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17 KB
  • 2021-06-01 发布

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省温州市 2021 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只蚂蚁从盘中心 O 点向盘边缘 M 点沿直线 OM 匀速爬动,同时圆盘绕盘中心 O 匀速转 动,则在蚂蚁向外爬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蚂蚁运动的速率不变 B.蚂蚁运动的速率变小 C.相对圆盘蚂蚁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D.相对地面蚂蚁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在蚂蚁向外爬的过程中,沿半径方向的速度不变,垂直于半径方向的速度逐渐变大,可知合速度逐 渐变大,即蚂蚁运动的速率变大,选项 AB 错误; C.蚂蚁沿半径方向运动,则相对圆盘蚂蚁的运动轨迹是直线,选项 C 正确; D.相对地面,蚂蚁有沿半径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垂直半径方向的圆周运动,则合运动的轨迹不是直线,选 项 D 错误; 故选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一个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 3 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β衰变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核 外电子, A 错误;一个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产生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但是若是大 量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 3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 错误;原子核的半衰期与外 界因素无关, C 正确;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需要释放出射线,质量减小, 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原子衰变,氢原子跃迁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B 两端相距 s=2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1.工件滑上 A 端瞬 时速度 vA=5m/s ,达到 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 vB,则( ) A.若传送带以 1m/s 顺时针转动,则 vB=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vB<3m/s C.若传送带以 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则 vB=3m/s D.若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一定 vB>3m/s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μ g=1m/s2 若传送带以 1m/s 顺时针转动,则物体开始时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 1m/s 时的位移为 2 2 2 25 4 1.125m 2 2 4 B Av vs a 然后物体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故达到 B 端的瞬时速度为 1m/s,故 A 错误;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减速运动,到达 B 端时的速度为 2 22 5 2 4 2m / s=3m/ sB Av v aL 故 B 错误; C.若传送带以 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时, 物体做减速运动, 由 B 选项可知因为到达 B 端的速度为 vB=3m/s , 故最后物体到达 B 端的速度为 vB=3m/s,故 C 正确; D.因为当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若物体一直减速,则到达 B 端的速度为 3m/s 只有当传 送带的速度大于 3m/s 时到达右端的速度才可能是 vB>3m/s ,故 D 错误. 故选 C. 4.新型冠状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状如图所示,他的大小在纳米的数量级下,根据我们高中所学内容,下 列单位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 A.长度 B.m C.nm D. m/s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 分别为长度 ( m)、质量(kg)、时间 (s)、热力学温度 (K )、电流 (A )、 发光强度( cd)、物质的量( mol ),它们的国际单位是基本单位,而由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来的单 位叫做导出单位, A 项的长度是基本物理量, B 项的 m 是国际制基本单位, C 项的 nm 是非国际制基本单 位, D 项的 m/s 是导出单位,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5.2018 年 12 月 8 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无人软着陆。通过多次调速 让探月卫星从近地环绕轨道经地月转移轨道进入近月环绕轨道。 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及半径之比分 别为 a、b,则关于近地卫星与近月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之比约为 b a B.周期之比约为 3b a C.速度之比约为 b a D.从近地轨道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 ,卫星必须减速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根据 2 GMa r 可知, 2 2 2 M Ra a a M R b 月地地 月 月 地 ,选项 A 错误; B.由 3 2 rT GM 可得, 3 3 3 R MT b T R M a 月地地 月 月 地 ,选项 B 正确; C.根据 GMv r 可得 M Rv a v M R b 月地地 月 月 地 ,选项 C 错误; D.从近地轨道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要多次加速变轨,选项 D 错误。 6.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图中三个电阻 R 完全相同,电 压表为理想交流电压表, 当开关 S 断开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U0;当开关 S 闭合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0 37 38 U .