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5.13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高三物理单元同步提升训练:恒定电流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计 24 分)
1.(2020 年山东卷)氚核 3
1 H 发生 β 衰变成为氦核 3
2 He 。假设含氚材料中 发生 β 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
部定向移动,在 3.2 104 s 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 5.0 10-8 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 1.6 10-19 C,在这段时
间内发生 β 衰变的氚核 的个数为( )
A. 145 . 0 1 0 B. 161.0 10 C. 162 .0 1 0 D. 181 . 0 1 0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
q n eI tt
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
84
16
19
5.0103.210 101.610
Itn e
个
因在 β 衰变中,一个氚核产生一个电子,可知氚核的个数为 1.0×1016 个。
故选 B.
2.(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 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闭合S后,
电压表的读数为2 V,则电源的内阻r为
A.1 Ω B.2 Ω C.3 Ω D.4 Ω
【答案】A
【解析】开关 s 断开时有: 3VE ,开 s 闭合时有: 2 E RRr
,其中 2R ,解得: 1r ,
故 A 正确。
3.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图中 R 为电阻箱。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至少需要测量 6 组数据
B.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 U 与 R 的图象
C.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 1/U 与 R 的图象
D.因电压表内阻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答案】D
【解析】根据实验原理 E=U+ U
R r 可知,方程中有两个未知量,则为了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至少需要测量 2
组数据,选项 A 错误;根据 E=U+ r 可得 ,则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
可以作 11-UR
的图象,选项 BC 错误;因电压表内阻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项 D 正确。
4.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 C 及电池 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 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
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1;闭合开关 S,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2。Q1 与 Q2 的比值为
A. 2
5
B. 1
2
C. 3
5
D. 2
3
【答案】C
【解析】根据等效电路,开关 S 断开时,电容器的电压 1
211
2 325+ 3
EURE
RR
,得 11QCU ;S 闭合
时, 2
11
1 23+ 2
EU R E
RR
, 22Q CU ,故 11
22
3
5
QU
QU,故选 C。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6 V,内阻 r=1 Ω,电阻 R1=6 Ω,R2=5 Ω,R3=3 Ω,电容器的电容 C=2×10-5 F。
若将开关 S 闭合,电路稳定时通过 R2 的电流为 I;断开开关 S 后,通过 R1 的电荷量为 q。则( )。
A.I=0.25 A B.I=0.5 A
C.q=1×10-5 C D.q=2×10-5 C
【解析】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时,外电路中总电阻R=R2+ =7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0.75A,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U=I =1.5V,电荷量 Q=CU=3×10-5C。断开开关 S 后,电容器通过 R1 与 R3 放电,设通
过 R1 与 R3 的放电电流分别为 I1 和 I3,则 = ,由 q=It 可知,通过 R1 与 R3 的电荷量之比 = ,又 q1+q3=Q,联立
解得通过 R1 的电荷量 q1= Q=1×10-5C,A、B、D 三项错误,C 项正确。
【答案】C
6.如图所示电路,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上端 a 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A.两电表示数都增大
B.两电表示数都减少
C.电压表示数减少,电流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少
【答案】D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端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与 R2 并联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
阻 R 总增大,总电流 I 减小,则电压表的示数 UV=E–I(r+R1),则 UV 增大;流过 R2 的电流 2
2
VUI R 增大,
电流表的读数为 2AI I I ,则电流表示数减小;故 ABC 错误,D 正确。
7.(2020 年北京卷)图甲表示某金属丝
的
电阻 R 随摄氏温度t 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
串联起来(图乙),用这段金属丝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易温
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t 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B. 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C. Bt 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D. 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甲图可知, 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故 应
