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15 KB
  • 2022-07-21 发布

2021年初中文言虚词详释、习题(中考复习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学文言虚词说明、习题(中考复习版)——[而、之、以、于、为、其、就、乎](一)、【而】一、意义或用法: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④登轼而望之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5.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假如”、“假使;”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7..通“尔,”你,你的;——①而翁归;②如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3)“既而”“俄而”“已而”:不久,一会儿;——例:既而风定天清(4)“而或”: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9.表示因果关系,“因而”——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二、判定“而”的用法(写选项即可)A、表顺承“然后”“就”B、表转折“然而、”“却”“可是”C、表并列“又“”并且”D、表修饰,表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E、表递进,“而且”或不译;F、表示因果关系,“因而”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4、与臣而将四矣()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6、长跪而谢之()7就名微而众寡()8挟天子而令诸侯()9国险而民附()10此可以为援而不行图也()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2、可计日而待也()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4、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1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16义不杀少而杀众()17环而攻之而不胜()()18、委而去之()1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0、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1、由是就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2、蹴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23、仰而视之()24、再而衰,三而竭()25、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26、时时而间进()27、而山不加增()2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9、执策而临之()30、或置酒而招之()31、既醉而退()32、足肤皲裂而不知()33、久而乃和()34、潭西南而望()35后天下之乐而乐()3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3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8、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而暗香()39、水落而石出者()暮而归()40、往来而不绝者()41、启窗而观()4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43、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4、太守归而来宾从()游人去而禽鸟乐()4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7、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48、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49泉而茗者()50、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5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2、随波而逝()53、结友而别()54妇拍而呜之()55道渴而死()56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57、后狼止而前狼又至()58、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5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60、拔山倒树而来()6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62、相委而去()63、暮而果大亡其财()64、马无故亡而入胡()65、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6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67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68学而不思就罔()思而不学就殆)69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0其不善者而改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三、链接中考:1、“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相同的哪一项()(2分)A.任重而道远B.濯清涟而不妖C.吾恂恂而起D.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2、“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相同的哪一项()(2分)A.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3、“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云归而岩穴暝B.佳木秀而繁阴,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扁鹊望桓侯而仍走;4、“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默而识之B.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C.一丝而累,以至于寸;D.长跪而谢之(二)、【之】一、意义或用法:1、.作代词(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等;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我;例:君将哀而生之乎?(3)复制代词: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动词“往,”“到......去”—例: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②辍耕之垄上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二、判定“之”的用法(写选项即可)A、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B、复制代词“这”C动词“往,”“到了“到”去”D结构助词"的",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F凑足音节,无实义;G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H定语后置的标志;I、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然足下卜之鬼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复立楚国之社稷()2、天子之怒()庸夫之怒()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布衣之士()3、时人莫之许也()4、此诚危险存亡之秋也()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5、请说之()吾既已言之王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荆之地方五千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犀兕麋鹿满之()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公输子之意()6、七里之郭()环而攻之()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7、畎亩之中()人之所欲()得之就生()呼尔而与之()妻妾之奉()此之谓失其本心()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知之濠上也()9、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公将鼓之()忠之属也()公将驰之()故逐之()10、徐公不如君之美也()孰视之()吾妻之美我者()四境之内()由此观之()燕、赵、韩、魏闻之()数月之后()11、操蛇之神闻之()()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心之固()虽我之死()12、马之千里者()虽有千里之能()策之不以其道()无怀氏之民欤?()13、弗之怠()圣贤之道()乡之先达()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味道之享()戴朱缨宝饰之帽()口体之奉()盖余之勤且艰如此()14、心乐之()乃记之而去()15、古仁人之心()览物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宴酣之乐()太守之乐其乐也()16、如脱笼之鹄()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凡曝沙之鸟()城居者未之知()余之游将自此始()17、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花之隐逸者()菊之爱()18、山川之美()欲界之仙都()19、春冬之时(),天下之伟观也()五阵之势()20、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到处志之();21、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邑人奇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也();2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于厅事之东北角()复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3、藐小之物()物外之趣()心之所向()仰头观之()项为之强()24、为之怡然称快()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松柏之后凋();三、链接中考:1、“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哪一项:(A.