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7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地图专项复习包括空间定位与等值线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地图专项复习 一、空间定位 ‎(一)经纬线 ‎①经线:“子午线”,指示南北,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km),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180°;‎ 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经度立体概念为二面角,即某经线平面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组成的两个平面的夹角。‎ ‎②纬线:指示东西,长度不等(赤道约4万km、45°约2万km),从赤道向南、向北各90°;‎ 纬度:以赤道为基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 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纬度立体概念为线面角,即地表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注:地球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等于180°(但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 例:读经纬网图,回答:‎ ‎1.P区域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2.P区域所在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 ‎ C.南美洲   D.北美洲 ‎     ‎ ‎(二)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1.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相反。‎ ‎2.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右图中弧AB)。‎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例 :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60ºN ‎90ºE ‎140ºE A.一直向东走 ‎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解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 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 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 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 度。答案:D ‎3. 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约是111千米。‎ ‎(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例:(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南极中山站(69°21′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回答: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解析:【命题立意】该题命题意图在于综合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题思路】两点间的距离计算,该题对这一距离问题予以粗略估计的命题呈现要求;据题意可知:两地经度相当,因此,分析距离看纬度差;纬度相差约11度,则距离约为:11*110。【答案】:C 。‎ ‎4. 利用经纬网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在经纬网光照图上,晨昏圈一定与某条纬线相切,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切点的纬度在数值上相余,并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 ‎(2)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圈中在昼半球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也是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 ‎5. 日照图中利用经纬网计算时间 ‎(1)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 ‎(2)每条纬线以晨昏线为界,根据昼半球中的昼弧所跨经度计算昼长时间,根据夜半球中的夜弧所跨经度计算夜长时间。‎ ‎(3)光照图中的日出、日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的纬线圈与晨线、昏线交点的时刻。‎ ‎6. 利用经纬网定“范围”‎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7.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1)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2)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8. 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区域 (对照地图进行记忆)‎ ‎(1)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政治区和地形区。‎ ‎(2)大致勾画出与图中已知的经线、纬线相邻近的重要经线和纬线。‎ ‎(3)进一步分析并判断图中经线、纬线所属的地理区域。‎ 附录 1.1:七大洲的区域位置和特征:‎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0E—1690W ‎100S—80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0W—510E ‎350S—370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0W—660E ‎360N—710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0W—200W ‎70N—72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0W—350W ‎540S—120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0E—1300W ‎470S—300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2°S以南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附录 1.2: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 °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西亚、印度北、长江流域、墨西哥北、美国南 ‎30 °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附录1.3: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东经180°: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150°: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120°: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西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90°: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60°: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不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 西经30°: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2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 东经160°: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 附录1.4:主要经纬线所经地区示意图 附录2:8条经过中国的主要经纬线 ‎★经纬网图应试技巧 ‎ 技巧1、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 经纬网是地理定位的最基本形式,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地理位置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热点。经纬网图题型一般有三种图式。①经纬网平面地图(例1)。②‎ 经线或纬线线段图(例2)。③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判读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加记忆。‎ 例1、 图1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图1‎ ‎(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填名称)。我国从 、 、 等所示国(用图中字母表示)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 。‎ ‎ 这是2004年江苏的高考题,本题只要读出图示的国家,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a图,南回归线穿过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的南侧、澳大利亚大陆中部、智利北部,再者西经40度过格陵岛,经大西洋,从南美穿过,所以a图所在的国家是巴西。同理根据重要经纬线可以读出b是埃及,c是澳大利亚、d是印度。当判断出四个国家后,这一题就显得十分简单了。(1)澳大利亚; a c d (2)棉花。夏季光、热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3)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 例2、图2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2,判断9~12题。‎ ‎9.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10.下列四项,居于X他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11.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季 D.气旋活动频繁 ‎12.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东经120度经线是学生较熟悉的,我们根据东经120度经过亚欧大陆的东部,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过东南亚,穿过澳大利亚的东部,再根据PQ之间有30多个经度的陆地,可以判断图示的地区正是澳大利亚大陆。所以第一题该地在南半球、东半球,第二题泰姬陵在印度,好望角在非洲,格林尼治天文台在英国,只有大堡礁在澳大利亚故选 A,第三题,南回归线从澳大利亚的中部穿过,南纬30,5度过澳大利亚的南部,X地应是地中海气候,在北京夏季应是澳大利亚的冬季,是湿季,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丰富。第四问,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选 C 。‎ 从上面的例题来看,对于经纬线的题目,要想准确的得出答案,必须对经纬网特别熟悉,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经纬网图。而要想形成经纬网图,必须熟练记忆一些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区。‎ 技巧2、根据图中的典型地理事物确定其位置 有些经纬线图,除了可以由经纬网判断位置外,还可以由图中的一些典型地理事物,如岛屿、湖泊、河流、以及地区的轮廓和形状来判断位置。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如技巧1中的例1、根据地域轮廓我们可以确定C地澳大利亚而d地是印度。