)N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解析:应该说此题的难度最大,是使学生最难得分的一道题。根据A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推知A含有醛基官能团,又根据A可与H2反应生成B判断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这两个空很简单。再根据给定的反应原理Ⅰ推知A为,这样就可以完成(4)的方程式书写,规律为:一醛二银氨,生成三氨二银一水,醛变羧酸铵盐。又知B是A与氢气加成的产物,则B为,这样根据酯化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写出C的结构简式。以上4问根据所学很顺利的可以得到答案,后3个问比较难,应该说都是需要花时间才能回答出来。首先看(6),根据给定的反应原理Ⅱ可以推知D为,E为,而F是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再根据是由苯酚和甲醛形成的树脂,得知F为,化合物M为甲醛,这样合成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完成了,注意不要遗漏产物水,且水的系数容易出错。(7)问可以根据反应原理Ⅱ,先推出N的结构简式,再完成N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反应。规律为:醇酯在碱溶液中水解得到所酸盐和醇,酚酯在碱溶液中水解得到所酸盐和酚钠,需要关注的是,该反应产物的判断和书写以及化学计量数容易出错,特别是水的系数,需要学生慎重思考,仔细检查核对,技巧为“查氧补水”。(5)问关于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定,该题应该有很多人失分。为了防止数目的遗漏,最好的方法是按原子或原子团位置的有序变换原则来找,比如将变换成如下四种不同的结构: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⑴(相同基团的还有,,共计3种),⑵(变换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可以还得到,共计2种),⑶(变换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共计得到4种,不再一一赘述)⑷(变换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共计得到4种)2009年高考化学北京卷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k.s.5.u.c.o.m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D.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事水解放应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C.离子的还原性:D原子及离子半径: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w.w.w.k.s.5.u.c.o.m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消失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9.已知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和各0.1mol,乙中加入HI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He,乙不改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乙增加0.1molI210.甲、乙、丙、丁4中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某拿酸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丙中含有2周期IV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11.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面成:①与;②与③与④与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A.pH: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溶液中: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X是,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则E一定能还原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其电子式是D.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25.(16分)w.w.w.k.s.5.u.c.o.m丙烯可用于合成是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已知脂与酯克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R,R’R’’代表羟基)(1)农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①A的结构简式是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②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蒸汽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C的结构简式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映和氧化反映b.C含有两个甲基的羟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c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dE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子最终的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DAP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6)F的分子式为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部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26.(15分)w.w.w.k.s.5.u.c.o.m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I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处FeSO4·7H2O。II将溶液与稍过量的溶液混合,得到含的浊液IV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固体V煅烧,得到固体已知:在热水中分解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1)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3)III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若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IV中,通过检验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操作是是。(5)已知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现煅烧464.0kg的,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则该产品中的质量是kg(摩尔质量/g·;)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反应,能与反应(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6)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28.(15分)w.w.w.k.s.5.u.c.o.m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www.ks5.u.com4+11(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过量空气能提高的转化率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4)每160g气体与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和铵盐。