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8 MB
- 2022-07-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n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西方:一战前----现实主义一战后----现代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一、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流派重要知识点解析\n1、浪漫主义一、文学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n(1).浪漫主义情怀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的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1、浪漫主义\n1、浪漫主义(一)、文学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n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说说18世纪欧洲大事:火车攻占巴士底狱卢梭\n(2).浪漫主义思潮的背景:1)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2)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3)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政治经济思想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n法国大革命没有彻底铲除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仍在曲折进行之中。面对启蒙思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n1、浪漫主义(一)、文学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①背景A、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延伸B、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C、思想: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可能②代表:拜伦(英)《唐璜》18世纪末19世纪初\n拜伦\n诗圣歌德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誉拜伦是“思想界的君王。”鲁迅也说:“我早期对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n1、浪漫主义(一)、文学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①背景A、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延伸B、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C、思想: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可能②代表:拜伦(英)《唐璜》揭露社会黑暗、丑恶、虚伪,奏响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18世纪末19世纪初\n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①背景A、经济:英法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经济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C、思想: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②代表A、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n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n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n《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老葛朗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他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成了百万富翁。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鱼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利。他的女儿欧也妮像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不生火。后来,老头死了。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郎的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n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巴尔扎克(1799—1850)思考《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n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①背景A、经济:英法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经济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C、思想: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②代表A、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痛斥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B、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n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大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夫·托尔斯泰\n19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流派流派时间背景特点代表1.发掘人的感情世界;2.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1.真实反映社会,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罪恶.2.塑造英雄与正面人物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拜伦雪莱雨果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起对现实失望社会矛盾日趋复杂\n二、音乐贝多芬\n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感受贝多芬】\n贝多芬的钢琴贝多芬的助听器\n二、音乐贝多芬1、将古典主义推向新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2、一生中最有影响力作品是9部交响曲,被称作“乐圣”\n(二)音乐贝多芬1、将古典主义推向新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2、一生中最有影响力作品是9部交响曲,被称作“乐圣”3、代表作及特色早期①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n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请回答: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n(二)音乐贝多芬1、将古典主义推向新高峰,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2、一生中最有影响力作品是9部交响曲,被称作“乐圣”3、代表作及特色早期①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②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后期①作品:《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②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n(三)美术1、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①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和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②代表A、莫奈《日出·印象》\n莫奈《日出·印象》\n(三)美术1、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①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和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②代表A、莫奈(法)《日出·印象》B、梵·高(荷兰)\n(三)美术1、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①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和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②代表A、莫奈(法)《日出·印象》B、焚·高(荷兰)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n1987年3月31日傍晚,英国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里,荷兰画家凡·高的一幅《向日葵》正在拍卖。出价从500万英镑开始扶摇直上,4分钟提高了4倍——2000万英镑。最后,随着长途电话的铃声传来了:“2250万英镑!”这令人咋舌的出价无人敢与匹敌,人们事后得知,此画为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所购,为庆祝该公司建立100周年。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结果发现,凡·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很多蜜蜂误以为真。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n《星月夜》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n(三)美术1、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①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和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②代表A、莫奈(法)《日出·印象》B、焚·高(荷兰)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2、立体派绘画(20世纪以后)①背景A、经济:工业革命带来快节奏生活加剧人们紧张感B、政治: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巨大精神创伤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②代表:毕加索\n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n少年的毕加索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中年毕加索童年的毕加索老年的毕加索\n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作品。