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1-05-13 发布

(新课标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讲学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两次鸦片战争 与 太平天国运动 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 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2017 天津文综,5 2017 江苏单科,6 2016 江苏单科,6 2015 安徽文综,15 2015 江苏单科,6 2015 天津文综,13(1)(2) 近代中国社会 经济结构的变 动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 民族工业的兴起 (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 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 众传媒的发展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 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洋装;铁路;水运;报刊 2017 课标Ⅰ,28 2017 课标Ⅱ,28 2016 课标Ⅰ,28 2016 课标Ⅰ,29 2016 江苏单科,7 2016 天津文综,14(2) 2015 课标Ⅰ,28 2015 课标Ⅱ,28 2015 山东文综,15 新思想的萌 发、 实践与发展 (1)西学东渐 (2)中体西用 (3)早期维新思想 (1)林则徐、魏源 (2)中体西用 (3)早期维新思想 2017 天津文综,4 2015 海南单科,13 2015 四川文综,4 2015 山东文综,16 2015 江苏单科,7 分析解读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古老的中国发生巨大变化,开始向近代 社会缓慢转型。 就命题规律而言,有以下特点:(1)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2)从内容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 动、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等均是高考重点。(3)从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加以考查。(4) 从难易度看,政治部分相对简单,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等经济部分难度相对较大。 从备考的角度,有如下建议:(1)用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从新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事件, 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2)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命题探究 2 五年高考 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1.(2017 天津文综,5,4 分)19 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 展 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 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 C 2.(2017 江苏单科,6,3 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 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 D 3.(2016 江苏单科,6,3 分)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 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 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4.(2015 安徽文综,15,4 分)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 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 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B 3 5.(2015 江苏单科,6,3 分)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 D 6.(2014 江苏单科,5,3 分)下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答案 B 7.(2013 课标Ⅱ,29,4 分)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 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 C 8.(2015 浙江文综,38,7 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 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 有连结之关系》(1902 年)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 分) 答案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 世纪 40 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9.(2015 天津文综,13,12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 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 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 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 的国内背景。(6 分)   材料二 1901 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 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 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 分) 答案 (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屈辱的服从地位。 19 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用书专用 4 10.(2015 上海单科,19,2 分)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 口”“ 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答案 D 11.(2015 重庆文综,6,4 分)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 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 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 D 12.(2014 重庆文综,6,4 分)从 1876 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 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 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答案 D 13.(2013 浙江文综,17,4 分)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 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 B 14.(2013 北京文综,17,4 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 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 D 15.(2013 重庆文综,13,20 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 19 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 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 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 会变动。60 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 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 年 7 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 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 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84 年 11 月 17 日,清政府正式发布 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 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国的战略价值,(4 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2 分)并结合所 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 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 分) 答案 (1)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伊犁和乌鲁木齐。 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迫切。 (2)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3)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考点二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7 课标Ⅱ,28,4 分)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 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5 答案 B 2.(2016 课标Ⅰ,28,4 分)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 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 C 3.(2016 课标Ⅰ,29,4 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 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 C 4.(2016 江苏单科,7,3 分)1884 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 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 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答案 B 5.(2015 课标Ⅰ,28,4 分)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 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答案 D 6.(2015 课标Ⅱ,28,4 分)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 “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答案 A 7.(2015 山东文综,15,4 分)“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 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 B 8.(2014 课标Ⅰ,28,4 分)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 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 D 9.