①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②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部分测定结果;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g;铵盐质量为4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若铵盐质量为15.00g。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常识。选项A,苯酚虽有毒性,但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于杀菌消毒或防腐。选项B,白磷着火低,易自燃且有毒。选项C,油脂在NaOH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钠,硬脂酸钠用于制造肥皂。选项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食醋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而除去。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的应用。选项A,铁作阳极,铁要溶解,铁应该作阴极。选项B,Zn的活泼性比Fe强,Zn失去电子而保护了船体。选项C,钢铁吸氧腐蚀时,O2在正极获得电子。选项D,Cl―在失电子能力大于OH―,电解饱和食盐水时,Cl―在阴极失去电子变为Cl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根据题设条件推知W为Cl、X为F、Y为Al、Z为Na。选项A,Al、Na同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递变规律,Na的金属性大于Al。选项B,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l。选项C,Cl―的还原性大于F―。选项D,Cl―的半径大于Na+、Al3+。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选项A,CO2、SO2均不能与BaCl2溶液反应,所以再通入SO2时也无沉淀产生。选项B,Cu不能与稀H2SO4反应,但加入Cu(NO3)2后,溶液中存在HNO3,Cu溶解在HNO3中。选项C,A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加入NaHSO4溶液时,NaHSO4电离出的H+使Al(OH)3溶解。选项D,加入CuSO4溶液后形成原电池而加快了产生H2的速度。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等效平衡。在相同条件下,甲、乙容器中达平衡时是等效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则甲中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乙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或者不移动。选项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时,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达平衡是二者等效,HI浓度相等。选项B,加入稀有气体时,平衡不移动,二者HI浓度相等。选项C,甲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平衡是HI浓度增大,而乙中HI浓度不变,符合题意。选项D,甲中增加等量的H2或I2,达平衡是HI浓度相等。10.答案.Dw.w.w.k.s.5.u.c.o.m【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知识。选项A,甲是18电子的氢化物,且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不难得出甲为H2S,其中NaHS溶液中含有HS―、S2―,但NaHS能与盐酸等反应生成H2S。选项B,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乙的摩尔质量也为32g/mol,且含有18电子,如CH3OH符合,CH3OH中只含有极性键无非极性键。选项C,第2周期ⅣA族元素为C,如CH3OH符合,但CH3OH不是CH4的同系物。选项D,H2S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16(H/S),H2O2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也为1/16(H/O),H2O2中氧元素的价态为-1价,符合。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1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①:CH3COONa与HCl反应后生成CH3COOH和NaCl,其溶液呈酸性。②:CH3COONa与NaOH溶液,OH―阻止CH3COO―水解,溶液呈强碱性。③:CH3COONNa与NaCl,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④:CH3COONa与NaHCO3溶液,NaHCO3水解呈碱性,HCO3―水解能力大于CH3COO―的水解能力,HCO3―水解对CH3COONa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选项A,④中的pH>③中pH,错误。选项B,②中由于OH―对CH3COO―水解抑制作用强,其c(CH3COO―)最大,④中HCO3―水解对CH3COONa水解有一定抑制作用,c(CH3COO―)较大,①中生成了CH3COOH,c(CH3COO―)最小,故正确。选项C,②中c(H+)最小,错误。选项D,③中c(CH3COOH)>④中c(CH3COOH),错误。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选项A,X是Na2CO3,C为CO2,当A为NO2,B为HNO3,D为NaHCO3也不合转化关系。选项B,根据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CO3―=H2O+CO32―,A为活泼金属Na(或K等),B为NaOH、E为H2,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H2在加热时能还原Fe2O3。选项C,A为Na2O2,B为O2,E为NaOH,X为C,C为CO2,D为CO,符合转化关系,正确。选项D,D为摩尔质量为78g/mol的Al(OH)3,A为摩尔质量为78g/mol的Na2O2,X为铝盐,C为偏铝酸盐,铝盐和偏铝酸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符合转化关系,正确。25.答案.(1)①碳碳双键、氯原子②取代反应(4)acd(5)蒸馏【解析】本题考查有机推断、典型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有机结构与性质。(1)CH3CH=CH2在500℃时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ClCH2CH=CH2),ClCH2CH=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lCH2CHBr-CH2Cl。ClCH2CH=CH2含有碳碳双键和氯原子两种官能团。(2)ClCH2CH=CH2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CH2,其反应方程式为:ClCH2CH=CH2+H2OCH2=CHCH2OH+HCl。(3)C的相对分子质量=16×6.25=100,C:H:O=,C的分子式为C5H8O2。C与CH3OH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D、E,E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E为酯,H为羧酸的钠盐,B为羧酸,结合C和丙烯的分子式,推知B为CH3COOH,C为CH3COOCH2CH=CH2,D为CH2=CHCH2OH。(4)选项A,C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聚合、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如下两种:CH3-CH=CH(CH3)-COOH、(CH3)2C=CH-COOH。选项B,CH3CH2CH2OH和CH3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60。选项D,CH3COOCH3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是具有芳香气味的酯,且易溶于乙醇中。(5)H为沸点很高的CH3COONa,CH3OH沸点较低,故可采用蒸馏方法分离。