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 M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试题——理综安徽卷解析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 安徽高考生物(word)版 安徽省颍上一中:汪国良 1.AUG 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 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答案:A 解析:考查细胞器的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 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核糖体知识蛋白质的 合成场所,不能加工。 2.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 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 B 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 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答案:B 解析:考察细胞分化。由信息知胰岛样细胞由自体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胰腺组织是体细 胞有丝分裂、分化的细胞,基因与体细胞相同,所以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及胰腺组织的 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物不同。 3. 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t1、、t2表示 10-30°C 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与 t1 相比,t2 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 不利于叶片贮藏 B 与 t2 相比,t1 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 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 时不利于叶 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 所以 D 错 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 131I 治疗 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 131I 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 131I 可能直接 A. 插入 DNA 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B. 替换 D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 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C 解析:考察生物变异。131I 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 插入或替换 DNA 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 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答案:D 解析:考察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和转录。甲图以 DNA 两条单链均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为模 板,且产物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 DNA 复制,乙图表示转录。A. 转录不是半保留方式,产 物是单链 RNA;B. 真核细胞的 DNA 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C.DNA 复制 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的 RNA 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 D.项一个细胞周期 DNA 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发生。 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B 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B 选项不正确,发生于火山,冰川泥, 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人类的活动会使 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 于垂直结构。 29.(18 分) (10 分)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 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 A、B、C 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 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 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 10:00-11:00 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 CO2 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 CO2 吸收量/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 /mg·g-1 A 10.66 3.07 B 13.04 3.02 C 15.91 3.05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 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 ;步骤② 。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 氮肥配施提高了 CO2 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 (3) 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实际 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 CO2 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 放量计算。 答案:(1)缺少对照实验 相同部位(2)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3)小于 实验 测得的 CO2 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消耗量与呼吸作 CO2 用释放量之差 ,O2。 解析:考察实验能力。实验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步骤①应该增加正常生 长,不做特殊处理的对照试验,步骤②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所以取相同部位的叶片。 (2)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和酶。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叶绿素含量几乎没有差别, 所以是影响酶的数量和活性。 (3)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消耗量与呼吸作 CO2 用释放量之差,实验 测得的 CO2 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实际消耗量。根据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 作用强度可以是单位时间反应物 CO2 的消耗量或生成物 O2 的释放量。 II.(8 分)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 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 1600 只左右, 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 类型属于 。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 使种群间发生 。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答案(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4)环境容纳量 解析:考察生态系统功能。 (1)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低, 所以生存优势强。 (2)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化学信息 (3)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属于同一物 种,可以基因交流。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减小环境阻力,从而 提高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密度。 30.(15 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 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 1000mL 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 于__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 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 _____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 1 h 后,通过图中 a 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 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 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抑制 _____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减少 通透性 负反馈 (2)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肝糖原 胰岛素 解析:考察神经体液调节。 (1)一次性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通透性,尿量增加。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肾上腺素促 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1.(21 分)Ⅰ.(12 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 ZZ,雌家蚕为 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 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 Z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蚕基因(G)与白色蚕基因 (g)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对 t,G 对 g 为显性。 ( 1 ) 现 有 一 杂 交 组 合 : ggZTZT X GGZtW , F1 中 结 天 然 绿 色 蚕 的 雄 性 个 体 所 占 比 例 为 __________ , F2 中 幼 蚕 体 色 油 质 透 明 且 结 天 然 绿 色 蚕 的 雄 性 个 体 所 占 比 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雄性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来基因型的雄、雌亲本:GGZtW、GgZtW、 ggZtW、GGZTW、GGZTZt、gg ZTZt、ggZt Zt GgZtZ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 蚕体色油质透明区别的特点,从 F1 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蚕的雄蚕用用生产(用遗传 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答案:(1)1/2 3/16 (2)此题两种情况 。 解析:(1)ggZTZT X GGZtW 杂交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为 GgZTW、GgZTZt 且比值为 1:1, 所 以天然绿色蚕的雄性个体占 1/2. GgZTW X GgZTZt 的子代为 1GGZTZt :1GGZTW:1GG ZTZT : 2 GgZT Zt:2Gg ZTW:2Gg ZTZT :1: ggZTZt :1ggZTW :1gg ZTZT 所以符合题意的油质透明且 结天然绿色蚕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3/16 (2)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性状判断性别。 (解法一)P:基因型 ggZt Zt X GGZTW F1 基因型 GgZT Zt Gg ZtW 从子代中淘汰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保留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用于生产。 (解法二) P:基因型 GgZT Zt X GGZTW F1 基因型 GgZT ZT Gg ZtW GG ZT ZT GG ZtW 从子代中淘汰油质透明的雌性个体,保留体色正常的雄性个体用于生产。 Ⅱ.(9 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 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 cDNA 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 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3)采用 PCR 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改 PCR 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 包含:扩增缓冲液(含 Mg2+ )、水,4 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 DNA、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 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答案:(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启动子 终止子 (3)TaqDNA 聚合酶 对干 扰素基因特异性的 DNA 引物对 (4)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为动物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 (1)为了使组织分散开为单个细胞通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终止子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 (3)PCR 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扩增缓冲液(含 Mg2+)、水,4 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 DNA 、 TaqDNA 聚合酶、两种引物。 (4)细胞离体培养时通常表现出: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能增大贴壁 生长的附着面积,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 姓名 座位号 。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 5 页,第Ⅱ 卷第 6 页至第 12 页。全卷满分 300 分,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 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 整、 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 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20 分) θ F 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4.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 解析:由于质量为 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 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 μ=tan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使得合 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D 错误。摩擦力由 mgsin 增大到(F+mg)sin ,C 错误。 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 n 随着波长 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 ,其中 A、B、C 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 示。则 A.屏上 c 处是紫光 B.屏上 d 处是红光 C.屏上 b 处是紫光 D.屏上 a 处是红光 答案:D 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b、c、d)依次为红、橙、黄、 绿、蓝、靛、紫。屏上 a 处为红光,屏上 d 处是紫光,D 正确。 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为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 所用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即为 时 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 所用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即为 时刻的瞬时 速度。速度由 变化到 的时间为 ,所以加速度 ,A 正 θ θ θ θ θ λ 2 4 B Cn A λ λ= + + x∆ 1t x∆ 2t 1 2 1 2 1 2 2 ( ) ( ) x t t t t t t ∆ − + 1 2 1 2 1 2 ( ) ( ) x t t t t t t ∆ − + 1 2 1 2 1 2 2 ( ) ( ) x t t t t t t ∆ + − 1 2 1 2 1 2 ( ) ( ) x t t t t t t ∆ + − x∆ 1t 1 1 xv t ∆= 1 2 t x∆ 2t 2 2 xv t ∆= 2 2 t 1v 2v 1 2 2 t tt +∆ = 2 1 1 2 1 2 1 2 2 ( ) ( ) v v x t ta t t t t t − ∆ −= =∆ + 屏 a b c ad 确。 17.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 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 的 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 A 点和曲线上紧邻 A 点两侧的两 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 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 ρ 叫做 A 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 α 角的方向 已速度 υ0 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的曲率 半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物体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为 v0cos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 ,所以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的曲率半径是 ,C 正确。 