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而 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故
应标在电流较小的刻度上;由图甲得
0RRkt
其中 0R 为图线的纵截距,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g
EI R R r
联立解得
0RRgrEt kIk
可知 t 与 I 是非线性关系,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
8.(2020 年全国 I 卷)图(a)所示的电路中,K 与 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 C 两端的电压 UC。
如果 UC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 R 两端电压 UR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
A .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电容器的定义式 QC U 可知
C
QIUtCC
结合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为 I
C
,则 1 2 s: 内的电流 12I 与 3 5 s 内的电流 35I 关系为
12 352II
且两段时间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欧姆定律 UI R 可知 R 两端电压大小关系满足
1235 2RRUU
由于电流方向不同,所以电压方向不同。
故选 A。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计 20 分)
9.(2020 年江苏卷)某汽车的电源与启动电机、车灯连接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开关 S 闭
合,电机工作,车灯突然变暗,此时( )
A. 车灯的电流变小 B. 路端电压变小
C. 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D. 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开关闭合时,车灯变暗,故流过车灯的电流 I 灯 变小,A 正确;
B.电路
的
路端电压为
=U U I R 路 灯 灯 灯
变小,路端电压变小,B 正确;
C.总电流即干路电流为
UEUI rr
内 路
干
U 路 减小,干路电流增大,C 错误;
D.电源总功率
为
PEI 干总
I 干 增大,总功率变大,D 正确。
故选 ABD。
10.如图所示,系留无人机是利用地面直流电源通过电缆供电的无人机,旋翼由电动机带动。现有质量为
20kg 、额定功率为5kW 的系留无人机从地面起飞沿竖直方向上升,经过200s 到达100m 高处后悬停并进
行工作。已知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 400V ,若不计电缆的质量和电阻,忽略电缆对无人机的拉力,则( )
A. 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或等于 200N
B. 直流电源对无人机供电的额定电流为 1 2 . 5 A
C. 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100W
D. 无人机上升及悬停时均有部分功率用于对空气做功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无人机先向上加速后减速,最后悬停,则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先大于 200N 后小于 200N,最
后等于 200N,选项 A 错误;
B.直流电源对无人机供电的额定电流
5000 A=12.5A400
PI U
选项 B 正确;
C.若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为
F=mg=200N
则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消耗的平均功率
200100 100W200
FhP t
但是由于空气对无人机向上的作用力不是一直为 200N,则选项 C 错误;
D.无人机上升及悬停时,螺旋桨会使周围空气产生流动,则会有部分功率用于对空气做功,选项 D 正确。
故选 BD。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1 和 R3 为定值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一带电液滴恰
好悬浮在电容器之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b 端滑动,带电液滴将向下运动
B.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b 端滑动,电流将从 c 流向 d
C.若将金属块抽出,抽出过程中,带电液滴将向上运动
D.若将金属块抽出,抽出过程中,电路将从 d 流向 c
【解析】由图可知,当滑片向 b 端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2 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
流减小,则电阻 R3 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电容器内电场强度减弱,故带电液滴向下运动,A 项正
确;电容器电压减弱,则带电荷量减小,电容器放电,放电电流将从 d 流向 c,B 项错误;将金属块抽出,相当于电容
器极板间距离增大,则电容减小,由于电压不变,则电场强度减弱,故带电液滴向下运动,C 项错误;电容减小,由
于电压不变,则电荷量减小,电容器放电,放电电流将从 d 流向 c,D 项正确。
【答案】AD
12.A、B 两个电源的路端电压 U 和电流 I 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 rA、rB。若将一
定值电阻 R 分别接到两个电源上,设 R 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PA、PB,则关于两个物理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
是( )。
甲
A.rA>rB B.rAPB D.PAPB,C 项正确,D 项错误。
乙
【答案】BC
三、实验题(13 题 10 分,14、15 题各 12 分,共 34 分)
13.(2020 年浙江卷)某同学分别用图甲和图乙的电路测量同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中画出图乙的电路图____________;
(2)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 I _____ A ,电压 U _____ V ;
(3)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直线,图中直线Ⅰ对应电路是图 1_____(选填“甲”或“乙”);
(4)该电池的电动势 E 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阻 r _____Ω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0.39~0.41 (3). 1.29~1.31 (4). 乙 (5).
