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年高考真题汇总

  • 1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备考专题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年4年高考真题汇总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解析:B. 祠即宗祠,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 ‎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解析:A “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3.(20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解析:C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应选C项。‎ ‎4.(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解析:A 刘邦的话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5.(2008上海历史,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解析:前两句诗是说渔阳一带的叛乱发生,结束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糜无度的生活(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创作的)。因此反映的应是安史之乱。‎ ‎6.(2008上海历史,A组7) 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解析:C 中国历史上北宋为了解决地方藩镇割据的问题,采取了“重文轻武”的策略,而且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7.(2008上海历史,A组9) 右图所示的是 ‎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解析: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书省”和大量行省的设置,结合所学知识,只有元朝时期才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8.(20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解析:A 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A项。‎ ‎9.(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7)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解析:C。本题属于容易题,侧重于对文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记忆。‎ ‎10.(2008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解析:B 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互相牵制,有利于加强君权。‎ ‎11.(2008宁夏,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本资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解析: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地方官王方翼消灭了大姓皇甫氏后,使这一地区的治安好转,由此可以看出,能否处理好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当时地方治理的关键。‎ ‎12.(2008宁夏,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解析:D 解析:根据“擢通判”中的“通判”来进行判断。北宋初年,宋太祖开始在地方上设通判,来监督知州。‎ ‎13.(2008年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解析:C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削藩”, “藩”是指地方割据势力或者地方存在的对中央构成潜在威胁的势力,C项符合题干要求。‎ ‎1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0)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把握,最早推行郡县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是秦朝,所以B项正确。‎ ‎1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解析:C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引言,帖子关于科举开始和八股考试开始的时间是错误的,一概否定科举制也是不当的,A项明显错误,C项正确。‎ ‎16.(2008年广东单科,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解析:C. 这显然是明末清初的早期的民主思想.,其政治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主权."‎ ‎17.(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解析:D秦朝的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A错。汉朝的刺史是负责监察地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B错。唐朝的节度使是边境重地设置的军镇长官,C错。宋朝在中央增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D符合题意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2008宁夏,28)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 解析:C 本题考查“雅典公民”这一概念,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公民的范围。雅典城邦规定,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才具有公民的资格,因此符合这一规定的是C项。‎ ‎2.(2008年广东文基,29)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500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A 考查基础知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3.(2008年广东单科,16)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解析:A 小国寡民是雅典的特点,疆域太大了“直接民主”是搞不了的。‎ ‎4.(2008江苏,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C. 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制定严格的债务法规主要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奴隶处境并没有改善,排除含③的选项。‎ ‎5.(08海南历史,7)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解析:C古希腊民主属于直接民主,采取轮流坐庄、抽签选举的方式。A、B、D的说法与古希腊的史实不相符合。‎ ‎6.(08海南历史,8)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解析:D题干材料是罗马法的规定,阅读材料可知,古罗马运用法律手段调节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从材料本身无法看出A、B、C。 ‎ 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1.(2008年广东文基,32)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解析:C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另外三个选项中只有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比 美国1787年宪法早,但《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利,没有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 ‎2.(2008上海历史,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解析:C. 光荣革命后,通过的《权利法案》使英国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制约,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此确立。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3.(2008上海历史,B组13)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启蒙运动兴起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 ③攻占巴士底狱 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 解析:C. 题目中涉及的四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是: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于1852年,攻占巴士底狱发生于1789年7月14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于1804年,因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C项。‎ ‎4.(2008上海历史,B组14)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 解析:A. 注意题干中的“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信息,很明显此人物是在德国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俾斯麦。答案为A。‎ ‎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A.议会 B.三级会议 C.教会 D.大陆会议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状况的认识,英国从13世纪就存在的国会,是资产阶级与国王斗争的主要场所,所以A项正确,而B、D是法国和美国的政治机构。‎ ‎6.(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3)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解析:A. 本题以文学家的名言入题,考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实力,因此,司汤达所说是正确的。‎ ‎7.(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4) 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A.七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B 本题题干的限定条件有二项,一是“1870年”,二是“最愚蠢的”,符合这两项的只有普法战争。‎ ‎8.(2008年广东单科,19)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税 D制定法律 解析:C 路易十六统治后期,财政危机日益加剧,经济危机导致出现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走投无路的路易十六只好同意召开三级会议,希望找到摆脱政治困境,特别是财政危机的办法。‎ ‎9.(2008江苏,16)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解析:A. B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C项是英国的,不符合德国。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D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正确的是A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 ‎10.(08海南历史,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解析:A 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约束国王的作为。只有A项符合嗣位法的目的所在。‎ ‎11.(08海南历史,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解析:C 法国1875年宪法颁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为了巩固这仅以一票优势获得通过的来之不易的共和制,需要通过缓和法国的社会矛盾求得法国的安定团结。故应选C。‎ ‎12.(2008年广东单科,29)(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4分)‎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4分)‎ 解析:‎ 本题以北美与英国的经济、政治关系作为命题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这以问题的理解。第⑴问根据提示进行归纳即可;第⑵问注意转换思考的角度,即考查学生对北美独立战争背景的理解,也可以说是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的结果;第⑶问可以从英国市场的需要加速美国棉花的发展,而棉花的发展又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角度理解并予以归纳概括。‎ 答案:‎ ‎ (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 ‎ (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 ‎ (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2009年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 ‎1.(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 ‎2.(2009全国文综一)“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 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3.(2009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4.(2009北京文综高考(精品课))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5.(2009北京文综高考)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 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6. (2009高考广东单科)“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7.(2009高考广东单科)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8.(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 清 B.明 C. 汉 D.秦 ‎9.(2009高考江苏单科)“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0.(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1.(2009高考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12.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13.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14.(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15.(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16.(2009高考浙江文综)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7. (2009高考浙江文综)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8. (2009福建文综高考)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5.(2009高考广东单科)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6.(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7.(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 (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 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 B.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 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D.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 ‎9.(2009高考江苏单科)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 ‎10.(2009高考山东文综)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11. (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2. (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A 五四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3. (2009高考浙江文综)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2009福建文综高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式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 ‎15.(2009安徽文综高考)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16. (2009高考四川文综)图6‎ 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17. (2009高考重庆文综)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09高考重庆文综)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9.(2009高考重庆文综)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09高考上海单科)“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2009高考海南单科)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22.(2009高考海南单科)“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二、非选择题 ‎1.(2009高考山东文综)(35分)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 材料一 图1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们抗争示意图。‎ ‎(1)据图1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4分)‎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3分)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4分)‎ ‎【解析】‎ 第一问侵略趋势,应在观察图片基础上,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有关史实,从空间上和程度上概括。第二问要抓住解题关键词“道路”两字,结合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即可概括得出。五四运动的“新贡献”,也就是与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两次革命相比的新发展。‎ 参考答案:‎ ‎(1)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由经济侵略到政治军事控制。