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0 KB
- 2021-05-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二年级月考三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库仑定律
B.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C. 最初是焦耳用实验直接测得的用于计算电热的关系式
D.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力线概念,他认为正是通过场(力线)把电作用与磁作用传递到别的电荷或磁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库仑定律,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最初是焦耳用实验直接测得的用于计算电热的关系式,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正是通过场(力线)把电作用与磁作用传递到别的电荷或磁体,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就是通以电流为I、长为L的一小段导线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F与I、L的乘积的比值
B. 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一定没有磁场
C. 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A处时受磁场力比放在B处时大,则A处的磁感应强度比B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D.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就是通以电流I、长为L的一小段导线垂直放在该处时所受磁场力F与I、L的乘积的比值,故A与题意不符;
B.当一小段通电导线平行放在磁场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但磁场仍存在,故B与题意不符;
C.一小段通电导线垂直放在磁场中A处时所受磁场力比垂直放在B处大,则A处时磁感应强度一定比B处的磁感应强度大,故C与题意不符;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故D与题意相符。
3.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其电流之比IA∶IB=1∶4,则横截面积之比SA∶SB为( )
A. 1∶2 B. 2∶1 C. 1∶4 D. 4∶1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两导体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电流之比IA:IB=1:4,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之比:
RA:RB=4:1
两个导体的材料相同,电阻率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相同,根据电阻定律得:
得到,横截面积之比:
故A正确,BCD错误。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C. 通过R2的电流变小 D. 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敏电阻光照减弱,故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故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错误;
BCD.因电路中电流减小,故电源的内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增大,同时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并联电路部分电压增大;则流过R2的电流增大,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灯泡的电流一定减小,故由可知,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B正确CD错误。
5.一个用满偏电流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电阻调零后,用它测量500Ω的标准电阻时,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如用它测量一个未知电阻时,指针指在1mA处,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A. 1000Ω B. 1500Ω C. 2000Ω D. 5000Ω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电流达到满偏电流的一半时,所测电阻与内部电阻相同,为中值电阻,所以中值电阻为则
再由得
故A正确,BCD错误;
6.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上图可知电源电动势为,电源内阻为.
A.三电阻并联,,,;
B.两个电阻串联,然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
C.三电阻串联,,,;
D.两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
【点睛】根据图象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本题的关键,之后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计算即可。
7. 如图所示为三个门电路符号,A输入端全为“1”,B输入端全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为“非”门,输出为“1” B. 乙为“或”门,输出为“1””
C. 乙为“与”门,输出为“0 D. 丙为“与”门,输出为“1”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输入输出,非门当输入1时,输出0,当输入0时,输出1;或门当输入1、0时,输出1;与门当输入1、0时,输出0.
解:A、甲为“非”门电路,当输入1时,输出0,故A错误;
B、乙为“或”门电路,当输入1、0时,输出1,故B正确;
C、D、丙为“与”门电路,当输入1、0时,输出0,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考查了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理解逻辑原理.
8.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为定值电阻,、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大
B. 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小
C. 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大
D. 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因此两端电压减小,因此可知电场强度减小,则小球收到的电场力减小,绳拉力等于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因此拉力F减小,故A错B正确;保持不变,没有接到电路,其变化不影响电路的变化,因此电容器的电压不变,拉力F不变,CD错误
9.如图所示,两只白炽灯泡L1和L2与电源、电键组成的电路中,当电键闭合后,发现电压表V1、V2的示数相同,且电流表A的示数为零,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 L1断路 B. L2断路 C. L1短路 D. L2短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果灯泡L1断路,电压表V1示数为零,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如果灯泡L2断路,电路不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V1、V2都测量电源电压,示数相同,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如果灯泡L1短路,电流表有示数,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如果灯泡L2短路,电压表V1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1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B. 灯泡L1的电阻为7.5 Ω
C. 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D. 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开关闭合后,灯泡L1的电压等于3V,由图读出其电流I,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并求出其功率。灯泡L2、L3串联,电压等于1.5V,由图读出电流,求出电阻。根据功率公式可求得各电阻的功率大小。
【详解】A项: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灯泡L1的电压U1=3V,由图读出其电流I1=0.25A;灯泡L2、L3串联,电压U2=U3=1.5V,由图读出其电流I2=I3=0.20A,,故A错误;
B项:当开关闭合后,灯泡L1的电压U1=3V,由图读出其电流I1=0.25A,则灯泡L1的电阻,故B错误;
C项:L2消耗的功率P2=I2U2=0.3W,故C错误;
D项:L3消耗的功率P3=I3U3=0.3W,故D正确。
故应选:D。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电源的内阻不计,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来确定三个灯泡的电压。读图能力是基本功。
11.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
B. 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 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
D. 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北极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不重合有一定的夹角,即为磁偏角,故A正确;
B.磁场是闭合的曲线,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B正确;
C、磁场是闭合的曲线,地球磁场从南极附近发出,从北极附近进入地球,组成闭合曲线,曲线的切线为该点磁场的方向,所以不是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故C错误;
D.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即地磁北极,故D正确。
12.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 R的阻值为1.5 Ω B. 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 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 W D.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 W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象Ⅱ可知,外电阻
故A正确;
B.由图象Ⅰ可知,电源电动势E=3.0V,短路电流I短=2.0A,电源内阻
故B错误;
C.由两图象的交点坐标,可得电源的路端电压为1.5V,干路电流为1.0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D.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为
故D正确。
13.如图,直线a、抛物线b和曲线c分别为某一稳恒直流电源接在纯电阻电路中的总功率P、电源内部发热功率Pr、输出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
B. 当电流为2.5A,PR=1.50W
C. 当外电路中的电阻为1Ω时,外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最大2.5W
D. 图象中任意电流值对应的P、Pr、PR间的关系总满足P=Pr+PR
【答案】AD
【解析】A.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EI,故图线a的斜率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解得:
由图线b,当I=3A时,Pr=9W,由公式Pr=I2r得:r=1Ω.
