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密级:学校代码:10075分类号:学号:1104511411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学位申请人:杨铮孙卫华副教授指导教师:王建国中学高级教师学位类别:教育硕士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答辩日期:二○一三年十二月\nClassifiedIndex:CODE:10075U.D.C:NO:1104511411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EducationThestrategyofmicro-blogapplyforteachingClassicalChineseinhighschoolCandidate:YangZhengSupervisor:ViceProf.SunWeihuaMiddleschoolseniorteacherWangJianguo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EducationSpecialty:EducationalTechnology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OralExamination:Dec.2013\n\n\n摘要摘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性平台,而微博以超强的时效性、便捷的使用性以及创新的交互方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的佼佼者,受到各学科教育工作者的信赖。本论文以《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题,在探究微博特点、功能、优势,现阶段高中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及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策略和流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设计,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对基于微博平台的高中文言文进行了教学实践,验证了与传统教学相比,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优势。通过研究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平台,微博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实现文言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究。关键词微博高中文言文应用策略I\nAbstractAbstractTheintegr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curriculumisahigherdemandforsubjectteachingthenewcurriculumreformpropose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providingagoodplatformforvarioussubjectsteachingandthemicro-blogtosupertimeliness,easeofuseandinnovativecommunicationofbecomingaleaderininformationtechnology,trustingbyvariousdisciplineseducators.Thisarticletakes“Thestrategyofmicro-blogapplyforteachingClassicalChineseinhighschool”asatopic.Onthebasisofthecasepointtoexplorethefeatures,benefitsofmicro-blogandthestatusofclassicalteachingofhighschoolstudents,cometothefeasibilityandnecessityofclassicalChinesemicro-blogusedinteachinghighschool,andasabasisforanalysisofthetheoreticalbasisofclassicalChinesemicro-blogusedinhighschoolteachingpractice,policies,andprocedures,classicalteachinghighschoolwasdesigned.To"ReturningHomeComeresignedandorder"asanexample,basedonthemicro-blogplatformofhighschoolpoetrytotheteachingpractice,comparedwithtraditionalteachingverified,micro-blogadvantageinhighschoolclassicalteaching.Thestudyfoundthatmicro-blogasthesupportingplatformofteaching,ithasalargeadvantageinpromotingexchangesbetweenstudentsandteachers,personalizedteaching,enrichstudents'extracurricularreading,classicalknowledgetoachievethemigrationanddevelopment,strengthenexchangesandcooperationbetweenstudents,etc.However,itwillbeappliedtohighschoolteachingclassicalmicro-blogisanewformofteaching,therewillstillbesomeproblemsinteaching,teachingworkersneedtoconstantlyexplore.KeywordsMicro-blogClassicalChineseinhighschoolApplicationstrategy.II\n目录目录第1章引言..........................................................................................................................11.1研究背景......................................................................................................................11.1.1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11.1.2微博为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契机.........................................................11.1.3现行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21.2研究意义和目的..........................................................................................................21.2.1研究意义............................................................................................................21.2.2研究目的............................................................................................................31.3国内外研究现状..........................................................................................................31.3.1国外微博教育研究现状....................................................................................31.3.2国内微博教育研究现状....................................................................................41.4研究内容......................................................................................................................61.5研究方法......................................................................................................................61.5.1问卷调查法........................................................................................................61.5.2文献法................................................................................................................61.5.3访谈法................................................................................................................7第2章微博及微博的教育优势............................................................................................82.1微博的功能.................................................................................................................82.2微博的特点.................................................................................................................92.3微博与其他网络平台相比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9第3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分析..........................................................113.1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113.2现阶段高中生使用微博情况调查...........................................................................123.3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12第4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144.1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14III\n目录4.2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44.2.1微博作为教学辅助平台..................................................................................144.2.2微博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184.2.3微博作为面向过程教学的电子平台..............................................................194.3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19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225.1教学设计思路............................................................................................................225.2《归去来兮辞并序》活动阶段设计.......................................................................235.2.1课外阶段—课前教学......................................................................................235.2.2课内阶段..........................................................................................................315.2.3课外阶段—课后交流......................................................................................32第6章