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 例:下图中,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 ‎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 ‎ ‎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因为 ‎ ‎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因为 ‎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 ‎ 拿到这一题如果不知道北纬44度和东经80度所经过的地区,就很难下手,但细读题目发现乙湖形状比较熟悉,再加上第三问说该湖有明显的咸淡分布,所以我们确定乙湖是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这个区域是位于我国西部与中亚交界的地方,甲处的山脉是天山山脉,丙河为伊犁河。丁地是新疆西部与我国新疆交界线最长的国家即哈萨克斯坦。这样这一题就比较容易了。‎ ‎(答案) (1)夏 冰雪融水 雨水 (2)北冰洋 大西洋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东部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4)哈萨克斯坦 二、地图与等值线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比例尺:也叫缩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 (1)图幅大小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 (2)实地范围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2.比例尺缩放 ‎ (1)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 (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即:比例尺放大(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例:1、按照1:5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______厘米,图纸的宽度不 得小于_______厘米。(‎104厘米 ‎110厘米)‎ ‎2、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 离是_______公里。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 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_厘米。(‎6160千米 1:70000000 8.8厘米)‎ ‎2、方向 ‎(1)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因纬线是个圆,所以从方向的角度看没有最东,也没有最西,东西首尾相连,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应遵循以劣弧为准的原则;经纬度不同的两点,要先以纬度判定南北,再以经度判定东西,最后综合两者确定方向。‎ ‎*注:地理中常见方向判断 ‎1、地图上的方向规律(见上文)‎ ‎2、野外地理事物的方向规律 ‎①太阳的视运动方向: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夏半年日出为东北方向,日落为西北方向;春秋分日出为东方,日落为西方;冬半年日出为东南,日落为西南。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反之。(如图: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视运动图)‎ ‎②北极星的方向规律:始终指向北方。‎ ‎③北斗星斗柄的方向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地区,夏季斗柄指向南方,冬季斗柄指向北方,春季斗柄指向东方,秋季斗柄指向西方。‎ ‎④苔藓分布的方向规律:因苔藓喜阴,一般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生长在树干的北侧,在南半球中高纬生长在树干南侧。‎ ‎⑤房屋朝向的方向规律:因为考虑到采光,所以一般北半球的房门朝南,南半球的房门朝北。(注意不要根据道路两侧的房屋朝向判断。)‎ ‎⑥树木年轮的方向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地区,年轮紧密表示北方,年轮疏松表示南方。‎ ‎3、利用工具判定方向:‎ ‎①利用罗盘判定方向:按“照准(00指向目标)——保持仪器水平——读数”的步骤,正确使用罗盘,读数为00、900、1800、2700表示物体分别位于观测者的北方、东方、南方、西方,其它读数的方位判断以此为基础,如450表示物体位于观测者的东北方向。‎ ‎②利用日影判定方向: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最短的影子指向北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的任何两个相等的影子夹角的平分线指示北方;南半球反之。‎ ‎③利用手表判定方向: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手表的时间为区时,如果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别不大则可以用手表粗略地判断南北方向,方法是时针指向太阳,则时针与12时刻度线的夹角平分线表示南方(上午顺时针判断,下午逆时针判断)。如果地方时与区时差别较大,若地方时晚于区时则夹角平分线再顺时针加上地方时经线与区时经线的经度差的刻度线表示南方,若地方时早于区时则夹角平分线再逆时针加上地方时经线与区时经线的经度差的刻度线表示南方。‎ ‎3、 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如铁路、公路、国界、洲界。‎ 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性质、属性或数据的文字或数字。‎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及应用 ‎1、等高线基础知识 ‎①同线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或为0。‎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互不相交但在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④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 ‎⑤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⑥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提示:阅读时应该加强一些数值意识)‎ 判断依据(等高线特征)‎ 数值范围与极值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延伸方向 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疏密程度 ‎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的凸凹:高处疏低处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通视问题 弯曲状况 山脊——凸向低处;山谷——凸向高处;鞍部——正对的两组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 局部小范围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周高中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的特点——“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判 断 内 容 和 方 确定等高线数值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是相同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 依据数值大小判断地形 平原(海拔<200m)、高原(海拔>500m)、山地(海拔>500m)、丘陵(海拔200-500m)、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 →大地形类型 依据数值变化判断地形 山顶、谷地、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陡崖、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小地形类型 判断坡向 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线为示坡线。向阳坡——坡向朝向低纬。背阴坡——坡向朝向高纬。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 ‎ ‎ 判别高度和气温 根据等高线的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条件判别某地的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计算某地气温。 →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判别地势 可根据海拔判别;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用示坡线表示 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与类别 ‎①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流向;②判别内(外)流河;③判别水系形状: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④山脊线成为河流的分水岭;⑤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⑥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⑦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 判别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水流急;等高线均匀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 判别坡度大小 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比较,若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也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综合比较时,应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陡 ‎ 判别相对高度 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数值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 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 ‎2、等高线的判读 ‎﹡请画出鞍部及陡崖的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1)、与气候结合 ‎①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②盆地不易散热,气温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③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④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山地盆地风速小。⑤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 ‎(2)、与植被结合 ‎ 喜阳植被在阳坡;喜阴植被在阴坡。同一植被的分布海拔在阳坡更高。‎ ‎(3)、与河流水文结合 ‎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②判别水系形状: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③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④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 ‎(4)、与区位结合 ‎①选点 水库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能够提供足够的容水空间(库容量);大坝上游应有一定的集水面积,为库区提供充足的水源;库区内植被覆盖率应较高,保证库区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②选线 公路、铁路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线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③选面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 例: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B.①<② ‎ ‎ C.