变 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A. 5 B.6 C.7 D. 8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k,当开关断开时,副线圈电压为 0 2 UU k ,根据欧姆定律得副线圈中电 流为: 02 2 UUI R Rk ,则原线圈中电流为: 02 1 2 UII k k R ,则交流电的输出电压为: 0 0 1 0 2 UU U I R U k ①;当 S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 37 38 U ,则副线圈的电压为 0 2 37 38 UU k ,根 据欧姆定律得: 0 02 2 2 37 37 38 19 2 U UUI R kR Rk ,则原线圈中电流为: 02 1 2 37 19 UII k k R ,则交流电的输出 电压为: 0 0 1 1 2 37 37 38 19 U UU U I R k ②;①②联立解得 k=6 ,故 B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多年前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曾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 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 131 的衰变方程为 131 131 53 54I Xe Y 。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Y 粒子为 1 1H B.若生成的 131 54 Xe 处于激发态,它会放出穿透能力最强的 射线 C. 131 53 I 的半衰期大约是 8 天,取 4g 碘原子核,经 8 天后就只剩下 2g 碘原子核了 D. 131 53 I 中有 53 个质子和 78 个核子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A.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Y 粒子为 β粒子,故 A 错误; B.若生成的 131 54 Xe 处于激发态,还会放出 γ射线,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 B 正确; C.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指的是有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只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 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所以若取 4g 碘原子核,经 8 天后就只剩下 2g 碘原子核了,故 C 正确; D. 131 53 I 中有 53 个质子, 131 表示质量数(核子数) ,故 D 错误。 故选 BC 。 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 M 、N 两点,且与直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的电流。 a、O、b 在 M 、N 的连线上, O 为 MN 的中点, c、d 位于 MN 的中垂线上,且 a、b、c、d 到 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 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a、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安培定则和磁场叠加原理可判断出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向下,一定不为零, A 错误; B. 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均向下,选项 B 错误; C. 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均向下选项 C 正确; D. a、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同,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9.下列说正确的是( ) A.一定量 100℃的水变成 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B.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的糖块看起来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是非晶体 C.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一定要吸收热量 D.已知阿伏加徳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的直径 E.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 ACE 【解析】 【详解】 A.一定量 100℃的水变成 100℃的水蒸气, 因吸热内能增大, 但其分子动能不变, 则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选项 A 正确; B.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形成的糖块是多晶体,看起来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是多晶体的特点。故 B 错 误。 C.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 气体对外做功, 温度升高, 内能变大, 则一定要吸收热量, 选项 C 正确; D.已知阿伏加徳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体积,不能估算气 体分子的直径,选项 D 错误; E.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选项 E 正确; 故选 ACE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天空中看到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形成的 B.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的频率保持不变 D.光学仪器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E.在水中红光比蓝光传播得更怏 【答案】 BCE 【解析】 【详解】 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 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 A 错误; B.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所以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故 B 正确; C.根据波传播的特点可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的频率保持不变。故 C 正确;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出现叠加,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 D 错误; E.