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1-2 26页

  • 19.74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1-2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1-2【篇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n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新课教学一、物体和质点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引导学生分析: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小结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n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二、参考系导入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得出什么结论?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小结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学生讨论: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n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三、坐标系创设实例:从一中到冶浦桥的公交车或刘翔的110m栏。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单位长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3.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学生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小结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此时可以用(x,y)表示物体的位置。巩固练习1.下列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是()a.沿着斜面下滑的木块b。研究斜面上的木块是下滑还是翻滚c。电扇的叶片d。自转中的地球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n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B。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布置作业教材第13页问题与练习教学后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过程与方法\n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新课教学\n一、时间和时间间隔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学生讨论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从o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则下列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前3s内:第2s内:cb(第)2s末:第3s初:第二个2s内:二、路程和位移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条路远,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当然有,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小结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问题: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答: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课堂训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n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三、矢量和标量象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象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问题: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理量,说明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答:温度、时间、质量、密度等是标量,速度是知量。问题: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口袋中原来有20kg大米,再放入10kg大米,口袋里共有30kg大米。那么如果一个物体第一次的位移大小为20m,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10m,则物体的总位移是不是30m呢?问题:阅读教材的思考与讨论,能否得出分位移和合位移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知量运算的一般法则(实验班)。教师总结1.当两个矢量共线时,可以用算术运算,但首先要设定正方向。2.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合矢量和分矢量必将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3.不共线矢量的运算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叫三角形定则。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问题: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篇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精品教案】\n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章静电场...................................................................-2-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1.2库仑定律................................................................-5-1.3.1电场强度..............................................................-7-1.3.2专题:静电平衡.......................................................-12-1.4电势能电势...........................................................-15-1.5电势差.................................................................-17-1.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19-1.7电容器与电容...........................................................-21-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3-第二章、恒定电流..............................................................-26-2.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26-2.2、电动势(1课时)......................................................-28-2.3、欧姆定律(2课时)....................................................-30-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32-2.5、焦耳定律(1课时)....................................................-34-第三章磁场...................................................................-37-3.1磁现象和磁场(1课时)................................................-37-3.2、磁感应强度(1课时)................................................-39-\n3.3、几种常见的磁场(1.5课时)...........................................-41-3.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1.5课时)...................................-44-3.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课时)........................................-47-3.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课时+1练习).............................................................-49-第—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n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板书】第一章静电场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n(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板书】电荷(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板书】(4)、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得出电荷守恒定律.\n【板书】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3.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e=1.76?1011c/㎏me【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巩固练习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16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n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5问题与练习1-4说明: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而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教后记:1、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还例举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n对点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之间关系下节课还要复习。1.2库仑定律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重点:掌握库仑定律难点: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板书】----第2节、库仑定律提出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演示】:带正电的物体和带正电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同学通过观察分析出结论(参见课本图1.2-1).\n【板书】:1、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距离.2.电量.2、库仑定律内容表述: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公式:fkq1q22r【介绍】:(1).关于“点电荷”,应让学生理解这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带电体本身的大小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严格地说点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力学中的质点的概念.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要体积小就能当点电荷,这一点在教学中应结合实例予以纠正.(2).要强调说明课本中表述的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也可近似地用于气体介质,对其它介质对电荷间库仑力的影响不便向学生多作解释,只能简单地指出:为了排除其他介质的影响,将实验和定律约束在真空的条件下.扩展: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守库仑定律.用矢量求和法求合力.利用微积分计算得:带电小球可等效看成电量都集中在球心上的点电荷.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板书】:3、库仑扭秤实验(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n【演示】:库仑扭秤(模型或挂图)介绍:物理简史及库仑的实验技巧.【篇三: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1、2节教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n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新课教学一、物体和质点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引导学生分析: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n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小结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二、参考系导入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n1.得出什么结论?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小结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学生讨论: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三、坐标系创设实例:从一中到冶浦桥的公交车或刘翔的110m栏。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n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单位长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3.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学生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小结可以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此时可以用(x,y)表示物体的位置。巩固练习1.下列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是()a.沿着斜面下滑的木块b。研究斜面上的木块是下滑还是翻滚c。电扇的叶片d。自转中的地球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B。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n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布置作业教材第13页问题与练习教学后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6.初步了解矢量与标量不同的运算法则。过程与方法\n1.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n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新课教学一、时间和时间间隔在一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学生讨论如图所示,物体沿直线从o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则下列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前3s内:第2s内:cb(第)2s末:第3s初:第二个2s内:二、路程和位移重新讨论提问学生的问题,问学生为什么不从另外一条路走?学生会很快回答另外一条路远,那么从不同的路径走就没有相同之处吗?当然有,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为了准确描述这两种运动,就需要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小结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n2.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问题:物体的位移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情况?答: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课堂训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三、矢量和标量象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象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问题: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物理量,说明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答:温度、时间、质量、密度等是标量,速度是知量。问题: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口袋中原来有20kg大米,再放入10kg大米,口袋里共有30kg大米。那么如果一个物体第一次的位移大小为20m,第二次的位移大小为10m,则物体的总位移是不是30m呢?问题:阅读教材的思考与讨论,能否得出分位移和合位移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知量运算的一般法则(实验班)。教师总结\n1.当两个矢量共线时,可以用算术运算,但首先要设定正方向。2.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合矢量和分矢量必将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3.不共线矢量的运算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叫三角形定则。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问题:要想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怎么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