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部分 文化生活 ‎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山东淄博一中期中,36)自古以来,我国婚姻的缔结都有男方在婚约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彩礼的习俗,它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向“财物”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 A )‎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我们要积极改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社会发展磨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婚前赠送彩礼的习俗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是经过继承慢慢积累下来的文化习俗,①正确;婚前赠送彩礼的习俗起源于西周,且一直保留至今,说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婚姻法》虽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说明文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改造,③表述错误;社会发展并不会磨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④错误。‎ ‎2.(2018·湖南永州祁阳月考,22)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有的剧目以少数民族剧种独有的表演形式为基础,适当借鉴东西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有的剧目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这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 ( A )‎ ‎①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④放眼世界,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坚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创作理念,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8‎ ‎①符合题意;材料“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追求创新……将地方戏曲与西洋歌剧无缝连接”说明实现文化创新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③不符合题意;外国文化成果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因此要充分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④表述错误。‎ ‎3.(2018·河北邢台月考,16)2017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百余则故事,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更加团结,让中国更有力量。由此可见 ( D )‎ ‎①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②中国故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③中国故事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优秀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意主要强调文化的作用,没有涉及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①不选;②观点夸大了中国故事的作用,错误;中国故事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说明③正确;中国故事让中国更有力量说明④正确。‎ ‎4.(2018·山东潍坊市期中,23)日前,美国探索频道出品了3集电视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它采用国际视角透视小人物的故事,解读了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一经播出反响巨大。这体现了 ‎( B )‎ ‎①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本民族文化发展 ③大众传媒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④文化“走出去”提升了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电视纪录片的播出反响巨大,说明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①正确;②不符合题意;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促进了文化传播,③正确;题干未涉及我国的综合竞争力,④不选。‎ ‎2017年6月23日,“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在成都举行。本次电影节是金砖五国在电影领域深度交流合作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据此回答5~6题。‎ ‎5.(改编题)本次电影节上演的《时间去哪儿了》成为一个特别亮点。这部影片是由五位来自金砖国家的大师级导演合作完成的,由五部真人故事短片整合成为一部故事长片。该片呈现五国不同的智慧,沟通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情感,‎ 8‎ 特别是得到了金砖五国观众的一致好评。电影节上的深度交流 ( C )‎ ‎①增强了成员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②使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 ‎ ‎③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④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电影节上的深度交流反映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使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播,②④符合题意;应为增强了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①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说法错误,排除③。‎ ‎6.(改编题)此次电影节作为落实金砖五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为金砖五国的电影从业者和电影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友好、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对形成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这说明 ( C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 ③精神产品不能离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交流对各国政治互信具有决定性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电影节作为落实金砖五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对形成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具有积极的意义”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文化交流对各国政治互信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而非决定性意义,④错误。‎ ‎7.(2018·河北邢台月考,19)中国家书文化积淀深厚,上至军政要事,下至儿女情长,横至天文地理,纵至朝代兴亡,记载了人间的喜怒哀愁,刻录了世事的炎凉兴衰。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 D )‎ ‎①促使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得以继承 ②有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④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①错误;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有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②正确;家书不能作为民族的立业根基,③不选;家书的文化积淀深厚,刻录了世事的炎凉兴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载体,④正确。‎ ‎8.(2018·山东烟台市期中,21)2017年,山东省文物局继续推进山东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实施100处传统特色民居修缮保护工程,围绕齐长城中段长城村落、胶东半岛海草房等山东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区建设,传承乡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B )‎ 8‎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财富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①观点错误;②③正确表达了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应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明融合无直接关系,④不选。‎ ‎9.(2018·山西晋中榆社中学月考,18)有学者在评论《战狼2》的成功时指出,文艺太注重于照搬传统,容易被形式拘束,更局限了当代人的视野格局,唯有立足于精神内核,着眼于时代大局,中国的文艺文化才能发扬传统、超越传统,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开拓。材料启示我们 ( C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发展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意未涉及传统文化与民族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文化发展,①③不选;题意强调文艺应立足于精神内核,着眼于时代大局,中国的文艺文化才能超越传统,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开拓,因此②④正确。‎ ‎10.(2018·河北邢台育才中学月考,11)2017年9月,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一致决定举办“中美文化论坛”,鼓励和支持双方在对方国家举办包括图片展在内的文化活动。