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2-08-19 发布

普陀高中培训机构文言文语法1(中级词类活用)-学生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秋季班高三语文讲义(1)姓名课题文言文•语法1(实词词类活用)授课日期及时段年月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2、学会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测活用实词含义的方法。3、注重过程,注重学生自己总结做题方法,忌枯燥讲解,照本宣科;注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熟悉考点,在教学中渗透考点;教学重点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教学难点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测活用实词含义。教学内容第一环节——【知识精要】木节重点学习文言语法: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详细内容见精讲部分。第二环节一一【精讲训练】★复习检测解習句屮加点词的含义。•H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V孟了〉二章》)()■•及其日屮如探汤(《两小儿辩日》)()\n■•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n•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屮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川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屮却经常川做状语,在句屮起修饰作用。如:“口削月割,以趋于亡”屮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屮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冋声、影了一样%1人皆得以隶使Z隶:当奴隶%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1东割膏腆Z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1而相如廷叱Z廷:在朝廷%1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Z下夜:在夜晚%1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U:每天%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屮,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屮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屮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屮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1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1沛公欲王关屮王:统治%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1大喜,笼归,举家庆贺笼:用笼了装%1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1口将暮,取儿稿葬暮:落山%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1原庄宗Z所以得天下原:推究%1.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屮,有些名i司带宾语Z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Z主”屮的“臣”,就是使动,使……臣服的意思。\n%1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1.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屮,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同先乎吾,吾从而师Z”屮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1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1鱼肉缙绅鱼肉:以……为鱼肉%1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1君子病无能焉病:以……为病%1后人哀Z而不鉴Z鉴:意动用法,以为鉴%1.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屮,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Z”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Z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1歹单其地Z出,竭其庐Z入出、入:产品、收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1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措施、制度%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1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1燕赵Z收藏,韩魏Z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1司马了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1.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屮,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1外连横而斗诸侯4:让……争斗%1安能屈豪杰Z流,扼腕墓道屈:使……弯腰%1以夭梅病梅为业夭、病:使……弯曲,使……生病%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1李牧连却Z却:使……退却%1屮军置洒饮归客饮:使……饮洒%1.动i司为动用法\n文言文屮,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Z徒有其石也而为Z记”屮的“哀”,就是“为……哀怜”Z意。%1既泣Z三日,乃誓疗Z泣:为动用法,为……哭泣%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事而死%1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1后人哀Z而不鉴Z,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1.形容词用作名词文言文屮,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1秦孝公据肴函Z固固:坚固的地势%1晓看红湿处红:红花%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1险以远,则至者少“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1则今Z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1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1.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屮,当形容词肓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不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看尽%1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穷:揭穿%1毛嫡丽姬,人Z所美也美:赞美%1牛困人饥I」已高,市南门外泥屮歇高:升高%1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十.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屮,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屮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1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肓,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1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n%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Z民弱:使……削弱%1焚百家Z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十一.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屮,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屮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1予怪而问Z怪:认为……怪%1漁人甚异Z异:认为……奇怪十二.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屮,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屮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1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1蚓无爪牙Z利……用心一也一:专一%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背离%1二三其徳二三:不专一,不忠诚练习:(一)螺蠅传——柳宗元螺斬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踱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殒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⑴卬其首负Z()⑵卒蹶仆不能起()⑶为去其负()•••⑷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⑸以厚其室()\n•••⑹口思高其位()⑺大其禄()••2、翻译本文(口述即可)\n(—)萧何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r若亡,何也?”何曰r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r若所追者谁?”曰r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r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r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r以为大将。”何曰r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r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⑴何奇Z()⑵上不我用,即亡()••⑶不及以闻()⑷吾亦欲东耳()••2、写出下列各句屮“数”的含义。⑴信数与萧何语()⑵诸将行道亡考数十人()••⑶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⑷诸将亡者以十数()3、翻译下列句了。⑴居一二口,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⑵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⑶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第三环节一一【课下作业】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孟徳传\n苏辙%1孟德者,神勇①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中,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之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r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1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月长、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r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为侯者所执。德具白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1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王,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心中无所顾,其造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有删改)【注】①神勇:禁卫军的军营。1.(2分)解释下列加点字。(1)徳具白本末()(2)而其色见于面颜()••2.(3分)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神勇之退卒也/曾何猛曽Z足道哉B.以其子与人/徳以不顾死••••C.凡猛兽类能识人气/大类女郎也D.人望而知Z/拔剑切而啖Z••••3.(3分)孟徳对山林的爱好到了痴迷的地步,在文屮具体表现在哪里方血。(请用白己的话表述)。4.(4分)作者称孟徳为“有道者”,请结合第③段划线句的议论,在以下人物屮任选一位,谈谈他们身上的“浩然之气”。苏武司马迁文天祥孟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