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7.5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物理 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第1-16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
1.国际单位制中,力学量所选用的基本物理量是( )
A. 长度、力、时间 B. 长度、质量、时间
C. 米、牛、秒 D. 米、千克、秒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米、牛、千克、秒都是单位,不是物理量。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 速度 B. 位移 C. 功 D. 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详解】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功是标量,而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和力都是矢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5m、5m B. 4m、1m
C. 4m、3m D. 5m、3m
【答案】D
【解析】
【详解】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小球从4m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4m,
而反弹到1m高处通过的路程是1m,故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5m;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
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B. 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指落地一瞬间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
B. 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与位移对应,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与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指一点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5.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 手对瓶的弹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 手对瓶的弹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 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 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手对瓶子的弹力为水平方向,而重力在竖直方向,故手对瓶的弹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由于瓶子未滑落,故瓶子竖直向所受合力为零,mg-f=0,即f=mg,故瓶子所受静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 物体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A.物体运动时才具有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静止时才具有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 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少了
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 不论超重或失重甚至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超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增加,故A错误;
B.物体处于失重时,是指物体的“视重”减少了,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减少,故B错误;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加速度,对支持它的支持面压力为零,重力并没有消失.故C错误;
D.超重或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故D正确.
【点睛】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8.某运动物体的动能为Ek,若将其质量和速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物体的动能变为( )
A. 2Ek B. 8Ek C. 4Ek D. 16Ek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动能的表达式,若将其质量和速度均变为原来的2
倍,则物体的动能变为.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9.一根原长10cm的弹簧,挂上5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当这根弹簧改挂上15N的钩码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
A. 6cm B. 36cm C. 12cm D. 16cm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F1=5N,x1=2cm,F2=15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F1:F2=x1:x2,代入解得x2=6cm,所以弹簧此时的长度为10cm+6cm=16cm.
【点睛】本题考查胡克定律应用的基本能力,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
10.关于加速度和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 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C. 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必然越来越大
D. 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可知,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不一定大,选项A错误;
B.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则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选项B正确;
C.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会越来越小,选项C错误;
D.加速度为零,物体的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选项D错误;
故选B.
11.我国于2010年3月5日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九号”,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该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
A. 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B. 只与卫星的质量有关
C. 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有关 D. 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得: 其中M为地球质量,m为卫星的质量.故选C.
1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大小分别为8 N和10 N,其中10 N的力在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
A. 先减小后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一直减小
D. 一直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即F合=F1-F2=10N-8N=2N,当F1=10N的力逐渐减小时,合力减小,当F1=8N时,合力为零;当F1继续减小时,F合=F2-F1,故合力又会逐渐增大;因此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是先减小后增大;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及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重在审清题意.
13.如图,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 m,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对轮胎做了负功
B. 重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C. 拉力对轮胎不做功
D. 支持力对轮胎做了正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题知,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而位移水平向右,两者夹角为,则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故A正确;
B
、轮胎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而轮胎的位移水平向右,则轮胎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重力不做功,故B错误;
C、设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由于是锐角,所以轮胎受到的拉力做正功,故C错误;
D、轮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竖直向上,而轮胎的位移水平向右,则轮胎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支持力不做功,故D错误.
【点睛】本题只要掌握功的公式,既可以判断力是否做功,也可以判断功的正负,关键确定力与位移的夹角.
