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61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活用作动词(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二)活用为使动词1.名词的使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三)活用为意动词1.名词的意动用法。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数词的意动用法。二、活用为状语1.名词作状语。2.动词作状语三、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四、为动用法一、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左右欲刃相如。(“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军”,驻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范增数目项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2、能愿动词+名词/数3、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4、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谨庠序之教。(“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二、活用为使动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施动者+动词+受动者使字句1.名词的使动用法。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名+名/代)②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因便乘利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施动者+[使⋯⋯动词]+受动者()使(受动者)降武②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存活)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使⋯⋯变小)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宾语/名、代)4.数词的使动用法。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三、活用为意动词1.名词的意动用法。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②粪土当年万户侯。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之)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认为⋯⋯小)○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3.数词的意动用法。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四、活用为状语1.名词作状语。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动/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名、代]+谓语)②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③(秦王)卒[廷]见相如。(在⋯⋯时/上,当⋯⋯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像⋯⋯一样)○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是项伯复夜去。([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2.动词作状语。①儿惧,[啼]告母。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五、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②国无盗贼,道不拾遗。(丢失的东西)○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所见到的景象)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的地方)②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的铠甲,⋯⋯的兵器)六、为动用法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咏荆轲》)死,为⋯⋯而死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丧,为⋯⋯治丧③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另附:一.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课本中共有这些句子: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第一册《勾践灭吴》)退,使⋯⋯撤退。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第一册《勾践灭吴》)服,使⋯⋯臣服。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第一册《勾践灭吴》)去,使⋯⋯回去。⒋焉用亡郑以陪邻?(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⒌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第一册《季氏将伐颛臾》)来,使⋯⋯来。⒍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第二册《过秦论》)亡,使⋯⋯灭亡。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第四册《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第三册《六国论》)却,使⋯⋯退却。⒐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第三册《石钟山记》)鸣,使⋯⋯鸣叫。⒑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第三册《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⒒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第四册《促织》)昂,使⋯⋯高。⒓宁许以负秦曲。(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⒔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⒕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鸣,使⋯⋯鸣。⒖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册《鸿门宴》)从,使⋯⋯跟从。⒗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⒘项伯杀人,臣活之。(第二册《鸿门宴》)活,使⋯⋯活下来。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册《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二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课本中有这些句子:⒈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第四册《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⒉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第二册《鸿门宴》)王,使⋯⋯做大王。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课本中有这些句子:⒈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第一册《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削弱。⒊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变弱。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第四册《促织》)高,使⋯⋯高。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⒍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尊,使⋯⋯尊贵。⒏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安,使⋯⋯安居。⒐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正,使⋯⋯正。⒑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第一册《勾践灭吴》)耻,使⋯⋯受耻辱。⒒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第六册《报任安书》)辱,使⋯⋯受辱。⒓然居吾乡,则长人者好烦其令。(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烦,使⋯⋯繁琐。二.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本中有这些句子: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⒉侣鱼虾而友麋鹿。(第四册《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⒊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一册《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⒊成以其小,劣之。(第四册《促织》)劣,认为⋯⋯劣小。⒋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羞,以⋯⋯为羞耻。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三.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做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作谓语动词。课本中有这些句子:⒈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第一册《勾践灭吴》)女,嫁女。⒉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第一册《勾践灭吴》)衣,穿衣。⒊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第一册《勾践灭吴》)衣,穿。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第一册《烛之武退师》)军,驻扎。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第一册《烛之武退师》)鄙,把⋯⋯当作边邑。⒍秦伯说,与郑人盟。(第一册《烛之武退师》)盟,结盟。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质,做人质。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穿。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衣,穿;王,称王。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册《劝学》)水,游泳。⒒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第四册《滕王阁序》)襟,连带。⒓与其身也,则耻师焉。(第二册《师说》)师,学习。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师,学习。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第三册《六国论》)礼,礼遇。⒖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第三册《游褒禅山记》)舍,盖屋。⒗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第三册《游褒禅山记》)名,命名。⒘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第三册《游褒禅山记》)名,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说出。⒙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第三册《石钟山记》)名,命名。⒚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第三册《项脊轩志》)乳,哺乳。⒛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第三册《登泰山记》)烛,照。23.此文人画士,心之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第三册《病梅馆记》)绳,衡量。24.德何如则可以王?(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2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衣,穿。26.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第六册《报任安书》)衣,穿。27.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舍,安排住宿。28.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衣,穿。29.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嘻,发出嘻的声音。30.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刃,杀。3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第六册《屈原列传》)祖,效法。32.仗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第四册《促织》)仗,用杖打。33.买五人之脰而函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函,用盒子装。34.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第一册《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35.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爪,用手抓破。36.范增数目项王。(第二册《鸿门宴》)目,看。3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第三册《伶官传序》)函,用盒子装。3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第二册《阿房宫赋》)焦土,成为焦土。39.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第四册《前赤壁赋》)下,攻下;东,向东。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很少。但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表示方位或处所课本中有:⒈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前,上前。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第一册《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⒊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第一册《勾践灭吴》)郊,在郊外。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第一册《劝学》)上,向上;下,向下。⒌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第二册《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⒍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汶水东流。(第三册《登泰山记》)西,向西;东,向东。⒎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廷,在朝廷上。⒏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第六册《信陵军窃符救赵》)北,向北;西,向西。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8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⒐仓皇东出。(第三册《伶官传序》)东,向东。⒑骊山北构而西折。(第二册《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⒒平原君乃置酒,前为鲁连寿。(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前,上前。二表示工具或依据课本中有: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第二册《过秦论》)席,用席子。⒉市中游侠儿的佳者笼养之。(第四册《促织》)笼,用笼子。⒊日将暮,取儿藁葬。(第四册《促织》)藁,用稻草。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三表示比喻课本中有: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第二册《过秦论》)云,像云一样。⒉雄洲雾列,俊采星驰。(第四册《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⒊常以身翼蔽沛公。(第六册《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四表示对人的态度人皆得以隶使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五.形容词做动词形容词可做谓语,但是不能带宾语。当形容词后面带宾语时,它活用为动词。⒈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第二册《师说》)好,喜欢。⒉方是时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第三册《游褒禅山记》)明,照明。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老,尊敬;幼,爱护。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严,尊重。⒌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终不怜公子姊也。(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轻,轻视。⒍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第六册《屈原列传》)短,揭短。⒎然居吾乡,则长人者好烦其令。(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好,喜欢。六.形容词做名词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⒊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甘肥,甘美的食物;轻,轻快的衣服。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册《师说》)惑,困惑。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