‎ ‎(2)义和团的道路:扶清灭洋(或“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政府统治”);辛亥革命的道理:民主共和(或“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五四运动的新贡献: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倡导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2009高考天津文综)(1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解析】‎ ‎(1)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但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包围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生命线的原因。(2)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开罗宣言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3)《四国宣言》鉴定于1943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来分析其签订的主要目的(4)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 参考答案:(16分)‎ ‎(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3. (2009高考上海单科)‎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3分)‎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4分)‎ ‎(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2分)‎ ‎【解析】‎ 第一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要避免混淆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问主要是结合19世纪中期的两部国际法,从主权的独立和不可分割两个方面,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第三问一定要注意观点和立场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惫相符的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答案2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怠相符的内容。‎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答案2:未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答案3:仅有正确结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 其他答案。‎ ‎(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 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 答案2:回答不充分。‎ 拍卖劫掠品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 其他答案。‎ ‎4.(2009高考上海单科)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分)‎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5分)‎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分)‎ ‎【解析】‎ 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明确原因在于西方领事裁判权特权的取得,但是取得的情况要避免表述为《南京条约》,因为西方列强取得这一特权不是通过《南京条约》,而是通过此后《南京条约》的附件。第二问要充分依托材料提示信息概括比较。第三问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答案的组织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史论结合和多维度阐释。‎ 参考答案:‎ ‎(1)答案1: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答案2:仅笼统地回答。‎ 侵害了司法主权;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中国:以礼人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答案2:未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 中西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他答案。‎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西方在中国设立法院,建立起自己的司法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西两种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与冲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的司法体系的差异与冲突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从西方国家对自己和对中国的双重标准来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文明”概念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定义权的问题;文明观的问题,文明与野蛮,文明(西方)/野蛮(清朝)两分法的问题;西方在“文明观”视野下,利用修辞的力量来为自己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向题。‎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5.(2009高考海南单科)(10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 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 个人,也都够了。‎ ‎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5分)‎ ‎ (2)反洋教是抵抗侵略的斗争;传教士有为列强侵华服务的性质;客观上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5分)‎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 ‎ ‎1.(2009高考广东单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2.(2009高考江苏单科)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3.(2009高考江苏单科)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4. (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下列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描述准确的是 A圆月高悬的夜晚,伟大文学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 B张骞出使西域时,友人弹奏《阳关三叠》以表达惜别之情 C金田起义发生时,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南昌起义发生时,江淮大地已过了梅雨期 ‎5.(2009高考天津文综),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6.(2009高考四川文综)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7.(2009高考上海单科)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8.(2009高考上海单科)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9.(2009高考海南单科)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表l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非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单科)(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 ‎(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4分)‎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解析】第一问,首先要理解梦想的含义,“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就是近代中国独立自主、民主富强的革命任务。其次要清楚中国社会各阶级应该包括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等。第二问注意提示时间——“近现代”。第三问回顾教材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参考答案:(14分)‎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6分)‎ ‎(2)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1分)资产阶级:平均地权。(1分)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4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 ‎1.(2009高考广东单科)《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2.(2009高考广东单科)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3.(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 ‎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 ‎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 ‎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09高考天津文综)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5.(2009高考上海单科)“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6.(2009高考上海单科)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 ‎1.(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009高考江苏单科)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2009福建文综高考)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09安徽文综高考)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A.“怎么会这样?” B. “糟糕的战争!”‎ ‎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5. (2009高考四川文综)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2009高考海南单科)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 苏联已经解体 B 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 中美关系好转 D 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二、非选择题 ‎1. (2009北京文综高考)(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 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总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3)见图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8分)‎ ‎【解析】‎ 第2问是选答题,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次回答,回答是要从国内外的因素作答。第(3)问结合书本知识或从图16中可以得出。‎ 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二: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解体,两极格局总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参考答案:‎ ‎(3)从东南沿海四几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渐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单项选择题 ‎ ‎1.(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指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罗马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美国联邦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2.(2009高考江苏单科)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4.(2009高考天津文综)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09福建文综高考)“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6.(2009安徽文综高考)公元前453‎ 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7.(2009高考上海单科)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8.(2009高考上海文综)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 A.商业征服 B.文化同化 C.宗教皈依 D.财富侵蚀 ‎9.(2009高考海南单科)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必行政公职更重要 二、非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单科)(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 ‎(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3) 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 ‎【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回顾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即可做答。第二问应结合英美两国历史上进行的民主政治斗争的重大事件,加以归纳整理。第三问趋势的理解,应结合”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的角度提示加以认识,既然近代选举资格从范围上日趋扩大化,我们也就不难认识到近代民主政治实际也日益扩大化。‎ 参考答案:(14分)‎ ‎(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2分)‎ ‎(2‎ ‎)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4分)‎ 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2分)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列克思主义的影响。(2分)‎ ‎(3)少数人的民主思想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 ‎1.(2009全国文综一)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 (2009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3. (2009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4. (2009高考广东单科)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5.(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6. (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7.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8.(2009高考天津文综)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2009安徽文综高考)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0.(2009高考上海单科)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11.(2009高考上海单科)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12.(2009高考海南单科)《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 ‎13.(2009高考海南单科)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14.(2009高考海南单科)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5.(2009高考海南单科)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四年,其中有好些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此战争应该是 A.普法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美国内战 D.马赫迪民族大起义 二、非选择题 ‎1.(2009高考江苏单科)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4分) ‎ ‎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6分)‎ ‎【解析】‎ 本题主要从近代英国政坛危机为切入点,考查了英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求考生从中分析原因、总结结论、提升认识。第⑴较为简单,考查考试从材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⑵问提升能力要求,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 参考答案:‎ ‎(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 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 ‎ 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 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2009高考上海单科)‎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3分)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6分)‎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5分)‎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2分)‎ ‎【解析】‎ 第一问图像排序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即可,政体的变化不要混淆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事件的发展。第二问关键在于对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属性的认识。第三问属于历史基本素养的考查,应结合图像的特点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 ‎(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④②①③。‎ 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其他答案。‎ ‎(2)答案未能运用核心知识作出解释。‎ 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 答案2 :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 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和威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 其他答案 ‎(3)答案1:结合图像,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回答。‎ 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最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 答案2 :仅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来回答或只就图像本身进行回答。‎ 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厉史。‎ 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可以看出图像记录了历史。