(2014 山东文综,17,4 分)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 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6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答案 D 10.(2014 天津文综,6,4 分)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 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 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答案 D 11.(2013 北京文综,18,4 分)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 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答案 D 12.(2016 天津文综,14,6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 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 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 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 分) 答案 (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 13.(2014 广东文综,38,15 分)(节选)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 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 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 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 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 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 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 分) 答案 (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 分) 不同 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4 分) (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 分)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3 分) 教师用书专用 14.(2014 浙江文综,15,4 分)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 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答案 A 15.(2013 重庆文综,6,4 分)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 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7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答案 B 16.(2013 广东文综,39,14 分)(节选)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 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 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 分) (2)刘锡鸿与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10 分) 答案 (1)中体西用。(2 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 分) (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 方技术的做法;(5 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 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5 分) 【评分说明】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17.(2013 浙江文综,38,16 分)(节选)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二 1840 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 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 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 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 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 19 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 济的影响。(9 分) 答案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 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考点三 新思想的萌发、实践与发展 1.(2017 天津文综,4,4 分)1821—1850 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 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 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 A 8 2.(2015 海南单科,13,2 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 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答案 D 3.(2015 四川文综,4,4 分)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 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 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答案 D 4.(2015 山东文综,16,4 分)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 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 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答案 A 5.(2015 江苏单科,7,3 分)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 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 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6.(2013 天津文综,5,4 分)“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 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答案 D 教师用书专用 7.(2014 江苏单科,22,13 分)1885 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 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 别 命题 者 试      题 格致(自然科学) 类 龚照 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 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 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 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 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9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3 分)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0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答案 (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 (2)略。 三年模拟 A 组 2016—2018 年模拟·基础题组 (满分 90 分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72 分) 1.(2018 广东广州调研,29)1844 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 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 一做法是为了(  ) A.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答案 A 2.(2018 河南八市一测,9)1845 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 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和英国人签订了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上海租地章程》。这表明(  ) A.清朝官员卖国求荣 B.地方官员妥善处理华洋矛盾 C.清政府对洋人分而治之 D.清朝官员对国际知识的无知 答案 D 3.(2018 江苏扬州期中,5)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 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 答案 D 4.(2018 江苏无锡期中,7)国学大师钱穆说,太平军“太不懂政治……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该论断的是(  ) A.永安封王失去民心 B.《天朝田亩制度》脱离实际 C.天京事变自相残杀 D.《资政新篇》束之高阁 答案 B 5.(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二测,7)1860 年,《北京条约》签字后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说:“我们永久性的利益在 于贸易,而贸易的繁荣全赖于秩序和安定……中国政府的垮台只会对英国的非领土权益造成严重损失……英国 的利益依靠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为此,英国(  ) A.放弃了割占中国领土的要求 B.要求中国开放全部沿海港口 C.提出外国公使必须进驻北京 D.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答案 D 6.(2018 江苏南京学情调研,7)1877 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 年郑观应批判裹足 “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 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 现象直接反映出(  ) A.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 C 7.(2017 福建质检,28)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 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 10 A.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答案 D 8.(人教必 1,10—学习延伸,变式)美国从 1805 年开始对华输出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 年的 30 多年间, 共向中国输出鸦片 14 169 箱。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 大资产的基础”。