14.如图,在距离地面高处以初速度沿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下落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c点比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
B. 物体c点比a点具有的动能小
C. 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D. 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A错,D正确;重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小球动能增大,BC错;
15.如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系上两条细绳,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条细绳绳端的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 两条细绳必须垂直
C. 两个弹簧秤的拉力必须等大
D. 两个弹簧秤必须贴近木板表面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细绳的长度是否相等与本实验无关,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也不必要求两条细绳必须垂直。故AB错误。
C.实验中弹簧弹力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大小适当即可,对其大小并没有具体要求,两弹簧示数也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拉力方向与木板平行,所以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D正确。
故选D。
16.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第一次实验用1条橡皮筋,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把2条、3条、4条……与第1次实验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3W、4W……,每次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可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探究小车获得的速度与橡皮筋所做功有什么定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先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再接通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相同
C. 实验中必须求出小车加速过程平均速度
D.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故A错误。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来使功倍增,故橡皮条伸长量要保持一定。故B正确。
C.当橡皮筋做功完毕小车获得最大速度,由于平衡了摩擦力所以小车以后要做匀速运动,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基本相同。所以计算小车速度应该选择相邻距离基本相同的若干个点作为小车的匀速运动阶段时的速度大小,并不需要小车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由实验原理得,最终作W-v2图象时,纵轴上分别取W、2W、3W…即可,因此不需要计算具体的W值。故D错误。
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2分,共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7.下列电学元件中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是( )
A. 电容器 B. 保险丝 C. 电烤箱 D. 电饭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电流热效应就是通电后发热,利用热量进行工作.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充放电;保险丝工作原理即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电烤箱、电饭煲都是利用电流产生热量来进行工作.
【详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充放电;保险丝工作原理即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保险丝熔断,保护电路;电烤箱、电饭煲都是利用电流产生热量来进行工作.可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保险丝、电烤箱、电饭煲.电容器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8.带电粒子M、N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 )
A. M带正电荷 B. N带负电荷
C. M处的电场较强 D. N处的电场较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相同,负电荷则相反.
【详解】由图可知,M处的电场力与切线方向相反,则M带负电,而N处的电场力与切线方向相同,则N带正电,所以AB错误;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M点的电场线密,所以粒子在M点的电场强度比在N点的强,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并结合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相同,负电荷则相反的原则,即可解决本题.
19.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不仅推动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哪些器件工作时与磁生电的现象有关( )
A. 电视机的显像管 B. 电动机
C. 指南针 D. 发电机
【答案】D
【解析】
【分析】
磁生电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工作时与磁生电的现象有关.电视机的显像管利用磁偏转现象,电动机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使转子转动.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使指针指示方向.
【详解】A、电视机的显像管利用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而发生偏转的.故A错误.
B、电动机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使转子转动.故B错误.
C、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使指针指示方向.故C错误.
D、发电机工作时利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即与磁生电的现象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20.图示为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B.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C. 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 D. 电压的有效值为311V
【答案】D
【解析】
【详解】AC.根据图象,该交流电的最大电压为311V,周期为0.02s。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交流电的频率: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压的有效值: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1.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若一个带正点电荷从P点由静止释放,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该点电荷一定向右做匀速运动
C. 该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D. 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电场的性质知,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又因为此电场为匀强电场,据F=Eq知,电场力为恒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该点电荷一定向右做匀速运动。故B错误。
C.该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故C错误。
D.该点电荷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22. 如图所示,A灯与B灯电阻相同,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向下滑动时,两灯的变化是 ( )
A. A灯变亮,B灯变亮
B. A灯变暗,B灯变亮
C. A灯变暗,B灯变暗
D. A灯变亮,B灯变暗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灯泡A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后与电阻R0串联,然后再与B灯并联;滑动变阻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电阻减小,由串反并同的原理可知A灯和B灯都变暗,C正确,ABD错误
23.电场中有A、B两点,在将某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正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电荷正电荷,且电势能减少
B. 该电荷是负电荷,且电势能增加
C. 该电荷电势能增加,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D. 该电荷电势能减少,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说明运动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电荷的电势能减小,根据动能定律知动能增大.
解:A、B: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说明运动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电荷的电势能减小;但是不能判断出该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故A错误,B错误;
C: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
D: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说明运动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电荷的电势能减小;但是不能判断出该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功能关系:电场力做功,导致电势能变化.就像重力做功,必导致重力势能变化一样.