‎ 其他答案。‎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09高考广东单科)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3. (2009高考浙江文综)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4.(2009福建文综高考),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2009高考上海单科)“鸟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幺,鸟托邦为什幺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 A.进行阶级斗争 B.追求社会公平 C.反对专制统治 D.展开国际合作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09高考广东单科)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2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3.(2009高考江苏单科)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4.(2009高考山东文综)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5.(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6.(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7.(2009高考天津文综)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8.(2009安徽文综高考)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 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9.(2009高考上海单科)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0.(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11.(2009高考海南单科)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 矿业资源互补 B 人力资源共享 C 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二、非选择题 ‎1.(2009北京文综高考)“(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摘自《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3)概述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2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6分)‎ 参考答案:‎ 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2.(2009高考广东单科)(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3分)‎ ‎(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解析】第一问的信息已经包含在材料一中,第二问要求依据材料归纳意义,两则材料对比的并非差异,而是导致差异的背景,即原因。‎ 参考答案:(12分)‎ ‎(1)美国和苏联。(1分)两极格局。(2分)‎ ‎(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2分)‎ 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3分)‎ 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4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2010年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A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 ‎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C 知道各省简称,熟悉西周封国,即可解答。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粤、桂)。‎ ‎3.(2010·上海单科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B 此题考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C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D 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10·福建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1.B 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换了概念,它不属于监察范畴。‎ ‎2.(2010·海南单科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2.B 考查学生对封建专制制度核心与本质的理解,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集权,分割宰相权力目的是君权的强化,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 ‎3.(2010·江苏单科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A 此题考查的是对元朝中央机关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土番,时间是元朝,而且跟佛教有关,应该理解为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4.(2010·江苏单科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B 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汉朝由于刘邦采用郡国并行制度,结果引发后来的七国之乱,这都是因为封国制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5.(2010·广东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5.D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6.(2010·浙江文综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6.C 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7.(2010·全国Ⅱ卷文综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7.B ‎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其次是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第三,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 ‎8.(2010·江苏单科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是注重门第高低,而不看中才能,所以应排除A 、 B和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9.(2010·北京文综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C 此题考查的是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 ‎10.(2010·山东文综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10.C 宋朝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事,而三司使掌管财权。通过这项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项宰相的权力是缩小了,一分为三;B项是指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D项材料不涉及地方。‎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选择题 ‎1.(2010·海南单科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 C.宋朝                                      D.明朝 ‎1.D 考查基本的史实,秦朝是诸侯秦国发展而来,隋朝是北周贵族杨坚所建立,宋朝是后周大将军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只有明朝是在元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二、 主观题 ‎1.(2010·上海单科34)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 ‎ ‎ ‎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颠倒;其他制度。(0分)三公九卿制 丞相(中朝)‎ ‎(2)答案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4分)‎ 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 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其他答案。(0分)‎ ‎ ‎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2010·天津文综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1.D 可从梭伦改革的影响(最大受益者)考虑。‎ ‎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B ‎ 题目的条件是给出了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两种平等——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定义,题目的要求是运用亚氏的两种平等的理论分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现实(历史)现象。故首先必须理解两种平等的含义:根据题干材料,数量平等意味着不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一律按人头平均分配;比值平等意味着要考虑个体差异(实际价值,包括能力),根据差异按照一定的标准(比例)进行分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着有一个分配标准,故选B。当然学生完全可以直接从常识出发,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只能根据自己的成绩(分数),被录取到相应的高等院校或不被录取,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成绩是考生实际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根据这一标准在上百万考生之间分配相应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与“比值平等相”近的。如果按照“数量平等”来分配,则意味着人人都上大学,甚至人人都上同一所大学(如北大),前者目前还无法实现,后者显然荒谬,故选B。‎ ‎3.(2010·海南单科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3.B 梭伦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出任最高执政官。其改革的具有很强的折中色彩,因此选B.‎ 二、主观题 ‎1.(2010·上海单科32)             苏格拉底案 ‎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问题:(8分)‎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1.D 此题如果单纯从画面去考虑,倒是很容易选择:双方把武器放下相互拥抱:流浪的女儿(左)箭头朝下,双臂紧握武器,仍具有防卫意识;“不列颠娜”(右)把盾牌放下,箭头向上,主动伸出双臂拥抱“美利坚”。如此画意不是很明显吗?C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干扰,问题出在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没有牢固掌握,关于美国独立的战争的过程,新课程教材无论是人教和岳麓版,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很模糊。所以此题实际上只涉及初中历史知识。美国独立战争:1775(6)—1783,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由此可以排除C。A、B容易排除。当然漫画实际上反映的是1782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两国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2.(2010·海南单科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2.D 代议制,分权制,共和制的出现都早于美国宪法的颁布,美国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为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文综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A 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2.(2010·安徽文综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D 本题考查选修内容,题目强调树立国际威望方面,A.B是与其他文件对比,无法体现国际威望,C仅仅是对法国的意义,因此排除。D强调其国际影响,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3.(2010·全国Ⅰ卷文综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3.B 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的目的。德意志统一之前,四分五裂的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可以结合长期分裂的政治状态,进而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B项正确。‎ ‎4.(2010·上海单科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4.B 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协议在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在位。‎ ‎5.(2010·海南单科11)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5.A 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 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亚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因此材料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6.(2010·海南单科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6.A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总统职权由宪法赋予受宪法制约,排除B,美国共和政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两党制,法国不是两大政党轮流组阁,排除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排除D,答案A,内阁没有形成对议会的权利制衡,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联席会议产生总统,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 ‎1.(2010·四川文综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1.A 本题考察的是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其中C和D明显错误,而B选项就当时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所以也排除。‎ ‎2.(2010·上海文综10)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2.D 根据题干信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可知条约是《南京条约》,故选D。‎ ‎3.(2010·海南单科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B 英法联合侵华,俄国获利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10·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A 注意图片材料中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可联系到太平天国运动,特别是“破坏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这个信息很重要。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提出了《资政新篇》,战火发生于广东省。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会造就大量小农经济,产品统交圣库等政策,这些是历史的倒退。‎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A 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B项排除;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2.(2010·浙江文综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C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当时,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他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纲领。“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是在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发展实业时提出的。“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提出于1918年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 ‎3.(2010·全国Ⅰ卷文综15)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3.C 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4.(2010·上海单科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4.D 根据题干又杀宋教仁,可知宋教仁案引发了二次革命。故选D。‎ ‎5.(2010·海南单科1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5.B 注意态度变化的时间,1895年与1900年,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妥协退让、无能,人们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对革命党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010·安徽文综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B 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 北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 ‎2.(2010·全国Ⅱ卷文综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D 注意时间是1925年,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中国革 命需要“工人农民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普遍的参加”, 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次大会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宣传了自己的思想主张;1925年5月的五卅运动,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多次开会研究对策。蔡和森提出:应当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变到民族斗争。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以不可遏止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发展。