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41 KB
  • 2022-08-09 发布

初中人教版语文重点古文教案合集

  • 17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5《陈太丘与友期》古文七年级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2.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3.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教学重点】: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教学策略设计】: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一、导入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生答)师: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好客。可有一位少年却把客人拒之门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认识一下这位少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评判一下谁是谁非。(板书课题)二、解题首先看看标题怎么理解,陈太丘不是人名,太丘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相同的还有苏东坡,期是约-\n-定,综上所述,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的人和朋友有约定.二.整体把握(一)朗读感知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自己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强调不----通“否”2.看着小黑板停顿重音的提示自由朗读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尤其是第二个起来朗读的同学,读的非常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停顿重音都把握的比较好,所以当他读完的时候,学生竟然自发的鼓起了掌,顿时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之后很多学生都很积极的想表现自己.3.①在小黑板当场画出问句“尊君在不?”,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②在小黑板上画出“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方法:示范----标节奏----个别朗读----评价----再读4.齐读课文-\n-(二).理清字句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乃:才)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委:丢下,舍去)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顾:回头看)④区分尊君(尊称)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有个学生在质疑时,提出了“相”,在文中意为“我”.2.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来,同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比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日中”是哪一天的日中,“不至”是谁不至,明显是省略了一些成分,相同的还有文中的“过中不至”,指名翻译,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翻译其他的句子,出示小黑板小结:以上是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包括朗读感知和理清字句,下面有请宋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探究文章的其他深层含义-\n-(三)整体把握和合作探究1.通过刚才对字句的学习,文章的大概意思也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回到课文,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学生抢答并板书:客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同时引导学生如有犯错要勇于承认并改正小结: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补充板书:信礼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直接指名学生回答,补充板书:聪明机智可我们也发现了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是否礼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桌或者4人小组之间交流看法小组讨论并回答三.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四.总结:-\n-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五.布置作业:完成新学案熟读并背诵六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客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信元方:聪明机智礼-\n-10《论语》十则古文七年级上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弄清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2、朗读、背诵课文。3、研读前五段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n-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二、诵读,整体感知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3、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2、齐读: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3、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n-愠:生气,发怒的样子。问:先请同学翻译下这句话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问:这三句分别讲的是学习的哪些方面?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问:曾子每天反省了点什么?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讲解:“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n-问:你从这句哈得到了什么启示?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危害。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问:你从这句话了解到学习和思考应该怎么样?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5)子曰:“由,诲(huì)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诲:教导女:通“汝”,你知:通“智”,智慧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问:你从这句话学习到了什么?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n-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4、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1)学生思考:①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②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2)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四、拓展体验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五、作业布置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n-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3、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3、交流:(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同。译: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讲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n-译: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讲解: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讲解:“士”,在《论语》中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坚贞不屈、不随俗流、坚韧不拔社会现象。(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一言:一个字。行:奉行。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讲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4、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体验反思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教师小结《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n-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板书设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内容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学习态度思想修养19《在山的那边》教案七年级上一、导入中国梦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梦想的一种渴望。大的梦想是由小的梦想所组成的,首先我想听一听你们有什么梦想?不同的人,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梦想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一个山里的孩子的梦想,我们学习《在山的那边》。二、掌握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诗歌-\n-2、诗歌讲了什么?所要表达的情感3、为什么要学诗?诗歌的意义到底在哪儿三、初步阅读,大致了解课文a分小组讨论:什么是诗歌?生:诗歌是巧克力;诗歌是白云;诗歌是飞翔的翅膀;诗歌是生活师:我所理解的诗歌是“啊!”(贝克汉姆、周杰伦例子)诗歌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不断发展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诗歌是表达情感的。b分小组讨论:怎么了解诗歌的情感生:带感情朗读生:听生:读c学生自主默读一到两分钟,在读的同时思考这篇诗歌写了什么指导学生回答方法:谁做了什么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想知道山的背后是不是海,但多次碰壁。在登上山顶之后发觉不是海,但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最终我看到了海。d诗歌表达的情感师:知道内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情感,那表达了什么情感?生:学生有很多困难,要努力地克服困难-\n-师:好的,但这只是我们还可以出来的,接下来便要深入地读。三、深入阅读课文,了解诗歌情感a阅读诗歌的基本技巧师:通过读才能亲近诗、感受诗。那读要注重哪些方面?生:有情感、有节奏,要有声调,要有快慢,读准字音b解决生字、词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c阅读诗歌1、学生先自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选择读的好的学生上台阅读3、让学生评价之前学生阅读的优缺点4、①挑几个学生阅读第一句:“山那边是海吗?”(指导:在疑惑之中还有向往,要读出这种情感)②读第二句:“妈妈,那个海呢?”(读出失落和责备的情感)③读第三句:“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读出赞美和力量)④读第四句:“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n-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读出激动、坚定、惊喜)d意象①什么是意象?象是实物,意是感情②文章中的意象:山、海师:作者最开始想要看的是现实中的山和海,那最终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是现实中的山或海呢?生:不是师:对,最后是用信念形成的,这是用的一种象征的手法,海代表什么?山代表什么?海:理想山: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难本文主旨:实现梦想就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四、学生自主讨论学诗的意义是什么?生:获得某种哲理师:嗯我们学到了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那这就是我们学诗唯一的目的吗?那我们买哲理书读一读就好了嘛。还有吗?生:提高写作水平师:诗歌在写作中对我们语言很有帮助生:提高表达方法师:我觉得诗是“无用”,如果在功利性的世界诗歌就是无用的,但就是它的无用造就了它的“有用”,因为诗歌是非功利性的,诗歌是“诗意”的,是“美”的。例子:我有一所房-\n-子……学习的作用就是来发现和感受美。总结:为了梦想执着地生活-\n-5《伤仲永》古文七年级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了后,要说出这个小故事是从哪个成语里讲出来的,也可以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n-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人们说他的才思尽了。学生:江郎才尽。教师:对!(教师板书“江郎才尽”4个字)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教师板书“方郎才尽”4个字)二、整体感知课文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解题: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看课后注解①,回答:悲伤,为……惋惜教师问:作者为谁惋惜?为什么惋惜?学生答:为方仲永惋惜,为他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而惋惜。(教师板书:神童----普通人)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n-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1、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lìpānyèyì隶扳环谒邑gàichènyānmǐn丐称焉泯五、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在课文第一节找出方仲永小时候的过人之处。神童:一异:哭要书具二异:五岁作诗三异:不学而诗四异:指物能诗2、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点明仲永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哪句?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最后,“泯然众人矣”。点明仲永才能衰退主要原因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n-3、三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年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六、总结-\n-30《狼》蒲松龄古文七年级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课文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复述实现对文意的疏通,对内容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简练的文字表现人和狼性情,心理的技巧教学难点:复述大意和故事的启发。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不少同学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的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n-二、整体感知课文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1、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jiǒnɡxīnshàndāndānmínɡ大窘积薪苫蔽成丘眈眈相向目似瞑xiásuìkāoxiáqǐnɡ意暇甚隧入尻尾狼亦黠矣顷刻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四、探究课文1、请一位同学简单复述课文大意提问:从文章中我们看到这匹狼有怎样的本性?2、提问:请同学们在原文找一个字,这个字最能体现狼的本性(黠)3、提问:狼之“黠”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原文,并能翻译。