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5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上饶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实验、重点班)
一、选择题(1-6 单选,7-10 多选,每题 4 分,少选 2 分,共 40 分)
1.把两根电阻相同的电热丝先串联后并联分别接在同一理想电源上,若要产生相等的热量,
则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之比 t 串:t 并为( )
A. 1:1 B. 2:1 C. 4:1 D. 1: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串联后总电阻为 ,并联的总电阻为 0
2 2
RR ,
由 焦 耳 定 律
2UQ tR
, 要 产 生 相 等 的 热 量 , 则 有
2 2
00
= =2
2
U UQ t Q tRR
串 串 并 并 , 可 得
: 4:1t t 串 并 。C 正确;
考点: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热的计算
2.截面积为 S 的导线中通有电流 I,已知导线每单位体积中有 n 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
的电荷量是 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 v,则在时间
△
t 内通过导线截面的自由电子数是
( )
A. Sv
△
t B. nv
△
t C. I t
e
D. I t
Se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流可以表示为:
NeI neSv t
,
解得:
N nSv t ,
根据:
q Ne I t ,
可得
I tN e
,
A. N nSv t 或 I tN e
,A 错误;B. N nSv t 或 I tN e
,B 错误;
C. N nSv t 或 I tN e
,C 正确;D. N nSv t 或 I tN e
,D 错误;
3.如图所示,图线 1 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 R1,图线 2 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 R2,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R1∶R2=1∶1
B. R1∶R2=3∶1
C. 将 R1 与 R2 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 I1∶I2=1∶3
D. 将 R1 与 R2 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 I1∶I2=3∶1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 I-U 图象知,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 1 2: 1:3R R ,AB 错误;
C.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将 R1 与 R2 串联后接于电源上,电流比 I1:I2=1:1,C 错误;
D.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比等于电阻之反比,所以将 R1 与 R2 并联后接于电源上,电
流比 I1:I2=3:1,D 正确。
4.电荷+Q 激发的电场中有 A、B 两点.质量为 m ,电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自 A 点由
静止释放后的运动中经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v0,如果此粒子的质量为 2q,质量为 4m,仍从 A
点由静止释放(粒子重力均不计),则后一个粒子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应为
A. 2v0 B. 4v0 C. v0/2 D. 2
2
v0
【答案】D
【解析】设 A. B 间的电势差为 U,根据动能定理得:
对于任意一个粒子有: 21
2qU mv
可得: 2qUv m
,U 一定,则 v 与 q
m
成正比,已知它们的电量之比 1:2,质量之比 1:
4,则比荷 q/m 之比为 2:1,所以速度之比为 v1:v2= 2 :1
因此 v2= 2
2
v0
故选:D。
【名师点睛】
粒子分别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B 点时,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它们的速度之
比,从而得解。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其内阻为 r,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
为定值电阻,R3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 为理想电压
表.若将照射 R3 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C. 通过 R2 的电流变小 D. 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敏电阻光照减弱,故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故 R1 两端的电压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 错误;
BCD.因电路中电流减小,故电源的内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增大,同时 R1 两端的电压减
小,故并联电路部分电压增大;则流过 R2 的电流增大,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
灯泡的电流一定减小,故由 2P I R 可知,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B 正确 CD 错误。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下移动时,关于电灯 L 的亮度及电容器 C
所带电量 Q 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L 变暗,Q 增大 B. L 变暗,Q 减小
C. L 变亮,Q 增大 D. L 变亮,Q 减小
【答案】B
【解析】
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下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增大,电源的内电压增大,则路端电压减小,灯 L 变
暗.
电容器板间电压等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上得知,路端电压减小,则通过 L 灯的电流减
小,而干路电流增大,则通过 R1 的电流增大,R1 的电压也增大,则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
电容器所带电量 Q 减小.故 B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电路动态分析问题,按“局部→整体→局部”的思路进行分析.电路稳定时,
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没有电流,电容器的电压等于所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
7. 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这表示( )
A. 电路中每通过 1C 的电量,电源把 1.5J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干电池在 1s 内将 1.5J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干电池与外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电势差为1.5V
D. 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电动势为 2V 的蓄电池强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电动势的定义式 WE q
,可知,电源中每通过 1C 电量,非静电力做功为 1.5J,
电源把 1.5J 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不是 1s 内将 1.5J 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A 正确,B 错误,
当电路断路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源电动势大小,C 正确,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 2V,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是铅蓄电池大.D 错误,
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对电动势的理解.
点评:抓住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定义式是关键.基础题,比较简单.