这年年初党召开四大时还只有党员 994 人,同年 10 月即增加到三千人,年底更达到一万人。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所产生的作用。‎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2010·重庆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A “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2010·北京文综17)“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D 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掌握。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所以正确选项是D。‎ ‎2.(2010·天津文综8)《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C 从“亡国灭种的危机”等关键词不难做出判断。‎ ‎3.(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3.C “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这一描述适合于运动战,选项中符合这一战法的战役只有百团大战。故选C。‎ ‎4.(2010·重庆文综19)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4.C 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故选D。‎ ‎5.(2010·江苏单科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5.A 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此次战役的特点是破袭战,规模较大,冀晋豫三省同传捷报,进分析应该是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是在山西东北,属于伏击战,故应排除;太原会战是在山西省境内,属于会战,故排除;台儿庄战役是在徐州境内,属于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6.(2010·上海单科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6.A “中共七大”确立毛择东思想为指导思想,选A。‎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2010·安徽文综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B 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北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 ‎2.(2010·北京文综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三大战役的掌握。根据图示反映的东北解放军入关的重要提示,应该先排除辽沈战役,因为根据史实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入关是为了参加解放平津的战役,所以此题正确的选项是C。‎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文综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1.C 阐述“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因此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期。‎ ‎2.(2010·福建文综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D 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选择题 ‎1.(2010.北京文综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A 此题考查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2.(2010·江苏单科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2.B 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理解。A和D项内容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故排除;C项内容是在1956年,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2010·上海单科28)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1.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巨大影响。所以选B。‎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2010·海南单科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1.A 时间是1987年,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达成,“和平统一”的口号在1979年提出,2009年海峡两岸才真正实现三通。材料中的“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献上一炷香”体现了台湾民众回大陆,打破两岸隔绝的迫切愿望。‎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010·广东文综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D 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3.(2010·全国Ⅰ卷文综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7.B 注意时间提示:1960年。A项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可直接排除;美苏两国此时仍处于争霸时期,两国间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项亦可排除;欧洲共同体作为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它的成立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但社会主义仍是它们共同的敌人,D项亦可排除;由于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裂,所以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不得不调整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1.D 两国缔结什么性质的条约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决定,故此题不难。新人教教科书没有“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这一知识的明确表述。‎ ‎2.(2010·浙江文综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A 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3.(2010·上海单科3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 ‎3.A 重返联合国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1972年;参加万隆会议在1955年,加入世贸在2001年,故选A。‎ ‎4.(2010·安徽文综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4.A 本题主要考查上合组织与欧盟之间的区别,安全共同体(security community)是一种理想的地区秩序,因此构建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两者共同的影响,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两者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只有A是两者的区别,欧盟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而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地区政治一体化,这是两者区别所在,因此选A.‎ 二、主观题 ‎1.(2010·安徽文综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2分)‎ 解析:本题以外交为切入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本题的材料在解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1.D 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A说法与材料无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1973年,B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C项也排除。故正确答案选D。‎ ‎2.(2010·全国Ⅱ卷文综23)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2.B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和漫画分析,表面上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方,故“美苏两国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也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 ‎3.(2010·江苏单科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3.D 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世界体系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二战后盟国由战时联合走向分裂对峙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故此题应该选择D。‎ ‎4.(2010·海南单科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4.C 从材料中都懂题目的要求,“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那么哪一事件可以作为美国外交史上除冷战以外大书特书的篇章呢,A、B、D都是美苏冷战的一部分。因此排除。而越南战争美国直接参与的“热战”。‎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选择题 ‎1.(2010·福建文综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B 此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相对比较容易选出B。‎ ‎2.(2010·全国Ⅱ卷文综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2.D 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正确答案为D。‎ ‎3.(2010·安徽文综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3.A 本题主要考查上合组织与欧盟之间的区别,安全共同体(security community)是一种理想的地区秩序,因此构建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两者共同的影响,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两者产生的共同时代背景,只有A是两者的区别,欧盟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而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地区政治一体化,这是两者区别所在,因此选A.‎ ‎4.(2010·北京文综23)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A 此题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根据材料反映的1990年世界杯,这年意大利之夏不可能看到的是以后才发生的事:①是在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和④是在1999年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5.(2010·上海文综11)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5.B 欧元正式启用的时间是2002年,选B。‎ ‎6.(2010·海南单科20)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6.A 考查各个国际组织的职能,上合组织没有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职能,排除B,都没有对抗特定国家集团的职能,排除C,欧洲经济共同体,没有要求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排除D。‎ ‎2011年 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选择题 ‎1.(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解析】C 本题考查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故选C项。‎ 第一单元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C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2.(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二、主观题 ‎1.(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 ——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2011·浙江文综·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 ‎ ‎3.(2011·北京文综·37)(38分)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答案】(1)统治阶级在西周由市习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D 从试题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实际上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此地关,故选D项。‎ ‎2.(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D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A、B、C表述错误。‎ ‎3.(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解析】B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 ‎4.(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C 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5.(2011·上海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解析】C 示意图内容信息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选C。‎ ‎6.(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解析】B 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项。‎ 二、主观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 ‎【参考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2. (2011·四川文综·37)(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表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曹魏到北宋选拔人才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直接归纳: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第二问原因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制度:首先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其次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再次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加以概括。‎ 答案: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2分)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2分)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2分) 3.(2011·安徽文综·36)(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解析】本题以科举制与考察中国选官制度与雅典民主制。第(1)问,从材料卢商的仕途案例的信息的可以看出当时实行了科举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是取代了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平时所学科举制度社会政治方面的作用就可以了作答。第(2)问,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 “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可以从原来的权力来源和分配,参与权力群体的扩大角度作答,进步作用回顾梭伦改革措施的作用影响来作答。第(3)问,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要从两者所处的社会性质,选拔人才的目的、对象、标准,政体等角度作答,注意规范答题,分前者和后者。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可从双方制度实行之后的行为差异来寻找答案。主要是两种制度导致了价值观念的不同。‎ ‎【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 ‎4.(2011·上海单科·35)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西周 血统 ‎①‎ 汉 德才 ‎②‎ 唐 ‎③‎ 科举制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世卿世禄制、察举制、考试成绩。第(2)题,在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即推举制、科举制时一定要注意一分为二,即要看到积极,也要看到局限。如推举制可从其举荐优秀人才和结成特殊关系等角度入手;科举制可从统治基础和真才实学等角度分析。‎ ‎【答案】(1)‎ 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6分)‎ ‎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③考试成绩 ‎ 其他答案。(0分) ‎ ‎35.(2)论据(4分)‎ 答案1: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 ·其他答案。(0分)‎ ‎ 组织(2分) ‎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 ‎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选择题 ‎1.(2011·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钞的权力。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 ‎2.(2011·北京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的统治。‎ ‎3.(2011·上海单科·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解析】A 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实行了结果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B、C、D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4.(2011·海南单科·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解析】A ‎ 节度使是唐朝后期的地方武将,而非明朝官职,可排除A项;选项B,枢密使是北宋时期掌握兵权的官职,也非明朝官职,可排除B项;选项C,三司使是北宋时期掌握中央财政权的官职,也非明朝官职,可排除C项,故本题选D项。‎ ‎5.