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 D、营造混交林 ‎ ‎ 答案:C B D 例:(2001上海 地理卷)读“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 ‎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 (2)填表:将下列选项前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空格限填一个)‎ ‎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土地类型 丘陵 平原 滩涂 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丘陵地区如植被被破坏,将导致_______________,平原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将造成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带,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拟在图上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经比较,你认为_______________处作为选址更合理。‎ ‎ ‎ 答案:(1)B (2)⑤ ② ① (3)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 ‎(4)暖温、两年三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B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为长城,暖温带与亚热带界限为秦淮一线)‎ ‎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地形剖面图 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绘制方法(见下图):‎ ‎①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画出剖面基线AB。②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在剖面图的左侧或右侧,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为纵坐标。③找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1~15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④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⑤用平滑曲线把标注好的各位置点(1′~15′点)连接起来,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⑥连接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 ‎(2)判读方法: ①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②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③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等。④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植被、地质、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3)如何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 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最后,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 ‎(4)几个重要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0°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 ‎*通视问题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例: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 分析:从平面图中得知剖面线XY横穿三处河谷,也就是说正确的剖面图必然有三个谷地,这是解题关键。因此只有C是正确的。为证实C是否正确,可根据平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剖面图一致的原则逐一核对河谷与X点的距离。‎ ‎(三)几种常考等值线的判断及应用 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的等值线的类型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 ‎1、等值线的共性原理 ‎①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 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②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原理 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 ‎③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 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④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内部取值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2、判读的一般方法 ‎①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 0);‎ 同一等值线两侧数值一般不同;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变化趋势、数值范围和极植)‎ ‎②看疏密状况———表明变化大小,同时分析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 ‎③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 ‎④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 附:等值线地图在等值线弯曲处的数值偏高、偏低的判读技巧:‎ ‎ (1)垂线法(以等高线为例)‎ 垂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等高线表示山谷);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等高线表示山脊)。‎ ‎(2)切线法(以等温线为例)‎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请在下图中演示:‎ ‎3、几种常考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l 等温线 ‎1、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 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等 ‎——若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则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 ‎——若等温线在海岸附近弯曲,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成南北走向,则主导因素为海陆因素 ‎——在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 ‎ 河谷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 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如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 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盆地(谷地、洼地)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在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响的结果。‎ 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 ‎2、解读方法:‎ ‎①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②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 ‎③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 ‎④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3、高考能力要求: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②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③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④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⑤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⑥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④山地的陡坡等温线密集,山地的缓坡等温线稀疏。⑤锋面处的等温线密集。‎ 例:(2010全国文综卷1)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 A.‎4℃‎ B‎.12℃‎ C. ‎16℃‎ D. 18℃‎ ‎【解析】本题考察等值线图的特征。图中等值距为2℃,21℃<最高温度<23℃、5℃<最低温度<7℃,所以最大温差大于14℃、小于18℃。故正确答案为C。‎ l 水平面等压线 ‎1、判断气压系统:‎ 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 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 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 ‎2、判断天气现象:‎ 高压系统 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 天气晴朗 低压系统 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 中心附近天气阴雨 高压脊 附近天气晴朗 低压槽 附近天气阴雨 ‎3、判断风的方向:‎ 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 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 ‎(1)、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台风(气旋系统)的风向——重点掌握(不仅要静态掌握,还要动态掌握) ‎ 台风北部吹东北风、南部吹西南风、东部吹东南风、西部吹西北风 台风东北部吹东风、东南部吹南风、西南部吹西风、西北部吹北风 ‎(4)、副高(反气旋系统)的风向 ‎4、判断风力大小:‎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②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比例尺的大小、等压距的大小有关系(均成正比)。‎ ‎5、判断季节月份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 例:读图“北半球某地区气压分布图”,读图后成下列各题:  ‎ ‎(1)在气压场中,D是 气压中心,M是 气压中心,B 处于 上。‎ ‎(2)此时,E处吹 风,F处吹 风 ‎(3)图中HD是 锋,KD是 锋。‎ ‎(4)此时,A地天气是 。C地天气是 。‎ ‎(5)按风力强弱,E较F处 ,依据是 。‎ ‎【解析】(1)D 是低压,M是高压,B位于高压脊;‎ ‎(2)E处吹西北风,F处吹西南风; (3)暖锋、冷锋;‎ ‎(4)晴,(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阴雨天气(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 ‎(5)小。(因为E处等压线疏,F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同)。‎ l 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 ‎3、判断地形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影响。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4、判断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 ‎5、判断洋流影响: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6、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①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 ‎②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7、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