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出鸦片(  ) 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 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 D.为美国黑奴贸易提供资金支持 答案 C 9.(2017 北京海淀一模,17)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 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种茶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由此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C.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 答案 C 10.(2017 山东青岛 3 月,28)鸦片战争后有人记载:“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 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 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 B.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 C.传统手工业产品市场 竞争力不足 D.中国市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 答案 C 11.(2017 山东临沂期中,11)1878 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新订的章程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 华习气,一概芟除。”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 局务。这说明上海机器织布局(  ) A.具有脱离官方管理的商办性质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管理人员具有专利保护意识 D.官督商办的封建色彩浓厚 答案 D 12.(2017 安徽皖南八校二联,28)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初期提出“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 聚而歼之”的总体策略。由此判断其(  ) A.在战略准备上重视主动进攻 B.受到传统国防思想的影响 C.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 D.对西方社会认识十分深入 答案 B 13.(2017 山东潍坊 3 月,28)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利,皆可使富也,用民之 力,皆可使强也,即吾之所以自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 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 A.实行地方自治 B.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重视发展海防 D.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答案 B 14.(2017 河南洛阳二模,27)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 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 11 A.引领近代中国社会风尚 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C.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D.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答案 D 15.(2016 山东济南 3 月,28)某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 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 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 A.这一现象出现于 19 世纪中期 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 A 16.(2016 广东广州一模,28)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 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 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答案 A 17.(2016 北京东城一模,17)1864 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古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当时有 识之士提出的对策并付诸实施的是(  ) A.“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 B.“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 C.“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D.“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答案 A 18.(2016 河南适应性考试一,29)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 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  ) A.科举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B.天朝上国理念阻碍社会进步 C.西方列强侵略引发制度变革 D.工业文明冲击促进观念革新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 18 分) 19.(2018 山东日照检测,25)(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 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限制在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 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 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雅典最出色 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 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材料二 1860 年后,天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脱颖而出,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 二大工商业城市和港口。近代工 业陆续兴起,私人工业也有重要发展。各国租界林立,占地达 16.47 平方千米, 是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先后出现,其中包括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高级 住宅、饭店、洋行、银行、商场、俱乐部、电影院等。 ——摘编自唐诗《近代天津开埠与城市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古代城市相比,近代天津城市所具有的特点。简析以天津为代 表的近代城市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1 分) 12 答案 (2)特点:发展非常迅速;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特征;城市功能完备,城市管理具有近代化特点;中西方文化 交融和碰撞;工业化、城市化特征显著。 影响:促进了中西交流,传播了西方先进文明;有利于中国经济、交通、思想、文化、生活的近代化;便利了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20.(2017 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尽管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 家。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变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3 分) 答案 (1)社会性质: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结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出现。 阶级结构:出现了买办阶层、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社会生活:西方衣食住行和娱乐方式等传入中国。 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 (2)说明:俄国 1861 年改革,较快地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落后于西方的面貌;近代日 本遭受西方侵略后,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迅速实现了国家的近代化。 B 组 2016—2018 年模拟·提升题组 (满分 90 分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76 分) 1.(2018 河南安阳一调,8)《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 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 A.与清朝关系友好 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答案 B 2.(2018 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14)阅读下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清户部银库存银数量表(银数单位:万两) 年份 库存银 数 新收银 数 支出银 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年) 844.096 2 850.852 9 956.991 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 1 836.183 7 1032.61 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 6 475.339 7 847.174 6 169.6897 A.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B.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C.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 C 3.(2018 湖北八校一联,28)(太平天国)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通过对外贸易,太平天国购进了 大炮、火药和粮食等,并大量出口丝茶……不过为了获取军火武器,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 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  ) A.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 13 B.太平天国昧于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 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采取“中立”政策 D.太平天国借自由通商与列强发展友好关系 答案 B 4.(2018 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 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 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一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 A.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 B.