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某一探测器因射线照射,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内有n个二价正离子到达探测器的阴极,有2n个电子到达探测器的阳极,则探测器电路中的电流为( )
A.0 B.
C. D.
解析:选D 探测器电路中的电流I==,故选项D正确。
2.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从A状态到B状态,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
A.5 Ω B.10 Ω
C.1 Ω D.6 Ω
解析:选B 由电阻的定义式R=知,A状态下电阻RA= Ω=30 Ω;B状态下的电阻RB= Ω=40 Ω,故从A状态到B状态,电阻改变了10 Ω,选项B正确。
3.如图所示是A、B两电阻的UI图像,则两电阻之比及在相同电压情况下的电流之比分别是( )
A.RA∶RB=2∶1 IA∶IB=2∶1
B.RA∶RB=2∶1 IA∶IB=1∶2
C.RA∶RB=1∶2 IA∶IB=2∶1
D.RA∶RB=1∶2 IA∶IB=1∶2
解析:选B 由UI图像得RA= Ω=10 Ω,RB= Ω=5 Ω,故RA∶RB=2∶1;根据I=知,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所以IA∶IB=RB∶RA=1∶2。综上所述,B正确。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当开关S闭合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
A.1∶2 B.2∶1
C.2∶3 D.3∶2
解析:选A 由欧姆定律I=得,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则有==,整理得=,故A正确。
5.[2019·天津红桥区模拟](多选)
某一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一次实验中,将该热敏电阻与一小灯泡串联,通电后二者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M为两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则关于热敏电阻和小灯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图线a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b是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B.图中图线b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a是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C.图线中的M点,表示该状态小灯泡的电阻大于热敏电阻的阻值
D.图线中M点对应的状态,小灯泡的功率与热敏电阻的功率相等
解析:小灯泡的灯丝是一个纯电阻,其灯丝温度会随着通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阻值也随着增大,所以题图中图线b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同理可知,热敏电阻的温度随着通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其阻值会逐渐减小,所以题图中图线a是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故A错误、B正确;两图线的交点M,表示此状态两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相同,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两者的阻值相等,功率也相等,故C错误、D正确.
答案:BD
6.
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阻为12 Ω
B.B点的电阻为40 Ω
C.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解析:A点电阻RA= Ω=30 Ω,B点电阻RB= Ω=40 Ω,故A错误,B正确.ΔR=RB-RA=10 Ω,故C、D错误.
答案:B
7.
在右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 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则UCD的变化范围是( )
A.0~10 V
B.0~20 V
C.10 V~20 V
D.20 V~30 V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位于最上端时,测量的是下面两个电阻的串联电压,应为20 V;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位于最下端时,测量的是最下面那个电阻的电压,为10 V.
答案:C
8.
[人教选修3-1P52第4题改编]右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 Ω,满偏电流Ig为1 mA,则电阻R1、R2的值( )
A.9 500 Ω 90 000 Ω B.90 000 Ω 9 500 Ω
C.9 500 Ω 9 000 Ω D.9 000 Ω 9 500 Ω
解析:接a、b时,串联R1,由串联电路特点有R总=R1+Rg=得R1=-Rg=9 500 Ω.接a、c时串联R1、R2,同理有R总′=R1+R2
+Rg=得R2=-Rg-R1=90 000 Ω.
答案:A
9.[2019·河北衡水重点中学调研]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2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两点间加上6 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A.0 B.1 A
C.1.5 A D.2 A
解析:电流表内阻不计,则A、C两点相当于用导线连在一起,当在B、C两点间加上6 V的电压时,R2与R3并联,然后与R1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3 Ω,
干路中的电流为I总== A=2 A,
由于R2与R3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1 A,B正确.
答案:B
10.[人教版选修3-1P55第3题改编]额定电压都是110 V,额定功率PL1=100 W,PL2=40 W的电灯两盏,若接在电压是220 V的电路上,使两盏电灯均能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小的电路是( )
解析:判断灯泡能否正常发光,就要判断电压是否是额定电压,或电流是否是额定电流.对灯泡由P=UI=可知:RL1UL1,可得UL2>110 V,L2灯被烧毁,UL1<110 V不能正常发光,A错误.对于B电路,由于RL2>RL1,L1
灯又并联变阻器,并联电阻更小于RL2,所以UL2>U并,L2灯烧毁.对于C电路,L2灯与变阻器并联电阻可能等于RL1,所以可能UL1=UL2=110 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对于D电路,若变阻器的有效电阻等于L1、L2的并联电阻,则UL1=UL2=110 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比较C、D两个电路,由于C电路中变阻器功率为(IL1-IL2)×110,而D电路中变阻器功率为(IL1+IL2)×110,所以C电路消耗电功率最小.
答案:C
11.[2019·河南平顶山模拟](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和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则此时( )
A.L1的电阻为12 Ω
B.L1的电压为L2电压的2倍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等于4:1
解析: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L1中电流为0.25 A,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压为3.0 V,L1消耗的电功率为P=UI=0.75 W,故C正确;根据并联电路规律,L2中电流为0.125 A,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压大约为0.3 V,L1的电压大约为L2电压的10倍,故B错误;由欧姆定律,L1的电阻为R== Ω=12 Ω,故A正确;L2消耗的电功率为P=UI=0.3×0.125 W=0.037 5 W,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故D错误.
答案:AC
12.[全国卷Ⅱ]某同学用量程为1 mA、内阻为120 Ω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 V和1 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3)表笔A应为________色(填“红”或“黑”).
(4)定值电阻的阻值R1=________ Ω,R2=________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解析:(1)见答案.
(2)开关S闭合时,表头和R2串联后与R1并联,为电流表,因此用于测量电流;当开关S断开时,R2与表头串联,为电压表,因此用于测电压.
(3)电流应从红表笔流入电表,从黑表笔流出电表,因此表笔A应为黑色.
(4)开关S断开时为电压表,U=Ig(Rg+R2),解得R2=880 Ω;
开关S闭合时为电流表,R1==1.00 Ω.
答案:(1)连线如图所示
(2)电流 电压
(3)黑
(4)1.00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