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文言文: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整合(3) 81.素,sù(1)名词①白色的生绢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②白色的衣服,丧服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③平常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2)形容词①白色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到了春冬季节,那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②朴素的,不加修饰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作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③没有文采的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殽之战》)——秦穆公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驻扎,面对着被放回来的将士痛哭。(3)副词①表情态,空,白白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那些正人君子啊,可不是白白吃饭的啊。②表时间,从来、一向、平素、素来\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82.汤,读音一:tāng名词①热水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仆人用热水浇洗。②汤药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我侍候她服用汤药,不曾停止、离开。③同“烫”,热敷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病在皮下,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好。④殷商的建立者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五蠹》)——近古的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汤王、武王起兵征伐他们。读音二:shāng汤汤:水大流急的样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洞庭湖)含着远山,吞下了长江,水势浩大,宽广得没有边际。83.涕,tì(1)名词,眼泪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姓蒋的人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2)动词,流眼泪,哭泣儿涕而去。(《促织》)——儿子哭着走开了。\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84.徒,tú(1)名词①指服劳役的犯人(陈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②一类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郯子之类的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③门徒,弟子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孔子的学生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2)形容词,空,光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百姓发怒,也不过是脱去帽子,光着脚,用头碰地罢了。(3)副词①表情态,徒然,白白地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想要给秦国(和氏璧),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十五座城,白白地被欺骗。②表范围,只是,仅仅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强大的秦国不敢派兵来攻打赵国,仅仅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85.亡,读音一:wáng(1)动词①逃亡,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现在逃亡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②失去,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而天下的诸侯已经疲惫不堪了。\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③灭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后来才灭亡的,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④死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现在刘表刚刚死去,两个儿子不和。读音二:wú动词,通“无”,没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生产有时间的限制,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匮乏。86.王,读音一:wáng名词①天子,帝王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现在想用以前帝王的政策法令治理当代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②一国的君主,皇帝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当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条。③封建时候的最高爵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④战国时期,诸侯多僭称“王”。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系好音乐的事情告诉我。读音二:wàng动词,称王。指统治天下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87.望,wàng(1)动词①向远处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下去看看那些车辙,又登上车,扶着扶手远远地瞭望齐军。②盼望,期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日夜盼望着您的到来,怎敢反叛呢?③临近并、汾乔木,望秋先陨。(《采草药》)——并州汾州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2)名词①希望,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天(您)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念头。②名望,声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老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多得挤满了他的书房。③农历的每月十五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我还记得周蓼洲先生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的十五日那天。88.恶,读音一:è(1)名词①坏事,罪恶不幸吕帅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不幸先有吕师孟和元军暗中勾结做坏事,后来又有贾余庆向元军讨好。②坏人,恶人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害怕谗佞邪就要考虑使自身端正来斥退恶人。\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形容词①丑陋,样子难看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开过花后再采,根的颜色就暗淡难看了。②坏,不好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子用了这么多年,像铁一样又冷又硬,我的爱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③险恶.凶狠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但是危险凶恶的境况层出不穷,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读音二:wù(1)动词①憎恨,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憎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些灾祸就不去躲避了。②嫉妒表恶其能而不能用。(《赤壁之战》)——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能任用他。读音三:wū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用小的牲畜换掉大的,他们怎么懂得您的心意呢?89.微,wēi(1)形容词①隐蔽,不清晰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②微小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两广五岭一带的小草,严冬时节也不枯萎。\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③轻微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庖丁解牛》)——动刀很轻,哗啦一下子就把整个牛分解开了,像土一样散落到地上。④地位卑微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我凭着卑贱的地位,却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⑤不显露的,隐藏其高贵身份的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带领数名骑兵出来,改换身份出行,进入一座古寺。⑥精妙,深奥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他的文章简练,用词精妙。(2)动词①没有,一说“除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在一起呢?②不是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不只是赵国,诸侯中还有子孙继续当权的吗?③衰败,衰弱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教战守策》)——天下分裂,唐王朝当然因此就衰败了。(3)副词①表程度,稍微,微微,略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他放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的,只是略微点一点头。②表情态,暗暗地,隐约地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暗暗的观察信陵君,信陵君的神情更加温和。\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90.悉,xī(1)动词①尽其所有,总计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总共我们村里精通武术的也不超过一百人。②详尽地叙述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这封)书信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陈述一下我短浅的见识。(2)形容词,详尽,全面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古代君王治理天下,是最精细最全面的。(3)副词,表范围,却、全部、完全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怀王就全部调发国内的军队。91.相,读音一:xiàng(1)名词①相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能得到这样的媳妇。②扶助盲人的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么为什么要用扶助他的人呢?③古代主持礼仪的官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④官名,指宰相、丞相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2)动词\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①观察,审察胜不敢复相士。(《毛遂自荐》)——我不敢再审查鉴别人才了。②辅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帮助,也还是不能到达。读音二:xiāng副词①表彼此,互相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以为,老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根据情况分别译为“你”“我”“他”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我已经和她恩断义绝,绝对不会答应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希望你细心的奉养老母,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92.