(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解析】B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 第二单元: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解析】B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所谓的“非常不民主”,反映的是只有不数人,即城邦公民才能拥有民主的权利。而“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正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性;“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反映的陶片放逐法的局限,但这种方法仍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体现的是轮番而治,也是雅典民主的体现。故选B项。‎ ‎2.(2011·江苏单科·12)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解析】C ‎ 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而不是以血缘为基础,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A、B与材料无关,D是伯利克里改革。‎ ‎3.(2011·山东文综·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解析】A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C.这个司法程序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能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排除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力,“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 ‎4.(2011·上海单科·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 ‎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解析】B A项伯里克利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学家;C项柏拉图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D项罗马与希腊无关;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会对历史进行记载。 ‎ ‎(2011·海南单科·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B 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是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故选B项。‎ 二、主观题 ‎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3分)‎ ‎【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 第二单元: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二、主观题 ‎1.(2011·上海单科·34)两张判决书 ‎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案情 ‎ 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一 倘建筑师为自由民建屋而工程不固,使房主之子因而致死,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判处乙之子死刑。‎ 判决二 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问题:(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 判决一: 判决二: ‎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可知判决一实行“同态复仇”,较为野蛮《汉穆拉比法典》,应为;判决二体现了理性色彩,《民法大全》。第(2)题,从今天的角度看其判决二比较合理,其原因可以从“罪行不能继承”、 严守证据、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等角度分析。‎ ‎【答案】‎ ‎34.(1) ‎ 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2分)‎ ‎ ·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 其他答案。(0分)‎ ‎34.(2)‎ 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 ‎ ‎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 ‎ ‎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 ‎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而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第三单元: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选择题 ‎1.(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解析】D “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故选D项。而A、B、C三项只是从表面现象看待问题,并未深入其本质。‎ 二、主观题 ‎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 ‎【答案】(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2.(2011·江苏单科·23)(15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第三单元: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解析】C 本题形式上考查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与政治的关系,实则主要抓住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回答即可。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与材料华盛顿城“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各州名称命名的道路由内向外”的布局特点不符合。本题应选C项,体现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 ‎2.(2011·海南单科·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解析】A 从关键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是该国实行议会制度,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 第三单元: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B 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三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 ‎2.(2011·江苏单科·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解析】B “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宪法赋予皇帝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A、C、D不正确。‎ ‎3.(2011·安徽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 ‘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 ‎【解析】B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能力,批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制本质。这个图应该理解成德国政体中残留封建残余的东西,这个树枝就是象征专制的,自以为不能丢弃的东西。图片信息我们自由派绝不据掉我们坐着的树枝。为什么不据掉?因为坐在树枝上,据掉自己就将掉落。图片的寓意是议会被君主操纵,反对君主无疑是自寻死路,暗喻议会没有权利,反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专制本质,B符合题意,故选B。俾斯麦在1862年9月被任命为宰相兼外交大臣后公开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用铁与血。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C项强调世俗王权与神权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是对德国体制的赞许而不是讽刺。排除D。故选B。‎ 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 二、主观题 ‎1.(2011·上海单科·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容易得出英、美、俄这三个国家。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如“十八省游历”、“宾礼相待”、“随时照料”等角度分析,如没有确定的有效期、“随时照料”的措辞含混、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解答此问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最大程度的利用。‎ 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 ·英、美、俄 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 ‎ 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第四单元: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第四单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2011·重庆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洋教、强占胶州瓜分中国发生于19世纪末,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在1898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B 《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3.(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应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4.(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二、主观题 ‎1.(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2分)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2分)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相关史实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日本出兵朝鲜的原因: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第二问日俄战争的原因: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第三问首先从甲午战争的结果来看: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其次从日俄战争的结果来看: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加以概括。‎ 答案: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 ‎2.(2011·海南单科·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 ‎。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解析:本题以《英德协定》为考察的切入点,考察了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造成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本题的难度在于学生要学会透过列强尊重中国领土的现象下分析现象背后的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本质第(1)题,回顾所学知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和美国的崛起,对外争夺殖民地,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国家,两者在中国达成妥协,这是导致列强政策转变的大背景,各国为了共同宰割,选择了接受了《英德协定》。注意“转变”一定要点出由…到…。实质应该从列强的侵略本质方面去思考。原因则应该从当时帝国主义政治积极发展不平衡,相互勾结、妥协、协调利益冲突的角度去思考作答。答题时候注意规范答题,在多个小问的情况下,每个小问的提示语要写。如转变:实质: 原因:三个提示语要写。第(2)题,对中国局势的影响应该从利弊两个方面作答,注意强调总体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也是客观造成的。再结合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现实状况回答其影响。‎ 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 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6)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图5‎ ‎【解析】A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 等入手,可以年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故选A。‎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解析】D 回答本题首先需对“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事件有一定了解,1279年元军猛攻广东崖山,南宋军队大败,战至最后左丞相陆秀夫对年幼的皇帝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反映了南宋爱国军民坚决抗击元军,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可歌可泣的民族主义精神。近代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都意在激发民族主义,号召人们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本题选D项。‎ ‎3.(2011·四川文综·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 B.官逼民反 ‎ C.政治民主 ‎ D.暴力革命 ‎ 图5 政府与百姓(约1911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末“新政”骗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理解为 “民智未开”背景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所谓“民智未开”即应该用专制制度来统治人民。用时间限定词排除A,用材料中驳斥观点一说可排除B、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4.(2011·江苏单科·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解析】A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表述错误。‎ ‎5.(2011·上海文综·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解析】D 图片信息显示的是《民报》,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D。‎ ‎6.(2011·海南单科·1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解析】A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项体现了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所以A符合题意。‎ ‎7.(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解析】B 注意“公派”两个字,公派生按正常是应该支持政府的,毕竟是政府出钱给他们出国深造的。这与私人留学是有区别的。除非政府出了问题,才会转向反对的。从1872年到1875年,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回来时,清朝正实行洋务运动,国力相对强盛相比,公派留学生自然拥护国家政权,为国效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05年前后”,这个时期清廷准备实行立宪,但“皇族内阁”的设立,被证明清廷的革新只是个骗局,使公派生对清廷失望,转向同情、支持革命。故选B。‎ 二、主观题 ‎1.(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5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16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17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答案:(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2.(2011·上海单科·38)辛亥革命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11分)‎ ‎(标题)辛亥革命: ① ‎ ‎(一)‎ ‎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 1)推翻清朝帝制 ‎ 2) ② ‎ ‎2. ③ ‎ ‎ 1)改称谓 ‎ 2)废跪拜礼仪 ‎(二)‎ ‎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 l) ④ ‎ ‎ 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 ‎2. ⑤ ‎ ‎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解析】①标题可从“(一)”“(二)”中明显可以看出激进与保守,故标题要点明革命的二重性;②可从革命的积极作用并且在政治的角度分析;③可从称谓、礼仪中概括,二者属于西方近代文明礼仪;④从当要的角度,可从中央或袁世凯角度分析;⑤从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没有解决土地问题等综合概括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答案】‎ ‎38.标题部分(3分)‎ ‎①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3分) ‎ ‎·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 ‎ ·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了单方面的信息或语意含糊。(1分)‎ ‎ ·一场伟大的革命 ‎ 其他答案: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0分)‎ ‎ ·辛亥革命百年祭 观点部分(4分)‎ ‎③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 ‎ ·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 ‎ ·提倡人人平等 ‎ 其他答案。(0分)‎ ‎⑤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 其他答案。(0分)‎ 史实部分(4分)‎ ‎②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创立民国 ‎ 其他答案。(0分)‎ ‎④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 ·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 ‎ 其他答案。(0分)‎ 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A “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项。‎ 第五单元: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D 紧扣题干关键词“19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新阶段”可知符合史实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这次革命是发生在1871年,同时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斗争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同时也无法反映题干中的“阶级斗争”;B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时间不符;《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这一时间的工人斗争仍以自发为主,构不成“新阶段”,故选D项。