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81 KB
  • 2022-07-21 发布

从近年广东高考题看地理高考复习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2010、2011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总体特点:试题总体难度适当,2011年0.65--0.7左右,比2010年有所下降。考查内容覆盖主干知识,不回避常考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值分配较为恰当;注重图表分析能力考查,较好的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n二、分值与考点分布:1.自然地理:42分。选择题16分(1.地质构造、2.河流、6.天气、9.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非选择题26分(40(1)地球运动的意义4分、40(2)气压带风带(气候)与植被(自然带)4分、41(1)河流6分、41(2)沉积与气候10分、41(3)气候2分)。\n二、分值与考点分布:2.人文地理:46分.选择题20分(3.城市化、7-8人口、10-11工业);非选择题26分(40(3)第3小问环境2分、40(4)工业区位6分、40(5)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8分、41(3)环境2分、41(4)环境8分)\n二、分值与考点分布:3.区域地理:8分。选择题4、5,中国地理,省区简称、区域特征。是高考题目信息的重要载体。\n三、近年考点分布对2012年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1.地壳运动、河流、天气气候,在选择题中依然单独成题。地壳运动在07年以来的高考命题中每年都有体现,都在选择题中单独成题。2011年在非选择题41题中也有10左右的分值,可以看出这一内容在广东省高考中地位,要给予充分重视。\n三、近年考点分布对2012年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河流方面的考查,07年以来也是每年选择题都有单独成题,非选择题也时有体现,今年的非选择题41题中也有6分。我的理解是,河流牵涉面较广,内、外力作用与河道、流水侵蚀与淤积、气候与水文、等高线、地转偏向力等都可以结合天气和气候是永远的主干,每年都会考查。\n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业链受到重视:自然领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教学的主要思想之一。广东地理高考试题在这方面较为重视,着重考查地理事物的相互影响、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变过程等。复习中要善于运用这个原理,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形成发展分析中的运用。\n经济领域,产业链的构建受到重视,2010和2011的高考题都给予较多分值。产业链的构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现在的工业企业不止是一个工业区位的问题,现代企业竞争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家企业和另一家企业的竞争,而是各自产业链的竞争,企业需要在市场研究、产业定位、生产、销售、员工培训、媒体合作等各个环节展开竞争。构建产业链,有助于企业的规模效益和长远发展。可以在工、农业的教学中加以讨论和延伸。\n3.地球运动的意义:连续两年出现在非选择题的填空中,继续2010年的命题特点,基础而主干。这部分内容在复习中抓牢基础理论即可。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还是要学会,2012年出题可能性较大。\n4.区域地理的体现和复习建议:中国地理在选择题中经常出现政区图,或者省区的全称、简称,作为基础地图,也会考查区域资源、经济特征等。在非选择题中,中国局部地区受到重视,2010的内蒙古,2011的甘肃,或者省区,或者跨省区的区域组合都应该给予重视。\n世界地理在2007--2009年的考试中,都有世界全图与部分区域图并存的试题。全图主要考查大洲、国家名称、洋流等,区域图则深入考查区域特征,但多以统计图表数据分析为主。2010年文综地理是世界全图,考法与07—09一致,2011年考查局部区域,结合选修,命题较为新颖。世界地理点多面广,这个考查方式值得关注。\n(1).抓好空间定位(2).锁定主要区域:中国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四个区域;世界主要大洲和国家(3).在主要区域上进行四个分析:自然特征(侧重气候、自然带、洋流)、人文特征(侧重农业、工业和城市)、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侧重生态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可持续发展策略(侧重区域资源开发与问题解决)\n5.关于选修:考试是结合着考,复习就结合着复习。与选修有关的必修内容尽量放宽复习范围。如环境问题,必修3的内容是荒漠化,复习中注意放宽,湿地、森林、土地盐碱化等都要学习。选修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概念,需要给予梳理。但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不必做太多练习。\n3.统计图表数据分析类分值下降较多: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的统计图表数据分析题明显减少,尤其是非选择题中,地理性增强。该类分值在07年到10年的高考中都占据1/3左右的分数,2011年明显下降。选择题中的组合题有所增加:2011年选择题有三组六题属于组合试题,2010年的只有一组两题。\n四、第一轮复习方法(如何梳理和记忆地理知识)必修一的第一轮复习方法:存在问题:各种自然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头绪繁多,逻辑性强,涉及的空间联系多变、抽象性强,历来是高三地理复习的“瓶颈”有效策略是:根据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整合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构建形式简约、线索明晰的自然地理思维图式,以揭示和外显自然地理知识的层次体系与内在联系。\n太阳辐射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和风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海陆分布地表形态太阳辐射气候带自然带图式一:\n图式一揭示了四个自然地理过程(大气环流、大洋环流、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相互作用的产物——气候带、自然带之间的内在联系,诠释着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发展和分异的发生机制\n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1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分布图图2大洋环流模式图图3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4图式二:\n图式二展示了四种自然地理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起自然地理分布规律的潜规则,表征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秩序。\n甲乙丙丁图式三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纽带,其主要形式有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其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可用下图表示:\n四、第一轮复习方法人文地理的复习方法:存在问题:人文地理囊括的知识点虽然容易理解,但是内容比较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对考生来说很难抓住重点。突破方法:对照“考试说明”,依据人文地理内容的内在线索对所要考查的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归纳。\n人口人口人口机械自然增长增长人口容量人口问题地理环境区位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文化宏观分布区位微观布局规划AB可持续环境问题资源利用CDE人类社会\n农业区位因素静态分析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河流市场交通消费状况政策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种制度农业区位因素动态分析如果农业区位因素\n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壤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科学技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工业、城市的发展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n四、第一轮复习方法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结合地图记忆区域地理知识。区域地理知识要分类记忆。抓住重点区域。\n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努力努力要讲究方法,好方法要付诸行动祝大家高考成功,金榜题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