谢,xiè动词①道歉,请罪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怕他打碎宝玉,就婉言道歉。②推辞,谢绝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母亲婉言谢绝了媒人。③辞去,辞别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看公子的神色始终没有改变,就和朋友告别上了车。\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④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樊哙下拜道谢,起身,站着喝了这杯酒。⑤告诉,劝告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多多劝告后代人啊,应该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⑥请问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陌上桑》)——太守接着问罗敷:“愿意和我同坐一个车子吗?”⑦凋谢,衰亡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等到荷花凋谢以后,也可以算是对得住主人了。93.信,读音一:xìn(1)形容词①言语真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②引申为诚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绸,不敢向神虚报,一定要诚实。③可靠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可靠的臣子率领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来往的行人。(2)名词①信用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②信物,凭据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如果前往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③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你马上去回绝那位信使(这里指媒人),我们慢慢地再说这件事吧。④音讯,消息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大概是说我在京城考中进士,信使来报信早晚之类的事情。(3)动词①相信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了。②信任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疏远了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③守信用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就径直上前怒骂敌军统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4)副词①表肯定,确实,实在,果真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②表不确实,随意,随便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低头随手连续的弹奏着,好像要把心中所有的事情都诉说出来。读音二:shēn,通“伸”。动词①伸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②伸出\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中山狼传》)——狼高兴的听从了他的话,把脚伸给了东郭先生。94.兴,读音一:xīng动词①起,起床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②起,掀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清风轻轻吹来,江面上静静的,连波纹也不起。③发生,产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产生。④兴起,兴盛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大楚兴盛,陈胜称王。⑤使……兴盛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⑥复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指南录后序》)——复兴国家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⑦兴办,举办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过了第二年,政事通畅,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情都重新行办起来了。⑧发动,调动遂发命,遽兴姜戎。(《殽之战》)——于是发布命令,立刻调动姜戎的军队。\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读音二:xìng名词,兴趣,兴致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徐宏祖《游黄山记》)——赶上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玩的)兴致很浓。95.行,读音一:xíng(1)动词①行走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②运行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③经,历行年四岁,而舅夺母志。(《陈情表》)——又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我母亲守节的志向,(使她被迫改嫁。)④离去,前往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⑤实行,施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我赞许他能够实行古人从师的风气,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⑥行酒,给客人斟酒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客人来了,没有不备酒招待的,有时给斟三次、五次酒,最多不超过七次。(2)名词①古诗的一种体裁。《琵琶行》《兵车行》②行为,品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③动作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眼神因此而专注,动作因此而迟缓。(3)副词,将要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吴巨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又在边远偏僻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读音二:háng(1)名词①道路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沿着那条小道,去寻找那柔嫩的桑叶。②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军队里。③行列,队伍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全都和他商量,一定能使队伍和睦融洽,好坏各得其所。④辈份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苏武传》)——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2)量词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离去,痛苦的眼泪流个不停。96.幸,xìng(1)动词①宠幸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关了,不贪取财物,不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小。\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②皇帝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宫女们)长久的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③希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们不好就答应你。(2)形容词,幸运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那么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远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严重。(3)副词,侥幸、幸亏、幸而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97.修,xiū(1)动词①修建,修造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②修理,建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在国内制定法律制度,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建造攻守的武器。③整治,治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对外结交孙权,对内整治政务。④修养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我修养身心,使品行高洁已经有几十年了。⑤修订,修改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议定的法律制度都要在朝廷上进行修订。\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⑥编纂,编写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孙子受了膑刑,就编写了兵法书。⑦学习,研究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所以圣人不求学习古人,不效法旧有的制度。⑧整饬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您这大国的威严,整饬礼仪表示敬意啊。(2)形容词①善,美好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原毁》)——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的言词就出现了,品德高尚了,谗毁的事情也就来到了。②长,高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原来是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98.徐,xú(1)形容词,迟缓不徐不疾。(《庄子·天道》)——不快不慢。(2)副词,慢慢地,缓缓地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于是在乱草中侧耳细听,慢慢行走,好像在寻找细针或小草一样。99.许,xǔ(1)动词①答应,听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个办法,宁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②赞同,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大家)纷纷表示赞同。③相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诸葛亮)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没有人相信他。④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要做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双鬓已先斑白。(2)名词,地方,处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3)数词,表示不定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二分左右。(4)代词,这,这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地流来。读音二:hǔ,象声词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子时喊口号的声音,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有的。100.阳,yáng(1)名词①太阳,阳光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夕阳照着绿树青草,那普通的街巷,人们传说就是宋武帝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②山的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n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③古代哲学概念,阴的对立面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2)形容词①凸起的,刻印时,线条凸起为阳文②通“佯”,假装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皆阳应曰……(《记王忠肃公翱事》)——(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忠肃公无法办到……就假装答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