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2-08-19 发布

高一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文言文专题训练三词类活用将成语填入合适的位置,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完成表格。能文能武救死扶伤飞沙走石恃才傲物好高骛远兵贵神速汗牛充栋鱼肉百姓烟消云散不胫而走土崩瓦解草菅人命不毛之地道听途说正本清源不耻下问见异思迁富国强兵惊天动地量入为出不翼而飞华而不实风餐露宿南征北战幕天席地光宗耀祖是古非今取长补短披坚执锐沉鱼落雁道不拾遗闭月羞花温故知新不远千里独善其身拳打脚踢金榜题名先礼后兵车水马龙车载斗量心猿意马蚕食鲸吞扶老携幼兴风作浪万紫千红骇人听闻引人入胜不可名状否极泰来蜂拥而上活用类型活用特点成语释义名词的活用用作动词能文能武用文、用武不胫而走长腿不毛之地长草木不翼而飞长翅膀华而不实同“花”,开花;结果实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不可名状说出用作状语烟消云散像烟云一样土崩瓦解像土、瓦一样道听途说在路途上风餐露宿在风中,在露天南征北战往南,往北拳打脚踢用拳,用脚金榜题名在金榜上车载斗量用车、用斗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一样,像鲸吞吃小鱼一样蜂拥而上像蜂一样活用成语释义\n活用类型特点名词的活用意动鱼肉百姓以……为鱼肉草菅人命以……为野草幕天席地把……当作幕,把……当作席使动汗牛充栋使……流汗形容词的活用用作名词好高骛远过高过远的目的见异思迁新奇的东西取长补短长处、短处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温故知新旧知、新知扶老携幼老人、小孩万紫千红紫的、红的花引人入胜胜境、佳境(指文章、风景等)否极泰来坏的、好的(事物、运气等)使动正本清源使……正、清富国强兵使……富强光宗耀祖使……光耀独善其身使……善骇人听闻使……骇意动兵贵神速以……为贵不耻下问以……为耻是古非今认为……对;认为……不对不远千里以……为远作动词恃才傲物傲视动词的活用使动飞沙走石使……飞、跑沉鱼落雁使……沉、落闭月羞花使……闭、羞兴风作浪使……兴起惊天动地使……惊动作名词救死扶伤死伤的人量入为出收入、支出的财物道不拾遗遗失的财物文言特殊句式答案一、补出下列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并按照省略成分的不同情况归类。1、(史公)呈卷,(左公)即面署第一,(左公)召(史公)入,(左公)使(史公)\n拜夫人……2、(六国)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3、木直中绳,輮(之)以为轮。4、廉颇送(之或王)至境,(廉颇)与王诀曰5、此人一一为(村中人或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6、相如持璧睨柱,欲以(之)击柱。7、项王受璧,置之(于)座上。8、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于)蕲、黄、潜、桐间。9、我(以)何面目见之?10、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11、廉将军孰与秦王(威)?12、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迎操)也。13、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按照省略成分的不同情况归类为:①省主语,1~2句;②省宾语,3~6句,其中3~4句是省略动词宾语,5~6句是省略介词宾语;③省介词,7~9、13句,常见的有“于”、“以”;④省谓语动词,10~13句。翻译句子,若是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二、找出下列被动句的标志。1、不拘于时,学于余。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若属皆且为所虏。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6、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9、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0、戍卒叫,函谷举。11、洎牧以谗诛。1~9句是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表被动的词语分别是:“于”、“为所”、“为…所”、“见”、“被”、“见…于”、“受…于”;10~11句是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有被动意义,翻译时要将被动意义翻译出来。三、找出下列判断句的标志,并归为几类。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3、陈轸者,游说之士。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5、刘备,天下枭雄。6、(臣窃以为)其人勇士。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8、同是天涯沦落人。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10、梁文即楚将项燕。11、夫六国与秦皆诸侯。\n1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以上判断句可分为五类:1~4句,用“者…也”或其变式表判断;5~6句是无标志,直接构成判断;7~8句用动词“是”、“为”表判断;9句是否定判断;10~14句用副词“即”“皆”“乃”“则”“必”等构成判断,并强调判断。翻译文言判断句,一定要用判断动词“是”。四、倒装句(一)找出下列宾语前置句中前置的宾语。1、微斯人,吾谁与归?2、沛公安在?3、古之人不余欺也。4、臣未之闻也。5、何功之有哉?6、夫子之谓也。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惟命是听9、惟利是图1~2句为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3~4句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5~7句中“之”字是提宾标志;8~9句中“唯…是…”是提宾标志。翻译宾语前置句时要将前置的宾语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后。(二)将下列介词结构后置句中的介词结构作出标记。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5、裹〈以帷幕〉。翻译介词结构后置句时,要将后置的介词结构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三)将下列定语后置句中的定语作出标记。1、求人(可使报秦者)。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翻译定语后置句时,要将后置的定语还原到它所修饰的中心语之前。(四)主谓倒装句1、甚矣,汝之不惠!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宾语前置)3、快哉,此风!4、贤哉,回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