两狼之并驱如故B.夫晋,何厌之有?C.布衣之怒)D.王之蔽甚矣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的“之”相同的哪一项()A.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B.四时之景不同C.多助之至D.呼尔而与之3、“之”的意义和用法与“悍吏之来吾乡”中的“之”相同的哪一项()A.吾妻之美我者B.公将鼓之C.仲永之通悟D.久之,蛇竟死呼尔而与之(三)、【以】一、意义或用法:1、表行为动作的缘由;译为“由于”“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苏以数谏故③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2、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译为“拿”“用”——①以刀劈狼首②祭以尉首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依靠”①何以战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屠惧,投以骨5、行为动作发生的依据可译为“依据”——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例: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③河曲智叟无以应④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⑤属予作文以记之7、表结果可译为“以致”“以至于”——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以伤先帝之明8、动词,“以为,认为;”——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③皆以美于徐公;9、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10、表示时间、方位和范畴的限定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②自董卓已来自③自康乐以来(以:表时间)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以:方位)④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畴)11、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①手自笔录,计日以仍②卷石底以出;12、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3、复音虚词“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君为长者③因以为号焉;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⑤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⑥仁以为己任(2)认为;——①愚以为宫中之事②以为妙绝;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④自以为不如;14、复音虚词“所以”(1)“用来”或“用···方法来”——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②所以动心忍性③吾知所以距子矣,(2)“···的缘由”——例: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②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二、判定以下句中“以”的用法,并说明(写选项即可)A、“由于“由”于”B“拿“用””C“凭借“依”靠”D“把”E“依据”F“来“用”来”G“以致”“以至于”H“以为,认为”;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2、以大易小()以头抢地尔()徒以有先生也()以弱为强者()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悉以咨之()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4、将以攻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能以径寸之木()5、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必以分人()必以信()可以一战()6、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俯身倾耳以请()不敢出一言以复()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7、醒能述以文者()夫不能以游堕事()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此夸能()9、或以钱币乞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蒙辞以军中多务()10、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此独以跛之故()以亿万计()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2、咨臣以当世之事()13、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链接中考:1、“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哪一项:()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以告先帝之灵C.以光先帝遗德D.以咨诹善道2、“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钱覆其口”中的“以”相同的哪一项()\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必以情B.以残年余力C.徐喷以烟D.以彰其咎(四)、【于】一、意义或用法:1、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万钟于我何加焉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就耻师焉;2、介词:在———①从先人仍家,于舅家见之;②其一犬坐于前③战于长勺④今有人于此3、连词:与,跟,同;————例: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曹操比于袁绍;4、从,自;————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②夫鹓刍鸟发于南海③受地于先王4、到;————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至于北海5、在......方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6、比;————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所欲有甚于生者7、被;————例:①就其受于人者不至也②受制于人;9、表缘由:由于、由于————①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0、向;————①告之于帝;②胡不见我于王?11、给;————例: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1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例:昭王曰:然就先生圣于?13、于是——⑴在这时;例:①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②于是鸱得腐鼠二、判定以下句中“于”的意义(写选项即可)A、对,对于;B在;C连词:与,跟,同;D从,自;E到F比G向;H给1、舜发于畎亩之中()困于心()衡于虑()2、所恶有甚于死者()3、游于濠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4、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5、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多会于此()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至于负者歌于途()7、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于时冰皮始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相与步于中庭()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出没于鲸波万仞中()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于厅事之东北角()饮于河、渭()10、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请广于君()休祲降于天()仓鹰击于殿上()1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义著于四海()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1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试用于往日()苟全性命于乱世()1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奉命于危难之间()仍于旧都()行三日三夜而至于郢()三、链接中考:1、“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哪一项:()(2分)A.不求闻达于诸侯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C.燕王欲结于君;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相同的哪一项()\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青,取之于蓝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受任于败军之际D.又留蚊于素帐中(五)、【为】一、意义或用法:1、动词:成为,变成;——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动词:做、担任、当——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②项燕为楚将;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作为,当作;——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子墨子解带为城;③此可以为援而不行图也;4、是;——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必为有窃疾矣;③此为何如人?