教学实践的反思........................................................................................................366.1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成果....................................................................366.2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76.3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37第7章结论........................................................................................................................39参考文献..................................................................................................................................40附录....................................................................................................................................42致谢......................................................................................................................................49IV\n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1.1.1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众所周知,教育过程包括教书和育人两方面,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高中教师更多的是重教书轻育人,重教轻学,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的教学方法依然被很多教师奉为至宝,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丧失,不仅使学生体会不到传统文学的精髓,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虽然近几年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究其①原因,是“这些教学改革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略教学结构的改革”,教师依然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情绪与日俱增,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继承和摒弃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探索一种新形势的文言文教学,是当前文言文教学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1.2微博为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促使学科教学“从教材内容、②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理论、教育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成为可能。为了顺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我国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③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而近年来兴起的微博以超强的时效性、便捷的使用性以及创新的交互方式成为众多信息技术的佼佼者,为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性教学技术平台。①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3.②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4.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1.1.3现行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是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其次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对文言文教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两个维度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①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莫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②从现行的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上看,使学生理解、会用一篇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不再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够自己读懂文章,理解词句的含义,并举一反三,梳理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完成知识能力的迁移。此外,高中文言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对一篇篇课文内容的孤立的认知上,还要求学生能够从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体会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③扎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1.2研究意义和目的1.2.1研究意义本论文通过教学案例验证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优势,为促进一线高中文言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③周爱英《高中文言文自主、合作式学习研究》,鲁东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2年.2\n第1章引言1.2.2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教学案例探讨微博在普通高中文言文课程中辅助教学的应用效果,从而指导文言文教学实践,促进文言文教学的发展。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微博教育研究现状微博的兴起虽然才短短六七年的时间,但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被许多教育界的学者引入教学课堂。在国外,教育学者对将微博应用于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充分证明了微博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例如:微博的先驱Twitter对微博的教育前景十分看好,并开设了微博教育专栏—http://www.twite.com/education;美国马里兰州蒙加马利县的SilverSpring国际中学的教师已经将Twitter作为学生练习协作写作的平台;JeffreyR.Young通过实验案例证明了微博应用于教育的优势;MatetinEbner和ConradLienhardt等人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微博在远程教育中的具有潜力;GabrielaGrosseck为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系列的例证,对基于Cirip.ro平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课程教学研究,他指出微博的主要教学应用有传统在线课程或培①训、项目合作、知识社区、电子档案袋等;Gabriela和Carmen等人在第四次国际科学会议上指出,微博可以作为一个课堂教②学的一个补充,收集意见、管理资源、组织讨论;新西兰学者NoelineWright通过8名研究者发布微博的实验,证明了微博在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及协作方面有很高的价值;R.Junco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微博在提高学生学习过程参与度方面超越了传统课堂的参与程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上的文献资料看,无论是国外的研究学者对微博的教学实验还是在职教师实验将微博应用于教学实践,都证实了微博教学实践的可行性,这些实践为我们将微博真正①王晓芳《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协作式写作教学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②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3\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引入教学课堂提供了很好的论证。1.3.2国内微博教育研究现状微博自从引入国内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在教育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章并不太多,而相关书籍、著作也较少,多集中在硕博论文或期刊杂志中。例如:卓玲玲《微博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CAI课件设计〉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文章中将“微博作为学习平台和学科教学联系起来,探讨微博在实际教①学中的一般流程、所遵循的原则、可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合理的评价方法”。涂雨露《基于微博的教学专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从理论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微博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能性。龚成清《基于微博客的高职教育辅助教学模式探讨》(当代教育论坛),将微博引进高职教学中来,利用微博构建虚拟课堂,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为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能。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及其教育应用探析》分析了微博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潜力,并通过微博的教育实践,探讨了将微博引入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范畴和面临②的主要问题。张萍《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学习评价研究》着眼于微博环境下课外协作学习的模式和学习评价模型的研究,建立了适合微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微博环境下的课外协作学③习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王世群、张干《微博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以新浪微博的热点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了微博的含义及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④对微博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王世群在《“微博炉”加热教育—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微博在教育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并对微博在教育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予以提点。