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0 KB
  • 2022-08-19 发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课件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谚语积累2条①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②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n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n课前背诵检测一、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n7.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9.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0.是故,,,师之所存也。1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是而已。\n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巩固和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勤于记忆、不断积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知识竞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学习重点:复习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学习难点文言句式和文言文句子翻译\n二、文言基础知识巩固(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古今异义词)●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直不百步耳通:,(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4)涂有饿莩通:,“只”“毋”不要“斑”头发花白“途”道路····只是、不过\n\n\n(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2)金就砺则利:(23)不积跬步:(2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5)氓隶之人:(26)然秦以区区之地:验、检查;省察磨刀石古代半步。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下层人民狭小...........(27)句读之不知:(28)君子不齿: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即断句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n●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29)寡人之于国也古义:今义:形影孤单之人。(30)河内凶古义:今义:泛指河流。(31)弃甲曳兵而走古义:今义:一般行走。古代君主的自称。黄河。逃跑。....\n(3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今义:保养身体。《劝学》(3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知识、学识渊博。(34)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供养活着的人。广泛地学习。爪子和牙齿。比喻得力的助手。......\n(3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3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今义:山东省。(37)以致天下之士古义: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寄身、托身、容身。用来招纳。....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n(38)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9)小学而大遗古义: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40)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小的方面学习。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n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养生丧死无憾:(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5)谨庠序之教:(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7)填然鼓之:读“wànɡ”,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名词作动词,种植。名词作动词,穿。形容词作动词,谨慎地办好。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名词作动词,击鼓。.......\n(8)故木受绳则直:(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名词作状语,每天。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名词作动词,游水。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数词作动词,专一。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袱一样,像口袋一样。..........\n(1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15)天下云集响应:(16)履至尊而制六合:(17)序八州而朝同列:(18)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名词作动词,登上。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依次序排列,使……朝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n(19)吞二周而亡诸侯:(20)却匈奴七百余里:(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22)会盟而谋弱秦:(2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4)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5)以愚黔首:(26)赢粮而景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削弱,使……变弱。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动词,做帝王。使动,使……愚昧。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n(27)择善而从之:(28)而耻学于师:(29)小学而大遗:(30)孔子师郯子: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方面。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n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不拘于时,学于余(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0)以为轮\n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答案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n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答案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答案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野心。\n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答案胡人(再也)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答案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n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案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