水对红色光的折射率小小于对蓝色光的折射率,由 cv n 可知红色光在水中的速度大于蓝色光的速度, 故 E 正确; 故选 BCE 。 11.如图所示, 排球运动员站在发球线上正对球网跳起从 O 点向正前方先后水平击出两个速度不同的排球。 速度较小的排球落在 A 点,速度较大的排球落在 B 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排球下落相同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 B.两排球下落相同高度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相间 C.两排球通过相等的水平距离,落在 A 点的排球所用的时间较少 D.两排球在落地前的一小段相等时间内,落在 B 点的排球下降的高度较小 【答案】 AB 【解析】 【详解】 A.从同一高度水平发出两个速度不同的排球,根据平抛运动规律,竖直方向上有 21 2 h gt 可知两排球下落相同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 A 项正确; B.由 2 2yv gh 可知两排球下落相同高度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相同, B 项正确; C.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水平方向上有 x=vt ,可知速度较大的排球通过相等的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C 项错误; D.由于做平抛运动的排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两排球在落地前的一小段相等时间内下降 的高度相同, D 项错误。 故选 AB 。 12.一交流发电机组为某用户区供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组能输出稳定的电压。升压变压器原、副 线圈匝数之比为 n 1:n 2=1: 10.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 l、U2.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r,降压变压器的原、副 线圈匝数之比为 n 3:n 4=10:1,线圈两端电压分别为 U3、U4.,L 是用户区里一常亮的灯泡,三个回路的 干路电流分别为 I 1、I 2、I 3,随着用电高峰的到来, 用户区开启了大量的用电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 U 4 不变,始终等于 U l B.电流 I l 始终等于 I 3 C. L 变暗 D.输电线的电阻消耗的功率减小 【答案】 B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远距离输电的电路转化为等效电路 其中 2 2 1 1 nU U n , 2 3 2 4 = nR R n 用效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2 ( )U I r R效 故随着用电高峰的到来用户区开启了大量的用电器, R用 减小,导致 R效 变小,则输电电流 2I 变大。 A.由变压器的变压比可知 2 2 1 1 1 10nU U U n 3 3 4 4 4 10nU U U n 但输电线上有电阻 r ,产生损失电压,故有 2 3U U 即 1 410 10U U ,且用电高峰 U 1 不变, U4 变小,故 A 错误; B.根据变压器上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有 2 2 1 2 1 10 n II I n , 4 2 3 2 3 10 n II I n 可得电流 I l 始终等于 I 3,故 B 正确; C.则输电电流 2I 变大会导致损失电压变大,而 U2 不变,故 U3 减小,可得 U 4变小,即并联用户的电压 减小,由 2 4UP R 可知 L 的功率变小, L 变暗,故 C 正确; D.由 2 2=P I r损 可知,输电电流 2I 变大会导致输电线的电阻消耗的功率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BC 。 三、实验题 :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3.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时电阻几乎为零,电压反向时电阻往往很大。某同学想要测出二极 管的反向电阻 DR ,进行了如下步骤: 步骤一:他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档进行粗测: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二极管的两端分别标 记为 A 和 B。将红表笔接 A 端,黑表笔接 B 端时,指针几乎不偏转;红表笔接 B 端,黑表笔接 A 端时, 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为了测量该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 ___________端(填 “A”或 “ B”); 步骤二: 该同学粗测后得到 RD =1490? ,接着他用如下电路 (图一) 进行精确测量: 已知电压表量程 0~3V , 内阻 R V=3k? 。实验时,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U 和相应的电阻箱的电阻 R,电源的内阻不 计,得到 1 U 与 R 的关系图线如下图(图二)所示。由图线可得出:电源电动势 E=___________ ,二极管 的反向电阻 DR =__________ ; 步骤二中二极管的反向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结果是 ___________(填 “偏大 ”、“相等 ”或 “偏小 ”)。 【答案】 A 2.0V 1500Ω 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 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黑表笔流出,红表笔流入。当红表笔接 A 时,指针几乎不偏转,说明此时二 极管反向截止,所以接 A 端。 [2] 根据电路图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V D V D U RR R R R E U 整理得 V D V D 1 1 R R R U E ER R 再由图像可知纵截距 10.5 E 解得 2.0VE [3] 斜率 V D 3 V D 1.5 0.5 2 10 R R ER R 解得 D 1500ΩR [4] 由于电源内阻不计,电压表内阻已知,结合上述公式推导可知二极管反向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 14.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热敏电阻 TR 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规律。实验室有器材如下:毫安表 mA ( 0~ 300mA ),电压表 V (0~ 15V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10Ω),开关 S,导线,烧杯,水,温 度计等。