(6)DAP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不处于对位,只有两个相同的取代基处于邻位时,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D为CH2=CHCH2OH,CH2=CHCH2OH与C10H10O4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CH3OH和DAP单体,推知F为,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CH2OH++2CH3OH。26.答案.(1)Fe+2Fe3+=3Fe2+(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Fe(OH)2+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3)Fe2++2HCO3-=FeCO3↓+CO2↑+H2O4FeCO3+6H2O+O2=4Fe(OH)3↓+4CO2(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5)288.0【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化学反应原理、计算等。(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生成Fe2+:2Fe3++Fe=3Fe2+。(2)由于Fe2+水解,加入H2SO4可阻止其水解。(3)Fe2+与HCO3―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生成FeCO3:Fe2++2HCO3―=FeCO3↓+CO2↑+H2O。FeCO3在被O2氧化最终生成Fe(OH)3而出现红褐色:4FeCO3+O2+H2O=Fe(OH)3↓+4CO2↑。(4)SO42―的检验一般采用BaCl2溶液,根据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5)464kgFeCO3中含有Fe元素4×103mol,设产品中FeOxmol,Fe2O3ymol,则有:x+2y=4×103,72x+160y=316.8×103,解得x=2.2×103mol,y=1.8×103mol,故Fe2O3的质量=1.8×103mol×160g/mol=288.0kg。27.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HNO3的性质、化学基本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28.答案(1)FeS2(2)(3)abd(4)SO3(g)+H2O(l)=H2SO4(l);ΔH=-130.3kJ/mol(5)①SO2+Br2+2H2O=4H++2Br-+SO42-②14.562.31g【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硫酸工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等。(1)根据原子守恒即可判断该物质为FeS2。(2)SO2和O2在接触室发生反应生成SO3:2SO2+O22SO3。(3)选项a,将黄铁矿粉碎更增加反应接触面积而加快反应速率。选项b,增加空气(O2)浓度能提高SO2的转化率。选项c,催化剂对转化率无影响。选项d,矿渣中含有Fe2O3,可用于冶炼铁。(4)160gSO3(g)与H2O(l)反应生成H2SO4(l)放出260.6kJ热量,则1molSO3(g)与H2O(l)反应生成H2SO4(l)放出130.3kJ热量,则相关热化学方程式为:SO3(g)+H2O(l)=H2SO4(l);△H=-130.3kJ/mol。(5)10g时说明铵盐不足,20g时说明氢氧化钠不足,由10.00g和2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说明铵盐有酸式根产生的氨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设10克中有Xmol的(NH4)2SO4和ymol的NH4HSO4则132X+115y=10…………………………………………………….(1)10g时说明铵盐不足由N守恒知n(NH3)=2X+y20g时铵盐已经过量,氢氧化钠先和酸式根反应,则(NH4)2SO4为2Xmol,2ymol的NH4HSO4HSO4—+OH—=SO42—+H2O112y2yNH4++OH—=NH3+H2O11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50C×10—3—2y50C×10—3—2y由于产生的氨气一样多n(NH3)=2X+y=50C×10—3—2y………………………………….(2)30g时铵盐过量,则(NH4)2SO4为3Xmol,3ymol的NH4HSO4n(NH3)=0.68/17=0.04molHSO4—+OH—=SO42—+H2O113y3yNH4++OH—=NH3+H2O1150C×10—3—3y0.04所以50C×10—3—3y=0.04…………………………………………………….(3)联立(1)(2)(3)解得X=0.02moly=0.064molC=4.64mol/L氮的质量百分含量=×100%=(0.04+0.064)×14/10×100%=14.56%15g时铵盐已经过量,则(NH4)2SO4为1.5Xmol,1.5ymol的NH4HSO4HSO4—+OH—=SO42—+H2O111.5y1.5yNH4++OH—=NH3+H2O1150C×10—3—1.5y50C×10—3—1.5yn(NH3)=50C×10—3—1.5y=50×4.64×10—3—1.5×0.064=0.136molm(NH3)=0.136×17=2.31g2008年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单项选择:每小题6分,共120分。5.(2008年理综北京卷)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172886.(2008年理综北京卷)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B.C.D.7.(2008年理综北京卷)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8.(2008年理综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瓦耳斯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9.(2008年理综北京卷)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KOHNa2SO4AlCl3②NaHCO3Ba(OH)2H2SO4③HClNaAlO2NaHSO4④Ca(OH)2Na2CO3BaCl2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0.(2008年理综北京卷)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Xa+与nYb-,得m+a=n-b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11.(2008年理综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12.(2008年理综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25.(2008年理综北京卷,16分)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CO2和0.3mol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①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a.CH3COONa溶液b.NaOH溶液c.NaHCO3溶液d.Na②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③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008年理综北京卷)(13分)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______。a.同位素b.同系物c.同素异形体d.同分异构体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1g,MmRn质量为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____________(用含和a的代数式表示)。27.(2008年理综北京卷,17分)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已知:X+YZ+W(1)Y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__。28.(2008年理综北京卷,14分)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电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了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液酸碱性的变化以及电子转移的简单计算。