18.图(a)为示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 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 在电极 XX’ 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c)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答案:B 解析:由于电极 XX’加的是扫描电压,电极 YY’之间所加的电压信号电压,所以荧光屏上会看 到的图形是 B,答案 B 正确。 19.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电阻为 R、半径为 L、圆心角为 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 O 轴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O 轴位于磁场边界)。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 0v g 2 2 0 sinv g α 2 2 0 cosv g α 2 2 0 cos sin v g α α 2 0( cos )vmg m α ρ= 2 2 0 cosv g αρ = 亮斑 荧光屏 Y Y XX X Y Y 偏转电极 电子枪 X ttt1 2t1 2t1 3t1t1 UxUy O O 图(a) 图(b) 图(c) A B C D ρ A v0 α ρ P 图(a) 图(b) 450 O Lω A. B. C. D. 答案:D 解析: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周期为 T,而线框转动一周只 有 T/4 的时间内有感应电流,则有 ,所以 。D 正确。 20.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 A、B 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 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 P 处。若在 t0 时刻 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 A 板运动,时而向 B 板运动,并最终打 在 A 板上。则 t0 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若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 B 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 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右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左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 B 板上,所以 A 错误。若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 A 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 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左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右运动的距 离,最终打在 A 板上,所以 B 正确。若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 A 板运动、再减速 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左运动的距离小 于向右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 B 板上,所以 C 错误。若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 B 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 右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左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 B 板上,所以 D 错误。 2 2 BL R ω 22 2 BL R ω 22 4 BL R ω 2 4 BL R ω 2 22( ) 4 LBL TR I RTR ω = 2 4 BLI R ω= 00 4 Tt< < 0 3 2 4 T Tt< < 0 3 4 T t T< < 0 9 8 TT t< < 00 4 Tt< < 0 3 2 4 T Tt< < 0 3 4 T t T< < 0 9 8 TT t< < P t UAB UO -UO O T/2 T A B 图(a) 图(b)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80 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1.(18 分) 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 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 的质量 m 与弹簧长度 l 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 标出。(g=9.8m/s2) (1)作出 m-l 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Ⅱ.(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 把选择开关旋到“×1k”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所示。请你 简述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① ; ② ; ③ ; 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OFF”挡。 (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 验器材如图(b)所示。 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 5k ,电流表内阻约为 5 。图中部分电路已 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3)图(c)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 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 S 旋到位置 3 时,可用来测 量 ;当 S 旋到位置 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 S 旋到位置 时量程较大。 解析:Ⅰ.(1)如图所示 图(b) 图(a) A B E E/ 红表笔 黑表笔 1 2 3 4 5 6 图(c) (2)0.248~0.262 Ⅱ.(1)①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档: ②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 ③再接入待测电阻,将指针示数×100,即为待测电阻阻值。 (2)如图所示 (3)电阻 1、2 1 22.(14 分) (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a 的三次方与它的 公转周期 T 的二次方成正比,即 ,k 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 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 k 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 G,太阳的 质量为 M 太。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 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 3.84×108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2.36×106S,试计算地球的质 M 地。(G=6.67×10-11Nm2/kg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因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的半长轴 a 即为轨道半径 r。根据万有 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① 于是有 ② 即 ③ (2)在月地系统中,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周期为 T,由②式可得 ④ 解得 M 地=6×1024kg ⑤ (M 地=5×1024kg 也算对) 23.(16 分) 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 O 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 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磁场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 从 O 点沿 y 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经 t0 时间从 P 点射出。 3 2 a kT = 2 2 2( )m MG m rr T π=行 太 行 3 2 24 r G MT π= 太 24 Gk Mπ= 太 3 2 24 R G MT π= 地 x y O P B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 O 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 时间恰从半圆形区域 的边界射出。求粒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3)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 O 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 4 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 时间。 解析:(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初速度为 v,电场强度为 E。