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请依据此电路图,用笔画线代表导线正确连接图乙中的元件 ___; (2)某一次实验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A ,电压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V 。由上述电流值、电压值计算的电阻值为 _________ Ω; (3)该实验电路因电流表的外接造成实验的系统误差,使电阻的测量值 _________(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 真实值; (4)实验中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画出该热敏电阻的 TR t 图像如图丁示。则上述 (2)中电阻值对应 的温度为 _________ ℃; (5)当热敏电阻的温度为 70 C时,其电阻值为 _________ Ω。 【答案】 0.120 10.5 87.5 小于 20 29 【解析】 【详解】 (1)[1] 电路元件连线如图所示 (2)[2] 电流表量程为 300mA ,分度值为 10mA ,测量值为 120mA 0.120AI [3] 电压表量程为 15V ,分度值为 0.5V,测量值为 10.5VU [4] 由欧姆定律得 T 10.5V 87.5Ω 0.12A UR I (3)[5] 电流表外接,电压表分流使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则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4)[6] 图像 TR 轴的分度值为 5Ω,估读至 1Ω。图像 t 轴的分度值为 5 C ,估读至 1 C。则对应电阻值为 87.5ΩTR 的温度为 t=20 ℃。 (5)[7] 对应 70 Ct 时的电阻值为 29Ω。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5.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质量为 m=1kg 的滑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μ= 1 4 的水平面上。长度均为 L=1m 的轻杆 OA 、OB 搁在两个滑块上, 且可绕铰链 O 自由转动, 两轻杆夹角为 74°。现用竖直向下的恒力 F=20N 作用在铰链上,使两滑块由静止开始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 2, sin37 °=0.6 ,cos37°=0.8。求: (1)此时轻杆对滑块 A 的作用力 F A 的大小; (2)此时每个滑块的加速度 a 大小; (3)当轻杆夹角为 106°时,每个滑块的速度 v 大小。 【答案】 (1) 12.5N;(2) 22.5m/s ;(3) 2m/s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 O 点, F 沿杆的分力为 2cos37A FF 解得 12.5AF N (2)由 cos37 5Af mg F N sin37 cos37A AF mg F ma 解得 22.5m sa (3)因为 5 2 Ff mg N 保持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 2 10 cos37 sin37 2W f x L Lf Δ J 恒力 F 做功为 20 cos37 sin37 4W F y L LF Δ J 212 2F fW W mv 解得 2m/sv 16.如图所示, 质量为 6kgM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在长木板的最右端和距右端 4m 的 P 点处 各放一物块 B 和 A(均可视为质点) ,物块 A的质量为 1 2kgm ,物块 B 的质量为 2 1kgm ,长木板 P 点 左侧足够长,长木板上表面 P 点右侧光滑, P 点左侧(包括 P 点)粗糙物块 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5 ,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于长木板上,使长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设物块 A与木板间的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10m/sg ,求: (1)当长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时,若要物块 A 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拉力 F 满足的条件; (2)若拉力 36NF ,在物块 A B、 相碰时撤去拉力 F ,物块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 碰撞之后物块 A 的速度 1v 和物块 B 的速度 2v 。 【答案】 (1) 40F N ; (2) 1 2m/sv , 2 8m/sv 【解析】 【详解】 (1)当 A 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将要发生相对滑动,设此时物块 A 的加速度为 0a ,以 A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1 0m g m a 因为 B 与长木板间没有摩擦力,以长木板和物块 A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 A 与长木板 间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 0 1 0F M m a 联立解得 0 40NF 所以若要物块 A与长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拉力 40F N (2)当拉力 36F N 时小于 40N ,开始时物块 B 保持静止,物块 A 与长木板一起加速 根据动能定理 2 1 0 1 2 Fx M m v 解得 0 6m/sv 物块 A B、 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1 0 1 1 2 2m v m v m 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 2 1 0 1 1 2 2 1 1 1 2 2 2 m v m v m v 两式联立解得 1 2m/sv 2 8m/sv 1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直径 AB 的单色光照射到玻璃球上,从 N 点进入玻璃球直接打在 B 点,在 B 点反射后到球面的 P 点( P 点未画出) 。已知玻璃球的半径为 R,折射率 n=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为 c,求: ①入射点 N 与出射点 P 间的距离; ②此单色光由 N 点经 B 点传播到 P 点的时间。 【答案】① 3R ;② 6R 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在 B 点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NB 关于 AB 对称, 则可知从 P 点射出的光线与原平行于 AB 的入射光线 平行对称,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光路图知 1 22 由折射定律得 1 2 sin 3 sin n 解得 1 60o 2 30o 入射点 N 与出射点 P 间的距离为 12 sin 3d R R ②该条光线在玻璃球中的路程 22 2 cos 2 3s R R 光在玻璃球中的速度 3 c cv n 光在玻璃球中的时间 6s Rt v 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