‎ ‎5.(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第五单元: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 ‎1.(2011·北京文综·22)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 ③ 《四月提纲》 ④《人民宪章》‎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①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②1867年③列宁发表于1917年④制定与1837年。‎ 第五单元: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员数 ‎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解析】C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表1 中时间“1926年6月”、“1927年6月”,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月10月,与表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B项;1927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民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才会呈现出湖南、湖北、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故选C项。‎ ‎2.(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解析】B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3.(2011·重庆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作战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4.(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解析】C 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共屠杀甚烈(1935年后);“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可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年底);“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5.(2011·江苏单科·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①表述错误;武汉空战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武汉会战的组成部分,②表述正确。‎ ‎6.(2011·安徽文综·16)图5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图5‎ ‎【解析】B 建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B符合题意。滇缅公路致力于打通中国西南与外界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不能上升到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的高度,排除A。滇缅公路修建时日军还没有打通大陆交通线,1944豫湘桂战役日军打通日军打通了中国贯穿南北以铁路大动脉为中心的交通线。但这和滇缅公路并没有关系,所以滇缅公路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的提法是不成立的,排除C。日军的投降是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指导下英勇抗战、苏军出兵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所以滇缅公路的修建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的提法不正确,排除D。‎ ‎7.(2011·上海单科·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 ‎。”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解析】B 扣住关键词“滇西”主要在中缅交界,另从“岛寇”、“十荡十决”等角度综合分析概括可知是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的抗日活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主要在黄河流域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B 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928年”,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表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1928年红色政权的建立后导致了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B项符合题意,选B。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局部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全面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1949年,都不符合图片1928年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故排除A、C、D。‎ 二、主观题 ‎1.(2011·浙江文综·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答案:(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9分)‎ ‎2.(2011·北京文综·39)‎ ‎(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12,回答第(1)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颁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第(1)题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总结革命根据地的变化。第(2)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等。‎ 答案:(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3.(2011·北京文综·37)(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 序号 资料 ‎1‎ 江南制造总局 ‎2‎ ‎“文学革命”‎ ‎3‎ 武昌起义 ‎4‎ ‎“自强”“求富”‎ ‎5‎ 三民主义 ‎6‎ 师夷长技以制夷 ‎7‎ 京张铁路 ‎8‎ 南京大屠杀 ‎9‎ 北伐战争 ‎10‎ 虎门销烟 ‎11‎ 中国同盟会 ‎12‎ 南昌起义 答案:(4)选择主题示例:‎ ‎①主题: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 序号:4、5、6‎ ‎②主题: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 序号:3、5、11‎ ‎③主题: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 序号:3、5、9、10、11、12‎ 补充的新资料:‎ 简要阐释:‎ ‎4.(2011·上海文综·2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为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 举行。‎ ‎【解析】回顾课本所学知识作答。参考答案:嘉兴南湖 第六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解析】D 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除C项,得出 D项。‎ ‎2.(2011·江苏单科·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C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3.(2011·山东基能·31)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展政府主席 B.会议开幕之日北平昼夜长短大致相等 C.在全国工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展代表大会职权 D.《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解析】D 《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是。‎ 二、主观题 ‎1.(2011·山东基能·31)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 答案:正确写出下列任何一个得1分,全称或简称均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第六单元: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主观题 ‎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 ‎【答案】(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A 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欧洲”、“经济手段”、“苏联”可推断出A项,因为马歇尔计划主要在欧洲实施,它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是经济手段,但范围不是局限在欧洲,排除B、D两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政治军事手段,不符合题意中经济手段,排除C项;故选A。‎ ‎2.(2011·天津文综·11)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 )‎ 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D 本题考查法德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的1940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 ‎3.(2011·福建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C 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 ‎4.(2011·上海单科·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解析】C A项越南战争的结束表明美国战略的收缩,有利于苏联的战略扩张,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执行“莫洛托夫计划”指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应该属于苏联战略扩张的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签订《华沙条约》对抗北约,属于苏联主动战略对峙,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撤出古巴导弹,则表明苏联的实力仍然弱于美国,体现了苏联的退缩,符合题意,故选C项。‎ ‎5.(2011·江苏单科·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B “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说明A、C、D表述错误。‎ ‎6.(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 图l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解析】C 本题应结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相关背景来分析选项。从题干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 二、主观题 ‎1.(2011·浙江文综·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8分)‎ 答案:(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8分) ‎ 第七单元: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文综·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解析】A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发展中国家势力的崛起,所以A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表述是正确的,选A。七十七国集团不设总部、秘书处等常设机构,也没有章程或预算,所以不能算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而瓦解,而不是1964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排除D。所以选A。‎ ‎2.(2011·海南单科·22)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 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解析】A 日本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强国,自民党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却忽视了农村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农村民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执政党的不满,转向对在野党的支持,才出现了上述表格的变化出现,故选A。‎ 第七单元: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 ‎1.(2011·天津文综·9)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解析】C 本题考查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在1973年,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选C。‎ ‎2.(2011·江苏单科·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析】D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省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A不正确;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错误;克林顿执政时期中美关系才被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C不正确。‎ ‎3.(2011·上海单科·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C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4.(2011·海南单科·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A 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回顾对比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所以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提出于1955年,可排除。‎ 二、主观题 ‎1.(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 ‎(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31.(2011·上海文综·3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历史进程 新中国诞生 中国走向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一国两制实施 标志性史实 ‎③‎ ‎【解析】回顾所学知识作答,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②对应表格“中国走向世界”的内容;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着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制度也得以确立,故①对应表格“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内容。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的是“一国两制实施”,故④对应表格“一国两制实施”的内容 参考答案:② ① ④‎ 第七单元: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选择题 ‎1.(2011·重庆文综·23)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恐怖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强调的是国际社会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和立场的了解;A项说法有误;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致反对的极端主义势力故B项错误;D项的错误在于时间应该是21世纪。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3)1985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解析】C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高瞻远瞩地对世界局势作出正确判断,这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中ABD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此,本题选C项这一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理论思想,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 ‎3.(2011·江苏单科·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①④正确。②从材料中看不去来,③只能说恐怖主义遭重创,但不能说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二、主观题 ‎1.(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 ――摘编自《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2分)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朝鲜问题形成的原因及缓和的重大意义的理解。根据三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结合当时国际的政治形势: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加以归纳。第二问首先概括首脑会晤的积极进展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其次重要意义可以从地区稳定: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以概括。‎ 答案: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2011·浙江文综·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8分)‎ ‎【答案】(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8分)‎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解析)‎ 必修一 整理、解析人: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 张仁庆 说明:以人教版编排体例分课时整理;版权为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分封制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分封形势图)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C ‎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 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 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C ‎2.