双方的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D )‎ ‎①文化交流是夯实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 ②文化交流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③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④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文化交流能影响中美关系,但不是夯实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①不选;中美通过文化交流能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②符合题意;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且不能作为中美文化论坛举办的理由,③不选;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④符合题意。‎ ‎11.(2018·山西晋中榆社中学月考,16)201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积极开展影视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电视剧国际合作合拍,打造“电视中国剧场”‎ 8‎ 口碑,促进优秀电视剧和相关影视机构“走出去”。此举是基于( A )‎ ‎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能提高我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平 ②电视剧“走出去”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世界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文化交流与借鉴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途径,①正确;电视剧“走出去”与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无直接关系,②不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理由,③观点正确;文化传播与交融只是文化发展的途径,不是方向,④观点错误。‎ ‎12.(2017·山东栖霞高三一模,23)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使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方医学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确保药物的有效性与一致性。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从文化创新角度看,中医学发展应 ( C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解析】 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使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医恰好能够弥补其不足,说明了中医学的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018·陕西榆林二中期中,27)2017年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刷爆朋友圈、微博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从《百家讲坛》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再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文化节目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诗词大会》大受欢迎并非偶然,它通过紧张的比赛、有趣的点评和真诚的告白,让中国诗词变得可触、可感、有温度、有意蕴,较好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受众的自然对接。它是热闹好玩的电视真人秀,是万众参与的文化嘉年华,是扣人心弦的悬疑系列剧……不管是哪种时尚外包装,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中国诗词这坛愈久弥香的老酒,散发的依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这也再次雄辩地证明“有腔调”与“有格调”并非不可调和,“有意义”与“有意思”完全可以兼容。从“腔调”走向“格调”是一种自觉追求,而赋予“意义”以“意思”则需要付出相当艰辛的探索。‎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如果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诗词不过是其中的半亩方塘。《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取一瓢饮”已如此惊艳,我们理应对它、对今后一切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抱以乐观期待。‎ 结合材料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节目如何做到“有意义”与“有意思”相兼容。(12分)‎ ‎【解析】 解答本题,一定要抓住设问中“有意义”和“有意思”两层含义,“有意义”强调价值,“有意思”强调趣味性,容易接受,因此对接知识和材料,可从要利用科学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功能;创新节目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实现节目与当代受众的对接等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 ①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创新节目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3分)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4分)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实现节目文化与当代受众的对接。(5分)‎ ‎14.(2017·山东栖霞高三一模,28)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体现了中国人浓浓的“家”的观念。新春佳节,家人团聚,共叙亲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不变的过春节的方式。‎ 现代通信工具的出现使一些远隔千里的亲友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短信、微信、红包等的出现也为传统的春节增添了一些新的色彩。然而,这些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增加了人们相互交流的速度和密度,似乎并没有增加人们之间情感的温度和厚度;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亲情的距离拉远了;花样多了,但年味淡了。‎ 材料二 许多年轻人、大学生追求时尚、赶时髦,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洋节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如情人节送玫瑰、圣诞节过平安夜,这都更容易受年轻人喜爱、接受。热衷于过洋节的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反而比较冷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 8‎ 说明我们在文化继承与发展中应如何对“传统”和“现代”进行正确取舍。(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这一现象。(12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明确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因而对待传统文化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次,要肯定科学技术在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进行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从以下角度作答: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这种多样性,故洋节日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答案】 (1)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带来的新的拜年方式被大家接受,我们要肯定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5分)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传统文化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传统文化的根与精髓,让“年味”越来越浓。(5分)‎ ‎(2)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包括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4分)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4分)③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 ‎15.[2017·安徽合肥二模,39(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年味,骨子里是一种文化的味道。春节,人们剪窗花、写春联、乐团圆、耍灶火、放花灯,红彤彤的中国年,澎湃着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再次萦绕在人们心头。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8‎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价值。(14分)‎ ‎(2)某校高二(3)班同学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深受启发,同学们对学习古诗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请你为该班同学如何学习古诗词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解析】 第(1)问,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价值。“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包括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创新,结合材料,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就如何学习古诗词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和措施说明即可。‎ ‎【答案】 (1)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所产生的效应充分显示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5分)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中国是一个诗词丰富的国家,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5分)‎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在实践中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创新了古诗词的教育形式,有利于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4分)‎ ‎(2)如:古诗词每日一诵;诗词赏析;诗词朗诵比赛等。(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给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