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2-07-22 发布

淄博实验中学2014高考资料淄博实验中学2014高考资料2008年山东高考试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脉试剂出现紫色;若加人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及物质鉴定方面的知识。用双缩脉试剂处理该成分出现紫色反应,说明该成分含蛋白质;加人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成分含还原糖。综上分析,该成分同时含蛋白质和糖类,所以为糖蛋白。答案:C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肤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人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肤段)。若P肤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A.无法继续合成B.可以进人高尔基体C.可以被加工成熟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解析:本题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为背景,考查了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成多肽,经过内质网加工并运输到高尔基体,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再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分泌到细胞外。题中给出“P肽段的功能是将多肽引入内质网",所以当P肽段功能缺失后,多肽无法进人内质网,也就无法完成后面的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所以答案选D。答案:D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本题考查了人体体温调节方面的知识。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而兴奋性增强,从而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反应:散热量降低(如皮肤血管收缩),产热量增加(如打寒战、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等),所以体温依然能保持正常。答案:D4.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n解析:本题将科技发展新信息与细胞分化知识揉合在一起,考查了获取并处理新信息的能力。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丢失基因,所以B错;已分化的体细胞转化成类胚胎干细胞,类似于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脱分化前后的细胞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所以C错;造成细胞形态、功能不同的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D错。答案:A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进化的原材料由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然后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所以A错;有利变异能适应环境,而不利变异则被环境所淘汰,所以C错;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所以D错。答案:B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l期细胞的2倍C,来自Gl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所提到的物质的作用:促进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该物质存在于分裂期的细胞中,所以,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和处于G1期的细胞融合后,处于Gl期的染色质就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凝集成染色体。答案:C7.右图所示为叶绿体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和过程方面的知识。从图中所含有的色素以及发生的过程可以判断,该膜是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是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光能→电能→化学能;该过程产生的ATP只用于还原C3,而不能用于其他生理活动。答案:C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n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解析:本题以生长素的作用为背景,考查了处理、运用新信息的能力。本题提到的“花发育异常”有两个原因:P基因突变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到阻碍。从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这一因素看,花的发育和生长素的作用及其极性运输有关。由此可以推断P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长素不能形成或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也可能是该基因突变后导致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但不可能是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导致P基因发生突变,所以D错。答案:D26.(19分)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l)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种,____________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规律、遗传的细胞学基拙(减数分裂)和突变方面的知识,以及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1)AaBBxaaBb→AaBB、AaBb、aaBB、aaBb,所以基因型有四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矮生黄果植株(即aabb)的比例最高(1/4),其自交后代的结果是: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2)如果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则会导致杂交组合中的母本(AA)产生异常卵细胞,比正常卵妇胞多一条(13条)或少一条(11条)染色体。(3)基因突变有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其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往往只引起蛋白质中一个氛基酸的改变,而基对的碱基增添或缺失可能引起蛋白质中很多个氨基酸的改变。(4)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A基因的作用。实验原理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进而影响株高,所以最后要观察的实脸结果就是赤霉素的含童和株高。本实验的对照组是正常植株即没接受转基因技术处理的植株,实验组有二:一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答案:(1)4aaBb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2)13或11正常或矮生(3)Y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变体可能更多(或:X\n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4)①答案一:b.通过转基因技术,一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c.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答案二: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答案二中b和c次序不做要求)②与对照比较,正常植株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该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7.(14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和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对种群的增长规律、影响因素的理解,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l)人口增长率过高(如a曲线所示),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从而使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最终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如c曲线所示)。(2)自然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应呈“S”型曲线增长,人口增长也不例外。其主要原因是生存条件有限。在K∕2时,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率,所以如果全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童为55亿。(3)假如获得的总食物全为m,当(苹食)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1:1时,消耗的总的生产者即植物量=0.5m十0.5m×10=5.5m;当(草食)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1:4时,则消耗的总的生产者即植物量0.8m+0.2m×10=2.8m。因此,食物比例调整后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5.5/2.8=l.96倍。答案:(1\n)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34.(8分)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的重视。(l)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4)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解析: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分离和微生物的培养两方面的生物技术。(l)电泳法是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因为多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基团会带上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向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得带电分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4)牛肉青和蛋白胨具有丰富的碳和氮,所以在培养基中是重要的碳源和氮源。检脸杭菌蛋白的杭菌效果,可以设里对照实脸,实脸组中加入杭菌蛋白,时照组不加入杭菌蛋白,通过比较菌落多少可以确定抗菌效果:如果实验组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时照组或者实验组没有菌落,则确定该蛋白杭菌效果良好;如果两组菌落数量相当,则说明该蛋白扰菌效果不好。答案:(l)电荷(带电情况)迁移速度(2)碳源氮源(3)数量(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灭菌【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5.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l)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处______。DNA连接酶作用于____________处。(填“a”或“b")(2)将重组DNA分子导人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法。(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_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_______________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n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以及基本操作步骤。(l)限制性内切酶破坏的是相邻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健。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也是该处,但作用与限制酶正好相反。(2)将重组DNA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也可以使用基因枪法或花粉管通道法。(3)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植物体细胞或受精卵,因此,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才能成为植株。该过程的核心是脱分化和再分化。(4)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即以带有放射性的目的基因的单链为探针,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能与探针进行配对杂交的DNA(目的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以用个体检验的方法,即将植物栽培到高浓度盐的环境中(如盐碱地),然后现察其生活状况。答案(l)aa(2)基因枪(花粉管通道)(3)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去分化)再分化(4)耐盐基因(目的基因)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移栽到盐碱地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