可判断出粒子 受到的洛伦磁力沿 x 轴负方向,于是可知电场强度沿 x 轴正方向 且有 qE=qvB ① 又 R=vt0 ② 则 ③ (2)仅有电场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作类平抛运动 在 y 方向位移 ④ 由②④式得 ⑤ 设在水平方向位移为 x,因射出位置在半圆形区域边界上,于是 又有 ⑥ 得 ⑦ (3)仅有磁场时,入射速度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设轨道半 径为 r,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⑧ 又 qE=ma ⑨ 由⑦⑧⑨式得 ⑩ 由几何关系 ○11 即 ○1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 0 2 t 0 BRE t = 2 2 ty v= 2 Ry = 3 2x R= 201 ( )2 2 tx a= 2 0 4 3Ra t = 4v v′ = 2vqv B m r ′′ = 3 3 Rr = sin 2 R r α = 3sin 2 α = 3 πα = 2 mT qB π= 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所以 ○13 24.(20 分) 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滑块套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 质量 m=1kg 的小球通过长 L=0.5m 的轻质细杆与滑块上的 光滑轴 O 连接,小球和轻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 O 轴自由转 动,开始轻杆处于水平状态,现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初 速度 v0=4 m/s,g 取 10m/s2。 (1)若锁定滑块,试求小球通过最高点 P 时对轻杆的作用 力大小和方向。 (2)若解除对滑块的锁定,试求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 大小。 (3)在满足(2)的条件下,试求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位 置点与小球起始位置点间的距离。 解析:(1)设小球能通过最高点,且此时的速度为 v1。在上升过程中,因只有重力做功,小 球的机械能守恒。则 ① ② 设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F,方向向下,则 ③ 由②③式,得 F=2N ④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为 2N,方向竖直向上。 (2)解除锁定后,设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2,此时滑块的速度为 V。在上升过程 中,因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 方向,有 ⑤ 在上升过程中,因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 ⑥ 由⑤⑥式,得 v2=2m/s ⑦ (3)设小球击中滑块右侧轨道的位置点与小球起始点的距离为 s1,滑块向左移动的距离 为 s2,任意时刻小球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v3,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V/。由系统水平方向的动 量守恒,得 ⑦ 2 2Rt T α π= 0 3 18Rt t π= 2 2 1 0 1 1 2 2mv mgL mv+ = 1 6 /v m s= 2 1vF mg m L + = 2 0mv MV+ = 2 2 2 2 0 1 1 1 2 2 2mv MV mgL mv+ + = 3 0mv MV′− = M m v0 O P L 将⑧式两边同乘以 ,得 ⑨ 因⑨式对任意时刻附近的微小间隔 都成立,累积相加后,有 ○10 又 ○11 由○10 ○11 式得 ○12 2011 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离子反应等知识。 A 氯水会氧化 ;B 在碱性环境下各离子可以共存;C 选项会生成 CuS 沉淀;D 选项 不 能存在于碱性环境。 9. 电镀废液中 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 : (aq) +2 (aq)+ (l) 2 (s)+2 (aq) ΔH< 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2 3 −SO 3A +l 2 2 7Cr O − 4PbCrO( ) 2 2 7Cr O − 2+Pb 2H O  4Pb CrO H + t∆ 3 0mv t MV t′∆ − ∆ = t∆ 1 2 0ms Ms− = 1 2 2s s L+ = 1 2 3s m=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对于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减小,A 正确;增大 pH 平衡右移 转化率应该增大,B 错; 温度升高平衡不能往哪个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 错;增加 会提高 转 化率, 的物质的量应该减小。 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 象和解释或结 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 Fe 粉中加入 ,充分反 应后,滴入 KSCN 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 将 Fe 氧化为 B Agl 沉淀中滴入稀 KCl 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 比 Agl 更难溶 C Al 箔插入稀 中 无现象 Al 箔表面被 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 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 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A 选项,铁粉过量应该生成 ,不会有红色出现;B 选项 AgCl 溶解度比 Agl 大;C 选项 Al 箔插入浓 中才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11.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 Al 的第一电离能比 Mg 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 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 pH=6.8 的溶液一 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 通入 NaClO 溶 液中能生成 HClO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共性与特性。 A 应考虑到 IIA 族第一电离能反常;B 应考虑到 F 无正价;C 应考 虑到常温下 pH<7 溶液才为酸性。 1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 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 B.每生成 1 mol 转移 2 mol 电子 C.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是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正极反应该得电子,因此 A 错;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C 错;Ag 是反应的还原剂,因此 是氧化产物,D 错。 13.室温下,将 1.000mol 盐酸滴入 20.00mL 1.000mol 氨水中,溶液 pH 和温度随加入 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 B. b 点: 2 2 7Cr O − 2+Pb 2 2 7Cr O − 2 2 7Cr O − 3HNO 3HNO 3+Fe 3HNO 3HNO 2+Fe 3HNO 2CO 2 2 5 105MnO +2Ag+2NaCl=Na Mn O +2AgCl Ag+Cl -e =AgCl− − 2 5 10Na Mn O +Na AgCl AgCl ⋅ 1L− ⋅ 1L− 14 1(H ) 1.0 10c mol L+ − −= × ⋅ + 4 3 2(NH ) (NH H O) (Cl )c c c −+ ⋅ = C.c 点: D.d 点后,容易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电离吸热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 a 点 7 × ⋅ (4)F→G 的反应类型是 。 (5)下列关于室安卡因(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属于氨基酸 【答案】(1)碳碳双键 羧基 (2)2-溴丙酸 +2NaOH → +NaBr+ H2O (3) (4)取代 (5)ab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机化学的命名,同分异构,官能团及性质等相关知识。较为简单, 只要稍有能力的学生都能做好。 【答案】(1)MnO2 和 MnCO3 (2)5Mn2++2ClO3-+4H2O=5MnO2↓+Cl2↑+8H+ (3)蒸发皿 酒精灯 玻璃棒 NaCl (4)0.02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 相关知识。情景较为简单,工艺流程清晰。 28.((13 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节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 组模拟地下 水脱氮过程,利用 Fe 粉和 KNO3 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 影响。 (1)实验前:①先用 0. 1mol L-1H2SO4 洗涤 Fe 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 中性;②将 KNO3 溶液的 pH 调至 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 O2 对脱氮的影响,应向 KNO3 溶液中 通入 (写化学式)。 • (2)右图表示足量 Fe 粉还原上述 KNO3 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 t1 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 时刻后,该反应仍在 进行,溶液中 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 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