1.51~1.54 (6). 0.52~0.54
【解析】
【详解】(1)[1]图乙中,电流表内接和变阻器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路段电压,则图乙对应的电路图
为
(2)[2][3]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一般约为 1.5V,故电压表量程选择 0~3V,电流表量程选择 0~0.6A,所以量表
的读数分别为 1.30V(1.29~1.31V 均可),0.40A(0.39~0.41A 均可)
(3)[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UEIr
可得 U-I 图象的纵轴截距为电源电动势,斜率为电源内阻。图甲中电流表外接,则实验测得的电源内阻
A=+rrr测 内
测量值偏大;图乙中电路
= V
V
rrrrr测 内
内
测量值偏小,但是由于 VRr真 ,故图乙实验测出的内阻误差更小,故图线Ⅰ对应图乙,图线Ⅱ对应的图甲。
(4)[5]图线Ⅱ与纵轴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 E=1.52V ;
[6]在图线Ⅰ与横轴的交点为短路电流 I=2.86A
由
1.52V 0.532.86A
Er I
,此实验原理无误差。
14. 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阻箱 R(最大
阻值 999.9 Ω),电阻 R0(阻值为 3.0 Ω),电阻 R1(阻值为 3.0 Ω),电流表 A(量程为 200 mA,内阻为 RA=6.0
Ω),开关 S.
图(a)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S;
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I 和电阻值箱相应的阻值 R;
③以1
I为纵坐标,R 为横坐标,作1
I -R 图线(用直线拟合);
④求出直线的斜率 k 和在纵轴上的截距 b.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 E 和 r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1
I与 R 的关系式为________.
(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 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
下表.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
R/Ω 1.0 2.0 3.0 4.0 5.0 6.0 7.0
I/A 0.143 0.125 ① 0.100 0.091 0.084 0.077
I-1/A-1 6.99 8.00 ② 10.0 11.0 11.9 13.0
图(b)
图(c)
(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 k=________A-1Ω-1,截距 b
=________A-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 E=________V,内阻 r=________Ω.
【答案】(1)1
I=RA+R1
ER1
R+1
E
RA+RA+R1
R1
(r+R0)
(2)0.110 9.09 (3)1.0(或在 0.96~1.04)之间,6.0(或在 5.9~6.1 之间) (4)3.0(或在 2.7~3.3 之间),
1.0(或在 0.6~1.4 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了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 IRA
R1
+I (R+R0+r)+IRA.
代入数据,化简得
1
I=(RA+R1)
ER1
R+1
E
RA+R1
R1
(R0+r)+RA .
(2)电流表每小格表示 4 mA,因此电流表读数是 0.110 A,倒数是 9.09 A-1.
(3)根据坐标纸上给出的点,画出一条直线,得出斜率 k=1.0 A-1·Ω-1,截距 b=6.0 A-1.
(4)斜率 k=RA+R1
ER1
,因此 E=3.0 V,截距 b=1
E
RA+RA+R1
R1
(r+R0) ,因此 r=bE
3 -5=1.0 Ω.
15.(2020 年江苏卷)某同学描绘一种电子元件的 IU 关系图象,采用的实验电路图如题图 1 所示,V 为
电压表,mA 为电流表,E 为电源(电动势约 6V ), R 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 Ω ), 0R 为定值电阻,S
为开关。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图 2 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
(2)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
电压 /VU 0.000 0.250 0.500 0.650 0.700 0.725 0.750
电流 / m AI 0.00 0.10 0.25 0.60 1.70 4.30 7.50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该元件的 图线____________。
(3)根据作出的 图线可知,该元件是_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
(4)在上述测量中,如果用导线代替电路中的定值电阻 ,会导致的两个后果是_________。
A.电压和电流的测量误差增大
B.可能因电流过大烧坏待测元件
C.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变小
D.待测元件两端电压的可调节范围变小
【 答 案 】 (1). (2).