8.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的电压为 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2U
R
B.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 2I R
C.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
2
2 UIU I R R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2IU I R
【答案】BD
【解析】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 出=P-P 热=UI-I2R,故 A 错误,D 正确;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根据焦耳定
律可得 P 热=I2R,故 B 正确;因为 P>P 热,即 UI>I2R,U>IR,欧姆定律不适用,故 UI 不
能转化成 I2R 和
2U
R
,故 C 错误。所以 BD 正确,AC 错误。
9.如下图所示,匀强电场中的
△
PAB 平面平行于电场方向 C 点为 AB 的中点,D 点为 PB 的
中点.将一个带电粒子从 P 点移动到 A 点,电场力做功 WPA=1.6×10-8J;将该粒子从 P 点
移动到 B 点,电场力做功 WPB=3.2×10-8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线 PC 为等势线
B. 直线 AD 为等势线
C. 若将该粒子从 B 点移动到 A 点,电场力做功 WBA=1.6×10-8J
D. 若将该粒子从 P 点移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WPC=2.4×10-8J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设 P 点的电势为 0,则根据公式 W=Uq 可知,电场力做正功,所以 A 点的电势
为
φA=-1.6×10-8J/q,
B 点的电势为
φB=-3.2×10-8J/q;
因为 D 是 PB 的中点,故 D 点的电势为
φD=(φP+φB)/2=-1.6×10-8J/q,
故 C 点的电势为
φC=(φA+φB)/2=-2.4×10-8J/q,
所以 PC 不是等势线,AD 是等势线,故 A 错误; B 正确;
C.若将该粒子从 B 点移动到 A 点,电场力做功
WBA=(φB-φA)q=-1.6×10-8J,
故 C 错误,
D.若将该粒子从 P 点移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WPC=(φP-φC)q=2.4×10-8J
故 D 正确。
10.如图电路,C 为电容器的电容,D 为理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作用),电流表、电压表
均为理想表.闭合开关 S 至电路稳定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结
果发现电压表 V1 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 1U ,电压表 V2 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 2U ,电流表
A 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 I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1U
I
的值变大
B. 1U
I
的值变大
C. 2U
I
的值不变,且始终等于电源内阻 r
D. 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要不断减少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
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R1 的电压减小, 1U
I
为 R 的电阻,变大,A 正确;
R 电压的增加量等于 R1 和 r 减小的电压和, 1U
I
的值等于 R1 和 r 的阻值,不变,B 错误;
C.路端电压的增大量 2U 等于内电压的减小量, 2U
I
的值不变,且始终等于电源内阻 r,
C 正确;
D.由于理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作用,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要无法减少,D 错误。
二、实验题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 G 和一个变阻器 R 组成的,已知灵敏
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Ig=2mA,内电阻 Rg=30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B.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C. 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 0.6A,则 R=0.5Ω
D. 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 3V,则 R=1200Ω
【答案】BD
【解析】
【详解】AC.甲由一个灵敏电流表 G 和一个变阻器 R 并联,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改装成
安培表。安培表的量程
g g
g
I RI I R
,
可知当 R 减小时量程 I 增大,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 0.6A,
根据
g g
g
I RI I R
,
解得:
R=1.003Ω,
AC 错误;
BD.乙由一个灵敏电流表 G 和一个变阻器 R 串联,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改装成伏特表。
伏特表的量程
g gU I R R ,
可知 R 增大时量程增大;
由公式
g gU I R R ,
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 3V,则
R=1200Ω,
BD 正确。
1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取了很小一段金属丝.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
时读数如下图,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用游标卡尺测长度,则长度为________mm
【答案】 (1). 1.995 (2). 10.94
【解析】
【详解】[1]由图一所示螺旋测微器可知,金属丝的直径:
d=1.5mm+49.5×0.01mm=1.995mm;
[2]由图二所示可知,游标卡尺是(50 分)度,金属丝的长度为:
110mm 47 mm 10.94mm50L 。
13.某实验小组想描绘标有“4V 2W”的小灯泡的 U-I 图像,除导线和开关外还备有以下器材可
供选择:
A.电流表 A1(量程 0.6A,内阻约为 1 Ω )
B.电流表 A2(量程 3.0A,内阻约为 0.2 Ω )
C.电压表 V1(量程 5.0V,内阻约为 5k Ω )
D.电压表 V2(量程 15.0V,内阻约为 15 kΩ )
E.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5 Ω ,额定电流 500 mA )
F.滑动变阻器 2R (最大阻值为 10 Ω ,额定电流 2.0A)
G.电源(电动势为 6.0V,内阻约为 0.5 Ω )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所
选仪器前面的符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________。
【答案】 (1). A (2). C (3). F (4).
【解析】
【详解】(1)[1]小灯泡额定电流:
2W 0.5A4V
PI U
,
故电流表应选 A1,即 A;
[2]灯泡额定电压为4V,则电压表应选 V1,即 C;
[3]为方便实验操作,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 R1 的额定电流太小,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R2;
(2)[4]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 16 Ω 8Ω2
UR P
,
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属于小电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压和电流需从 0 开始测起,所
以滑动变阻器需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三、计算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6.0V,内阻 r=0.6Ω,电阻 R2=0.5Ω,当开关 S 断开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5A,电压表的示数为 3.0V,试求:
(1)电阻 R1 和 R3 的阻值;
(2)当 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 R2 上消耗的电功率;
【答案】(1)1.4Ω,2Ω(2)1.0V;2W
【解析】
【详解】(1)S 断开时,由
U1=I1R3
代入数据解得:
R3=2Ω
又由
1
1 3
EI R R r
代入数据解得:
R1=1.4Ω
(2)S 闭合时,R2、R3 并联电阻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回路总电流:
2
1 23
EI R R r
代入数据解得:
2 2.5I A
电压表示数为:
U2=I2R23=1V
R2 上消耗的功率为:
2
2
2
2
2UP WR
15.如图所示,四个电阻阻值均为 R,电键 S 闭合时,有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小球静
止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中点.现打开电键 S,这个带电小球便向平行板电容器的一
个极板运动,并和此板碰撞,碰撞过程中小球没有机械能损失,只是碰后小球所带电量发生
变化,碰后小球带有和该板同种性质的电荷,并恰能运动到另一极板,设两极板间距离为 d,
不计电源内阻,求:
(1)电源电动势 E 多大?
(2)小球与极板碰撞后所带的电量为多少?
【答案】(1)、 3
2
mgdE q
;(2) 7
6q q
【解析】
【详解】(1)当 S 闭合时,设电容器电压为 U,则有:
2
1.5 3
EU R ER
对带电小球受力分析得:
qU mgd
联立解得:
3
2
mgdE q
(2)断开 S,设电容器电压为 U′,则有:
1
2 2
EU R ER
,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