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甚,很译: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译: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刚才没得到骨头的狼停止了,但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注视的样子。译: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瞑(míng):闭眼。意:这里指神情、态度。-\n-暇,空闲。译: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洞:名词作动词。打洞隧:名词作动词,钻洞译:他刚刚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从后面攻击屠户。板书:黠:①缀行②止,从,并驱如故③不敢前,眈眈相向④犬坐,瞑,暇⑤隧入,以攻其后4、然而,尽管两狼如此狡诈,它们最后的结局也无非是被屠户劈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机智勇敢)那么,屠户的机智勇敢体现在哪里呢?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乃:于是,就。弛:放松,这里指卸下。译: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快速地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暴:突然。译: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了几刀把狼杀死。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译:他刚刚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4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译: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学生汇报,教师板书:-\n-智勇:①奔倚其下,弛担持刀②暴起,刀劈③转视④断其股,亦毙之四、回顾全文,深入思考同学们,读完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可以从人和狼两个角度思考。教师备用提示的例子(视情况灵活使用):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以及妥协让步,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够取得成功2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3人有狼没有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五、作业1蒲松龄《聊斋志异》异彩纷呈,同学们再读其中别的作品。2狼的性格多种多样,有人还很喜欢狼呢,比如歌者齐秦就有歌曲《北方的狼》,其他作品也有歌颂狼的,同学们下来再读读其他写狼的文章,例如《西伯利亚七匹狼》,《狼图腾》---姜戎,《红豺》——沈石溪。-\n-7、《背影》朱自清散文八年级上一、导入教师以音乐视频的方式导入课文,并引导学生注意看屏幕中的歌词: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二1、了解《背影》简介《背影》于1925年发表,文章已发表立即轰动文坛,有人这样说道:“要谈到五四时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到朱自清,就不能不提到他这篇名作《背影》。2、聆听课文前三段录音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凄凉、悲伤、沉重朗读时语速缓慢,语调低沉3、学生自主阅读前三段,思考为什么会有悲伤的情感。注意朗读的语速、语调。祖母去世了,父亲赋闲、家中光景惨淡。因-\n-此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出父亲十分可怜。4、学生自主阅读其余文章,小组自主讨论文章哪里使你感到感动?为什么使你感动?父亲是一个胖子,为了帮我买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看到父亲的背影会让人想流泪。板书:体态:胖5、听第六段的课文录音。思考为什么这个片段最让人感动。生:父亲腿脚不灵活,但是还是蹒跚地走到铁道旁。师:能解释下“蹒跚”是什么意思。生: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板书:蹒跚师:誰能为我们表演一下什么是“蹒跚”,请同学表演。6、“蹒跚”说明平地走路已经很困难了,蹒跚走路前还写了他穿着怎么样?请同学阅读以下。阅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思考从父亲的衣着你看出了什么?从三个“布”字看出家庭贫穷,与前文相照应。黑色的衣服让人感到压抑。棉袍的穿着让人感到笨拙。父亲承受着丧母、事业、贫困的重压,但还是不忘给二十岁的儿子买橘子,这是一位很伟-\n-大的父亲。板书:布、黑7、还有哪些词也体现了父亲的艰难?师:“攀”:爬上去并且还要往下压,要十分用力。请同学来表演“攀”的动作。请同学再来表演下你自己是怎样爬上月台的?师:同学的动作都是非常敏捷的,但父亲是非常费力的。板书:表情:努力8、为什么脚的动作是“缩”而不是“蹬“?要攀爬上去身子一定要轻,父亲年纪大,身子又重,做儿子的在一旁看得也非常揪心,父亲是何等艰难。板书:攀、缩、蹬师:朱自清文章的语言用的准确而质朴,把上月台的细节刻画的非常到位。儿子看到父亲的背影伤心的流下了眼泪。儿子的心里是被父爱感动。这一片段从父亲的体态、衣着、表情、动作表现出了父亲“父爱如山“,深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质朴。板书:父爱如山9、同学再次共同阅读第六段。师:背影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章的聚焦点-\n-21《桃花源记》教案古文八年级上一、导入我们常说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拥有的理想也不同,贫困的年代里我们所求的是衣食无忧,在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所求的是生活的美满幸福,那生活在战乱年代里的人们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感受一下作者所处的年代和陶渊明所拥有的理想。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1、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生:世外桃源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的美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生:美!师:好,接下来自己阅读文章,并思考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的美。生: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师:哪部分是写自然环境的?生: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面写自然环境,后面写人物活动师:作者前半部分展现环境之美,环境即包括自-\n-然环境,也包括人们生活的环境,接下来作者给我们展现了山美水美并且人更美板书:环境美人情美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a、分析环境美的句子1、播放原文录音,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划出表现桃花源环境美和人情美的句子,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哪些句子表现出环境美的。师:好,找同学来交流一下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师:好,找得很具体,下面请一个来翻译一下生:…………师:“鲜美”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现代是指汤汁鲜美,在古文中要分开来翻译,鲜艳美丽。板书2、哪些方面写出这个桃花林和其他的桃花林不一样?“中无杂树”所以渔人甚异之桃花林美得非常奇特3、(1)描写桃花林内部环境的是哪一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n-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对于描写桃花林内部环境的句子有翻译困难的提出来全班共同解答土地平旷平:平坦旷:宽阔师:请同学将整句话再翻译一下生:………师:全班一起将这句话翻译一下重点提醒一下“交通”这个词是古今异义双音节词板书:………①鸡犬相闻闻:听到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良:肥沃池:池塘美:美丽属:类译:有肥沃的田地,肥沃的池塘,有桑树和竹子之类的东西b、小组交流,找出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快乐的词语1、(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鸡飞狗跳代表不太平鸡犬相闻感受到温馨祥和的气氛(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奚如外人说明人们生活安定,来往种作说明在耕作和劳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男耕女织就是最大的幸-\n-福了,能够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没人压迫。(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老人。老人头发是由白变黄的垂髫:小孩。古装片里扎小辫子小孩子还有个发型叫总角,如哪吒此处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事物的局部特征来代替整个事物问:为什么只说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小孩怡然自乐而不说桃花源中的所有人?社会中老人和小孩是弱势群体,家中弱和睦通过老人和小孩就能看出来,老人生活凄苦家庭就不是很和睦c、桃花源中人情美的句子(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人们热情好客,不管热情不认识设酒杀鸡要:通假字翻译句子(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咸:都人们都来凑热闹表达出桃花源中人特别热情板书:热情、好客、淳朴(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让同学翻译句子表现桃花源中人的好客延:邀请(4)停数日,辞去-\n-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思考1、想象桃花源外面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从第三段找到暗示(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让同学翻译此句妻子:妻子、子女板书:古今异义的“妻子”绝境可看出人们为了躲避战乱逃避战争才来到这里2、从秦到晋是否太平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作介词读第四声,在文言文中作动词时读第二声让同学翻译此句具:详细问:人们为什么叹息?答:此句是暗示,为外面的人们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感到惋惜3、文章中哪里有暗示陶渊明没有找到这样的理想社会?(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n-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最后一段寻:不久津:路总结:理想社会存在陶渊明的心中,桃花源是子虚乌有的,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精神寄托。作业:1、用一段文字描写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写出不同层次的景物色彩2、背诵课文-\n-22《陋室铭》刘禹锡古文八年级上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3、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n-3、合作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n-2、背景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三、诵读课文并翻译读一读: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翻译全文:1、学生合作翻译。2、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名:动词,出名灵:灵验,神奇。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馨:这里指品德高尚。上:长到,蔓到。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弹奏。-\n-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四、分析课文、品析语句1、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2、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1)陋室的环境如何?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我们的眼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很久没有人住过,补修过,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简陋呢?(不是)首先作者写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回答:对偶、拟人。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n-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清幽(板书)(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高谈阔论的人交往。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人?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学(板书)(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n-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板书)(5)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用意是什么?教师讲解:诸葛庐、子云亭都是最简陋的屋子。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西汉的文学家。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房屋闻名天下。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他又想证明我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从政治上,文学上干一番事业被后人所敬仰。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人生抱负、志向远大(板书)(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n-而不再简陋。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五、探究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五、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课文。-\n-22《爱莲说》周敦颐古文八年级上教学目标: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二、整体感知课文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是指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1、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周敦颐yí(yí)-\n-可爱者甚蕃(fán多)出淤泥而不染(yū)濯清涟而不妖(zhuó洗)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玩弄)花之隐逸者也(yì)陶后鲜有闻(xiǎn少)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五、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风度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n-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菊开放于秋天不与其它的花同放,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与莲正好相反,用它来反衬莲这样就更突出了莲的高尚品格。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提问:本文只是写花之文吗?