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7.96 KB
  • 2022-07-27 发布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资料2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5)风形成的血接原因:人气的水平运动。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床梯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近地而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魁交。地转偏向力指影响风向,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乂影响风速。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几个力的相互关系::000水平气压弗变力10021、水平气压梯度力向丄等压线,几由高压一>低压;2、地转偏向力丄风向,只改变风向;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1010(liPa)4.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1)同一等压线图: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人,相反越小;(2)相邻两条等压线数之茅相等:比例尺越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人,风力越人,相反小;(3)相邻两条等压线数Z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反小。5.风向的判读:(1)确定高低压中心;(2)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3)确定南北半球;(4)按“南左北右”的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角的风向。二、全球气压带与风带(1)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Z间海陆分布Z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2)三圈坏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全球共有乙个气压带,丄个风带,其中有工个低气压带。下沉爬升】5低地%西风§上升90极地高压带加极地东风—一一副热带高压带[IJ£0\n(3)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赤道附近全年终年高温多用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人陆西岸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西风带控制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界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纬35°〜5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七六个个气佩压带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凤带f从低纬吹向高纬上升气流>有利于水气凝结畐I」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下沉气流L从高缔吹向低纬}不利于水气凝结北半球,大致是夏季(7刀)北移,冬季(1刀)南移。三、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对气压带的影响(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亚洲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被切断的气压带一月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七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2)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呈螢状分布。(3)季风坏流东亚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怎界。南亚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并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对比:项冃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夏季冬季夏季冬季风向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性质温暖湿润寒冷T•燥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源地北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蒙古、西伯利亚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界(冬季)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孕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H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n7刀夏季风1月冬季风\n四、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团势力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移动方向冷气团主导想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暖气团和遇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因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降水分布锋后锋前锋后都在锋面下冷气团一侧天气特征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温暖睛朗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控制,气温升高,气斥下降,雨过天晴我国典型的锋而天气北方夏孕的暴雨;北方冬呑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昆明温暖如春气旋与關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压状况中心低,四周高中心高,1丿1j周低垂宜气流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tl!M\\\\\仃11111近地面气流状况(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Z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①夏季:七八月长江流域的伏旱;②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③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n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水圈:⑴能量來源:水的三相变化、太阳能和重力能r冰川【淡水的主体】水圈海洋水96.538%湖泊水厂地表水J土壤水江、河水陆地水沼泽水<生物水<地下2K1深层地下水水圈的组成<大气水0.001%浅层地下水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1'可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冰川融水主耍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2)陆地水的和互关系二、水循环1.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凝结、水气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坏C:陆上内循坏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Z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④塑造地表形态;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1.世界洋流名称及分布规律:戶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按照成因分/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徳海峡分布/、补偿流:秘鲁寒流、7按性质~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n洋流的分布C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J北半球:顺时针旋转]人陆东岸为暖流1南半球:逆时针旋转J大陆西岸为寒流I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白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白东向西流,逆时针J西风漂流:白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2、洋流对地理坏境的影响①对全球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②对流经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a.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b.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冇降温、减湿作川,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③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渔场代表渔场洋流名称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日本暖流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秘鲁渔场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上升补偿流\n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降低污染浓度,加快了净化速度;⑤对海运的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顺流航行,省时省油;逆流航行,费时费油。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大气环流极地高气压帶/极地,/东风带/甜极地低压带/西•凤节/副热带髙斥带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温丄带Q夫洋东刘70。大陆西部大陆宇部大际东部冰原气侯苔原气侯大洋西储大气环流60c40°工幾带针叶林气候5(r温帚海洋性气候地止海气候玄陆性气候温带李风气候20°10°0°气候类型心热带雨林气候心热带草原气候q热带季风气候q热带沙漠气候心热带沙渡代候釀带苗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夫见律Q南北纬10°之间心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Q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凰中南半岛)4南北回归线一30°大陆内部、西岸2亚热带季风气候〈找国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南心南北纬30°一40°大陆西岸柑地中海气候q温带季风气候心温带海洋气候a我国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Q亚酿带季风气侯热带季忍气侯35:赤道低气压带控制Q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Q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陲实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Q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4气压带厂极地~7东风常/昭极地低压带赤道低弋压带气候精征Q全年高温多雨Q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100p.mjn,最高月少于^OOrnm^全年高温,昱恿囲岂降水15OO-2OO.OJ1UTL,最高月400jtl]t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