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讲义 26页

  • 2.17 MB
  • 2022-07-21 发布

高考地理讲义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选修3旅游地理\n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n2.旅游景观欣赏(1)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视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n(2)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n[方法技巧]几种特殊旅游景观观赏位置的选择(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n3.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④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旅游业促进文化繁荣。(3)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n[例1](2011年江苏高考)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n(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n[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把握以下关键点:(1)明确图例含义及在图中分布特点。(2)熟练掌握海南岛的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第(1)题,红树林和森林公园,都属于旅游资源中的自然资源,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等。第(2)题,①线路经过的景点多,空间组合好,因此①线路最受欢迎。第(3)题,海南岛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成国际旅游岛,能推动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答案](1)自然 科学(2)①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n\n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入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1)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2)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3)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n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1)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则开发条件优越。(3)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4)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越高。\n[温馨提示]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与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游览价值指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及其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其制约因素有旅游资源的资源质量(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开发利用价值指的是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在旅游市场上能获得的经济收益。其制约因素是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及旅游的环境承载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是旅游开发利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游览价值就不会有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就高,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到其他四个方面的制约。\n[例2](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n[思路点拨]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线路一较短,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增大游览时间;同时,其经过的C—D—A段具有线路二所不具有的多种旅游资源,且集群状况较好,因此线路一总体游览价值高。线路二线路长,造成大量交通时间,其经过的C—E—A段与A—B—C段旅游资源雷同,旅游资源分散,降低旅游价值。第(2)题,从题干文字“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可知:该岛国际交通联系单一,景区容人量较低,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制约该岛旅游资源的开发。[答案](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n1.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2.旅游活动设计(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2)设计旅游线路。(3)保证旅游安全。\n[例3](2011年高考上海卷)读皖南某古村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某古村落是黄山脚下一个著名的旅游点。目前,旅行社设计的古村落游览线路主要涵盖了村落的一部分,线路上分布有饭店、旅馆,以及手工艺雕刻、茶叶、古董等商铺。其实,村落另一部分还有更具特色的名人名居、田园风光,由于这些景点没有纳入游览线路,这里的街巷年久失修,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仍然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n(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古村落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2)针对原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重新设计了一条新游览线路(见图)。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简述新游览线路的意义。(3)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中“配套设施齐全”的要求,分析新游览线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思路点拨]本题组以某旅游点为切入点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原游览线路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并且村内游览线路出现了回头路。第(2)题,从新游览线路开发的意义方面回答。即从古村落东部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村民的就业机会、收入及生活水平,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方面回答。第(3)题,新游览线路存在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处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偏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即可。\n[答案](1)问题:未能串联起古村落东、西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村内游览线路出现了回头路。(2)意义:促进了该古村落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3)问题:出入口相距较远;出口没有停车场;东部旅游商业点少;东部部分街巷失修;这些都给游客带来不便。措施:在出入口之间设置内部摆渡车;在出口附近新建停车场;整修街巷;增加商业点,鼓励村民从商。\n1.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n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n[例4](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n(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思路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信息确定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知道该区域有哪些重要旅游资源。第(1)题,从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甘肃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因此对文物古迹腐蚀较弱,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较好。第(2)题,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利有弊,应本着保护为先的原则,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监测和管理;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等。[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n\n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