(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2、a、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花之隐逸者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b、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花之君子者"鄙视"讽刺C、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n-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六、总结课文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七、布置作业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八、板书设计爱莲说托物言志陶独爱菊隐逸者鲜惋惜-\n-(正衬)世人甚爱牡丹富贵者众鄙视(反衬)予独爱莲君子者独赞美-\n-2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古文八年级上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于学业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注视我们教室窗外的一瞬间,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美好。天的晴朗,树的葱笼,桂花的飘香,……让你心旷神怡。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大家说说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PPT出示风景图)学生发言:山,水,树……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翠绿的树,清澈的水,……)师:说得好。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又比如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的作品,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山川之美》。(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他的《山川之美》,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2、作品背景介绍: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n-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三、初读课文,正音断句。(师生互动,运用多种朗读手段,把握读音和节奏。)师:刚才我们说,这篇文章被称为:“清丽山水画,流动的山水诗”,到底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一首什么样的诗呢?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读这篇短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你觉得难读或者不会读的字词。(学生散读课文。)师:大家觉得哪个字读不好啊?(学生交流)师:那么,下面请听一遍朗读录音,大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注意听短文里字词的正确发音,其次是要注意听在朗读时的节奏是怎么把握的,好吗?(师播放配乐范读)师:听清楚了吗?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出示课件)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tuí)(yù)师:现在再请大家来读读,看看这回我们能不能把字音都读准,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一起来试试,好吗?(学生共同阅读)师:很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读得更准、节奏把握得更准确。(分别请两位学生读。读后点评。)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落实字句与写作结构、写作特点等知识)。(一)理解课文内容。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了,那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多少呢?现在请大家自由默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然后来提问。-\n-(学生自由默读,思考提问,集体帮助解答。)教师预设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复:再与:参与,这里指欣赏这句话的意思是: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预设2:“沉鳞竞跃”什么是“沉鳞”?(“沉鳞”指的是潜游在水里的鱼。鱼为什么说成是“鳞”呢?因为鱼身上有鱼鳞。用鱼身上的鱼鳞来代指鱼,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借代”。借代: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师:同学们没问题了,可是老师还是有一些问题没弄明白,你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师:上面这些加点字的意思老师都不是很明白,同学们谁能帮我解答呢?(学生发言)(“颓”是坠落的意思。)(“沉鳞竞跃”是说潜游在水里的鱼比赛着竞相要跳出水面。)鱼儿比赛说得很形象。(“歇”是消散的意思。)(“乱”是繁忙的意思。)师:哦,那“晓雾将歇”说的就是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老师明白了,谢谢大家。那这两两个“欲”字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欲”字是“将要”的意思,第二个“欲”字是“欲望”的意思。因为“欲界”指的就是人间,人间就是充满欲望的世界,所以-\n-这个“欲”指的就是欲望。其实啊,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里它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词多义现象。(出示课件帮助归类)1、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师:既然对字词的意思能理解了,那相信大家对全篇课文内容也一定能理解了。现在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用自己的话翻译这篇文章,好不好?哪位同学愿意来试试?(请学生口头翻译)师:你们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翻译的吗?对照一下,看看是我们翻译得好,还是别人翻译得好。(出示课件)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师:你们觉得跟刚才那位同学相比,哪种译法更好一些?为什么?(这种翻译更好,因为语句更流畅更优美也更形象。)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已经理解短文的内容了,现在我们男同学和女同学来进行朗读小竞赛,大家一边朗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语句中描写的画面,读出感情。看看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女生朗读课文,点评。再男生朗读课文,点评。)(二)理清课文结构。师:既然有说人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n-画,那这幅画里画了哪些景色呢?(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师:这些景物是否杂乱无章?作者是如何精巧布局的?即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大家仔细想一想。(作者是按从早到晚这些顺序来写景的。)师:从哪里看出是从早到晚呢?(“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晓”和“夕”说明从早到晚。)师:很好。还有没有其它的时间变化呢?(还有四季之景。)师:哦,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四季之景,再来写早晚之景。那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否都在写景?(不是。开头先总的交待。结尾是作者的感受。)师:那先总写,再具体描绘各种景色,最后抒发感慨,这样的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啊?(总——分——总。)师生边交流边逐步整理归纳出本文的结构特点。(PPT展示)一、总起: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的交待)二、分写: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四季之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晨昏之景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三、总结: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抒怀)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向我们概括了山川的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赞-\n-叹的,然后依次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最后作者自己也忍不住感慨:这么美好的地方真的是好比人间仙境啊。(三)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特点。师:这个人间仙境你觉得是宁静的还是喧闹的?学生自由发言,可有不同意见。师引导阅读书后知识卡片,了解本文以动衬静的写作特点。明确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句中可看出五、研读赏析,感悟短文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赏景。(穿插口语交际训练目标)师:同学们,这样的景色很美,那到底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哪些美呢?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一次小导游,来带领别人欣赏这片美景。(出示课件,明确要求。)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师:这里还有哪些美,哪位同学愿意来为老师和其它同学当一回小导游?1、学生准备,可小组合作。2、学生交流。教师备案:如:这里有原始之美,你看,青林翠竹,绿色的树木四季都有,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气息。如:这里有世纪之绿之美,你看青色的树木,翠绿的竹子,一片让人感动的绿色。-\n-如:这里有动静结合之美,你看“高峰入云,青林翠竹”静静地伫立,“清流见底、沉鳞竞跃”,活灵活现。如:这里有四季和早晚之美,你看,青林翠竹四季长存,早上的雾气,傍晚的游鱼,生动有趣。学生交流后师适当点评鼓励。(二)揣情。师: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引导学生注意结尾句,结合当时写作背景来揣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交流,师帮助归纳。)①自豪之感。因为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而作者自己就是一个懂得欣赏人,可见他的自豪之感。②作者描绘江南的山水风光,既是想从友人那里得到共鸣,又是希望和友人共同欣赏。③全文所表达的是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用诗一样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这里有着山水相映之美,同时文章的意境是美的,结构是美的,语言更是美的。这里也无处不在的流露着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叹和热爱,而作者的自豪之感也溢于言表。(PPT出示归纳)师:这么美的文章,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吧。(集体再次朗读文章)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读完让我们齿间留香。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我们祖国大地的大好河山。我们为这-\n-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出示课件)六、作业:(其中1-3必做,4选做)(出示课件)1、背诵课文。2、摘抄文中两句对偶句。3、积累重点词语及文学常识。4、二选一。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描绘景色(1)任取文中一个景,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2)选取校园中一处实景,加以片断描写。-\n-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古文八年级上一、导入:1、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作者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2、学生自由读。解决生字问题相与(yǔ)藻(zǎo)荇(xìnɡ)3、请两个同学读。请同学点评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1、找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四、读出作者,读出情感。1、你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出什么?(读出伤感)A.十月已入寒秋(读出凄凉)-\n-B.十二日夜,临近十五月圆,由然而生思念之情。(读出忧愁)2、带着这种体会齐读第一句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读出失落、欣喜)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点拨:(1)无与为乐者:缺少志同道合的人(读出失落)(2)“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3)遂字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毫不犹豫(读出果断)(4)为什么寻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也?预设: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4、怀民亦未寝。最重要的是哪个字?可看出什么?亦是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5、相与步于中庭。(读出享受)五、细读品悟、焦点探究。1、这样的一对闲友闲步与中庭,看到了怎样的月色?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生: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解题:由月光想到澄澈的水、影子与水草,不但纵横交错的形状像,有清风拂过时,那影子微微摇晃,仿佛水草在浮动。这里有恍然大悟的感叹。很天真。由此我们推想,他刚才肯定迷-\n-失在这月光里。忘记了月光,忘记了自己,可谓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欣悦的、欣赏、心胸开阔、心灵透亮、忘却烦恼、忘却得失、心无杂念、超脱荣辱、心如明镜、超然物外的语气)。下面让我们逐层读出以上的感受。六、有味地赏析师:不光月色美,还有好多的美点。〔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预设1:“相与步于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默契之美)预设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七、探究情怀1、一起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2、你认为文中“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3、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踏-\n-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慕名利,坦荡豁达。)4、什么样的人才能悟到这样的境界?(热爱生命、逆境坚守)5、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齐读课文)六、结束语: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用他“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旷达、用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穿越千年时空映照了我们,也祝愿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能像东坡那样,心灵永远澄澈明净,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n-29《湖心亭看雪》张岱古文八年级上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杭州西湖风景秀丽,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所以也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我们刚才读的有西湖各个时刻的景色,那么下面我们就跟随张岱的文章来领略下西湖冬天的美景。二1、请同学阅读刻下注释①板书:《湖心亭看雪》注意:文章选自《陶庵梦忆》,从“忆”字看出文章选自回忆录张岱是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说明是客居他乡张岱不愿做清朝的官,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爱的是明朝。2、介绍湖心亭湖心亭是杭州西湖的一处景点,相传宋朝时整理西湖时挖的泥土堆了一座小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作湖心亭。由于是一个赏西湖的好地方,所以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要莅临的景点,今天就为大家来欣赏一下。-\n-3、播放课文录音,同时,学生用笔在课文中生字进行圈点勾画,注意老师阅读的节奏。