故A正确;
BD.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 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PA、PB、PC,则这三点的纵坐标PA、PB、PC分别是电源的总功率、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和输出功率,根据能量关系可知,PA=PB+PC.即P=Pr+PR,当电流为2.5A时,P=IE=7.5W,Pr=I2r=6.25W,则PR=1.25W,故B错误,D正确;
C.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外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故C错误。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内阻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理想电压表示数为,理想电流表示数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端滑到端的过程中( )
A. 先变小后变大
B. 与的比值先变大后变小
C. 与的乘积先增大后减小
D.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小于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R1的有效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先变小后变大,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所以电压表的读数U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由于U先增大后减小,电流表测量R2的电流,I先变大后变小,所以U与I比值等于R2与R1等效电阻的和,先变大后变小,故B正确;
C.将R3与内阻并联等效为电源的内阻r′<R2,随着等效外电阻的增大,P=UI减小,故C错误;
D.将R3与内阻并联等效为电源的内阻,则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为等效内阻,小于原内阻r,故D正确。
二、实验题
15.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mm;
(2)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实验所用的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约1)、电流表(内阻约0.1)、电压表(内阻约)、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前已用多用电表粗测得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则实验中应采用图
中的__________图对应的电路.(选填“A”或“B”)
(3)由于电阻的测量存在系统误差,因此本实验测得电阻率与真实值比较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 (1). 0.3950.397 (2). B (3). 小
【解析】
【详解】(1)[1]固定刻度读数为0,可动刻度读数为39.7,所测长度为0+39.7×0.01=0.397mm,由于误差所以测量长度在0.395mm到0.397mm之间;
(2)[2]待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电流表的内阻约为0.1,电压表的内阻约为3
,所以待测金属丝的电阻为小电阻,则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即实验中应采用图中的B图对应的电路;
(3)[3]电流表外接法中,由于电压表分流作用,导致电流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由公式可知,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由公式可知,电阻率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16.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偏电流=300A,内阻=100,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k,电池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__色,接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_____k.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红 (2). 5 (3). 变大
【解析】
【详解】欧姆表是电流表改装的,必须满足电流的方向“+”进“-”出,即回路中电流从标有“+”标志的红表笔进去,所以与A相连的表笔颜色是红色;
当两表笔短接(即)时,电流表应调至满偏电流Ig,设此时欧姆表的内阻为R内此时有关系:,得;,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时:
有:,代入数据可得:;
当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时,欧姆得重新调零,由于满偏电流不变,由公式:
,欧姆表内阻得调小,待测电阻的测量值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体现出来的,由,可知当变小时,变小,指针跟原来的位置相比偏左了,故欧姆表的示数变大了。
【点睛】根据欧姆表的结构,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判断读数,以及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时测量结果的变化;本小题考查了考查欧姆表的结构、测量原理,同时还要注意测量误差应如何来分析。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电路中E=3V,r=0.5Ω,R0=1.5Ω,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1)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为多大时,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
(2)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为多大时,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
(3)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为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为多大?
【答案】(1)2,W(2)0,W.(3)0,W
【解析】
【详解】(1)将电阻R0和电源等效成新的电源,当外电路电阻与等效电源内电阻相等时,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当
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最大功率为
(2)根据公式P=I2R,当电流最大时,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所以当Rx=0,电流最大,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I=1.5A,最大功率
(3)当外电阻与电源内阻越接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所以当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路端电压为
电流为
电源的最大功率为
18.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为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的电动势V,内阻,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
求:
(1)电路中的电流;
(2)电源的输出功率;
(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答案】(1)2A(2)56W(3)16W
【解析】
【详解】(1)由E=30V,电动机两端电压为10V可得R和电源内阻上分担的电压为20V,则有
解得
A
(2)电源的输出功率
解得
W
(3)电动机的热功率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代入数据解得
W
19.磁场中放一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通入的电流是2.5 A,导线长1 cm,它受到的磁场力为5×10-2 N。问:
(1)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2)如果把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到5 A时,这一点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此时导线受到的磁场力为多大?
(3)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否可以肯定这里没有磁场?
【答案】(1)2T(2)0.1N(3)不能肯定此处没有磁场
【解析】
【详解】(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2)导线电流发生变化,不会影响磁场的变化,故磁场不变还是2T,安培力为
(3)如果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不受磁场力,则有两种可能:①该处没有磁场;②该处有磁场,但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3Ω,R2=6Ω,R3=1.5Ω,C=20μ
F,当开关S断开时,电源的总功率为2W;当开关S闭合时,电源的总功率为4W,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闭合S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3)S断开和闭合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各是多少?
【答案】(1) , (2)3.5W(3) ,0
【解析】
【分析】
断开S,R2、R3串联,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出电流和电功率表达式;S闭合,R1、R2并联再与R3串联,再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出电流和电功率表达式;最后联立求解;闭合S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EI-I2r;S断开时,C两端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电压,求解出电压后根据Q=CU列式求解。
【详解】(1)S断开,R2、R3串联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总功率为:
S闭合,R1、R2并联再与R3串联,总外电阻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所以总功率为:
联立解得:E=4V,r=0.5Ω
(2)闭合S,总外电阻R′=3.5Ω
干路电流为
输出功率P出=EI′-I′2r
=4×1-1×0.5=3.5W
(3)S断开时,C两端电压等于电阻R2两端电压:
可得电量为:Q=CU2=20×10-6×3=6×10-5C
【点睛】本题首先要理清电路结构,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表达式列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