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4.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山东文综历史卷解析卷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解析人:刘世强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历史组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考点】孔子创办私学、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 ‎【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之无关。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 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考点】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等地方性质制度、三省六部制 ‎【解析】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运作,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D项材料与经济关联不大;正确答案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加强。‎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考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 ‎【考点】中国近现代历史整体阶段特征的把握 ‎【解析】从整个近现代史历程看,文物地区肯定得有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方。所以应该是B项。‎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A项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B项中“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对,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而且家家置纺车,应该是小农经济,不是民族资本主义;C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中国肯定处于入超地位(贸易逆差)。正确答案D项。‎ ‎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侵略、不平等条约 ‎【解析】A项《南京条约》刚刚触及国人天朝上国的架子,很多人仍没有清醒过来;B项和C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署,此后掀起洋务运动,但是当时顽固派势力仍然很强大,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是好的,不用向西方学习。只能选D项。注意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署,民族危机严重,很多人思想观念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 ‎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考点】抗日战争、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 ‎【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有着统一的指挥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应该是抗日战争,一致对外。‎ ‎【大跃进】dà yuè 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图6‎ ‎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考点】大跃进、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解析】从图片6材料可以看出,对大跃进仍然持有高度肯定的评价,一点都没有提及它所带来的危害,从中可以看出应该是C项。 ‎ ‎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 ‎【解析】要抓住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句核心的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重点是A项体现公民的平等。‎ ‎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考点】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比较史学 ‎【解析】A项哥白尼日心说主要探究宇宙,与人无关;B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时候近代科学体系早就形成了;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 D项指的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正确答案C项。哥白尼日心说反对了之前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反对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都是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共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考点】二战后美国意图、世界多极化趋势、大国关系国际局势 ‎【解析】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注意这一时期40年代末中国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亚洲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成立这一大的背景。B项二战后美国就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联合国、北约等确立其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C项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没有转变;D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70年代。‎ ‎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凤鸣……‎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 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 ② 加以阐述。(8分)‎ ‎【考点】宋明理学、纲常礼教、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研究性学习、史料价值 ‎【解析】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口考查了20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第一问“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制”这一角度答题。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更能探讨20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第二问可以从材料乙中“因为等级觉慧和鸣凤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材料丙中李淑欣则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第三小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第四小问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妇女解放的影响上来。‎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考点】新航路开辟、英国的奴隶贸易、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欧洲中心论、全球史观 ‎【解析】本题从奴隶贸易入手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等核心知识点,并用小论文方式考查了“欧洲中心论”、全球史观等知识。第一小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入手,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殖民地;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政体;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小问从正反两个角度谈,注意其对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亚非拉地区影响、世界市场的影响等。第三小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07、1833年”,注意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过程中,其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第四小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是站在欧洲是世界中心这一立场上的,否定世界其它地区对世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小论文应该是批判这一观点,应该持有全球史观,肯定世界发展是世界各地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资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以看出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第二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光绪帝仍然主张“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也就是说只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的伦理纲常仍然是根本。而康有为认为洋务派,洋务运动“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以看出他主张进行根本变革,变革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3‎ 图13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6分)‎ ‎【考点】卢梭、伏尔泰主张、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解析】第一问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以及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献《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第二小问考查伏尔泰、卢梭主张,要求作出推理判断。注意材料中时间是“1794年”‎ ‎,这一时期法国大革命处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卢梭的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比伏尔泰的主张更加激进,迎合了这一现实的需要。‎ ‎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4 1945年的德国 图15 1948年的德国 ‎ 图14、15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14、15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概括指出图15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考点】二战、雅尔塔会议、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德国的分裂、美苏冷战 ‎【解析】第一小问第一幅图注意时间“1945年”。二战中达成的协议,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美、英、法、苏四大国在二战后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第二幅图“时间1948年”。二战后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之间冷战,后来美、英、法三国所占地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西德),苏联针锋相对,成立民主德国(东德)。第二小问从造成德国分裂,加剧世界紧张,冷战加剧等角度作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B C B D D C C A C A ‎38.(24分)‎ ‎(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 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39.(22分)‎ ‎(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46.(10分)‎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47.(10分)‎ ‎(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48.(10分)‎ ‎(1)图14: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推尔塔会议的决定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15: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 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