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MB
  • 2022-08-19 发布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考点巩固(二)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二文言文考点知识巩固(二)[教材篇目]《与妻书》《逍遥游(节选)》《论毅力(节选)》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与妻书》(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通:,(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通:,“够”能够“廿”二十··\n《逍遥游(节选)》(3)北冥有鱼通:,(4)其翼若垂天之云通:,(5)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通:,(6)小知不及大知通:,(7)小大之辩通:,(8)而征一国者通:,(9)旬有五日而后反通:,(10)而御六气之辩通:,“溟”海“陲”边际“返”返回“智”智慧“辨”区别“能”能耐“又”上古称数往往在两位数之间加“有”字“变”变化········\n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与妻书》(1)意映卿卿如晤:(2)后经吾婉解:(3)适冬之望日前后:(4)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5)第以今日事势观之:(6)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7)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8)卒不忍独善其身:古代书信用语,如同面对面婉转解释恰好毛笔的代称仅,但依本性而行,勇敢比喻夫妻分离后重新团聚原意是自己尽可能完善自己的操守,此处是只顾自己、苟且偷生的意思...................\n《逍遥游(节选)》(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野马也,尘埃也:(11)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论毅力(节选)》(12)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13)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14)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15)盘根错节之既破:(1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旋转而上的暴风传说山野中如野马般奔腾的雾气急切追求的样子广而多的样子不断轮换颓丧,气馁复杂的事物盛土的竹筐....................\n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逍遥游(节选)》(1)腹犹果然古义:今义:副词,表示事物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物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虫子。(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很饱的样子。古代泛称动物。虽然这样。.....\n4.解释下列多义词《逍遥游(节选)》(1)效(2)辩①故夫知效一官:②斯用兵之效也:③信者效其忠:①辩乎荣辱之境:通,②而御六气之辩:通,③两小儿辩日:······授予效果、功效献出争论、辩论“变”“辨”辨明变化\n(3)致(4)名①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隳名城,杀豪杰: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⑤名列前茅:使……到来到达招致名字有名、著名出名名声名次········\n《论毅力(节选)》(5)间(6)固①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②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隔在……之间夹杂①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②始固曰吾欲云云: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④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本来一定顽固巩固,安定\n(7)数①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②成败之数,视此而已:③数不胜数:几规律动词,计算···\n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并指出其活用类型《与妻书》(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书写,名词作动词像切瓜一样,名词作状语哭,名词作状语使……完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嫁,名词作动词用法使……完全明白,形容词的使动···.....\n(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9)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0)意洞手书:敬重、尊敬,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形容词作动词亲手,名词作状语...\n《逍遥游(节选)》(11)怒而飞:(12)不过数仞而下:(13)绝云气,负青天:(14)而后乃今将图南:(1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16)而征一国者:奋力,形容词作动词向下飞,名词作动词穿越,形容词作动词向南飞,名词作动词作名词景色迷茫的地方,形容词使……信任,动词的使动用法.......\n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汝其勿悲:②汝其善抚之:③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④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⑤卒不忍独善其身:⑥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⑦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助词,凑足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代词,她(腹中之物)代词,鬼代词,自己代词,你代词,她们(诸母)(1)其.......\n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鹏之徙于南冥也: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④之二虫又何知:⑤众人匹之,不亦悲乎:⑥其翼若垂天之云:⑦及其所之既倦: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人称代词,指大鹏指示代词,此人称代词,他结构助词,的动词,向往、得到动词,到、往........\n7.重点虚词系列练①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亦以天下人为念:④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⑤必以告妾:⑥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⑦且以汝之有身也:⑧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1)以和“所”组成“所以”,表原因,……原因连词,因为介词,用连词,并且介词,把介词,凭借介词,把介词,把········\n(2)焉①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②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③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词尾助词,……的样子疑问代词,哪里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n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及用法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妻书》(1)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2)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逍遥游(节选)》(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抑……”表选择,是……,还是……呢“与……,无宁……”表选择,译为“与其……不如……”宾语前置句,“之夭阏”为“阏夭之”\n(4)《齐谐》者,志怪者也:《论毅书(节选)》(5)故所就不彼若也:判断句,……者……也宾语前置句,“不彼若”即“不若彼”,译为“不如他”。\n四、重要语句翻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妻书》9.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解析“至”“念”“就”三个词的译法。答案我很爱你,就是因为爱你这一个念头,让我勇敢地走向死地。10.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解析“对典故“司马青衫”的理解,“太上”指代的含义。答案(人民的困苦使我)像司马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怀。\n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析句中“老”和“幼”要注意词性的区别。第一个“老”和“幼”应译为动词。答案尊敬我的老人并且推及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我的儿女并且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儿女。12.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解析“幸”译为“有幸”。答案我有幸得到你,可又为什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n《逍遥游(节选)》1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野马”是喻体,须译出本体。句末“也”表示判断。答案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各种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n1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解析“乘”“御”“待”“无己”“无功”“无名”等为关键词。答案至于顺应天地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宇宙的人,他们凭借什么呢?