(3). 非线性元件 (4). BC
【解析】
【详解】(1)[1]根据题意连接电路如图
(2)[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图
(3)[3]根据图像可知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
(4)[4]AB. IU 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 1
R
,根据元件的特性可知,当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电流
会急剧增大,所以电阻会急剧减小,若用导线代替 0R ,电流急剧增大,可能会烧坏待测元件,对电流表和
电压表的测量误差无影响,A 错误,B 正确;
CD.根据图像可知待测元件
的
电压范围小于 1V ,而电源电动势为 6V ,因为待测元件两端电压非常小,如
果用导线代替 ,会导致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变得非常小,难以调节,C 正确,D 错误。
故选 BC。
四、计算题(16 题 10 分,17 题 12 分,共计 22 分)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 E=24 V,内阻不计,R1=R3=R4=40 Ω,R2=20 Ω,电容器 C1、C2 分别标有“2 μF 12 V”“8
μF 30 V”字样,开始时 S1、S2 均断开,且 C1、C2 均不带电。求:
(1)在 S1 闭合,S2 断开,电路稳定后,电容器 C1、C2 所带电荷量。
(2)在 S1、S2 均闭合,电路稳定后,电容器 C1 左极板、C2 上极板所带电荷量。
【解析】(1)在 S1 闭合,S2 断开,电路稳定后,C1 两端电压 UC1=0,C1 所带电荷量 Q1=C1UC1=0
C2 两端电压 UC2=U1= =16V,C2 所带电荷量
Q2=C2UC2=1.28×10-4C。
(2)两开关都闭合稳定后,C1 两端电压 UC1'=U3= =12V
C1 所带电荷量 Q1=C1UC1'=2.4×10-5C
R1 两端电压 U1'= =16V
C2 两端电压 UC2'=U1'-U3=4V
Q2=C2UC2'=3.2×10-5C
故 C1 左极板所带电荷量为-2.4×10-5C,C2 上极板所带电荷量为-3.2×10-5C。
【答案】(1)0 1.28×10-4C (2)-2.4×10-5C -3.2×10-5C
17.真空中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可以作为光电转换装置,如图所示,光照前两板都不带电。以光照射 A 板,则
板中的电子可能吸收光的能量而逸出。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 A 板向 B 板运动,忽略电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保持光照条件不变 ,a 和 b 为接线柱。 已知单位时间内从 A 板逸出的电子数为 N,电子逸
出时的最大动能为 ,元电荷为 e。
( 1 ) 求 A 板和 B 板之间的最大电势差 mU ,以及将 a、b 短接时回路中的电流 I 短
( 2 ) 图示装置可看作直流电源,求其电动势 E 和内阻 r。
( 3 ) 在 a 和 b 之间连接一个外电阻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外电阻上的消耗电功率设为 P;单位时
间内到达 B 板的电子,在从 A 板运动到 B 板的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之和设为 KE 。 请推导证明:
KEP 。( 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中做必要的说明 )
【答案】(1) e
EU Km
m , NeI 短
(2) e
EE Km 2
Km
Ne
Er
(3)见解析
【解析】A 板中逸出的电子累积在 B 板上,在 A、B 两板间形(1) A 板中逸出的电子累积在 B 板上,在 A、
B 两板间形成由 A 指向 B 的电场。从 A 板后续逸出的电子在向 B 板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而做减速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从 A 板逸出的最大动能的电子到 B 板时动能恰好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 mKm eUE0 ①
从而得到
e
EU Km
m ②
若将 a、b 短接,则两板间电势差为零,从而两板间无电场,从 A 板逸出的电子
均能完整通过整个回路,即短路电流 NeI 短 ③
(2)当外电路断路时,A、B 两板间电压为该直流电源的电动势。
e
EUE Km
m ④
电源内阻 2
Km
Ne
E
I
Er
短
⑤
(3)证明:设连接外电阻之后,单位时间内到达 B 板的电子个数为则回路中电流 eNI ⑥
外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 P=UI ⑦
单位时间内到达 B 板的电子,从 A 板运动到 B 板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之和为
UeNEK ⑧
综合⑥⑦⑧式可得, KEP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