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4 KB
  • 2022-08-19 发布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修五文言文测试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四文言文测试一、选择题。1.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金榜提名凤帘翠幕盗跖避匿B.良晨好景完壁归赵和谐宁谧C.良莠不齐吻颈之交淋漓努钝D.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伺候弥补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毕业典礼上,校长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台下的学生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B.清政府当时在财政上也已捉襟见肘,根本无力与侵略军继续作战了。C.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D.日本侵略军挑起战争,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反抗,最后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真是祸起萧墙啊。6.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塞罗》《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纪君祥、王实甫。C、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代。D、元杂剧每本戏由一个演员主唱。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7.下列对元杂剧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B.“楔子”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在的过场,有的放在剧首,相当序幕。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D.元杂剧角色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男子。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我见相如,必辱之! B、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9、下列各组中划线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身战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B、不顾恩义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C、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D、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10、下列各组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C、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前曰:“璧有瑕”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11、下列划线字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是:()A、皆为陛下所成就扶辇下除B、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于是相如前进缶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武使匈奴明年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璧有瑕,请指示王12、下列划线字中不全是通假字的是:()6\n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B、空自苦亡人之地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员径八尺    形似酒尊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13、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14、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B、见犯乃死,重负国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而君幸于赵王15、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16、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连缀所居之官则积年不徙改变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走下车子C、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手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大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道歉17、下列划线字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是:()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于是相如前进缶④欲因此时降武⑤孺卿从祠河东后土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⑦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⑧大将军奇其才A、①/②③⑤⑦/④/⑥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D、①⑧/②④⑤/③⑥/⑦18、下列划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嘴巴和舌头B、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妹妹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向来厚道D、谢汉使曰:“武等实在”老实诚恳19、下列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静女其姝北风其凉B、黄鸟于飞之子于归C、言笑晏晏父母之言D、何以过陵羌笛何须怨杨柳20、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况陛下春秋高译:况且陛下年纪老B、与武决去译:和苏武坚决前往C、举孝廉不行译:被举孝廉,没有去(应荐)D、验之以事译:用事实来检验21.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②戍卒叫,函谷举B.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①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②师不必贤于弟子D.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古之人不余欺也2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设九宾礼于廷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且秦强而赵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2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6\n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比……怎么样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佯为:装作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信然:相信是这样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2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D.召有司案图2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B.得夜见汉使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卒廷见相如2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车特征拜郎中B.未尝得题然后为诗C.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2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二、翻译句子。①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译: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译:③乃幽武置大窑中,绝不饮食。译: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必修五文言文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谢”字的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俱至孝德所,谢不能③阿母谢媒人④谢家来贵门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⑥则与丰酒,哙拜谢A.①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⑥/④/③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良曰:“长于臣”B.得复见将军于此。C.因击沛公于坐。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余骑 (使动用法,使„„随从)   B.若入前为寿 (如果)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请允许我)  D.翼蔽沛公 (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6\n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约为婚姻B.恨私心有所不尽C.财物无所取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5、下列“为”字的读音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子婴为相B.为击破沛公军C.皆为龙虎D.约为婚姻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籍吏民,封府库D.沛公欲王关中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B.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杀人如不能举   沛公起如厕D.尚书固负若属耶    余固笑而不信也8、下列各句中“且”字的用法和意义跟例句一样的一项是()例句:且大乱,若何?A.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D.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9、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A.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10、下列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火尚足以明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仓皇东出  B 逸豫可以亡身    李牧连却之                会盟而谋弱秦  C 函梁君臣之首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满招损、谦受益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的缘故B.B.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以:因此C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难道不是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奈何:怎么办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A.段公,仁信大人也。B.请辞于军。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大王来何操?13、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B.太尉判状,词甚巽巽:通“逊”,谦恭C.大叔完聚,缮甲兵完:完成D.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寓:驻军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堪:受不了B.蔓,难图也图:图谋C.姜氏何厌之有厌:厌恶D.无庸,将自及庸:平庸1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勇者不必死节B.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C.至激于义理者不然D.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16、与“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nC. 此三者,吾遗恨也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7、下列与“难为俗人言也”中“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重为乡党所笑        B. 为十表,本纪十二  C. 故士有画土为牢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18.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门衰:家门衰微。祚薄:福薄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C.茕茕独立:无依无靠,孤孤单单。茕:孤单无援的样子。独立:孤立无依。D.形影相吊:吊:悼念。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九岁不行B.至于成立C.零丁孤苦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0、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通“又”B.听臣微志听到C.保卒余年终D.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21、选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惜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22.找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本图宦达(显达)  B.宠命优渥(厚)   C.臣以供养无主(主人)  D.岂敢盘桓(徘徊)2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失去2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C、恨私心有所不尽 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2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略考其行事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当春乃发生               D.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2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义理:正义和真理  B.何至自沉哉缧绁之辱哉  缧绁:束缚囚犯的刑具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粪土:指监狱    D.恨私心有所不尽 私心:个人的心思28、下列各组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同上, 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      军,同上 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王  6\n沛公欲王关中    王,同上  D.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破: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29、找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行将为人所并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0、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德”通“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二、翻译题(每题3分,共18分)1、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郑伯克段于鄢》)2、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段太尉逸事状》)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