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2021-06-03 发布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葡萄月令 Word版含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课时作业 19 葡萄月令 (时间:45 分钟 满分:50 分)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些学科在统招录取时,考生报考意愿较弱,招到的学生往往是 调剂录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要么选择换专业,要么只求毕业拿 到文凭。而设置为自主招生专业,真正的爱好者被选拔,不仅缓解了 招生难题,录取的学生也更有意愿在该领域继续深造。 ,那 些或具有学科特长,或具有创新潜能,或符合学校特色办学需要的学 生,都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渠道 。自主招生有助于打破高考 的单一局限,承载的是“打破一考定终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美 好愿景。 高考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作为高考重要形式的自主招生,同样 是风向标。近年来,自主招生灵活多样的选拔方式,令人 的 考试题目,总是让人们 。近几年来,( ),去年更是高 达 83.7 万人次。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乱象也悄然滋生。翻看今 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可以发现,多种“变化”都紧扣着人们的质 疑,回应着人们的期待。自主招生政策的调整,既体现出对以往问题 的矫正,也能看到对未来教育方向的引领。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报名人数连年增加的自主招生,让人们日益关注和重视 B.自主招生报名人数连年增加,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C.人们日益关注和重视自主招生,使报名人数连年增加 D.自主招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报名人数连年增加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推而广之 锋芒毕露 赏心悦目 侃侃而谈 B.无独有偶 锋芒毕露 耳目一新 侃侃而谈 C.推而广之 脱颖而出 耳目一新 津津乐道 D.无独有偶 脱颖而出 赏心悦目 津津乐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真正的爱好者被选拔,招生难题不仅被缓解了,录取的学生也 更有意愿在该领域继续深造 B.选拔真正的爱好者,不仅解决了招生难题,录取的学生也更有 意愿在该领域继续深造 C.选拔真正的爱好者,招生难题不仅被解决了,在该领域录取的 - 2 - 学生也更有意愿继续深造 D.真正的爱好者被选拔,不仅缓解了招生难题,在该领域录取的 学生也更有意愿继续深造 4.光明中学文学社拟举办一场读书报告会,特邀请本市知名作家 刘先生做报告,请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以文学社的名义写一则邀请 函,并在活动举办前三天发出邀请。要求格式正确,语体得当,内容 完整,不超过 100 字。(5 分) ①报告主题:读书·心灵·成长 ②活动地点:学术报告厅 ③举办 时间:5 月 10 日 18:30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 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不超过 50 字。(6 分) 2011~2018 年民办和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单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 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 3 -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 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 经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 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 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 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 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摽紧。然后搭小棍,用细 铁丝缚住。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 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 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 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 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 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 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四月,浇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 水。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 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 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 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 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 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儿, 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 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 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 4 - 6.开头为什么要写“下大雪”?(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节选部分看,作者是如何体现“苦心经营的随便”结构技巧 的?(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多用句号,有什么作用?(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此文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怎样的?(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0~12 题。 冬天 汪曾祺 ①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 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 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 坐,灯火可亲。 ②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 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 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喧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 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③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晚上 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④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棉衣在铜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 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⑤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 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 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 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儿,烟尽了,就可以盖 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 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 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 