(学生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毳cui沆砀hangdang毡zhan4、解决古文中词语的意思是日:这一天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拥毳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焉得,哪能。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疏通课文内容,将不懂的地方进行圈画,全班共同解决。生:为什么“舟中人两三粒”用“粒”而不是用“个”。师:“粒”又表示“小”的意思6、找一位同学阅读全文,其余同学找出最能概括出作者形象的一个字。板书:“痴”师:“痴”在现代有哪些意思?生:呆、傻、蠢师:这些意思都有贬义的倾向。“痴”有时也表示过分地迷恋一个东西被人不理解,比如爱看书的人被人叫做“书痴”。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岱可真是个“痴人”。7、同学们阅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n-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说出张岱有哪些异于常人的行为?看雪的时间是晚上的七八点,而且是一个人去看雪8从“独往湖心亭看雪”能看出张岱什么样的个性?性格与众不同。天气如此寒冷,张岱选择这样一个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夜晚,宁愿“拥毳衣炉火”,也要一个人去看雪,他不愿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由此可看出他的行为体现出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痴情”板书:痴情8、阅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思考张岱痴迷的是什么样的景?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师:在读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苍茫一片的感觉-\n-师:可否把“与”给去掉?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答: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与”有一种浑然一体之感。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什么特别之处?生:量词十分特别师:如果我改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可以吗?答:不可以,作者所站的角度不同。人的渺小与宇宙的辽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师:体会“而已”的特别之处。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而已”的特点。师:突出了人和物都非常地渺小,人和物在大自然和宇宙中都是沧海一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者痴人眼中有痴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作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地享受。板书:痴景、天人合一师:我们可以看到张岱写景确实高人一等,三言两语就把湖上苍茫的景象描写出来,这种不加渲染的写作手法就叫白描。就以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为例,白描相当于淡妆,渲染相当于浓抹,有时淡妆比浓抹更具有韵味。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面简简单单几个词语就把断肠人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n-这就是白描的独特作用。9、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张岱当时游湖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孤独寂寞的心情师:好的,在张岱游览的同时早有两人已经到达了湖心亭,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也有雪景的痴心。10、同学们一起读第二段,思考张岱当时看到这两人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大喜师:从哪里看出“我”也喜?答:“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竭力强饮:尽情喝译: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感)师:“此人”是什么样的人?答:志同道合的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高兴之下痛饮三大白。他们开心是志趣相同,都有高雅脱俗的情怀。板书:高雅脱俗、痴心11、这种事情有谁不理解?舟子12、请同学读出舟子说话的感情13、若是张岱,听到张岱说的这句话有什么反应?-\n-作者会把舟子的话写到自己的文章里14、为什么要把舟子的话写进文章里?借舟子之口表达了对痴的赞赏表达了自己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体现了张岱孤高的情怀,高雅的志趣。作者明明是和舟子一起去湖心亭赏雪,却说是自己独自前往,恰恰不矛盾,因为舟子这样的俗人是赏不得这样的美景的。总结: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景色,高雅脱俗的情趣。。这种文人很多,在现实当中被压弯了腰,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寄托,排解苦闷,希望同学们也能体会这样的情怀,痴情地学习,痴情地生活。-\n-25《水调歌头》苏轼古文八年级下一、导入说到月亮,我们几乎很少有人会说不喜欢,中国的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中国诗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可以让中国诗人把情思寄托在月亮上。今天我们就将走进旷世奇才,一生爱月、咏月的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来看下他的笔下的月亮在向我们诉说怎样的情感。二1、学生自主阅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注意阅读的语速。①选一位同学在全班面前阅读。②请同学评价前一位同学的阅读③全班同学共同朗读全文2、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月亮又是怎样的?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月亮也十分美丽。师:这是什么时候的月亮?生:是中秋的师:中秋对中国人来说是怎样一个节日?团圆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文章哪里可以体现这是-\n-中秋节的月亮?生:在小序中的“丙辰中秋”师:苏轼是第一个大量开始用标题和小序的此人3、小序中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什么?苏轼喝醉时,心情非常不高兴时所作的文章,并且是为了怀念弟弟。4、小序的作用是什么?来交代写作的背景和目的5、哪句话特别提到了苏轼特别“盼子由”?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师:这里的“人”只是指弟弟吗?再思考一下。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师:还有同学找到更强烈针对子由的句子吗?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句意思为“明月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何在亲人离别时才圆?”抒发了对子由强烈的怀念。师:你把这句话再读一下。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师:在这样的夜晚,像玉盘一样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作者很想和子由分享,但子由不在身边,有一种埋怨明月之情。全班共同再读一次这句话。5、哪里能看出作者睡不着?是什么惹得作者睡不着?照无眠。怀子由板书:怀子由离愁别恨-\n-6、全班共同朗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7、思考作者还有一种怎样的情怀?作者不止在怀念子由,小序中哪个字可以看到?兼8、听原文的朗读录音,思考在原文中哪里也有提到作者不止在怀念子由。9、思考“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背后作者想干什么。生:作者留恋温暖的人间师:这里为什么用“清影”而不用“浊影”?生:“清影”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师:前面同学说作者迷恋有亲情温暖的人间,但前面又说有一种孤单之感,是否有矛盾?答:不会,苏轼那时内心凄凉,想逃避世俗的纷争,一个人有一种孤独之感,就像:“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去过神话般的生活,但感觉人间比天上更加温暖。10、对“我欲乘风归去“的”归“有什么看法?归去是“归“到朝廷去,“琼楼玉宇“和“高处”都有朝廷的指向所以用“归去”,虽然觉得人间好,但也是很无奈。11、怎么理解“寒”苏东坡在当时是文章独步天下,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他一度曾有报效祖国的壮志,从开封到杭州,现在又流落到密州,这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n-方,六七年都未见到子由了,在这里又想着朝廷是怎么样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着月亮问月,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所以除“怀子由”之外,苏轼在借月亮感叹自己的人生。全班共同将上阕朗读一遍。板书:叹人生失意矛盾12、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句诗1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许多事情都和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此事古难全,突然间就想明白了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下离别的人、亲人、读到此的人一步踩到旷达之中,不再计较自己的进退得失。13、为什么这首诗能有流芳百世之魅力?能给与人精神的鼓励和支柱14、你认为什么可以长久?-\n-26《小石潭记》柳宗元古文八年级下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一、导入,引出作者和课题:人物竞猜(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他21岁中进士,后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主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3)他对唐代的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他的山水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柳宗元《小石潭记》二、熟读课文:-\n-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篁(huáng)坻(chí)嵁(kān)俶(chù)翕(xī)差(cī)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三、整体感知1、课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小石潭)2、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作者都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水石树鱼源岸环境3、小石潭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语预设:(1)清(水尤清冽)句子: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学生朗读,解释。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文中指小潭里-\n-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透,一作“彻”。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2)青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学生朗读,赏析。翠蔓: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赏析:妙哉!这里有青青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它们交错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此等仙境,令人心驰神往。(3)幽句子:隔篁竹伐竹取道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总结1:小石潭景色清幽、凄美,但它却被遗弃在荒野之中,无人赏识。甚至连一个名字也没有。那么柳宗元为什么给他取名“小石潭”?-\n-答:“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故柳宗元会称之为“小石潭”四、细读课文,落实重点实词。看能否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点,投影:这是一个的小石潭。(找景物,说特点)并引用原文说说你的理由,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你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2分钟)例如:读完此文,我仿佛看见了一个怪石嶙峋的小石潭。理由是:文中这样写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我是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几个词语看出来的。注意:为,成为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明确:教师预设:填词理由重点-\n-讲解树木青葱——青树……披拂——学生看注解理解群鱼戏水——潭中…….相乐——定点写景水清见底——潭中…….相乐——侧面描写源头曲折——潭西南……蛇行——斗折蛇行岸势崎岖——其岸势…….其源——犬牙环境凄清——坐潭……幽邃——学生看注解理解五、探究作者的情感过渡语:如此凄美、清幽的小石潭,作者坐在此地有什么感受呢?预设: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孤寂)以其境过清(凄清)那为什么前面提到“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怎样理解?v出示课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遍游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柳宗元的永州情结)v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n-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七、结束语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石,他们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n-27《岳阳楼记》范仲淹古文八年级下一、导入师:在今天这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生齐读屏幕所示文字: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朗读过程中有学生将”谪”念作“dí”,师帮助正音:谪zhé)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生(众):范仲淹。师:是的,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1、播放原文录音,学生注意阅读的感情和停顿-\n-2、自主阅读,通过课下注释和手边的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重点字词的解释,并说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在小组内讨论三、探究课文1、作者的思想是什么?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师:“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生(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生(纷纷):最后一段。师:最后一段是吧?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师:嗯,读得不错,如果声音能更响亮一些,更自信些就更好了,待会儿我们再来试试看。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学生纷纷举手)好,你来。生: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n-2、哪个字说明作者早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师:说的不错。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生(众):不是。师:不是?那就是早已有之的喽,你有证据吗?师: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呢?生:因为“尝”字解释为“曾经”,就是说他以前就有了——(学生声音越来越小)3、能不能在开头直抒胸臆?为什么?师:非常好,孩子,你自信一点。你的发现很好,请坐。“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既然范仲淹早就有了这“先忧后乐”的思想,那他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学生困惑答不出。)