(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 ‎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 ③刑罚严酷 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秦末农民战争 ‎【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①②;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 ‎【答案】D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考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西汉解决王国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诸侯不得参与政事,这实际上削夺政治权力,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 ‎【答案】C ‎2.(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考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进——三省六部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结合题干可知唐高宗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分割了相权,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B项 ‎【答案】B ‎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图6‎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考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进——中枢机构的设置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片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故选C项。 【答案】C ‎4.(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考点】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杜如晦认为科举制强调以文笔(文采)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忽视了品行,这容易导致官员因品行差以致危害民生。可见杜如晦实际上强调选官要注重品行,故选D项。‎ ‎【答案】D ‎5.(2012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北宋的中央集权措施)‎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 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 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 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 ‎【答案】C ‎6.(2012年上海历史,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元朝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中书省。‎ ‎【答案】C ‎7.(2012年上海历史,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 ‎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汉代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此王朝的疆域中通过河西走廊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管理西域。‎ ‎【答案】C ‎8.(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解析】世袭制是的标准是血缘关系,排除A项;BD项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科举制是用考试来选拨人才的一种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公平,C项正确。‎ ‎【答案】C ‎ ‎9.(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政治)‎ ‎【解析】题干中的“输与官家事夷狄”体现了④项,“汝生不及贞观中”体现了③项,而①②无从体现,排除ABC项,D项正确。‎ ‎【答案】D ‎10.(2012年江苏历史,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汉晋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科举制的进步性可以根据材料“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士有应举之才”等信息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和所学分析科举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第(3)问根据材料 “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概括。‎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分)‎ ‎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 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5分)‎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3分)‎ ‎11.(2012年上海历史,37)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常篡夺皇位。‎ 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者越来越多,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遂增设员外官,候补官。‎ A B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稳固了。‎ 开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 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 ‎(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解析】(1)A,借鉴宋太祖改革的内容回答,确立“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武人专权。B,科举考试得官者的不断增加,会导致人浮于事,增加财政困难。(2)回答科举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积极作用: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较武将更容易控制。消极作用:科举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等难题。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同时兼顾另外一种观点。‎ ‎【答案】(1)‎ A 答案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 ·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 答案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 ·防范武将专权,削夺武将的权力。‎ 其他答案。‎ B 答案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 ·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 ‎ ·造成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 答案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 ·积贫积弱 其他答案 ‎(2)答案l:能全面权衡科举制对中央集权带来的利弊,对决策作出合理解释。‎ ‎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 答案2:虽能合理说明自己的决策,但只注意到大力推行科举制利或弊的一面。‎ ‎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样有利于选拨文官进入政府,利用文官对武将进行牵制,强化中央集权,防范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增强文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巩固王朝统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引发财政困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于治理国家。‎ 其他答案。观点与证据不一致;决策与理由不一致。‎ ‎1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9)(6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考点】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刘邦称帝之后,遂封赵佗为南越王”和所学可知汉朝实际上承认了它的半独立姿态,到吕后、汉文帝时期,双方多次交战,汉朝无力解决,再到汉武帝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最终在制度上得到解决。第(2)问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无力解决。‎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12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8分)‎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内阁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故B项正确;A、C、D项题干材料都没有反映。‎ ‎【答案】B ‎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军机处的设置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知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B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 ‎【答案】C ‎3.(2012年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内阁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单元综合 ‎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考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线索、规律的总结及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错误于“产生的前提”;D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 ‎【答案】C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2012年各地高考未命题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审判官或仲裁官……接受金钱贿赂……处以死刑”说明《十二铜表法》注意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以避免司法不公,故选D项。A、B、C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D ‎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题干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提供确凿证据的原告却因辩论口误而败诉,致使原告正当利益没得到法律的保护,这说明当时罗马法缺乏灵活性,过于注重形式,故B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D项只是对案例的表象认识。‎ ‎【答案】B ‎3.(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7)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 是( )‎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考点】古代罗马法(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主要法律文献的相关内容或规定可知从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法形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人制度”“协约自由原则”等司法理念。C项是在成文法诞生之前,明显违背了罗马法的相关原则。‎ ‎【答案】C ‎4.(2012年江苏历史,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有些条款……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说明②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在共和国时期,①错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④错误,故答案为B项。 ‎ ‎【答案】B ‎5.(2012年海南卷历史,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 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D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运用。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明确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议会的立法权、国王征税与招募军队须经议会同意,但是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依然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故选D项。‎ ‎【答案】D ‎2.(2012年海南卷历史,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考点】英国责任制内阁制 ‎【解析】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 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 员共进退。因此,C项正确;A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项“政党 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答案】C ‎3.(2012年上海历史,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解析】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概括为“虚君”和议会主权,因此A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B项体现了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 ‎【答案】A项3分,C、D项1分,B项0分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 ‎【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这种邦联体制虽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力,但是由于地方权力很大,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因此要加强中央的权力。‎ ‎【答案】B ‎2.(2012年江苏历史,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项错误。‎ ‎【答案】A ‎3.(2012年海南卷历史,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政党制度 ‎【解析】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于 ‎“一致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 ‎【答案】B ‎4.(2012年上海历史,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说法错误。‎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2012年上海历史,20)右侧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 )‎ A.武力统一政策 ‎ B.全球扩张政策 ‎ C.社会保障政策 ‎ D.欧洲均势政策 ‎【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结合漫画的文字信息“血”和俾斯麦的政治经历可知“铁血”指武力和战争。统一前夕处于1862年9月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运用“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政治上众多小邦的封建割据状态,完成统一,故选A项。‎ ‎【答案】A ‎2.(2012年海南卷历史,28)(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 力量之最高统帅权。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 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首先要搞清三部宪法是指《德意志帝国 宪法》、魏玛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下的德国实行的君主立宪 制,规定普鲁士王国国王即是德国皇帝,而1919、1948年的分别人民选举的、总统,从权力和运行机制 的变化来分析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的时间信息,联系二战相关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 ‎【答案】(1)演变: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 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3分)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3分)‎ 趋势:行政权归属由国家 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2分)‎ ‎(2)鉴于纳粹上台执政的教训,防止独裁,避免民主被滥用。(5分)‎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 【答案】B ‎ ‎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 ‎【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 ‎【答案】A ‎3.(2012年上海历史,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解析】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史实 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 ·中英贸易冲突、林则徐禁烟等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 组织 答案l: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较连贯 答案3:罗列史实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 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 D.石达开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防御战)‎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id额再认再现。根据信息“1862、上海、洋鬼”‎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攻上海遭洋枪队。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C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2012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 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 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 ‎【答案】B ‎2.(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 ‎【答案】D 第13课 辛亥革命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别从政治、法法律角度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算其成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故选D项。