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27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一轮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检测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一轮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中新网西昌2月25日电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读图回答1-3题。‎ ‎1、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中心与所在省区组合正确的是(   )     ‎ ‎  A 、①--晋          B 、②--蜀     C 、③--甘          D 、④--琼 2、在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南这天昼长夜短    B、北京的昼将变得越来越长   C、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D、哈尔滨的昼长于北京 ‎3、相比①②③发射基地,④具有的优势是(   )   A、海南属于热带气候,冬季高温少雨   B、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C、四周环海,有利于探月卫星的安全返回      ‎ D、有利于通过轮船运输大型火箭 北京时间2019年9月30日16时09分,“天宫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读“天官一号”轨道示意图,完成第4题。‎ ‎4.关于“天宫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②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风能 ‎ ③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 ‎ ④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时间2019年9月29日21点16分,“天宫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后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6千米的预定轨道。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5~7题。‎ ‎5.当“天宫一号”到达预定轨道时,世界时约为 A.30日5时16分    B.30日5时26分 C.29日13时16分   D.29日13时26分 ‎6.根据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运行在大气的中间层 B.极光是太阳活动的一种标志 C.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 D.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平流层 ‎7.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8.凌日现象指的是内行星、卫星等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在地球上的观察者会发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通过的一种天文现象。据报道2019年2月25日至3月17‎ 日期间,我国通信卫星会出现凌日现象。如图1所示,当通信卫星凌日时,有可能出现以下哪种现象 A.手机信号加强,通话音量加大 B.手机自动关机 C.有线电视频道频繁出现画面固定不动甚至黑屏的现象 D.卫星电视频道出现图像不清或节目中断的现象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9~10题。‎ ‎9.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  )‎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1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甲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乙图为沿甲图L1、L2、L3、L4四条线段中的一条所做的地壳厚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3-14题。‎ ‎13.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变化最大差值可能是(    )    A.8    B.14    C.16      D.18 14.乙图所表示的地壳厚度变化曲线最可能代表甲图中的(    )    A.L1     B.L2      C.L3         D.L4‎ ‎15.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    )‎ A.位于地幔的上部                   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 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17.太阳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与图中大气圈无关的是(  )‎ A.两极地区的夜空看到极光 B.太阳活动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18~19题。‎ ‎18.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 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9.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 A.太阳风   B.耀斑   C.黑子   D.极光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读图,回答22~23题。‎ ‎22.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 A. 一直递减        B. 一直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3.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9年11月3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耀斑从太阳表面喷射,其强度达到X 1.9级,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耀斑。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讯系统长达45分钟。‎ 材料2: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米2)‎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5分)‎ ‎(3)除材料1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5分)‎ ‎ (4)材料2中等值线a为________,b为________。(5分)‎ ‎24.答案:(1)色球 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 ‎(2)黑子 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形成“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引起水旱灾害等。‎ ‎(4)5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