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生:(齐答)滕子京。-\n-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滕子京的故事,也许你就有所发现了。(出示背景链接,学生默读)滕子京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很少)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范公偁《过庭录》)师:范仲淹为什么不能一开篇就直说,你从这里有没有发现?谁来说说看?师:哦,一开篇就直说接受不了。那就得想办法委婉地说了。通过这则材料我们知道范仲淹想要借这篇文章来劝勉滕子京,可是直说又怕他接受不了,正如你所说(指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他是个豪迈自负的人4、范仲淹该如何去劝勉滕子京呢?师:那么,范仲淹该如何去劝勉滕子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重点。昨天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接下来就来小组合作探究——范仲淹是如何劝勉滕子京的?在咱们探究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还有三点要求:(屏幕出示探究问题及要求)联系课文探究;组内全员参与;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当你探究遇到困难时,-\n-别忘了多读读课文。好,开始吧,前排同学向后转——(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说出看法)师:说说看,每个人都发言哦。(十分钟后)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也许交流中会有新的发现,哪一组先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啊?(学生举手)好,你先说——生1:我们觉得文章先对滕子京表示了赞扬,后面再写环境,用洞庭湖的阴晴明暗来比喻国情,让滕子京知道应该先忧后乐,就像文章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你说出了你们组的看法,其它组呢?生2:我觉得文章开始时范仲淹先对滕子京的政绩表示赞扬,在他的管理下这里百姓和乐。又表示了对他被谪的理解同情,之后再写出现在的社会状况,他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变这状况,从而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你们组也提到了要先对滕子京赞扬肯定。好的,请坐。(学生举手,再请一组代表发言。)生3: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范仲淹先说滕子京只花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岳阳楼,而且政事顺利,后面再说滕子京的一些缺点,告诉他应该先天下-\n-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委婉劝勉他更能接受。师:前面三组同学发言都提到了范仲淹先肯定了滕子京的功绩,然后再来进行劝勉。这种肯定对劝勉很有好处5、范仲淹之后怎么对滕子京进行劝勉的?师:但我很想知道然后他怎么进行劝勉的呢?有没有组探究过这点?生4:他用景物,借景抒情,用波涛汹涌恶劣的场景来比喻遭遇危机的国情,用春和景明来比喻好的国情,说明国情有危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6、“迁客骚人”看到景物有怎么样一种情绪?那几句话表现了他们的这种情绪?师:刚才也有同学把景物描写和国情联系到一起,但这景是谁眼中的景?文中是谁在登楼抒情啊?生(众):迁客骚人。师:这“迁客骚人”是什么样的人呢?生:迁客骚人就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师:对,迁客骚人就是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这景是他们登上了岳阳楼所见。当他们看到淫雨霏霏的景色时,他们产生了怎么样的情绪?-\n-生:悲愤。师:悲愤的情绪,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生:从“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句。(学生念错“萧然”的“萧”,师正音)师:迁客骚人在这种景色时登楼产生了悲愤的情绪,在下一节又一次登楼时,看到了明媚的景色,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生:这一次登楼“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7、作者问什么要写“迁客骚人”时悲时喜的情绪?师: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迁客骚人这时而喜时而悲的情绪呢?生:我觉得迁客骚人指的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滕子京也是这种人,他们的这种悲啊喜啊的情感变化也能用来劝说滕子京。然后用其它迁客骚人这样的悲喜变化来劝勉,告诉滕子京大家都是这样的,都会有这样的忧和乐。8、范仲淹欣赏这样的时而悲、时而喜的心情变化吗?师:是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悲喜体验,看到美丽的春景就喜气洋洋,看到悲凉的雨景就悲-\n-伤,范仲淹理解,但范仲淹欣赏这样的时而悲、时而喜的心情变化吗?生:应该不欣赏。后面写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要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悲或喜。师:非常好,这正是范仲淹想要告诉滕子京的,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板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他笔下的迁客骚人的时而喜时而悲却恰恰相反,就叫“以物喜,以己悲”(板书:以物喜,以己悲),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范仲淹缘情设景,以洞庭湖景来体现迁客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悲喜无常,对比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不用多说,留给滕子京自己去甄别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劝勉的目的,又紧扣了“岳阳楼记”这个文题,前面还不忘夸滕子京一下,让他更容易接受,这就是范仲淹高超的劝勉艺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读出迁客骚人的悲喜无常吧。生齐读第3、4段。9、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那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忧后乐”境界一样吗?-\n-师:刚才我们发现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那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忧后乐”境界一样吗?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与先忧后乐是不一样的,前者说的是宠辱不惊,后者说的是心怀天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先忧后乐”的境界要高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现今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还多吗?从哪里可以找到线索?师: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把更多人的幸福放入心中的这种思想在闪光,那么在范仲淹生活的时代,拥有这样思想的人多吗?(生齐答:不多。)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就是说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和他一样的人十分少。11、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生:我读出了一份孤单和无奈。师:你能不能把这份孤单与无奈读给我们听?-\n-生读。师:我注意到你强调了“吾谁与归”四个字,来,我们一起跟着她读读看,看能不能像她一样读出这份孤单与无奈。学生齐读。师:还能不能读出别的味道来?生:我还读出了一份伤感,我觉得他也很希望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能够像他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滕子京还没有做到。师:你能不能把这种伤感读出来呢?生读。师:将这声叹息读的更长一些试试看。生再读,叹息加长。师:好,跟着她一起来读读看。生齐读。师:还有吗?(一生在座位上答:劝勉。)对,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的,他想劝勉滕子京,怎么读能读出劝勉?我们把后面的声调往上扬试试看好吗?长吸一口气,然后叹出来,噫——生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字拉长,句末声调上扬。师:他劝勉的仅仅是滕子京吗?生(众):是全天下的人。-\n-师:是啊,范仲淹不仅是在劝勉滕子京,也是劝勉天下所有人。范仲淹身上充满这种先忧后乐的正能量,他要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来,咱们再大声一点,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师:(深情,语调上扬,“谁”、“归”二字加重)“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生大声齐读。师:读得真好!这一声叹息,一句疑问,让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孤寂、悲凉、不甘,也读出了他的劝勉、号召、期待。屡遭贬谪仍然坚守抱负,身处逆境还能心忧天下,这就是范仲淹,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高的风骨。来吧,孩子们,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这最美的情怀。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段落。三、总结师:孩子们,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呈现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就仿佛三个台阶,引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边说边在三重境界的语句下划上线条,构成三级台阶)去追寻那最美的情怀。我们能不能把体现这三重境界的三段一起背一背呢?还不熟练的同学也可以看着书读,我们一起来感受迁客的悲喜,诵出仁人的忧乐,读出范仲淹对天下人的劝勉吧。来,老师来起个头,我们合作一把。-\n-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洞庭湖,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显得那样狭隘,他们总是摆脱不了个人得失和外物好坏的牵绊,所以他们时而悲,时而喜,若夫——生背诵三、四段,背不出的朗读。师: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不是范仲淹欣赏的,于是,他发出了一声长叹,提出更高的境界来勉励所有的人,“嗟夫——”生齐声背诵最后一段。(诵至文末,屏幕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英雄的黎明》雄浑的音乐缓缓响起。)师:孩子们,范仲淹在900年前发出了这一声呼唤,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不想也做拥有这样崇高境界的人呢?生:想!师:范仲淹在问:“谁和我一道?”我们该怎么回答呢?生:我!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n-28《醉翁亭记》欧阳修古文八年级下【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2、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力求当堂成诵【教学难点】太守为何而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教师宜采用多种方式指导朗读,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2、讨论点拨法。3、品评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n-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所做。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1、播放原文录音,注意阅读的速度、情感、停顿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3、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环滁(chú)壑(hè)琅琊(lángyá)潺潺(chán)辄(zhé)霏(fēi)瞑(míng)晦(huì)伛偻(yǔlǚ)肴(yáo)提携(xié)蔌(sù)酒洌(liè)觥筹(gōng)弈(yì)翳(yì)颓然(tuí)四、再读课文。1.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用合理的朗读方法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语段,给全班示范朗读。2.学生点评朗读,教师指导示范。3.全班齐读。第二课时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n-教学目标: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步骤:一、领略景物之美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2、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3、文章描写了哪些景象?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4、、那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①山水之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字词:其:代词,它,指滁州城。壑(hè):山谷。尤:格外,特别。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潺潺(chán):流水声。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②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字词: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开:消散,散开。归:聚拢。暝(míng):昏暗。晦:昏暗。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③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字词: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发:开放。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5、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n-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第二段,利用时间顺序,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二、领略文中的人欢。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2、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3、太守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n-4、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为什么?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5.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3.师归纳(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n-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文美、情也美四、反思阅读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1、诵读感悟内容2、探究思想背景3、赏析行文特色七.作业板书设计:醉翁亭记欧阳修醉景:山水、朝暮、四时以醉写乐太守醉醉人:滁人游,众宾欢乐中含悲醉情:与民同乐醉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文美我们醉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情美韵律独特,回环往复-\n-《醉翁亭记》文言字词整理词类活用1.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名之者谁2.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山行六七里4.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杂然而前陈者5.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翼然临于泉上。6.号:名词作动词,称呼自号曰醉翁也7.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环绕环滁皆山也8.伛偻提携:伛偻:驼背,这里指代老年人。伛偻提携9.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伛偻提携古今异义:⑴醉翁之意不在酒-\n-古义:情趣,心愿今义:意思,含义。