‎ ‎【答案】D ‎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斯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图片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招贴画的文字信息“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打倒军阀”“农工商学大联合”等可以判断招贴画反映的是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扶助农工”),故选D项。‎ ‎【答案】D ‎2.(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阻力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D ‎ ‎3.(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20年”可知“俄国式的革命”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D 项与题干观点(主张暴力革命)相悖。‎ ‎【答案】C ‎4.(2012年上海历史,26)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 )‎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 ‎【解析】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具体方法是:1912+14–1=1925年。‎ ‎【答案】B ‎5.(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 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考点】北伐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识图能力。根据地理知识,A、B、C、D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昌和南昌。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全国革命中心是在武昌,C项正确。‎ ‎【答案】C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共十年对峙(军队名称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故选B项。 【答案】B ‎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考查通讯方式的影响。193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疑对于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争取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国民党军队处于军事优势地位,1935年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AD项错误,C项与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关。‎ ‎【答案】B 第16课 抗日战争 ‎1.(2012年江苏历史,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考点】抗日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华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悲痛的心情源于“国家又濒于危亡”,这说明与民族危机有关。A、C、D项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B项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2年海南卷历史,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说 明战争的特殊时期文化教育得以南移,A项正确;B、C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说法与题干相悖。‎ ‎【答案】A ‎3.(2012年上海历史,2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考点】国民党的抗日 ‎【解析】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A项战场在华东上海,B项战场在山西(华北),C项战场在江苏北部,D项战场在华中武汉。‎ ‎【答案】A ‎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 西安事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出《时代》周刊( )‎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本题解题要从西方列强对法西斯国家的态度来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36年是采取中立政策,A、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正确。‎ ‎【答案】D ‎ ‎5.(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8)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 最早见于( )‎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 ” D.《论联合政府》‎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关键信息:1936、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从时间上看,A项正确;BCD项分别是抗日1935年12月、1937年、1945年。AB项时间较为接近,容易出错,A项是1935年10月。‎ ‎【答案】A ‎6.(2012年海南卷历史,2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 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8分)‎ ‎【考点】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旨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归纳能力,‎ 材料共有四大内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不同点。第(2)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双方、‎ 人民的愿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 制;红军改编。(5分)‎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 整与相 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8分)‎ 第17课 解放战争 ‎1.(2012年江苏历史,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考点】解放战争——战略反攻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故选A项。‎ ‎【答案】A ‎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解析】关键信息:快点给他们和平。从题干材料反映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再结合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与相关事实分析,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无关;从时间信息上看,D项说法错误。‎ ‎【答案】A ‎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若干小排炮”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进而推断“大炮”是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故选D项。‎ ‎【答案】D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没有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故选B项 ‎【答案】B ‎3.(2012年上海历史,16)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 ‎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马克思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共产主义原则,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选D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1864年)、B(1871年)、C(1859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答案】D ‎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考点】巴黎公社 ‎【解析】 “告人民书”反对的是“帝国、君主政体”,排除A、B项;俄国二月革命目的是推翻沙皇政治制度,并不针对议会制度,因此选择D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D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2012年江苏历史,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之《四月提纲》‎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材料“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列宁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选B项。‎ ‎【答案】B ‎2.(2012年海南卷历史,20)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解析】题干反映的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其陷入困境,B项正确;A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产 生;未进行十月革命,C项与题干无关;D项应是四月提纲的提出,排除D项。‎ ‎【答案】B ‎3.(2012年上海历史,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巩固政权)‎ ‎【解析】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知当时俄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得“和平”与“面包”‎ ‎,《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为赢得和平提供了条件,《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足了农民生存的需要,故选B项。‎ ‎【答案】B ‎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之《四月提纲》‎ ‎【解析】考查十月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答案】A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考点】新中国初期(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根据时间提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1954年),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在于颁布社会主义宪法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故选B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项(1949—1952年)、C项(1956年)、D项(1956年)。‎ ‎【答案】B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012年各地高考未命题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澳门回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 “21世纪……之前……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 等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D项。‎ ‎【答案】D ‎2.(2012年江苏历史,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20世纪90年港澳回归,与题目时间不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故选A项。‎ ‎【答案】A ‎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就,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故选A项。B、C项时间明显不符,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2年上海历史,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万隆会议 ‎【解析】材料讲话意在强调与亚非国家和平合作。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A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新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故只有①正确。‎ ‎【答案】A ‎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 ‎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①在中美关系改善之前(并且当时美国提出“双重”议案);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签署上海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再次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扫除台湾问题障碍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邓小平访美国,此时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已经达成共识。由此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2012年上海历史,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 ‎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 ‎【考点】冷战主要表现 ‎【解析】材料中的“外国势力”指的是苏联,苏联控制东欧,美国控制西欧。此材料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抨击苏联对东欧的影响,说明美苏冷战已经形成,选D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对抗东欧的企图。‎ ‎【答案】D ‎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考点】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 ‎【解析】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答案】C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2012年海南卷历史,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洲一体化 ‎【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 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答案】D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2012年江苏历史,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谋求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力求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形象,故选B项。‎ ‎【答案】B 必修1模块综合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9)(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 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 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问题:‎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10分)‎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9分)‎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主政治、法国民主政治、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切入考查探求中西近代民主政治的相关事实,突出了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突出现实性),注重史实的再现、分析与比较认识。第(1)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的共和国典型(美国与法国),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史实再现和历史概念,结合相关史实回答。第(3)问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 “不流血方式实现政权过渡”“共和制”“宪法”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 ‎【答案】(1)美利坚合众国。(2分)其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为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分)其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3分)‎ ‎(2)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2分)‎ 詹姆士二世逃亡。(1分)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3分)‎ ‎(3)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4分)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2分)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1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分)‎ ‎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 ‎【考点】孝文帝改革、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民族问题为主线,考查社会热点问题——民族问题。第(1)问要立足材料概括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分析。第(2)问 ‎(2)孙中山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武装起来,赶走侵略者,“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这些主张的进步意义从推动民主革命、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 ‎(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在政治教材中有介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以从巩固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推动经济发展、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 ‎【答案】(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4分,每点2分)‎ 说明问题: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4分,每点2分)‎ ‎(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4分,每点2‎ 分)‎ 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 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6分,每点3分)‎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3分)‎ 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 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9分,每点3分。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