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5、以为,认为;——例:孰为汝多知乎!6、动词,译为:制造、修筑、接受等动词,翻译比较敏捷;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其次个“为”,译为:制造)②为坛而盟(修筑)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次个“为”,译为:接受)④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唱)7、介词: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②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③士卒多为用者;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为了;——①愿为市鞍马②为宫室之美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10给,替;——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第一个“为”)③尚思为国戍轮台11、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2、连词,表因果关系“由于”——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例:夫子何命焉为二、判定以下句中“为”的用法及意义(写选项即可)A、成为;B做、担任、当;C作为,当作;D是E以为,认为;F被G为了;H给,替I、对,向;1、陈胜独立为将军()如为佣耕()2、功宜为王()谓为信然()3、为宫室、器皿、人物(说明:)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说明:)中轩敞者为舱()4、如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说明:)5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以牒为械()6、故不为苟得也(说明:)就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说明:)其名为鹓刍鸟,()7、为坻,为屿()8、山峦为晴雪所洗()9天下为公()不必为己()10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海涌银为郭()11、捕鱼为业()并自为其名(说明:)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3、卒之为众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化为邓林()始悟为山市()三、链接中考:1、以下“为”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周处传》C.就为深谷林莽所蔽;D.为嵁,为岩2、“为”的意义和用法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中的“为”相同的哪一项()A.吴广为都尉B.为字共三十有四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为”的意义和用法与“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为”相同的哪一项()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B.因而化怒为悲;C.为报倾城随太守D.如为佣耕(六)、【其】一、意义或用法: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2.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其一犬坐于前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蹲其身,使与台齐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莫非”、“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其真无马邪?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等——;例:其喜洋洋者矣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其言兹如人之俦乎?②欲穷其林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仍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唯恐”、“或许、”“不概、”“可能;”——例:其真不知马也?(其实、唯恐)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如”;——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就心不如余之专耳;11、助词,起调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判定以下句中“其”的用法及意义(写选项即可)A、表示领属关系,“他、她、它(们)的;”B其中,其中的;C“我(的)”、“自己(的);”D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E远指,相当于“那”F近指,相当于“这”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卜者知其指意()2、必先苦其心志()帝感其诚()3、下视其辙()公问其故()4、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5、亦不详其姓字,以乐其志()6、门人弟子填其室()俟其欣悦()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以其境过清()8、增其旧制()其必曰()9、其西南诸峰()醉能同其乐()太守之乐其乐也()10、人不独亲其亲,人不独子其子()11、货恶其弃于地也(),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12、问其姓氏()方其远出海门()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得其船()太守即遣人随其往()14、稍稍来宾其父()父利其然也()其受之天也()弃其杖()15、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16、神游其中()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17.不行计其层次矣()择其善者而从之()18、其两膝相比者()就题名其上(),其色墨()其色丹()(七)、【就】一、意义或用法:1、却,可是;例:————①至就无可用,放之山下;②欲速就不达2、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形,相当于“假使”“假如”;例:①入就无法家拂士,出就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万钟就不辨礼义而受之3、用在对比句或假设句的后半句中,相当于“那么”“就”;————例:①学而不思就罔,思而不学就殆;②居庙堂之高,就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就忧其君;③登斯楼也,就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④为之,就难者亦易矣;⑤橘生淮南就为橘,生于淮北就为枳;4、就是;————例:此就岳阳楼之大观也;5、诚⋯⋯就⋯⋯:“诚”用于前一分句谓语前,强调设想的情形属实,“就”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带出结果或推论;可译为“假如真的⋯⋯那么⋯⋯”等————例:诚如是,就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6、表示仅限于某种范畴;可译为“仅”“只”“才”等;————例:及日中,就如盘盂\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十就;二、判定以下句中“就”的用法及意义(写选项即可)A、却,可是;B假如C就D那么EF就是1、就名微而众寡()就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就汉室之隆()就攸之、允之任也()就责攸之、祎、允等之慢()3、就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由是就生而有不用也()弗得就死();5、就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战就请从()6、蝉就千转不穷,猿就百叫无绝()7、就又请焉()余就緼袍敝衣处其间()8、然就北通巫峡()就有去国怀乡()9、作就飞沙走砾()然徒步就汗出浃背()10、有仙就名()就素湍绿潭()11就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2、就是无信();就黯然缥缈()13、就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乎】[意义或用法]: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然,胡不己乎?④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同“于;”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就已后矣;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表示商议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就王乎?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7、词尾,无义————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参考答案)【而】二、1、B2、B3、B4、A5、A6、D7、C8、D9、C10、B11、B12、D13、C14、A15、B16、B17、DB18、A19、A20、A21、B22、DD23、D24、A25、D26、D27、B28、B29、D30、D31、A32、B33、D34、D35、A36、A37、A38、AA39、AD40、E41、A42、DF43、DE44、FF45、B46、B47、A48、C49、A50、DD51、A52、D53、A54、A55、F56、A57、B58、B59、B60、D61、A62、A63、D64、A65、A66、EE67、BB68、BB69、A70、ACA三、1、A2、C3、C4、B【之】二、1、DACD2、EEEED3、A4、DDA5、AAADEADAEAED6、DADC7、DEAADE8、EA9、ADFBAA10、EAEIAAI11、DADDEEE12、HDAD13、ADDEDDDD14、AA15、DDEFADDADE1、6DEEDAD17、DEDG18、DD19、DDD20、DAAF21、AAAADA22、EDAD23、DDEAA24、AAAEA三、1、B2、D3、A【以】二、1、DFF2、BDACFF3、FAFDD4、FCCB5、BDEC6、BEFFBA7、BA8、HC9、BFFB10、HAB11、C12、D13、C三、1、A2、C【于】二、1、DBB2、F3、BB4、AFBE5、EE6、BBBBBBB7、BBBH8、BBB9、GFBE10、BBG11、EGDE12、BBD13、BHBB14、EBEE三、1、C2、B【为】二、1、BD2、BD3、雕刻雕刻D4、做5、HDC6、做采纳D7、A8、F9、DG10、DA11、C题写12、AAAD13、D三、1、C2、C3、D【其】二、1、DA2、AA3、AB4、DA5、A6、AD7、DAF8、DD9、DDA10、C11、DFFA12、AD13、AAD14、AFDA15、AAAA16、FAAFA17、AA18、AAAA【【就】二、1、CC2、D3、CC4、D5、CC6、C7、CA8、DC9、CC10、CC11、D12、CC13、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