⑵苍颜白发古义:脸色苍老今义:青颜色。⑶鸣声上下古义:树的上部和下部今义:表示大致的数量。⑷负者歌于途古义:背着东西的人今义:失败的一方。⑸晦明变化者古义:昏暗今义:隐蔽,不明确⑹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花草的香味⑺佳木秀而繁阴古义:树木萌生滋长今义:美丽⑻山间之四时也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⑼射者中,弈者胜古义:投壶,一种游戏今义:射击-\n-⑽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吐出来的像线一样的东西⑾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一词多义乐: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②山水之乐:乐趣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以……为乐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②云归而岩穴暝:聚拢谓:①太守自谓也:命名②太守谓谁:是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②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②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而:①而年又最高:表并列,并且②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③朝而往:表修饰,不译④溪深而鱼肥:表递进,而且⑤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开: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n-②连月不开。放晴。特殊句式:⑴倒装句: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⑵判断句: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⑶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n-21《陈涉世家》九年级上陈涉世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情感与价值目标:4、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3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n-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吧。二、新授(一)夯实基础1、范读课文,字词过关。鹄(hú)铚(zhì)酂(cuó)柘(zhè)稷(jì)闾(lǚ)左谪戍(zhéshù)当行(háng)度已失期(duó)以数谏(shuòjiàn)罾(zēng)间(jiàn)祠(cí)笞(chī)陈胜王(wàng)忿恚(huì)毋(wù)以应(yìng)蕲(qí)宁(nìng)有种乎谯(qiáo)会(huì)计事长吏(lì)3、知人论世-\n-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n-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二)文本解读1、学生齐读课文,分段朗读。2、请学生分段翻译。3、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课文通释。要求:重点字词的识记,翻译句子的通畅。参考:苟:如果。若:你。屯:停驻。会:适逢。亡:逃走。笞:用鞭、杖或竹板打。等:同样。立:指立国君。怜:爱戴。指意:意图。足下: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威众:威服众人。死国:为国事而死。太息:长叹。嗟乎:感叹词,相当于“唉”。失期:误期。忿恚尉:使尉恼怒。-\n-令辱之:使尉责辱他。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宁:难道。三、当堂小结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你觉得陈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练习题三,再说说陈涉是一个怎样的人。-\n-正板书陈涉世家司马迁陈涉年轻筹划起义发动起义远大志向足智多谋机智勇敢第二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陈胜少年怀有大志,欣赏陈胜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2.进一步掌握文言文字词;情感与价值目标:3.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重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n-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同学们课后进行了通释课文,现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二、文章三个段落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带领学生边翻译边总结,在梳理翻译过程中总结。第1段,这段主要写陈涉年轻时与人佣耕之时,心中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第2段,写陈胜起义的原因及筹划起义的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第3段,写起义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齐读第一段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n-是以姓名、籍贯、身世、志向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陈胜的。为什么先写这段?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3、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以“鸿鹄之志”引出下文,为“举大计”设伏,前后照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含义作用:此句画龙点睛,提挚下文,表现出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二)学习第二段1、学生齐读第二段。2、请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地点:大泽乡,发起者:陈胜、吴广,参加者及人数:“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1)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n-“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2)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哪些?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3、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发”:征发。“適”:通假“谪”,责罚。“戍”:防守。“屯”:驻守。“次”:编到。“当行(hang2)”:应差。“为”:担任,当。“屯长”:戍边军队中的小吏。“会”:适逢。“度”(duo2):估计。“失”,耽误,错过。“法”:依照秦法规定,名词作状语。“乃”:于是,就。“亡”:逃亡。“举”:起事,发-\n-动。“等”:同样。“死国可乎?”为国而死,好吗?“死”,为动用法,为……而死。“苦”:苦于,为某种事物或境况所苦。““当”:应该。“乃”:是。“以”:因为。“数”(shuo4):屡次。“将”(jiang4):统率。“或”:有人。“多”:只是。“爱”:爱护。“怜”:喜爱。“以”:认为。“诚”:如果。“以”:把。“唱”:通假“倡”,倡导。“宜”:大概。“多”:数量大。“应”:应和,响应。“然”:正确。……三、本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起义的原因,谋划,下一节课我们将真正领略起义的场面,请同学们先预习一下。正板书-\n-陈涉世家司马迁志向远大,起足义的时智多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谋根本原因起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起义的谋划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对陈涉也算有所了解了,今天,我们将全面学习本文,看课文在记叙农民起义的过程-\n-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胜的性格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二、新授(一)学习第三段1、学生齐读第三段。2、第三段写什么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这段是记述陈胜起义的起事经过以及陈胜起义迅猛发展的概况。起义的步骤是: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起义的性质(口号)是什么?“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解石破天惊的一呼,写出了陈胜的“大志”,更表现出他卓越的宣传能力。3、字词理解。(见书下注释)三、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n-①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②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③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④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⑤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⑥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二)一词多义(包括实词和虚词)1.为:①作,当。“若为佣耕。”②担任。“为屯长。”③是。“号为张楚。”④作为。“为天下唱。”⑤制,建造。“为坛而盟。”2.行:①行列。“皆次当行。”②做,进行。“乃行卜。”③行进,行军。“行收兵。”3.次:①编列。“皆次当行。”②停留,驻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当:①值,承担。“皆次当行。”②应该。“不当立。”③在,正当。“当此时。”举①起事,发动。-\n-“举大计”。②立。“死即举大名耳。”5.之:①往。“辍耕之垄上。”②助词。“怅恨久之。”③的。“鸿鹄之志。”④代词。“二世杀之。”(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⑤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两狼之并驱如故”6.以:①因为。“扶苏以数谏故。”②认为。“或以为死。”③把。“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④用。“以激怒其众。”⑤表界限。“徇蕲以东。”⑥已经。“固以怪之矣。”也①表判断。“吾闻二世少子也。”②表诘问。“何富贵也?”7.乃:①于是,就。“陈胜吴广乃谋曰。”②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固①本来。“固以怪之矣。”②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8.而:①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②表前后是承接关系。“夺而杀尉。”③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为坛而盟”。④表前后-\n-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收而攻蕲”。(三)古今异义(复印发给学生)(四)词类活用(复印发给学生)(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此教我先威众耳。(把主语“此”与谓语“教我先威众”放在一起表示判断。)③当立着乃公子扶苏。(副词“乃”表示判断。)2.省略句①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主语“起义军”)②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③上使外将兵(动词“使”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指扶苏)-\n-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介词“为”后面省略了宾语代词“之”或“其”,指吴广)⑤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介词“与”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指陈胜起义军。)3.倒装句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苦.秦.吏.”是是中心词“郡县”的后置定语,“者”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正确的语气顺序是:诸苦.秦.吏.郡县者.,皆刑其长吏)②祭以.尉.首.(介词结构“以.尉.首.”放在谓语动词“祭”的后面,正确的语序顺序是:以尉首祭)四、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n-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第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第③句: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n-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第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见下面板书)五、课文故事复述,小结。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六、课余完成研讨与练习。正板书副板书-\n-远大志向人物性格分析:原因……①胸怀大志,不寻起义筹划形势分析常人舆论准备……②有理想有抱负起义经过怒众、杀尉③勇于反抗召令、为盟(见分析)起义成果浩大、迅猛、称5敢于解放思想王-\n-17《公输》九年级下[教材分析]:《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能力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德育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n-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二、资料助读: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2.《墨子》及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n-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公输盘公输是姓,盘是名,也作“公输般”或“公输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生字:械(xiè)轩(xuān)舆(yǔ)犀兕(xīsì)鼋(yuán)罨(tuó)鲋(fù)梓(zī)褊楠(piánán)多音字:请说之(shuō)长木(zhàng)公输盘(bān)见我于王(xiàn)禽滑厘(gǔ)通假字: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子墨子九距之(通“拒”,抗拒、抵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公输盘诎(通“屈”,理屈)。2.教师适当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四、译读课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2.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请.献十金(请允许我,表敬词)荆之地.方.五千里(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2)一词多义公输盘不说(高兴)见公输盘(拜见)-\n-请说之(解释)胡不见我于王(引见)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不可谓知类(事理)为与此同类(类别)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3)翻译下列句子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宋何罪之有?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胡不见我于王?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学生讨论)1.以“见”字一线穿珠。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1~12)(13~16)(17~2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背景交代义公输盘“服”窃疾楚王曰:“善”九设,九距公输盘诎杀臣,不能绝楚王曰“善”六、布置作业:1.完成三行对照。2.阅读鲁迅的《故事新编·非攻》,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n-劝说艺术,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延伸拓展,联系实际谈体会。[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课文: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1.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提问: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2)分角色朗读13~16段。