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 D.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 答案 A 5.(2018 山东潍坊期中,3)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 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对国际外交准则缺少理解 C.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 D.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答案 C 6.(2018 山东潍坊期中,17)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天津、广东多地拟筹股经营航运,久经禀求未能获准,只得转而 经营小火轮,开发一些短途航线。即便如此,轮船招商局也横加干扰。无奈之下,多数小火轮公司只得采取“诡 寄经营”的形式。材料说明(  ) A.洋务运动旨在与洋商争利 B.外国资本扶植民营企业 C.轮船招商局享有优惠待遇 D.民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答案 D 7.(2017 湖北武汉四调,27)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入主中原 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 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上述变化说明(  )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夷夏之防思想备受质疑 D.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 答案 C 8.(2017 江苏苏北四市期中,5)《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 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 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表明(  ) 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答案 D 9.(2017 河南郑州二模,28)下表呈现的信息反映出(  ) 地区 广州 上海 年份 1845 年 1850 年 1845 年 1850 年 茶叶出口(磅) 7 600 万5 500 万 380 万 2 200 万 生丝出口(包) 6 800 4 300 6 400 17 000 对英国贸易总额 (元) 3 100 万1 600 万1 100 万 1 200 万 A.率先成为通商口岸的地区外贸交易量增加 B.中国对英国的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C.19 世纪中期中国外贸中心转移的趋势 D.上海取代广州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答案 C 14 10.(2017 广东广州一模,28)戒奢崇俭是中国古代理财的指导思想,这一观念在晚清受到了冲击。有些人认为 “国内一切仰给于外国,所费更大,节流无从谈起”,理财应重在“开源”,而不在“节流”。据此,他们主张清 政府应当(  ) A.大力发展农业 B.兴办军事、民用工业 C.发动反侵略战争 D.增加统治者的消费支出 答案 B 11.(2017 山东烟台期中,22)晚清时期,翰林院侍读王先谦奏曰:“官办则靡费甚而中饱多;不启其端,商民难以 虑始,亦必疑惧裹足……官启其端,招商继之。”左宗棠也认为:“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材料表明当时 (  ) A.封建士大夫普遍反对创办洋务企业 B.官办企业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洋务企业的弊端 D.开明官员建议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答案 C 12.(2017 湖南长沙一中月考四,17)1871 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 10 年前增加了 50%,有些地方以 种茶取代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游地区 B.两湖地区茶叶种植技术取得大突破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获利多 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答案 C 13.(2017 山东青岛 3 月,29)光绪二年,郭嵩焘率随员在伦敦设立了使馆。他将赴英途中的见闻记入《使西纪 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该书寄到总理衙门,遭到满朝文武大臣的攻击和谩骂, 直到他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该书的遭遇反映了(  ) 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 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 C.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阻力大 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答案 A 14.(2017 河北石家庄一模,28)1879 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 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清政府这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  ) A.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 B.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C.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答案 C 15.(2016 山东日照一模,26)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与官办贸易机 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南京条 约》(  )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 A 16.(2016 安徽合肥二检,29)“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 实收回利权之大端。”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 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 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 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 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 15 答案 A 17.(2016 福建质检,29)《筹办夷务始末》载,恭亲王奕上奏朝廷,指出外国人“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 辩论事件,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因此,“(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这一建议体现了他 (  ) A.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C.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答案 B 18.(2016 河南郑州二模,30)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 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的表现是,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消极的态度, 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  ) 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 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 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 答案 D 19.(2016 山西太原二模,27)1866 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 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一认识(  )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 14 分) 20.(2018 湖南长沙一中月考三,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推动中国洋务的西人,有外交官,有供职中国的洋员,有传教士。外交官与洋员向官方劝导或施压力, 传教士则以文字鼓吹。七十年代传教士的论调,渐转变方向,时时指陈中国的种种积弊,侧重于教化与外交政策 的改革,期于无形中左右中国。予以支持的为一向和他们唱和的外交官与洋员,加上西商。他们的宣传,多见于 《万国公报》及广学会的出版物。美教士林乐知为《万国公报》的主持人,英教士李提摩太为广学会的重镇。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明清以后,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他们是殖民先锋?还是文化使者?对此,史学界历来有争议。就如何评价近代西 方传教士来华,谈谈你的看法。(6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 略。 21.(2017 江苏苏北四市期中,22)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采用“官商合办”形式,是中国 第一个近代股份公司,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 20 年间,外资轮运企业垄断了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运,清政府担心漕粮运输受制于外 轮。已至暮年的晚清政府既无振作航运业之法,又无力筹集全部资金……中国的买办商人拥有大量资金,却由于 利润刺激大多将资本投向外国股份公司,“深受洋人盘剥之”……而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支持。于是,李鸿章向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要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股票募集资金,然后进行轮船招商。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材料二 1872 年李鸿章创办时,仅有轮船 4 艘,2319 吨;到 1883 年,已有轮船 26 艘,33 370 吨。开办后,要 消耗大量燃料,招商局于 1878 年投资开办开平煤矿,该矿设备完善,雇佣工人达 3500~4500 人。燃料问题解决后, 又要解决原料问题,于是有同茂铁厂的创办及各种有色金属如铜矿、铅矿、金矿之开采。煤与各种金属矿厂的 开办,又产生陆上运输的问题,于是推动了铁路的建筑。因铁路的修建,需要大量优质钢材,于是 1889 年张之洞 筹办汉阳铁厂。通讯等事业也被提上日程——天津电报局于 1880 年开办。 ——摘编自胡显中《上海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 的趋向,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目的和实行“官商合办”的原因。(3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经营范围的变化。(2 分) 16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核心观点。(3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 清晰;220 字左右) 答案 (1)目的:打破外国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辅助军事工业。 原因:清政府财政困难;民间存在大量资金;借鉴外国股份公司的模式。 (2)变化:由单一到综合。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