刘静静《微博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微博在教学应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①卓玲玲《微博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CAI课件设计〉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②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③张萍《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学习评价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④王世群、张干《微博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远程教育》2012年第7期.⑤王世群《“微博炉”加热教育—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8期.4\n第1章引言对微博在中小学语文课文预习中、写作课中、课外阅读中、思想情感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从而得出了微博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主要有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①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韩晓琴、林春杰《微博与高校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在分析微博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将微博应用于高校课堂的具体策略,主要从基于微博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基于微博的协作学习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的研究,并对微博应用于教学实践给予了一定的建议。②李丹丹、程国忠《用“微博”增强教育力量》探讨了用微博增强教育力量的可能性,并从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微③博增强教育力量,辅助教育发展的应用。何运峰《用微博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在分析微博在中职学生使用的可行性的基础④上,探讨了利用微博发掘学生思想变化的几个方面。刘芹妹、孟琦《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探讨了微博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和一线教师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列举了国内外几个将微博应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期待微⑤博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天地。王时进、段渭军、杨晓明《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与设计》一文在分析微博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微博的教育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微博平台的系统进行了⑥设计,对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韩恬恬《微博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文章从反思性教学、移动学习、微学习、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以及构建个人学习网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微博的教育应用方式,并对⑦在微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从以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在国内将微博应用于教育的研究中,多数以理论探索为主,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案例很少,有很大的可研究空间。所以本文以《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题,来探索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期通过教①刘静静《微博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2010年9月.②韩晓琴、林春杰《微博与高校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卷第9期.③李丹丹、程国忠《用“微博”增强教育力量》《软件导刊》,2011年第4期.④何运峰《用微博掌握学生思想的思想变化》《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第11期.⑤刘芹妹、孟琦《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10期.⑥王时进、段渭军、杨晓明《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与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8期.⑦韩恬恬《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5\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探索改变目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1.4研究内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对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目的的简单介绍。第二章:微博及微博的教育优势。在分析微博的特点和功能之后,对比分析了微博与其他网络教学工具相比的优势,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解了廊坊市第一中学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得出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分析。在分析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理论的基础上,对高中生使用微博及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第四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该章探讨了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的策略和流程。第五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对基于微博平台的高中文言文进行了教学设计。第六章:教学实践的反思。对将微博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七章:结论。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概括。1.5研究方法1.5.1问卷调查法在论文中就目前高中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廊坊市第一中学高中三个年级的300名学生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现在的高中生使用微博的情况,以分析微博在高中教学中的可行性。此外,针对此300名学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以加强高中文言文微博教学的针对性。1.5.2文献法文献研究法贯穿于整个教育研究的过程。有关微博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础研究等均6\n第1章引言需要一定的文献资料作支撑。1.5.3访谈法在论文中,还以访谈的形式针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就廊坊市第一中学的20名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主要是对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调查,以分析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7\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微博及微博的教育优势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在近几年网络时代的潮流中兴起的“自媒体”产物和代表,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手机以及各种智能网的客户端,发送视频、图片、140字内的文本等内容,并实现即时分享。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络工具,微博以使用方便、收发及时、表达自由以及关系推动等的特点吸引着社会各界学者的思考,以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2.1微博的功能1.发布与删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并可在自己的微博列表中将已发表的内容进行删除。2.评论、转发及收藏用户可以对别人已发表的微博进行评论、转发及收藏,以引起更多的评论和转发,①使信息发生裂变式的传播。3.关注用户可以使用此功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人或群组加入关注范围,成为其“粉丝”,及时关注对方的最新状态。这个关注方式与一般的网络交流平台不同,无须得到对方的确认便可单方实现。4.发起话题在消息中输入“#话题标题#”,便可就某个论点、新闻等发起话题,并可邀请相关人士参与讨论。5.私信用户可以点击私信功能,给关注自己的用户发送私信,这条私信只能被对方看到,实现私密的交流。6.微群①王莹《教育技术微博社群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8\n第2章微博及微博的教育优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建微群,或者加入微群,进行话题讨论。上述功能是微博的基本功能,也是教育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功能。当然,微博还有微博广场、写心情、微公益、相册等其他功用。2.2微博的特点1.操作简单,发布渠道多样。在各大微博网站,用户均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博账号,使用账号和密码便可登陆。登陆后,用户可以发布自己想要“广播”的内容,发布时间只需要几秒钟。此外,用户并不是只有通过登陆网站才能实现相关功能,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博客户端均可实现相关服务,尤其是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便可实现信息的更新。2.内容短小精悍,图文并茂,便捷性高。微博有严格的字数控制,加上标点符号在内,一般在140字之内,用户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无须长篇大论或太多的逻辑思维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框架,简短的语言大大提高了交流的时效性和信息分享的效率。微博的使用者也无须掌握高端的操作技术,只要会发短信便会使用微博,发文字、图片均可,可操作性强。3.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由于微博具有内容短小精悍,便捷性高的特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短信SMS、移动通讯WAP服务、网页浏览器Web服务等方式,以简短的本文进行内容的更新和消息的发布,使得随时随地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成为可能。4.信息交互背对脸,去中心化。与传统博客面对面的交互方式不同,微博的交流方式是背对脸的,不需要主动与“背后人”交流,可以多一点交流,也可以少一点交流,关注的人越多,信息量获取的就越大。此外,微博交流还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在这样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已经无所谓谁才是真正的主体。2.3微博与其他网络平台相比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1.微博与SNS门户网站的比较SNS是SocialNetworkingServices的简称,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在SNS门户网站中,人人网的使用是最普遍和流行的。