提问: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伺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3)学生齐读17~22段。提问:墨子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东心,子墨子预守备。“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4)教师总结: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又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n-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2.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明确: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教师提问:《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劝阻,面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盲其事,而说偷窃病: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不禁为子墨子担忧,墨子一跟看穿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n-楚王,虚荣。愚蠢,狡猾。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四、总结升华:1.提问: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考、交流。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大多联系美伊战争来谈;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予以鼓励。2.模拟对话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激情发育,有的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应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首批获得者,有的称赞其机智、勇敢;有的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等等。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五、课堂小结:《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钓阱俭、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六、布置作业:完成学案。-\n--\n-24《出师表》九年级上教学目标:1.从教学实际出发首先疏通文意,落实重点字、词。2.本文情词恳切,字字句句动情,指导学生朗读,在理解作者情意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3.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4.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5.感悟古人的遣词造句之美,领会“诚”的含义。6.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诸葛亮忠心辅佐两朝的赤诚,了解他的施政主张,特别是他对后主刘禅的劝勉。2.学习并掌握文言词语和重要语句。3.学习本文从容不迫,条分缕析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从容不迫,条分缕析的写法。-\n-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同学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停顿。三、解题。1.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n-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2.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3.“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明确:“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4.“出师表”该如何理解呢?明确: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5.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明确: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犹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n-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崩殂(cú)侍(shì)卫陟(zhì)罚臧否(zàngpǐ)郭攸(yōu)之费祎(yī)以遗(wèi)陛下裨(bì)补阙(quē)漏苟(gǒu)全斟酌(zhēnzhuó)性行淑均(xìngxíngshūjūn)行(háng)阵和睦倾颓(qīngtuí)猥(wěi)夙(sù)夜遗诏(yízhào)庶竭驽钝(shùjiénǔdùn)以彰(zhāng)其咎(jiù)咨诹(zōu)2.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n-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五、师生互动,梳理第1段。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疲弊:民力困乏。诚:果真、实在。宜:应该。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追:追念。报:报答。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2.学生讲述大意。3.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n-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3)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明确: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上效命这个好条件。4.分析本段的层次。六、布置作业。1.熟读第1段,背诵重点词句的解释。2.预习2—5段。-\n-第二课时一、检查第1段朗读及重点语句的解释,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讲读第2段。1.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节,教师纠正其中的错误。2.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节,借助注释和资料翻译这节。3.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陟罚臧否:陟,提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褒贬,评论人物的好坏。异同:偏义词,意偏“异”。昭:表明,显示。4.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三、师生互动,讲读第3—5段。1.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2.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n-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3.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四、课堂探讨: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n-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五、布置作业。1.熟读2—5段,背诵第5节及其中重点词句的解释。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并提问文中重点词句的解释。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投影片)1.选择题。(1)“卑鄙”的意思是()A.(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B.见识浅陋。C.地位低下。D.低微而鄙俗。(2)“尔来”的意思是()A.从那时以来B.你来C.算来D.从来(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C.将军宜往驾顾之-\n-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以蒋氏观之E.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F.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A.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B.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C.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D.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A.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B.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C.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D.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2.“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3.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4.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参考答案:-\n-1、(1)D(2)A(3)A、C(4)A、F(5)B(6)B2、又3、咨询三顾茅庐4、(略)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四、讨论问题。1.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四、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六、师生互动,讲读8、9段。1.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2.教师重点点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n-3.分析结构层次。七、归纳中心思想。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比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八、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1.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n-2.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九、课外拓展: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明确:(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n-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4)小结。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n-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十、布置作业。1.背诵6——8节课文及其中的重点词句。2.完成《学案》。附板书设计:出师表开张圣听分析形势——-——提建议赏罚分明亲贤远佞报先帝自叙经历————-表忠心感恩图报忠陛下严于律己点明主旨————-明责任严格要求朝廷诸臣向后主提出希望-\n-18《孟子两章》九年级下教学目的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教学设想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n-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n-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二、初读课文。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n-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6.齐读课文。三、讲析课文。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n-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n-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注意下列词语:“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n-寡助”的道理。四、归纳全文。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n-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六、练习。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2.补充练习。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n-三、指导预习。1.阅读有关“提示”。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四、讲析课文。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n-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4.讨论第1段。(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5.讨论第2段。-\n-(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是”:指示代词,这。“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拂”:违背、受阻挠。“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曾”:与“增”通假。(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n-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6.讨论第3段。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征”:观察到,检验。“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n-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7.讨论第4段。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五、归纳全文。1.讨论论证方法。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2.讨论写作手法。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n-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六、练习。1.完成“理解•积累”三、四。2.补充作业。(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n-21《曹刿论战》九年级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⑵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⑴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⑵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学习蓸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课前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路查找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齐鲁长勺之战的背-\n-景。)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的是什么战役?(学生回答:赤壁之战)为什么这场战役很有名?(学生答: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对!那么历史上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还有哪些呢?(学生纷纷发言。老师总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马陵之战,长勺之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反映长勺之战的文章《曹刿论战》吧。(板书“曹刿论战”)二、背景介绍这篇文章选自《左传》,“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请两位同学分别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战争的背景加以简单的介绍。