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8-18 发布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和反思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和反思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但部分教师误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加之受试卷评价体系的片面影响,教学上出现了一些极端做法,现总结如下:一、观念上过度重视如今一提到中学语文教学,很多人就有意无意地认为只重视文言文教学,比如必修课本的讲授,总是重文言文轻现代文;文言文讲授的时间占语文总教学时间比重过大;语文读本及选修课本中也总是选择文言类(包括诗词鉴赏)的讲授,如苏教版语文选修课本,十几种之多,部分学校选择《史记选读》、《论孟选读》等,某种程度上这类选修教材充当了必修教材的角色。以文言文为主的教学做法,使得师生负担增加,教师们私下抱怨教得没意思,学生也学得索然寡味,厌学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二、教法上本末倒置7\n目前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现象十分严重,举例来说:一是诵读少,一篇文章,课上读一两遍,走个过场而已,即使辅导课或者晨读课读,也仅仅是为了几个名句默写能得满分。这样读书,谈何感悟?谈何审美?更多的恰恰是拉开了人和美的距离。二是“解剖式”的教学:课文学习变成总结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有些很长的课文,学生整理起来花的时间长,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再加上教学时间冗长,学生容易产生“审丑疲劳”,几篇课文学下来,简直累死人。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者之一的黄厚江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气愤地说:“你让我这样学文言文,我不会!”黄先生不是不会总结文言现象,他是反对这种只看见“言”而看不见“文”的教学方法。三、评价上机械生硬对现有文言文教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试卷相对固定题型的几道题目上。我们不可否认标准化答案评价体系的优点,但在命题和阅卷时出现了一些普遍问题。由于不同命题人的思考角度和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命题时出现了一些偏题、怪题及有争议的题目,如一道考察词类活用的题目,命题人认为“未云何龙”、“楚人一炬”两句中的“龙”7\n、“炬”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法,理解为“出现了龙”和“放了一把火”。个人觉得不太典型,为什么不可理解为动词省略呢?再如连词“而”的考察,相当多的句子中“而”作顺承或修饰讲都有道理,可命题人只让你选择一种理解,而且这种理解一定是命题人所理解的那种,命题人实际上把所有老师的答案进行了“大一统”。古人写作时,在虚词的使用上带有一定主观性、随意性、习惯性,他们写文章不是为了千年之后现代人考试用的,他们绝对不会考虑答案标准化问题。文言文翻译题,判分比较机械,与参考答案相异者,即不得分。课文句子翻译,总是以课下注解和教学参考书上的译文为准绳,丝毫不许学生的答案与之相左。学生练习、考试头脑昏昏,导致学生的文言语感越来越弱,学习文言文的困惑越来越多。鉴于以上现象,我们提出文言文教学要具有“开放性”这一观点,包括“观念的开放,教法的开放,评价的开放”三部分。(一)观念的开放性7\n转变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观念,重视文言文“文”的价值,这一价值包括欣赏语言之美、写法之美、文化之美三个内容。这三个内容是递进式关系,而传统教学中紧扣字词解释仅是语言之美的一小部分。我们传统的教学太注重字词的释义,教法大多是死记硬背,而古人写作绝不是背过许多字词的意思然后动笔的。他们通过大量的诵读、仿写渐进式地意会词语的释义,心中有了相当的积累,自然能够行文。我们所说的语言之美更侧重于文言文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语感丰富灵敏了,文意理解不成问题,古语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非常看重诵读。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读起来,拒绝“走马观花式”的“伪读书”。文言文作为“文”,在写作上是有规律可循,有技巧可鉴的。一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值得探究学习,如《六国论》,这篇典型的议论文,它的立论、论证难道不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范本吗?《赤壁赋》从出游到游中所见到触景生情,难道不可作为记叙文写作的借鉴吗?所以分析古人的写作思路,对我们的作文教学确有借鉴之用。最后一点是欣赏文化之美。《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人文素养、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唐代韩愈说:“文以载道”,认为教师的作用首先是“传道”,中华文化的“道统”——道德、人伦、修养等都是靠文言文相传至今。我们的教学千万不能忽视文言文的“人文性”作用,要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这也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要求。(二)教法的开放性教法上,我们提倡精读、泛读、补读三法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文而异,因学生素养而异,因教师个性而异,不可标准化、绝对化。7\n首先是精读。选取课本或读本中浅易文言文(浅易的界定不可量化,应该视学生的基础和素养而定)讲读,关注基础知识的积累,但不能把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无限拔高,让学生在温和状态下打好文言基础。重视文章的读背,最浅要求是熟悉文本内容,掌握相关名句;较高要求是通过长期读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其次是泛读。泛读学习的要求较之精读学习要低一些,不必太细腻,可以采取繁文简教、简文自读、课后阅读等多种开放式、自由化的方式。中学教材中,有些选文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属浅易文言文,其文字古奥、结构精巧、典章众多、思想深刻,如《离骚》、《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等。这类课文课下注解较多,学生圈读,教师引导,但学习重点不必放在字词解释上,应以体会语言之美为主,可以多记诵典故,增加文化积淀,有些内容将来可作为作文材料之用。7\n第三是补读。情况分为三类:一类是课文删节部分的补读,这类作品主要见于《史记选读》的长文,如《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课文形成一些自然段,段与段之间即为删节内容,我们把删节部分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或者概括成小标题,这样做使得学生对全文有个总的印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全面丰富起来;二类与课文有密切关系可以互参的文章,如学习《前赤壁赋》,可将《后赤壁赋》选为补读材料,学习《太史公自序》,可将《报任安书》选为补读材料等。这类补读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概、相关思想等,不必细讲;三类是旧时蒙学读物,一次笔者讲苏洵《六国论》,导入课文时用了一段《三字经》的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引用了此句,学生对苏洵的字号印象也就深刻了。笔者给学生列了几本书:《三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学生读了之后,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很大兴趣。(三)评价的开放性7\n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一道文言文考题,选文为西晋鲁褒的《钱神论》,考查题目有词语解释、填空题,将文章最后一部分用文言形式补全的写作形式。选文是论述类文体,让人眼前一亮,长期以来,我们的试题反复出现的是人物传记,内容大同小异,让人看了乏味。中国古籍浩如烟海,相当多的文学家创作的却是游记、杂感、小品、论说之类,我们在命题选文时要有开放性,不要单选史家笔下的人物。题型可转变为朴素的填空题,填空题型能考出学生的真功夫。翻译题要避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干扰,界定二者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个人觉得它们是说不清的、不可量化的“伪概念”。当然,目前翻译题是必考题,仔细想想,为什么非得把优美的文言译成干枯的现代文?文言的内涵和意蕴在现代汉语译文中体现在何处?如果文言读多了,意思自然看得清,还需要忸怩地转译吗?其实我们可以换些方式考察对文意的理解,比如出问答题,对文意的理解,对人物的分析,对作者的观点的总结等。当我们的观念、教法、评价都有所更新,更具开放性之后,文言文教学当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不至“一提文言文,我的头就疼”,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这都是一些探索,希望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性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立项号:D/2011/02/433.)(顾毅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26561)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