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MB
  • 2022-08-19 发布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公开课ppt课件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句式高三总复习\n判断句文言句式\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句式特点:……者,……也\n1、莲,花之君子者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莲,花之君子者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式特点:……,……者也……,……也;\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是寡人之过也。\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是寡人之过也。句式特点:此……;是……译为“这(是)……”\n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不知木兰是女郎。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n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不知木兰是女郎。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句式特点:用动词“为”“是”表判断。\n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梁父,即楚将项燕。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n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梁父,即楚将项燕。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句式特点:通过副词“乃”“即”“则”“皆”等表判断。\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荀卿,赵人。2、秦,虎狼之国。3、刘备天下枭雄。\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荀卿,赵人。2、秦,虎狼之国。3、刘备天下枭雄。句式特点:没有词语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可以转化为“……者,……也”句式。\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句式特点:用“非”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n被动句文言句式\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不拘于时,学于余。2、而君幸于赵王。\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不拘于时,学于余。2、而君幸于赵王。句式特点:用介词“于”表被动。\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特点:用“见”“见……于……”表被动。\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特点:用“为”“为……所……”表示被动。\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句式特点:用介词“被”表被动,与今相同。\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洎牧以谗诛。2、戍卒叫,函谷举。\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洎牧以谗诛。2、戍卒叫,函谷举。句式特点: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n省略句文言句式\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句式特点:省略主语。\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句式特点:省略谓语。\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竖子不足与谋。2、相如闻,不肯与会。\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竖子不足与(之)谋。2、相如闻,不肯与(之)会。句式特点:省略宾语。\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沛公军霸上。2、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n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1、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句式特点:省略介词(主要是“于”“以”两词)。\n倒装句文言句式\n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宾语前置;二、定语后置;三、状语后置;四、主谓倒置。\n宾语前置文言句式\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3、客何为者?\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3、客何为者?操何在安为何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忌不自信。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古之人不余欺也!\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忌不自信。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信自未有之不欺余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n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n结论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4、唯利是图不知句读、不解惑有何厌唯从命唯图利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n1、何以战?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3、项王项伯东向坐2、微斯人,吾谁与归?\n1、何以战?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以何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向东\n定语后置文言句式\n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求人可使报秦者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荷担之子孙可使报秦之人知其事之宾客\n1、马之千里者2、石之铿然有声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千里之马铿然有声之石\n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利之爪牙、强之筋骨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n①尝遗余核舟一。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③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数量词一(只)核舟十二(头)牛一双白璧、一双玉斗\n状语后置文言句式\n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申之以孝悌之义。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于蓝]取之、[于蓝]青[乎己]参省[以孝悌之义]申之[以事]具告\n主谓倒置文言句式\n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国!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汝之不惠甚矣!我少年中国美哉!\n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宋何罪之有?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6、会于西河外渑池。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8、善哉,祁黄羊之论!9、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被动句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n再见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