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即生成了0.1molCl2,有0.2mol电子转移。6.[答案]C。[解析]本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题看似只是考查了酸、碱和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其实还考查了电子式、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结构式的知识。A中氯化氢抑制水的电离,B中Fe3+因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D中CH3COO-因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7.[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碱金属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了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关键是弄清楚反应的顺序。2mol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1mol的碳酸钠、1mol的二氧化碳和1mol的水。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时,相当于二氧化碳先与过氧化钠反应,1mol的二氧化碳恰好和1mol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排出气体物质水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只有Na2CO3。8.[答案]D。[解析]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反应Fe+2FeCl3=3FeCl2属于化合反应,而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A错误。高锰酸根、铬酸根等阴离子具有氧化性,选项B错误。弱酸对应的酸式盐、铵根与弱酸形成的盐、氨基酸等都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选项C错误。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中,只存在范德瓦耳斯力,而不存在共价键,选项D正确。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综合性较强。互滴加,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可鉴别出KOH和AlCl3;和其他两种溶液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为Ba(OH)2溶液,能使其中一种白色沉淀溶解的溶液为H2SO4溶液,另一种为NaHCO3溶液。10.[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元素周期表知识的考查,考查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项A应为m-a=n+b;由X、Y两元素所带的电荷数可知,X、Y处于同一周期,且X在Y的右边,即X的非金属性比Y弱,所以选项B正确,C错误;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且都存在氢化物,则X、Y应处在同一周期,且X在Y的右边,所以HnY稳定性强。11.[答案]C。[解析]这四个选项考查的知识点都是电解溶液这一部分的易错点,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中溶液pH=7,由电荷守恒可得c(NH4+)=2c(SO42-),即c(NH4+)>c(SO42-)。B项中由叙述可判断c1>c2,对弱酸来说,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所以c1>10c2。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以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选项C正确。D项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c(NH4+)增大,抑制了氨水的电离,,则溶液中减小。12.[答案]D。[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简单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若增大压强,则反应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SiCl4的转化率降,选项A错误。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为1molSiCl4完全反应时吸收热量为QkJ,而反应开始充入1molSiCl4时,SiCl4不能完全反应,吸收热量小于QkJ,选项B错误。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反应掉的H2按浓度为0.06mol/L,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应为0.015mol/(L·min),选项C错误。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25QkJ时,生成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选项D正确。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5.[答案](1)羟基(2)CH2=CH-CH2-OH(3)(答对其中任意两个均给分)(4)①ac②ClCH2COOH取代反应③[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官能团和结构简式的推出,还考查了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1)甲可与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则甲中必然含有羟基。(2)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5.8g甲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1mol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CO2和0.3molH2O,可推出甲的分子式为C3H6On,结合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出n=1,甲中含有碳碳双键。再由“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可得出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3)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说明两侧链处在对位。(4)①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与CH3COONa和NaHCO3反应;②从右向左可推出丙的结构简式。26.[答案](1)c(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3)2Fe+3Cl22FeCl3Fe+SFeS(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4)①H-C≡N②CN-+H2OHCN+OH-(5)16[解析]本题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由“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可知X为氯气;由反应“Y+2I-+2H+I2+Z+H2O”,可知Y中含有氧元素,结合Y和Z均是由元素R组成气体单质可推出Y和Z分别为臭氧和氧气。(2)二氧化硫的褪色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会分解复原;臭氧的褪色原理是氧化有色物质,受热不复原。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3)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的反应有:氯气置换得到硫、与变价金属反应金属所得价态等。(5)根据题意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m)O2+mMCO3=mCO2+MmOn,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m:n的值。