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85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考试说明规定的古诗词阅读篇目:古诗文的考查,其命题材料均出自课本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曹刿论战》200320105《邹忌讽齐王纳谏》20076《出师表》7《桃花源记》8《三峡》20059《马说》200410《陋室铭》200211《小石潭记》200612《岳阳楼记》200613《醉翁亭记》200814《爱莲说》20012009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17《与朱元思书》18《口技》19《满井游记》20XX年后没考过的篇目: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出师表》7《桃花源记》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17《与朱元思书》18《口技》19《满井游记》20XX年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曹刿论战》节选自《公羊传》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克:.⑵然后襄公鼓之鼓:.1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译文:1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答:1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考试说明规定的具体考试内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归纳起来是:解释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及用法(一词多义)翻译重点句子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赏析文章内容语言写法特点(涉及的成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比较阅读※再次是梳理相关知识学生准备文言文复习整理本,每一课都按照以下几项进行整理,课上小组交流,补充不足,纠正错误,发现问题,达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目的。1、解释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及用法(一词多义)2、翻译重点句子3、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整体感知内容及主题)4、赏析文章写作特点5、(涉及的成语或对联)6、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比较阅读例:口技作家作品简介林嗣环,明末清初人。《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重点词语解释:会:适逢,正赶上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儿但闻:只听见。但,只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呓语:说梦话既而:不久,紧接着抚:抚摸,安慰乳:喂奶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一时:同时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默叹:默默地赞叹未几:不久齁:打鼾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倾侧:翻倒倾斜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中间:其中夹杂着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曳屋许许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形容声音之杂虽:即使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里指“一种”的意思名:说出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奋,扬起、举起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几:几乎。重点句子翻译: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5、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6、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7、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10、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一种声音来;11、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1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13、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口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细节探究(赏析文章写作特点)1、课文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①“遥闻深巷中犬吠。”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山中春夜的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静谧和迷人的山色。其中就以动写静,用不时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与此同理,也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2.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结构保持完整以外,也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3找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的妙处。“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夫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们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4.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成语或对联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仅此而已吠声呼声哭声许许声着实惊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比较阅读[甲]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乙]口技(节选)蒲松龄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朮。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8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1.甲文用一个“______”字总领全文,乙文用一个“_______”字作结。2.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众妙毕备毕: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③反身入室反:④听之了了可辨了了: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群讶以为真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口技描摹得淋漓尽致?乙文中口技者授给病者的药方见效吗?(用文中原句答)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根据选文内容续写下联。上联:先辈著书谈口技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1.善奇2.①全、都②只③通“返”,掉转④清晰3.①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②众人听了很惊讶,以为真是神仙。4.甲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口技者的表演刻画得淋漓尽致。乙文:而试其方,亦不甚效。5.略(示例:后人研究乃相声)〔参考答案〕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