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手炉 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 - 5 - 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为 细末,略加蜜,筑成饼状),以纸煤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⑥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 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 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呈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 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 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 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 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 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 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 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喝咸菜汤。 ⑦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逍遥”是在一 张正方的白纸上,木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间印出八仙、马、兔 子、鲤鱼、虾……每样都是两个,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 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点,自“起马”处数 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圈寻找另一只兔子,以子儿押在 上面。下一轮开始,自里圈兔子处数起,如是六点,进六步,也许是 铁拐李,就寻另一个铁拐李,把子儿押在那个铁拐李上。如果数至里 圈的什么图上,则到外圈去找,退回来。点数够了,子儿能进终点(终 点是一座宫殿式的房子),就算赢了。次后进入的为“二家”“三家”。 “逍遥”两个人玩也可以,三个四个人玩也可以。 ⑧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 腊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 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⑨舂粉子。有一家邻居,有一架碓。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 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轮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 些筛子、箩。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 的一声,落在碓窝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烧饼”(糯米粉 为蒂,包豆沙白糖,作为饼,在锅里烙熟),搓圆子(即汤团)。舂好粉 子,就快过年了。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而很讲究的银制手炉的炉盖不是 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B.玩“逍遥”游戏时,所掷的骰子显示是几点,就表示从第几点 开始走步。 C.本文从题旨内容到结构形式都是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 - 6 - D.文章对家乡冬天旧闻的回忆,写得像谈家常,地道的方言,让 人倍感亲切。 11.第⑥段,作者写家乡冬天吃的菜,不惜笔墨,为什么?请简 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说“外面有多冷,屋内就有多温暖”,朱自清也说“外 面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你从文中的哪些场景感受到了“温 暖”和幸福?请任选两处作答。(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 19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 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结合“去年更是高达 83.7 万人次”分析可知,后 面主要讲“报名人数”连年增长,排除 A 项、B 项。结合“自主招生灵活多样的 选拔方式……近几年来”分析,主语应该是“自主招生”,排除 C 项。故选 D。 答案:D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推而广之:推展开 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 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结合“那些或具有学科特长……都可以通 过自主招生的渠道”等分析可知,选用“推而广之”。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 全部显现出来。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结 合“具有学科特长”“具有创新潜能”“符合学校特色办学需要的学生”等分析 可知,选用“脱颖而出”。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耳目一 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结合“令人”“试题”分析,应该 - 7 - 是“耳目一新”。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 从容不迫。结合“总让人”分析,选用“津津乐道”。故选 C。 答案:C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偷换主语、搭配不当, 前面主语为“真正的爱好者”,后面主语为“录取的学生”;“难题”“缓解” 搭配不当。C 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在“招生难题”前面;“在该领域”放在 “继续深造”前面。D 项,搭配不当,“缓解”“难题”搭配不当。故选 B。 答案:B 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注意应写明举办活动的具体日期(几月 几日,星期几),写明举办活动的地点。如本题材料内容“①报告主题:读书·心灵·成 长;②活动地点:学术报告厅;③举办时间:5 月 10 日 18:30”,需要在邀请函 中明确表达。题干要求“在活动举办前三天发出邀请”,落款日期应该是 5 月 7 号。活动主办单位应该是光明中学文学社。 答案:邀请函 尊敬的刘先生: 您好!我校文学社拟于 5 月 10 日 18:30 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办以“读书·心 灵·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诚挚邀请您为我们做专题报告。恭候您的光临。 光明中学文学社 5 月 7 日 5.答案:示例: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但是 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少于 民办幼儿园)。 6.解析: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渲染氛围。 答案:点明季节,渲染静谧的氛围。 7.解析:从详略的安排、段落的安排来回答这种结构技巧。 答案: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并不涉及葡萄生长周期的事情;月份与月份之间 醒目的空行等。 8.解析:从语气的停顿、节奏来解释文中多用句号的原因。 答案:不仅有效地保持了语气的停顿,而且形成了有意味的节奏,看似随意 为之,实则精心安排。 9.解析:通过文章表现出的意境来揣摩作者的心境。 答案:文如其人。“疏散”的行文,表现了作者淡泊、平和的心灵境界,显 示了他飘逸、洒脱的人生气度。 10.解析:B 项,骰子显示几点,表示走几步。 答案:B 11.答案:①写家乡冬天吃的菜,那么细致,活灵活现,可见家乡的菜在作 者头脑中的印象之深;②冬天吃的菜只是家乡美好印象的代表,对家乡冬天菜的 美好回忆揭示了作者深藏在心底的浓浓乡情;③写得越详细,越能体现家乡冬天 的“暖和”与幸福感。 12.答案:场景:①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亲情浓厚、暖融融的一幕。②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 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闲适而温馨。③阴天下 雪,喝咸菜汤。——汤热气腾腾,再大的雪也不冷。④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 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色彩鲜艳,生机勃勃。⑤踩碓很好玩,用脚一踏, - 8 - 吱扭一声,碓嘴扬了起来,嘭的一声,落在碓窝里。——运用象声词,闹中现愉 悦,无限兴奋,无限开心。

相关文档