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2-08-19 发布

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学效率低,教师谈“文”色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因此,只要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从学生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的学习模式等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思考  文言文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懂,加上学生认为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不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这就造成了文言文课堂上的枯燥、乏味,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如何让教师不再谈“文言”色变,学生学得开心呢?这就需要从学生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学习模式等方面  着手。  一、改变学生“文言文无用”的观念  让学生明确: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补充和丰富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可以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还可以借鉴到古人创造的精神财富。  教师通过学习目的的分析,改变学生“文言文无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来学习文言文。\n  二、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诵读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文言文深奥难懂,如果学生不熟悉课文,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说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了。因此,诵读是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必由之路。  2.多媒体教学法  赫尔巴特说:“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文言文学习让学生觉得枯燥,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一味地看书,或听教师讲课,就会造成学生的视觉、听觉疲劳。教师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明艳的视觉、悦耳的听觉,把学生从单一的形式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声与色的冲击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变得更强烈。  3.剧情表演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展现欲望比较强烈。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文言文。在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后,学生可以把文章改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如,《核舟记》中,学生可以分别表演船中五人的形象,其他的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到底是谁,进而理解人物形象的逼真,感受雕刻技艺的高超。\n  学生通过观看表演,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教师采用剧情表演法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两点:(1)在表演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表演时人物的语气、人物的动作。(2)该教学方法只适用于人物形象鲜明、叙事性比较强的文言文。  4.图画法  所谓图画法,就是根据文章的内容画出相关的图片。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写景的文章除了展示图片给学生看,还可以采用图画法再次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答谢中书书》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的景象;可以通过一幅画中不能同时画出“晓雾将歇”“夕日欲颓”而知道作者描绘的是早晚的景色;还可以通过自己画画的过程来达到背诵文章的目的。  除了写景的文言文,情节性较强的文章也可以使用图画法。学生可以通过画连环画的方式来展示文章内容。如,《狼》这篇文章,课文中只展示了屠夫杀狼的画面,那么屠夫遇狼、惧狼、御狼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描绘出来。通过画面的展示,学生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当然,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有讨论法、想象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爱上文言文的课堂。  三、在课堂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如果说改变学生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从外在促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作者从以下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设立主动学习的情境\n  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翻译、文意的疏通,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小组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用多讲。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点拨。例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学生对“天山共色”“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这两处翻译可能有问题,那么教师就着重讲解这两个地方,其他部分让学生自己翻译。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中有了收获,获得了成就感,他们就会有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2.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学生之所以对课堂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有求知的欲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问,这些疑问是他们谈论后还无法解决的内容,如,在《与朱元思书》中结尾为什么写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为其答疑解惑,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思考产生疑惑:思考问题有没有价值?学生就会逐渐减少对问题的思考,不愿采用这种学习模式。  3.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还需要教师有把控课堂的能力  虽然学生的这种学习模式能较强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形。因此,教师应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小组讨论的方向,掌控学生的学习。  通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学习,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中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教师从学生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学习模式三方面入手,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打破文言文教学的沉闷局面,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真正使学生愿学、乐学。\n  参考文献:  [1]王红.文言文教学浅谈[J].文学教育,2011(05).  [2]周萍.初中文言文教学探微[J].现代阅读,2012(05).  [3]李晓.对当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反思[J].剑南文学,2012(06).  [4]严春红.文言文:文言文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J].你说我说,2010(03).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和中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