27.[答案](1)(2)2NH3(l)NHNH (3)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②P2O5+6OH-=2PO+3H2O③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Cu+8H++2NO=3Cu2++2NO↑+4H2O(4)①2NO22NO+O2②30.7[解析]本题是推断题、实验题和化学平衡问题的综合,考查的知识的较多,属于较难的题目。由“W为无色液体且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可推知W为10电子的水分子;由“X有5个原子核和反应X+YZ+W”可推知X为NH、Y为OH-、Z为NH3。(3)在瓶内点燃红磷的目的是消耗瓶内的氧气,避免了对产物NO的干扰。因要求验证NO的还原性,所以当生成NO后,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使其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28.[答案](1)Al(2)①(浓)CO2↑+2SO2↑+2H2O②NOCO2(3)Cu2+Fe3+H+(4)2Fe2++3H2O2+4I-=2Fe(OH)3↓+2I2(5)CuO、C;CuO、C、Fe2O3[解析]本题是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同时涉及了化学计算问题。(1)若混合粉末中有Al,则加入酸后应生成Al3+,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生成AlO2-,通入CO2,应生成Al(OH)3沉淀,所以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Al。(2)样品与浓酸反应可得两种气体,说明该酸是一种氧化性酸。若该酸为硫酸,则两种气体为CO2和SO2,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得一种气体CO2;若该酸为硝酸,则两种气体为CO2和NO2,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得两种气体CO2和NO。(3)Y中含有的红色固体应为铜,另一固体为铁,溶液中含Fe2+,通入过量氯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Cu2+、Fe3+、H+。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4)Y中含Fe2+,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生成的红褐色沉淀必为Fe(OH)3,则参加反应的是Fe2+、H2O2和I-,生成物为Fe(OH)3和I2,再依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将方程式配平即可。(5)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即不产生铜,则原样品中一定不含Fe、Al;再根据题目中实验可知必含CuO、C,而Fe2O3可能存在。故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CuO、C或CuO、C、Fe2O3。2007年北京理综高考化学试题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F2-CF2-CF2-CF-CF3-][n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8.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11.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1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25.(15分)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氢原子个数为氧的5倍。(1)A的分子式是。(2)A有2个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其名称是。(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生成B,B分子的结构可视为1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甲基和另外2个结构相同的基团。①A的结构简式是。②A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字母)。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酯化反应d.还原反应(4)写出两个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并带有支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5)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其中一种的分子中有2个甲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已知环氧氯丙烷可与乙二醇发生如下聚合反应:nH2C-CH-CH2Cl+nHO-CH2-CH2-OHO一定条件-CH2-CH-CH2-O-CH2-CH2-O-OH[]n+nHClB也能与环氧氯丙烷发生类似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式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6.(13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单质X单质Y单质Z共价化合物甲共价化合物乙离子化合物丙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蒸馏水(滴有酚酞)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4)nmol丁与n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27.(17分)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化合反应。(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8.(15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产品标准GB5461产品等级一级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以I计)20~50mg/kg分装时期分装企业(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KIO3+KI+H2SO4=K2SO4+I2+H2O(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mol。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mg/kg。参考答案5.C6.C7.B8.D9.D10.A11.B12.C25.(15分)(1)C5H10O2(2)羟基醛基HO—CH2—C—CHOCH3CH3CH3—CH2—C—CHOOHCH3CH3—CH—CH—CHOOHCH3CH2—CH2—CH—CHOOHCH3CH3—CH2—CH—CHOCH2—OHCH3—CH—CH—CHOOHCH3CH3—C—CH2—CHOOHCH3CH2—CH—CH2—CHOOHCH3(答对其中任意2个均给分)(3)①②b(4)无机酸△(5)CH3COOCH(CH3)2+H2OCH3COOH+(CH3)2CH-OH—CH2—CH—CH2—O—CH2—C—CH2—O—CH3CH3OH[]n(6)26.(13分)NN(1)(2)①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n华夏教育②NH4Cl、Ca(OH)2(合理答案均给分)③NH3·H2ONH4++OH-(3)PCl5(4)P3N3Cl627.(17分)(1)2Al+6H+===2Al3++3H2↑或2Al+3Cu2+===2Al3++3Cu2Cu+O2+H2O+CO2===Cu2(OH)2CO3(2)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高温(3)①3MnO2+4Al===3Mn+2Al2O3②MnO2+H2O2+2H+===Mn2++O2↑+2H2O28.(15分)(1)1、5、3、3、3、3(2)①I2+SO32-+H2O===2I-+SO42-+2H+②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②1.0×10-5③4.2×102/wwww.ks5u.com华夏教育一对一高效提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