24.如图所示为带负电的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对该电场中的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场强等于B点的场强
B. 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小
C. 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
D. 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由于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所以EA>EB。故AB错误。
CD.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则有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第二部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3分,共24分)下列第25-28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
25.质量为2.0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0s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 m/s,动能为_______J。(g=10m/s2)
【答案】 (1). 10 (2). 100
【解析】
【详解】[1]下落1s后的速度为:
[2]动能为:
26.某高速公路边交通警示牌有如图所示标记,其意义是指车辆的________速度(填“瞬时”或“平均”)不得超过________km/h .
【答案】 (1). 瞬时 (2). 90
【解析】
【分析】
警示牌所示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表示汽车任一时刻的速度均不能大于该速度.
【详解】交通警示牌是指汽车的限速标志,是要求车辆行驶的速度不在任一时刻均不可超过该速度;故应为瞬时速度90km/h.
【点睛】本题考查瞬时速度的定义,明确限速限的是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
27.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为了给灾区人民及时提供急需的生活用品,空军动用大型飞机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假设空投物资在空中的下落可以看成平抛运动,飞机空投物资时的水平速度为v,飞行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资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做平抛运动,水平速度与飞机水平速度相同,即vx=v
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所以
所以下落时间:
则竖直方向的速度:
故物体落地速度:
28.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若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 s,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经过点E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m/s2。
【答案】 (1). 0.1 (2). 0.84 (3). 1.6
【解析】
【详解】[1][2]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又因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逐差法有:,,,加速度取平均值可得: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4分)
29.我国照明用的正弦式交流电的频率为______Hz。
【答案】50
【解析】
【详解】[1]我国正弦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30.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 0.50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条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长度L=0.30m的通电直导线,电流大小I = 2.0A,方向如图所示。则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_________N 。
【答案】0.30
【解析】
【详解】[1]由公式可得安培力的大小为:
F=BIL=050×2.0×0.30N=0.30N
电流的方向水平向右,磁场的方向垂直向里,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1.如图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有一正电荷q=3×10-5C,它在B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比它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大6×10-3J,则A、B间的电势差UAB=_______V。
【答案】-200
【解析】
【详解】[1]设A点的电势为0,则B点的电势能:EP=6×10−3J,B点的电势:
由于B点的电势比A高,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由B指向A;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AB=φA-φB=0-200V=-200V
32.如图所示,从电子射线管的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射出的电子束经过图示的磁场时由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电子束将_____________(选填“向上”、“向下”或“不”)偏转.
【答案】向下
【解析】
【详解】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从电子射线管的阴极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射出的电子束经过图示的磁场时由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电子束将向下偏转.
五、计算与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下列第33-34题为所有考生必答题。
33.一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6N水平拉力作用从静止出发,经2s速度增加到24m/s。(g取10m/s2)求:
(1)物体的质量是多大?
(2)若改用同样大小的力竖直向上提升这个物体,它的加速度多大?
【答案】(1)0.5kg (2)2m/s2
【解析】
【详解】(1)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解得质量为: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代入数据得:
a=2m/s2
34.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0.5m,轨道在C处与水平地面相切。在C处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5m/s,结果它沿CBA运动,通过最高点A点后落在水平面上。求:
(1)物块到达A点时的重力势能,
(2)物块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答案】(1)10J (2)
【解析】
【详解】(1)在整个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
故重力势能为10J。
(2)在整个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六、计算与简答题(共8分)
35.在B=2T的匀强磁场中放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长度为0.8m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中的电流为5A,求:
(1)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方向是与电流方向平行还是垂直?
(2)磁场力的大小是多少?
【答案】(1)垂直 (2)8N
【解析】
【详解】(1)(2)长度为0.8m的通电直导线,垂直放置于匀强磁场,通入电流为5A,则由左手定则可确定安培力的方向是与电流方向垂直.由公式可得安培力的大小为:
F=BIL=2×5×0.8N=8N
36.如图所示,AB的右侧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个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以速率v与AB成θ=30°从A点射入匀强磁场中,求:
(1)出射点B到入射点A的距离LAB;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粒子进入磁场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因为θ=30°,根据对称性原则,由几何关系可知△AOB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出射点B到入射点A的距离: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