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n(三)美术1、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①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和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②代表A、莫奈(法)《日出·印象》B、焚·高(荷兰)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2、立体派绘画(20世纪以后)①背景A、经济:工业革命带来快节奏生活加剧人们紧张感B、政治: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巨大精神创伤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②代表:毕加索代表作《格尔尼卡》谴责法西斯主义屠杀\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A、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n大卫·格里菲斯(英文全名为DavidLlewelynWarkGriffith,一般称为D.W.Griffith,1875年1月22日出生,1948年7月23日逝世),美国导演,被认为是对早期电影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ofaNation)和《党同伐异》大卫·格里菲斯\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A、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B、卓别林对电影发展贡献\n卓别林(1889--1977)出生于伦敦一个贫苦演员家庭,父母都是游艺场的歌舞演员。他的童年动荡不安,10岁时他就进了一个滑稽剧团充当演员,开始独立谋生。1907年他加入著名的卡尔诺哑剧剧团。1913年他随团去美国演出,其间与启斯东公司签定了合同,开始在制片人兼导演--塞纳特手下拍片。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1952年,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1972年,美国重邀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A、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B、卓别林对电影发展贡献C、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迅速,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n好莱坞大剧场好莱坞山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n《星球大战》《卡萨布兰卡》好莱坞拍摄的经典电影的宣传海报《泰坦尼克号》《克莱默夫妇》《辛德勒名单》《教父》\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A、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B、卓别林对电影发展贡献C、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迅速,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2、电视①诞生: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影\n贝尔德(1888—1946),英国工程师,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称为“电视之父”。人类第一台电视机贝尔德(左)和同事在看电视\n贝尔德1930年在英国制造的、第一台向公众出售的电视机贝尔德正在实验室里工作贝尔德和他的电视发送装置\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A、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B、卓别林对电影发展贡献C、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迅速,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2、电视①诞生: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影②发展A、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美国、英国迅速发展B、二战后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n(四)影视艺术1、电影①诞生:1895年,发明人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②发展A、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B、卓别林对电影发展贡献C、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迅速,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2、电视①诞生: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影②发展A、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美国、英国迅速发展B、二战后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3、影响: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重要影响\n1928年电视样机1934年(德国)1936年(法国)1936年(英国)1941年(美国)1948年1953年1961年电视的发展\n1936年 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 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000美元获得电视版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1964年 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1996年 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2008年 第29届奥运会……足不出户看奥运\n便携电视卫星电视转播站手机电视高清晰度电视\n探究:你觉得电影和电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政府喉舌商家招牌大众耳目“空中课堂”\n3.(2007山东日照11月)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文学B.启蒙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解析:A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浪漫主义文学。4.一批学生到博物馆看画展,导游对他们解说道:“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这一批学生在参观A.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B.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绘画C.19世纪印象派绘画D.20世纪立体派绘画解析:D材料信息表明,绘画经历了从平面绘画到立体绘画的变化,故选D。5.(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下列对贝多芬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B.被称为“乐圣”C.他是德意志音乐家D.是连接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主义音乐的桥梁解析:D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n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4分)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分)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2分)(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4分)(3)第二种说法;(1分)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3分)\n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十岁时,继承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学生时代就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1823年初,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7月13日,他乘着自己买的“赫拉克里斯号”帆船,带着两门小炮、五匹马和大量的枪支弹药、医药品,驶向茫茫的大海,亲任司令。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志哀二十一天。\n《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n《唐璜》的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16岁时与一贵族少妇发生爱情纠葛,母亲为了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航船在驶往意大利的途中遭到了大风暴的袭击,船只破损,逐渐下沉。一些水手觉得没有得救的希望,要求唐璜给他们大量的酒喝,以便醉昏后沉入大海中时少受痛苦。唐璜拒绝他们的要求,痛骂他们连畜生都不如,说男子汉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地死掉。他强迫并且监督水手们修理船舱,排除积水,在他的指挥和努力下,船终于没有沉没。他还奋力救起了落水的侍从,以及他父亲遗留的小狗。得救后的航船在海上漂流12天后,船上再也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水手们便开始吃人,老弱者成了首先被吃的对象,唐璜不忍心吃他的老师,被迫跳海离开了航船。唐璜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盗女儿海蒂的相救。但是海盗归来,毁了他的婚礼。\n此后,唐璜被当作奴隶送到土耳其市场出卖。又被卖入土耳其苏丹的后宫为奴,逃出后参加了俄国围攻伊斯迈城的战争,立下战功后被派往彼得堡向女皇叶卡捷琳娜报捷,得到女皇的青睐,成为宠臣。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n《唐璜》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n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二、碰撞与冲突三、打破隔离的坚冰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19C中期—19C末19C末20C初20C50S以来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共融性多元化与时俱进特征整体感悟19世纪初\n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在巴尔扎克生命垂危时刻,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他恳求医生延长他的生命,他就能再写出一部作品。他不断呼喊自己笔下的人物“高里奥、葛朗台、皮罗多……”。1850年8月18日晚上11点半,巴尔扎克永远闭上了他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结束了他辛勤劳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