(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加以简单的补充,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感知文意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用笔标注生字字音。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n-(用多媒体打出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4、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扫除词语障碍,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时解决。5、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明确重点词语: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⑵肉食者鄙(目光短浅)⑶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占有)⑷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⑸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⑹公将鼓之(击鼓)6、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蓸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四、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整体上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五、作业布置-\n-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研读课文1、围绕战事,分析战前状况。⑴、战争的名称是什么?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明确:长勺之战力量差别悬殊的战争;齐强鲁弱;齐国侵略鲁国(“齐师伐我”)⑵鲁国各派对战争态度如何?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统治者鲁庄公积极应战(依据是“公将战”);百姓漠不关心(依据是乡人与曹刿的对话“又何间焉”);曹刿主动请缨(依据是“曹刿请见”)。2、、以“论”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⑴、曹刿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要参战?反映了他什么思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名确)是一介平民;他参战的原因是他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面对敌国外患,敢挺身而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⑵、曹刿与庄公论战,可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回答后用多媒体打出)-\n-三个阶段:战前(“曹刿请见”);战时(“战于长勺”);战后(“既克”)。⑶、战前曹刿与鲁庄公是怎样论战的?其主题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用多媒体打出)通过三问三答论战;其主题是“何以战”,即讨论战争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庄公提出三个条件:近臣、神灵、人民。曹刿否定了前两者,肯定了第三者,表现了他的“取信于民”的思想,这是政治上的“远谋”。⑷、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表现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答)写了两件事:出击时机的把握和追击时机的把握;这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的。⑸、战争结束后的论战围绕什么展开的?有何作用?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答:围绕胜利原因展开;作用:是对第2段战争指挥的解释,是胜利必然性的揭示,表明曹刿军事上的“远谋”。3、分组讨论课文详略。讨论的问题:⑴若文中加入战场厮杀场面描写和追杀齐军场面描写好吗⑵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经过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后有学生回答,最后用多媒体打出明确答案)-\n-⑴课文的标题是“论战”,通过“论战”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若加入战场厮杀场面和追击齐军场面,只能冲淡“论战”这个中心,有损全文主题。⑵第1段详写了“何以战”。围绕“何以战”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谋”;第2段略写了“如何战”。通过对比表现曹刿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第3段详写了“何以胜”。充分显示了曹刿的军事“远谋”,完成了对他卓越的军事家形象的刻划。4、引导学生分析蓸刿、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明确答案)教师点拨:对于蓸刿要多肯定其成绩,对于庄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多媒体明确答案:蓸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爱国,有政治远见,谨慎冷静,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过人的谋略。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谨慎冷静的性格;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但战前作风民主,集思广益,愿接见还是一个平民的曹刿的求见并采纳其民本思想;战中知人善任,大胆放权;战后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君主。-\n-三、课堂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四、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学习本文后的收获。教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五、布置作业学了本文后,曹刿的英雄形象以及他的思想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此有何感受,或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谈一谈吧。要求:题目自拟,300字左右。教学反思: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2、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逐句翻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朗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消除学生机械翻译的枯燥感,还能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n-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4、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原因-\n-22《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初步理解意动用法。教学重点:1、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教学时数:2课时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第一课时一、导语: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n-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解题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学生展示,师补充)《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yì)丽朝(zhāo)-\n-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五、整体感知1、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质疑环节。(学生就不明白的语句翻译互相交流直至解决,师引导)3、转入对文段的学习。(本环节就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进行整理,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进行班内展示)师明确(学生展示完毕可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完善知识点):(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2)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n-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3)一词多义1、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2、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3、孰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4、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n-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4)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5)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六、引导思考并讲解: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例如: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之”助词,宾语-\n-提前的标志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7)注意一个成语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探究》习题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检查内容:本课实词、虚词用法(上一节课的总结)及特殊句式二、品读赏析。(一)学生背诵课文,(师导入本课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个历史小故事,写的是齐相邹忌用自已的事情设喻,婉言劝说齐威王“除蔽纳谏”修明政治,可是文章一开头,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是写什么?邹忌比美(板书)(二)分析第一段。1、提问: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明确:开头用: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n-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2、提问: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板书:问美明确:“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这三问三答语意要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小组讨论:说说妻、妾、客的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此处引发学生兴趣,利于他们动脑筋思考)明确: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只是跟着妻的口气重复了一下。“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邹忌的三问,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感情色彩却大不一样。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板书;比美]-\n-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明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5、你如何评价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邹忌在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先是“不自信”→“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几个字就将一位正直、忧国忧民之士,辗转反侧于床头的形象跃然纸上。6、而后写邹忌思考解蔽(板书:思美)提问: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板书)教师归结:邹忌从“问”到“视”,由“视”而“思”,因小悟大,终于解蔽,这不仅表现了邹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深刻地揭示了“凡事不能偏听偏信”的道理。这一段有声有色,富于情趣的描写是下段邹忌用暗示,比喻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三)分析第二段1、第二段大意:讽谏(板书)提问: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邹忌讽谏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王之-\n-蔽甚矣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板书)2、教师补充归纳:邹忌用个人受蒙蔽的事来暗示“王之蔽甚矣”,他能由已及人,因小悟大,把悟得的道理推及到治理国家政事中去,这种采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和一般的比喻不同。运用这种方法说理,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四)分析第三段、第四段1、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明确: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受下赏”问: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批评者勇气的大小)。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精着什么?(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齐威王确实受了蒙蔽?明确(从纳谏令下之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出)继续追问:“数月之后……无可进者”这几句说明了什么?(因为纳谏除蔽,国内政治修明。)3、教师补充史实:齐威王在齐国历史上算得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但在他即位之初好为长夜之饮,以王诸候并伐,国事不治。第九年,他从受-\n-蒙蔽中醒悟过来,指出即墨大夫“不事吾左右以求誉”,却把地方上的事情治理得很好,因而赏了他,“封之万家”,阿大夫“以厚币吾左右以求誉”,而把政事弄得很糟,于是烹了他及左右曾称赞过他的人,接着奋兵而出,诸候震惊,皆还齐侵地。这是BC.370年的事,由此可见,威王有振兴齐国的决心。4、文章怎样写齐王纳谏的成效?明确:正面写国内“三变“,侧面又简洁地以四国朝齐一句话,反衬齐王纳谏之成效。三、总结全文1、讨论邹忌的讽谏方法师指出:历代臣子向君主进谏有两种基本方式:直谏和讽谏。请同学们思考,是否学过“直谏“的文章,这两种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明确:直谏,就是把自己主张直接陈述出来,同学们学过《出师表》,指出“臣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段话就是直谏,其内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体相同。讽谏的要害是用设喻的方法启发君主,让他自己决定该怎么办,这种办法语言委婉,说理深刻,听者乐于接受。对比一下,若本文直截了当地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n-“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2、文章“三三”结构本文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官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邹忌的思想转变也是三层:“孰视……,窥镜自视,暮寝而思之……”。全部事态发展也是三层,邹忌讽谏一层,齐王纳谏一层,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结构层次很别致:3、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语言生动幽默四、完成课后练习附: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问美邹忌比美思美妻私我——官妇左右私王邹忌讽谏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王之蔽其矣客求于我——四境之内有求于王-\n-上、中、下赏齐王纳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四国朝齐(注:第一课时内容的整理部分让学生课前时间尽量完成,课上讨论补充,否则一节课完不成本课的教学。第二课时的内容较多,教学时可根据学情进行删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