与人人网相比,微博具有“背对脸”的交流方式,无需得到得到对方的认可便可关注感兴趣的人或群组,将其加入好友列表;而人人网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后方可加为好友,此外人人网的关注对象通常是9\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自己比较熟知的人,是一种“强连接”,而微博是一种“弱连接”,关注的对象比较广泛,相应的信息传播的范围比较广,更适合教学活动的需要。2.微博与IM即时通讯工具的比较IM是InstantMessaging的缩写,它是一种可以建立私人聊天室的实时通讯服务,目前QQ、MSN、BBS是主要的即时通讯工具。与QQ、MSN、BBS相比,微博具有“收藏”、“加标签”等功能,有助于信息的积累与分门别类,更适合教学方面的管理。3.微博与传统博客的比较博客,即weblog,译为网络日志或部落格等,对博主的文字功底和文字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教师而言,对于发表博文的知识、价值观等都需要字斟句酌,而且博客的反馈比较缓慢,评论功能步骤较繁琐,常常使发表评论者欲言又止,相对于传统的博客来说,微博具有技术门槛低、操作快捷方便等优势,为教学活动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方便。10\n第3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分析第3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分析3.1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协作学习理论: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①定的激烈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通常协作学习由协作小组、学习者、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四要素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是协作学习的载体,一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学习者是协作学习的主体,协作小组里的学习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协助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小组目标的完成,提高小组学习效率。辅导教师肩负着协作学习的组织、引导、启发、监督的职责,并保证协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协作学习对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信息素养。协作学习环境为协作学习的实现提供了硬件基础设施和交流平台,因此协作学习环境一般包括组织环境、空间环境、软硬件环境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的加工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②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③教师则应当成为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活动教学理论:《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①冯娟、詹国画《关于协作学习理论的思考》《研究与探索》第2页.②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4页.③孙芙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2008第五期,29页.11\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①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学不应仅限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而应走出课堂教学、走出课本,走向更为广泛的生活大讲堂,以生活为养料,吸取更为丰富的营养。然而繁重的高中生活,使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不可能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而通过微博的交流,学生可以彼此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事件,以此来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3.2现阶段高中生使用微博情况调查2013年6月,笔者从廊坊市第一中学的高中三个年级段中选取的300名学生对微博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其中每个年级各100人。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0份。此次调查问卷共有12道题,分为单项和多项选择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全部听说过微博,94%的学生拥有个人微博,90%的学生平均每天花费1小时以上在微博上,可见现代高中生已悄然走进了微博时代,将微博平台引入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前提是存在的。关于微博使用时间的调查:70%的学生登录微博的时间是在周六、日和晚上6:00—9:00这段时间内,而这段时间与学生的休息时间是吻合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学生利用微博进行交流。关于登录微博渠道的调查:90%的学生希望通过电脑客户端登录微博,但是80%经常使用手机浏览器登录微博,因为手机浏览器比较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从这个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微博为移动式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关于微博使用情境的调查:关于微博的使用情境的调查,60%的学生均愿意参与到班级发起微博的活动过程中来;50%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自我学习与反思的教学过程中来。3.3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同样笔者对廊坊一中的300名学生及30名教师的文言文教学现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了解。笔者的调查共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包括主观与客观,共12道题,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动机、态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一类是针对教师的调查走访,主要是对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调查。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大,只有20%的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n第3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分析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80%的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这种学习理念变得更为明显,学习的功利性极强。而在对学习文言文态度上,只有10%的学生会进行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整理工作,主动看课外文言文作品的只占5%,对文言文的学习十分被动。而在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文章的意境、主旨等等。关于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调查,7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理念与方法是照本宣科,缺乏人格魅力的,80%的教师也承认只有在实验课或有领导听课的情况下才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使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多数文言文教学都是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地“满堂灌”。调查结论和建议:如何上好高中文言文课是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目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是教师几乎不怎么指导,只是按照课本照本宣科,这种放羊式的模式让学生手足无措,自然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加强交流和沟通,扭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微博的出现,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辅助性教学技术平台。13\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4.1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1.辅助性原则针对微博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来说,微博的使用只是一种通向教学目标的手段,其本质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以完成教学任务这个大局为终极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微博要围绕课堂教学运转,决不能为使用微博而微博。2.适度性原则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虽然能够丰富学生的拓展迁移训练,但是如果随意加大知识的广度和难度,无疑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和恐慌心理,加大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抵抗心理,因此教师对微博的使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消化”心理,保证学生能够接受。3.适宜性原则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学科,有其自有的教学规律,教师不能因为微博的使用而忽视这一教学规律,例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音容笑貌以及行动上的交流是微博教学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微博教学的使用环节。4.2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2.1微博作为教学辅助平台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廊坊市各个高中学校在班级的设置上,几乎都是50人以上的大班制,课堂变得越来越拥挤,使得教师在课堂上难以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微博以便捷的使用性、创新的交互方式,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可能,从而能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成绩偏差或者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从而使教学真正实现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多数,兼顾两头的的目的。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前利用微博预告学生将要讲授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前阅读文章,并进行相关搜索、思考相关问题,使得学14\n第4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基础,对即将接受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在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对课堂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深入讨论,提供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源衔接等,使学生进行引申、拓展的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微博布置作业,对作业技术进行批改,并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予以解说,对个性问题予以个别指导。