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3.5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并填写在答题栏上)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卫星绕地球运行规律时的卫星
B. 研究做花样滑冰动作时的运动员
C. 研究地球自转规律时的地球
D. 研究通过一座铁路桥时间时的火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能作为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详解】A.将卫星看作质点,并不会影响我们研究其绕地球转动,故A项正确。
B.花样滑冰关注的是肢体动作的变化与协调,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项错误。
C.研究地球自转,关注的是地球各个点的运动,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项错误。
D.过铁路桥的火车,因为火车长度相对于桥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2. 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 2m,10m B. 38m,10m
C. 14m,6m D. 38m,6m
【答案】B
【解析】
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2+20+6=38m,由右图可知,在东西方向最后是向西8m,又向北运动6m,最后位移为10m,B对.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
C.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D. 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变化不一定大,A错误C正确;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零,但速度不为零,B错误;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但速度越来越小,D错误.
4.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根据可知,在给定时间间隔t内,位移的大小,既与初速度的大小有关,又与加速度的大小有关,与末速度无关,ABC错误;
D、根据可知,决定位移大小的是平均速度,D正确。
5.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某运动员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0cm/s,下图每格边长是0.5cm,由此可知他的心率为:
A. 约100次/分 B. 约75次/s C. 约80次/s D. 约60次/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D.由题图可知,心跳一次纸带移动2.0cm,所用时间,即每分钟跳动60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 )
A. 0.5m B. 1.5m C. 2.0m D. 3.5m
【答案】B
【解析】
第1秒位移是,有:,前2秒位移为:,第2秒内位移为: ,联立解得:,故ACD错误,B正确.
点睛: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即可求解,本题可用前2秒位移减第1秒位移来求第2秒位移比较简单.
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 m/s2)
A 15 m B. 20 m
C. 11.25 m D. 31.25 m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
则物体在最后1 s内位移为15 m,对最后1 s可得:
可解得:
t总=2 s
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15m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20m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11.25m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31.25m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8.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表示物体在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表示物体在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
,分析正确的是
A. 与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
B. 与方向相反,与方向相同
C. 与方向相反,与方向相反
D. 与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看出,在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速度方向没有变化,则与方向相同.在时间内图线的斜率是正值,则加速度为正值,在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为负值,加速度与为负值,则与方向相反.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物体以20m/s的速度由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4:5 B. 5:4. C. 2:3 D. 3: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上坡、下坡的位移大小相等,上坡的平均速度为=10m/s,下坡的平均速度为=8m/s,故上坡与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故A是正确的.
10.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其v-t如图所示,为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秒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a逐渐增大 D. 有一个时刻的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因为变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即变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故AB错误。
C.速度时间图线的意义: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知斜率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故C错误。
D.如图v与v0的连线即为,则图像上必有一直线与其斜率相同,加速度也相同,故D错误。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9分).
11.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表达式为v=(5-4t)m/s,则此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t=_______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质点速度为零时的位移s=________m.
【答案】 -4 1.25 3.125
【解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与题给的速度表达式对比可知,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的位移
。
1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通过某一段距离h所用的时间为t1,通过与其连续的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2,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和速度变化规律有:
整理得:g=.
13.下图为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原始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
(1)AB间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2)打D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____________m/s;
(3)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m/s2.
【答案】 (1). 1.00 (2). 0.225 (3). 0.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求法以及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公式。
【详解】(1)根据刻度尺的读数可以知道,AB之间的长度为1.00cm。
(2)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原始点没有画出,因此其时间间隔为;
由图可以知道,从左到右纸带上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3)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差为代入公式可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甲水平向右运动,速度大小为2m/s,而汽车乙水平向左运动,速度大小为4m/s,试在同一坐标系中定量的画出两辆汽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并解释说明.
【答案】
若取向右为正方向,则甲的位移正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同理,乙的位移负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
【解析】
【详解】
若取向右为正方向,则甲的位移正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同理,乙的位移负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
15.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直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g取10m/s2)求:
(1)杆的下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
(2)杆全部通过A点所需的时间(至少写出两种解答方法).
【答案】(1)
(2)
【解析】
【详解】由匀变速运动的公式
代入数据得:
解法一:用L代表杆的长度,h代表杆的正下方距A的距离。
设杆的上端到达A点的时间为t1,则:
解得:
设杆的下端到达A点的时间为t2,则:
解得:
所以杆全部通过A点的时间为:
解法二:
由(1)可知,杆的下端到A点的速度,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
16.如图所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1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2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5km,BC=10km.问:
(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由题可知,从A到C运动的总时间为。
设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v,则飞机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根据题意得:
代入数据得:
(2)设飞机在AB段的加速度为a,由
解得:
17.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秒,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
(3)滑块A到初始位置的距离?
【答案】(1)1m/s2(2)4m/s(3)2m
【解析】
【详解】(1)滑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BC-AB=aT2
得到:a=1m/s2
(2)B点对应时刻是AC段时间的中间时刻,B点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滑块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3)设斜面A点到初始位置的距离为x,则由
vB2=2a(x+AB)
代入解得x=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