所以说:道德修养最高的人去我顺物,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有功,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求名声。\n《论毅力(节选)》15.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解析“林”译为“繁多的事情”,“莽然”译为“广而多的样子”,“途”译为“道路”。答案天下古今成败的种种事情,是如此情况繁多、道路不一啊。16.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解析数词“十六七”“十三四”的译法,“迭乘”译为“不断轮换”。答案人生的历程,大概逆境占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十分之三四。顺、逆两境又常常互相间隔、不断轮换。\n17.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解析“苟”译为“如果”。答案如果他遇到挫折而不退后,那么在小的挫折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挫折之后,必定有大的顺利。\n18.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解析“篑”译为“盛土的竹筐”比较恰当,“进”译为“继续填”比较恰当。答案孔子说:“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去填,那是我自己去填的。”\n19.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解析“为”的含义,“有为者”指“做事的人”,“犹为弃井”中的“为”译为“是”。答案孟子说:“做事的人,比如挖井,挖了七八丈深,还没有挖到井水,还是废井。”\n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去以六月息者也。天之苍苍,?且夫水之积也不厚,。朝菌不知晦朔,,此小年也。(《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正色邪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蟪蛄不知春秋\n考点对应训练(二)【课内语段精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n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n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朝菌不知晦朔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④此地有茂林修竹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B.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C.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C解析①②译为“农历每月最后一天”,③④译为“长、高”。····\n2.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绝:A.断,断绝B.停,止C.极,非常D.横渡,横穿E.超越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④抚尺一下,群响毕绝()⑤佛印绝类弥勒()EDABC·····\n3.辨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①而彼且奚适也: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小年不及大年。译文:(2)而彼且奚适也?译文:到,往迎合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解析①“年”译为“寿命”。②“且”译为“将要”,“奚适”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n【课外达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5~9题。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於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n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於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n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n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得以身报母矣报:报答B.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从:追随C.门祚衰薄,终鲜兄弟鲜:很少D.新妇遗腹得雄雄:英雄D····解析雄:男孩。\n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①介词,表目的,②介词,用。B项①代词,那,②人称代词,他。D项①动词,成为,②介词,替。①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②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①如其不然,万勿置后②助天下人爱其所爱①则吾愿毕矣②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①父得为忠臣②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C········\n7.下列语句不属于夏完淳胸怀大志、视死如归的一项是()①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②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③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④大造茫茫,总归无后⑤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B解析①是对上天的责怨,表达自己的无奈,④是对家族面临绝后的慨叹。\n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完淳为了反清复明大业,无法孝养母亲,他的尊贵的慈母只好托身空门,他的生母则寄居在异姓之家。B.夏完淳寄希望于自己死后,仍有一个遗腹子,来承托家门,来继承自己的遗志,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C.夏完淳虽然面临死亡,但他一点也不恐惧,仍想着二十年后,再次追随父亲扫荡北方边境。D.夏完淳这封绝笔信表达了作者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感人至深。\n解析“来继承自己的遗志,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文中没有体现。答案B\n9.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n(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②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答案(1)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2)①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②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n参考译文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n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衔恨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n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节义文章,像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冥之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n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挂念我。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n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一样地不足珍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n课本素材活用1.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与妻书》)适用话题:为国献身大爱无边死得其所\n精彩运用: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求世人要选择博爱,具有博爱思想。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是林觉民的大爱宣言。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珍视这种美好的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n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提示:善于借助外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善于借助他人或大家的帮助。任何辉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3.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论毅力》)\n适用话题:正视挫折逆境与生存精彩运用:就成长的境遇而言,可分为顺境成才和逆境成才。“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览古今多少书,顺境成才的固然不少,但逆境成才的似乎更多,不乏其例。马克思一生贫困潦倒,衣食无保,却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歌德失恋后出版了轰动世界文坛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为后世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中写出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孙中山革命一生,历经多次失败,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n“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证实:过于优越的环境反而会使人失败、死亡,艰难困厄的逆境才是成功最强有力的跳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