而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问题,对不懂、不理解的及时弄懂、弄理解。这样,极大的克服了因课堂时间、班级规模等的弊端,使得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时空上得到了延伸,学生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作为教学的辅助平台,微博主要有发布学习公告、发布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指导,实现个性化教学等几方面的应用:1.发布学习公告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将要发布的博文内容超过140字的文本限制,教师可以以一条长微博加上标题的形式向学生发布公告。例如,教师可以课前发布课前预习公告,课后发表课后复习公告、拓展活动公告等等,以提醒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学习任务。图4.1教师发布的学习公告2.发布学习资源高中文言文课程所选的篇目一般都立意深远、文采斐然,是作者心声的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应仅仅拘泥于作品的解读上,而是要联系广阔的时代背景,15\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从而将作品与作者的思想、创作背景更好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解读文章,丰富文学常识,增强文言文化底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物和背景的再现,拉近学生与作者、时代的距离。而微博的主要教学优势之一就是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地发布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有效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李白、陶渊明、苏轼、杜甫等人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将这些人物的图像发布到微博上;在学习《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等作品时,教师可以将反映这些文章描写对象的兰亭、赤壁、滕王阁的具体图片发布到微博上,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了更真实的认知对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相关专题网站的衔接发布到微博上,便于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图4.2教师发布高中文言文学习资源网站3.进行学习指导,实现个性化教学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图4.3教师利用微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4.进行拓展训练,实现知识迁移16\n第4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近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拓展训练环节出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新趋势,即在完成每篇文言文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均可以用微博提供一些本课拓展迁移的问题或篇目,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其它教学科目相比,高中文言文更需要拓展迁移的训练,但受课时的限制,在拓展训练环节,高中语文教师往往蜻蜓点水,不能满足学生对文言知识积累的需求,更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拓展训练方案,导致迁移训练教学效果不佳。而利用微博,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几种不同的拓展训练方案,在完成知识迁移的同时,也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图4.4教师发布的《滕王阁序》课外练习题17\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4.2.2微博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传统的教学理念及大班制的高中教学模式使得开展充分的课堂讨论并非易事。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是极少数积极参与的同学得到了发言的机会,大多数学生成立“沉默的羔羊”,使原本应该丰富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沦陷为简单的教学流程,遏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而将微博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中,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直接发布到微博上,使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发言的同学获得一种强烈的“被关注”,而不必产生面对面时的畏惧和羞怯,从而更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身心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利用微博,还有助于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助。学生可以将自己收藏的、搜索的资源与其他同学分享,并能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知识。图4.5学生们对《滕王阁序》课文中典故的交流18\n第4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4.2.3微博作为面向过程教学的电子平台微博的教学应用是面向过程的,它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记录在册,这样教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及掌握程度,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并按照不同层次水平,设计多个实施方案发布到微博上,以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此外,这一学习过程也可以被其他学生所掌握,通过他人的学习过程,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帮助。4.3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将微博引入高中文言文教学,其实质是将其作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性平台,以其超强的时效性、便捷的使用性以及创新的交互方式,颠覆传统文言文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建构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活动的主体,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协助者,为达成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跨出了一大步。根据微博特点及优势,笔者将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流程归纳为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五个环节,具体见下表:进入学习情收集、分析、讨论、共享学生活动境,形成学分析问题加工、评价信息,形成拓展、迁移习心理准备信息知识的建构创设启发自主协作总结教学过程情境思考探究交流提高设置研究提出启发性适时协助策略指出示拓展、教师活动问题、激发问题进行导,组织并提出的问题学习动机指导参与讨论或情境图4.6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环节19\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创设情境:关于创设情境的概念,我国教育学家李吉林曾说:“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的情感、欲望、求职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合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也就是说,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不仅是教师导入课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学习动机的环节。因此,在微博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多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方式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情趣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如在讲《兰亭集序》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生存还是毁灭”为话题,引导学生对搜索、思考古人在面对生存和毁灭时的选择,进而引导学生对本课折射出人生哲理的进行思考;在讲《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将影片《英雄》和《荆轲刺秦王》的海报发布到微博上,引导学习简要叙述故事梗概,以及影片的主题思想。图4.7《兰亭集序》情景创设环节图4.9《荆轲刺秦王》情景创设环节启发思考:教师在情境设计环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要及时出示涵盖当前教学知识点的启发性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的问题方案,学生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下面以《兰亭集序》、《荆轲刺秦王》为例,说说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启发思考环节的应用。20\n第4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图4.10《兰亭集序》启发思考环节图4.11《荆轲刺秦王》启发思考环节自主探究:学生在明确了探究的目的、问题后展开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相关工具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适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协作交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之间通过共享学习资源与信息,开展讨论,交流观点,解决问题,形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总结提高:学生将交流后形成的最终结果发布到微博上以后,教师及时点评学生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及学生知识自我建构中的不足。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个人贡献和参与频率给学生一定的评价。21\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合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流程,笔者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为实施案例,探讨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5.1教学设计思路将微博引入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根据微博的特点和优势,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索、思考、练习,从而逐步增强文言文学习能力,积累丰厚的文言文知识,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此外,基于微博平台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必学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的课文时代不同,问题不一,所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22\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同,但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本教学设计以探究陶渊明的思想轨迹为活动核心,以学习课文《归去来兮辞并序》为活动契机,利用微博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倡导学生自主收集作者、文章创作背景及相关问题的资料,并以协作交流的方式将搜集、整理的资料发布到微博上进行交流展示,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教师给予适时的点评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前教学阶段,学生存在问题较大或难度较大的问题予以详说,并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章翻译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课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讲解,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以张衡的《归田赋》为拓展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2《归去来兮辞并序》活动阶段设计本教学设计分为课外阶段及课内阶段进行,因学习环境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面对面的交流,而且课堂上使用网络教学难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因此在课内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并未使用微博。5.2.1课外阶段—课前教学1.活动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搜集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并序》创作背景的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搜索、整理、筛选、分析;学会合作,养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搜集陶渊明及《归去来兮辞并序》创作背景的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搜索、整理、筛选、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学习活动搜集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利用各种资源搜集资料;23\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交流活动:学生将自主搜集、整理的资料发布到微博上,相互交流,形成一致意见。表5.1《归去来兮辞并序》微博应用说明表主要教学媒体媒体教学目的应用策略环节形式内容播放古典音教师在微博上将《渔舟情境导入情境设置音频乐《渔舟唱唱晚》的衔接网址发布激趣引题晚》到微博上。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脑海中形成学习行动的计划,学生教师以发起话题的方问题设置教师提出的文本探究、思考这些问题的式,提出问题,要求学启发思考问题的文本过程也是主动、高效完生参与思考。成当前学习任务的过程。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自主探究网络网站资源集资源,并分析、加工主学习的能力。所获得的资源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方文本收集、整理学生将收集、整理的资协作交流式,形成知识意义的建图像的资料料在微博上发布。构。校正学生知识自我构建文本学生协作的教师概括总结知识点,总结提高中的不足,完成知识点图像成果点评学习情况的高度概括。表5.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前主要教学环节及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微博的应用策略情教师以《渔舟唱晚》的古聆听古筝曲,把教师在微博上将《渔舟唱晚》以音频导入筝曲引导学生进入安逸、注意力集中在音的衔接网址发境新课布到微博上。24\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没有世俗纷扰的情境,点乐塑造的意境中题切入本课。见《归去来去。兮辞并序》情境导入图以回忆《桃花源记》、《归在老师的引导教师与学生利用微博进行沟园田居》等陶渊明的作下,回忆曾经学通。设品,引导学生回答到安过的陶渊明的作引导学生读逸、没有世俗纷扰的生品,体会音乐的懂音频内容,置活。意境,并通过微与文章主题博将自己的思考思想相衔接结果返回给老师。见学生回复图出示陶渊明图像,引导学欣赏图片,跟随教师利用微博展出陶渊明图生介绍陶渊明,以了解学教师回忆有关陶像,学生利用微问生的掌握情况。渊明的基本情博回复自己对陶渊明的了解。题况。设根据学生的回复情况,补在教师的指导利用微博,教师与学生之间及置充介绍作者,引导学生利下,利用网站资时进行沟通与作者简介启用相关网站进行搜索、总源进行搜索,对交流。发结归纳。搜索的资料进行思加工。考对学习整理的资料进行伴随着教师的总利用微博总结、评价学生收集总结与评价结,形成对作者的资料。的完整印象。在了解作者基本情况下,聆听教师的讲学生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创作背景介介绍本文的创造背景。解,并利用网络与同学分享,教绍资源,搜集更多师给予适时的点评。的背景材料。25\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将名师朗读的视频资料认真聆听,初步教师在微博上将名家诵读的诵读识记发布到微博上完成对作品的感《渔舟唱晚》的知。衔接网址发布到微博上。1、教师引导学生在文章分析教师呈现的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思问题,了解自己想感情的语句。所需完成的学习2、“归去来兮”意思是“回任务。去吧”,做官往往是封建社会士阶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首选之路,身在仕途的陶渊明为什么却想辞官归去呢?作者由何处而归?归向何教师利用微博处?为何要归?让我们出示问题,对学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处理在问题设置3.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探究过程中出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现的新问题等给予建议和指境如何?归途心情如导。何?初抵家门心情如何?归家后居家生活的心情如何?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作者感叹人生苦短,那么作者将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呢?5、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26\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其他诗文和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利用微博学生自主探学生默读课文,随时留意观察学生的最随时留意观察自主探究究教师的问自主思考、探究学生的最新动新动态态,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出示的问题题及时指导。学生对教师教师利用微博交流讨论,并与随时留意观察出示的问题学生的交流情协作交流引导、指导老师保持联系,进行交流讨况,对出现的问接受指导。题及时指导。论更正学生交流过程中出加强师生、生生总结、评价学对交流的过程进之间的沟通和现的问题和不足,对布置交流。总结生交流的过行自我评价和相的任务进行进行高度概程和结果互评价括。图图5.1《归去来兮辞并序》情境导入图图5.2学生的回复27\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3教师出示陶渊明的形象图5.4学生对陶渊明的简介28\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图5.5学生对陶渊明的再探索图5.6教师对陶渊明归纳总结29\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7教师出示启发性问题30\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图5.8学生协作交流过程5.2.2课内阶段1.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体会、学习作者高洁的人格。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解决课前微博预习阶段学生反映的疑点、难点问题,完成课文中文言知识的建构。教学难点:对课前微博预习阶段疑点、难点的讲解。3.学习活动小组协作,共同探究文言知识,并对文章进行翻译、总结。表5.3《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中主要教学环节及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准确理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结合课前预习,对课解全文,掌握文言知翻译理解自译和互译,掌握重点文言文及文言知识进行识,形成本课知识的构重点文言建,并解决课前预习阶知识的用法,并以多媒体的自译和互译,掌握文知识识记段学生反映的疑点、难点问题。形式出示本科重点文句、词言知识的用法,加强31\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汇、句式的译文及用法;对对文章的理解。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反映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解说。教师出示练习内容,并根据回答教师出示的练坚持学生对本课重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习题,对不懂、不会巩固练习点的掌握情况。分析。的问题及时与老师、同学沟通。对本课文言知识及文引导学习进行课文总结自主、合作对文章进总结课文章感情基调等进行全面的总结。行总结。5.2.3课外阶段—课后交流1.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巩固课文知识,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们”为题,撰写抒情散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学习作者高洁的人格。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拓展练习,完成知识的迁移。教学难点:抒情散文的撰写。3.学习活动协作交流,完成知识迁移与拓展训练环节的学习任务。表5.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后主要教学环节及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微博的应用策略教师将本课应掌握的复习教师发布到知识利用微博巩固对本文重点内容学习,提高学习进行回顾与巩固重点内容发布到微点,对不懂、不会的复习巩固效果。课文知识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新问题予以回复。沟通。教师出示课外阅读内对教师出示的课外阅利用微博进行知识的课外阅读及时交流与沟迁移32\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容—张衡《归田赋》。读进行自主、合作式《归田赋》与《归去的学习。来兮辞》虽然都是作者从仕途归隐到田园的宣言书,内容上也颇为相似,但作者归隐的心情是不同的,引导学生在完成《归去来兮辞并序》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认知学习《归田赋》,归纳作者归隐心情的不同点击原因。通。确定话题,对话题写学生首先在微博上开在完成《归去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展“头脑风暴”,将自兮辞并序》学习并在学习交流、完稿己知道的“陶渊明们”任务,《归田赋》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点在微博上发布出来,迁移拓展的基础评。同时在教师给予一定上,以“我眼中的建议的基础上,按照拓展训练陶渊明们”为题,自己的思路独立完成撰写抒情散文,文稿,然后发布到微以提高学生的创博上,同学之间相互新意识和创新能点评、修改。老师在力。给予一定意见后,学生再次修改,以此循环,最终形成定稿。33\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9教师将文章知识点发布到微博上图5.10学生通过私信向教师咨询的问题34\n第5章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图5.11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回复图5.12在知识迁移环节学生的讨论35\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章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从知识的层面看,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增加文言文课外阅读量,积累丰富的文言常识,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从能力层面来说,能够提高学生探究、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一定程度上说,符合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但将微博应用于文言文教学实践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难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尝试和探索。6.1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成果1.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促进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微博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尤其是给那些羞于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提供了机会,通过这个虚拟的课堂,使他们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见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2.促进了个性化教学。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建构能力不同,在同样的时间内对同样问题的掌握、理解也不同,而微博中私信的功能正好迎合了这一问题。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以私信的形式发给不同的学生;学生也可以利用私信将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者有不同意见的问题发给教师,与教师再次交流和探讨。3.为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提供较大的便利。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语文教材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确立了教材知识的中心地位,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也沦为教师将书本知识单项、硬性移植给学生的过程。并且,语文教材对本文的选择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且文本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使文言文教学走上了封闭、僵化、死板、枯燥的轨道。而从目前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状态来看,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甚至是盲目的状态,因此注重文言文教学资源课程的开发成为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职责。通过微博,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感召心灵好的文章作为课内36\n第6章基于学习平台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应用阅读书目的补充,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学生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滋养中,培养语文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4.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给以回复。教师还可以随时观察学习在微博上的交流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以免学生进入“误区”。5.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收藏的、搜索的资源利用微博与其他同学分享,并能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在交流和合作中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6.能够面向过程学习。微博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记录在册,而这一学习过程也可以被其他学生所掌握,通过他人的学习过程,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帮助。6.2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经常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思想上过于依赖教师,因此在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环节中不积极、不主动,或者是搜集到的资料片面化,不细心整理。加之微博是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微博上自由言论,因此避免不了学生利用微博传播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信息。2.家长的不支持、不理解许多家长认为高中生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读书、写作业,因此对课外的网络教学不理解、不支持,认为网络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而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甚至有些家长担心学生会因此迷恋网络,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会给基于微博平台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6.3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微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在教育活动中,微博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师应扬长避短,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微博的优势。笔者将根据此次教学设计的经验,对微博教学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一是要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将微博引进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37\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包括硬件设施的构建与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网络学习环境等软性条件的培养,这些教学环境均是利用微博开展教学环境的保障。二是注重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微博是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微博上自由言论,因此避免不了学生利用微博传播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信息。因此,在整个微博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的微博行为,约束学生不发与教学无关的微博帖子,减少信息垃圾。三是注重对学生微博行为的全方位评价。将微博引入课堂教学时,也要注重及时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全方位的评价,并构建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学习效果。38\n第7章结论第7章结论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微博以其强大的实时交流功能,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赢得了语文教师的信赖。本论文从微博的功能与特点入手,比较研究了微博与其他网络教学工具相比的优势,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解了廊坊市第一中学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得出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的应用设计,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对基于微博平台的高中文言文进行了教学设计,验证了与传统教学相比,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优势。通过此次教学尝试,可以看出,将微博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同学间的合作等等,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将其完美的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希望本次研究能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为微博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39\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微博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2]彭绍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0.[3]刘彩红.教育博客在大学生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4]郁晓华,祝智庭.微博的社会网络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5]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6]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7]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郑雅真.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9]汪丽.高中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10]赵可心.信息技术课程的协作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1]甘泉.基于任务的自主——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2]杨刚,徐晓东.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0.[13]王蕊.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网络协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4]张润芝.CSCL评价技术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9.[15]余涛,杨琼.基于CSCL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6]王世群.“微波炉”加热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0.[17]朱锦绣.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高中信息技术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8]崔继振.微博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郝兆杰.微博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0]王环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协作学习设计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21]陈瑾.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22]刘金方.基于班级博客的小学语文协作学习组织模式的构建[D].开封:河南大学,2010.[23]刘静静.微博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0.[24]张小松,郭琳虹.基于web2.0的协作学习平台的应用研究[J].网络与信息,2010.[25]王永固,李克东.主题式网络协作学习模型及其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40\n参考文献[26]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马秀麟,曹良亮,杨琳等.对CSCL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8]胡伟.基于技术、面向素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9]谈恩兵.基于有效视角的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习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30]陈璟.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2011.[3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2]占自华.微博研究评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郭立红,龚锐玲.基于wiki的开放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网络与信息,2009.[34]高丹丹.论网络学习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刘岗.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36]吴荣荣.微博: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工具[J].考试周刊,2010.41\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关于高中生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调查目的:了解廊坊市第一中学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调查时间、地点:2013年6月20日晚自习参与班级及人数:高一、高二及高三各100人,共300人数据与分析第1题您的性别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13545%女1655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2题您是否听说过微博:【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有300100%没有0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3题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微博的:【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报纸杂志155%网络媒体15050%电视媒体7525%朋友推荐1003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42\n附录第4题您是否开通了个人微博:【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有28294%没有28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5题您平均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0-1小时3010%1-3小时27090%3-5小时00%5小时以上0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6题您登陆微博的时间通常在什么时间:【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工作日8:00-12:005117%工作日12:00-15:009933%工作日15:00-18:006923%工作日18:00—21:0021672%周末2076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43\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题您为什么会选择使用微博:【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交朋友,分享有趣的事情22575%同名人近距离接触9030%及时了解实事,发表个人见解21973%其他812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8题您对微博哪些话题感兴趣:【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时政新闻11739%民生新闻9933%娱乐新闻20769%名人言论9632%资料分析6020%其他1023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9题您认为微博流行的原因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表达简单、便捷20468%能及时传达信息,发表观点21371%增强人际交往,增进人际活动19264%可以和名人近距离接触903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44\n附录第10题您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登陆微博:【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电脑客户端27090%手机客户端301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11题您以什么样的方式登陆微博:【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电脑客户端6020%手机客户端2408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12题您通常是在那种情境下使用微博:【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课前预习4515%自我学习反思15050%班级微博发起活动时18060%课后复习与巩固总结6923%遇到问题与师生交流451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45\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高中生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调查目的:了解廊坊市第一中学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时间、地点:2013年6月20日晚自习参与班级及人数:高一、高二及高三各100人,共300人数据与分析第1题您的性别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13545%女1655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2题您对文言文的态度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有很大的兴趣155%没有兴趣11137%兴趣不大9933%很害怕752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3题您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6020%应付高考2408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46\n附录第4题您觉得自己目前文言文的学习状况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有很大困难4816%有点困难19866%没有困难541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5题您是否进行课外文言文学习:【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经常155%偶尔4515%从来不2408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6题您是否对文言文教学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总结:【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是3010%否1709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7题您对文言文可的态度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喜欢4816%不喜欢19866%无所谓541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47\n河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第8题您目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是:【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满堂灌21070%师生互动探讨9030%网络化教学0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9题您如何评价现行的文言文教学:【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有趣3311%无趣27090%无所谓27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10题您认为那种教学对学习文言文最有效果:【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教师有效指导15351%学生自学124%基于网络的互动学习1354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00第11题您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统计显示: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文章的意境、主旨等等。第12题如果班级建立一个文言文的微博平台,你有什么设想和提议吗?统计显示:希望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对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复等等。48\n致谢致谢四季轮转,转眼已是2013年的初秋,三年的硕士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已走过的里程,感慨万千。尤其是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多位老师的相助,借此机会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孙卫华老师、王建国老师。凭着对高中文言文的喜爱,在论文选题时,我就准备尝试去做这个论题。但是想法和做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很快我就碰到了诸多困难。这个时候两位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对于我的努力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及时做出明确的指导。从搜集材料、比较筛选、写作构思再到今日的定稿,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正是在两位老师的鼓励、指导和期许下,我才能坚持下来,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此,我对两位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其次,我还要感谢教育技术组的各位老师。各位老师渊博的知识、谦和的态度、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为人上,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我日后工作中的学习典范与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感谢我的同学和好友们,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挫折和奋斗中,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扶持是前进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最后,祝愿我的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事事如意,时时顺心,祝愿我的同学朋友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